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合集下载

厌氧菌感染的症状

厌氧菌感染的症状

厌氧菌感染的症状
一、概述
在临床医学中厌氧菌是正常菌群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给人体的任何组织和器官造成感染,但是在胸腔、腹腔和盆腔感染中是较为常见的。

厌氧菌感染的症状包括败血症、肺炎、肺脓肿、呼吸系统感染、心内膜炎、脑脓肿以及口腔、面颊部感染、关节感染等症状。

一般来说厌氧菌包括有芽孢和无芽孢两种类型,其中无芽孢类型可以以芽孢的形式在体外生存。

造成感染的致病性厌氧菌分为类杆菌属、梭形杆菌属、普氏菌属以及产黑色素普氏菌等等。

二、步骤/方法:
1、患者要注意及时处理感染部位,在其扩散之前最好可以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部位,这样可以预防较为严重的厌氧菌感染。

患者还要仔细清洁伤口,将异物清除掉,在早期开始的时候患者可以通过抗生素来治疗该病。

2、患者可以选用生姜,原因是生姜是天然抗生素的食物,而且它参与细胞免疫,可以提高溶菌酶的活性,而且能够抑杀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

生姜适用于防治皮肤、指甲感染等。

患者可以用10克鲜生姜然后加200毫升的水,大约煎10-15分钟后,取其汁,最后早晚服用2次即可。

3、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茴香,原因是茴香中含有的茴香醚可以起到抑杀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以及伤寒杆菌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防治多
种感染性的腹泻。

患者可以用茴香做成馅料,然后包饺子以及包子等食物来食用。

三、注意事项:
患者可以多吃萝卜,因为它含有干扰素诱生剂,可以刺激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抑杀病毒。

而且萝卜中的纤维木质素,还可以使巨噬细胞的吞噬细菌的能力得到加强,这对病毒性感冒、病毒性疱疹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患者最好生吃萝卜,这样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厌氧菌感染症状

厌氧菌感染症状

厌氧菌感染症状厌氧菌感染是一种由厌氧菌引起的疾病,它可以影响人体的不同部位,引起各种不同的症状。

厌氧菌是一类可以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微生物。

虽然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但一旦进入人体,可能引起感染并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常见的厌氧菌感染症状包括:1. 消化系统症状:厌氧菌感染常导致胃肠道症状,例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这些症状可能与菌体产生的毒素或其对肠道黏膜的直接损害有关。

2. 生殖系统症状:厌氧菌感染还可引起生殖系统症状,尤其是女性。

常见的症状包括阴道炎、异味、白带增多、瘙痒等。

女性感染厌氧菌后还可能出现性交疼痛和尿频等不适症状。

3. 皮肤感染症状:厌氧菌感染可能引起皮肤感染,常见的症状包括红肿、发痒、疼痛和溃疡等。

这种感染通常发生在受伤或创口周围,如烧烫伤、手术切口等。

厌氧菌感染的创伤通常比较难治疗,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4. 骨髓感染症状:厌氧菌感染也可引起骨髓感染,尤其是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

常见的症状包括骨酸痛、局部红肿、发热和疲劳等。

5.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严重的厌氧菌感染还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意识障碍、抽搐和瘫痪等。

这种情况通常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厌氧菌感染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菌培养、酶链反应(PCR)和特异性免疫检测等。

根据感染的部位和临床症状,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治疗厌氧菌感染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常常使用抗生素来杀灭菌体或抑制其繁殖。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甲硝唑和万古霉素等。

严重的感染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例如切除感染部位或引流等。

预防厌氧菌感染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条件。

避免接触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尤其是生肉和生鱼等易受污染的食物。

同时,注意保持充足的营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以提高抵抗感染的能力。

总的来说,厌氧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疾病,可以引起各种不同的症状。

厌氧菌感染科普讲座PPT课件

厌氧菌感染科普讲座PPT课件

如何治疗厌氧菌感染? 常用药物
抗生素是治疗厌氧菌感染的主要药物,如青霉素 、克林霉素等。
应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如何治疗厌氧菌感染? 手术干预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清创以去除感染部 位的坏死组织。
手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以防复发。
如何治疗厌氧菌感染? 康复与随访
感染后需定期随访,监测恢复情况,避免并发症 。
使用无菌材料处理伤口,有助于降低感染风 险。
如何预防厌氧菌感染? 饮食与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力,避免烟酒等有 害物质。
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显著减少感染的几率。
如何预防厌氧菌感染? 定期体检
定期就医检查,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医生可以根据病史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建议。
如何治疗厌氧菌感染?
这些细菌可能导致多种感染,如牙周炎、腹膜炎 等。
谁会感染厌氧菌?
谁会感染厌氧菌? 高风险人群
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和长期使 用抗生素的人群更易感染厌氧菌。
创伤患者及术后病人也需特别注意。
谁会感染厌氧菌?
特殊情况
注射毒品或从事高风险行为的人群,可能因 为皮肤破损而增加感染厌氧菌的风险。
此外,长期住院或插管的患者也在风险之中 。
厌氧菌感染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败血症、组织 坏死等,需立即处理。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检查
有高风险病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 发现潜在的感染。
医生可能建议进行特定的检测以确认是否感染厌 氧菌。
如何预防厌氧菌感染?
如何预防厌氧菌感染?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保持伤口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厌氧菌感染

厌氧菌感染

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敏感 最低抑菌浓度为0.06~5mg/L
口服对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具极好的疗效
成人剂量每日2g,分次口服,疗程7~10日
临床常见厌氧菌感染及药物治疗(一)
口腔
消化球菌、消化链 球菌、梭杆菌属、 韦荣球菌属、口腔 拟杆菌及真杆菌属
呼吸
消化链球菌、产 黑色素普雷沃菌、 梭杆菌属、梭菌 属和脆弱拟杆菌
腹腔
脆弱拟杆菌、产 气荚膜梭菌和厌 氧球菌,常与兼 性菌混合
妇产
厌氧链球菌、 拟杆菌、梭杆 菌和梭菌 首选青霉素, 次选克林霉素 或甲硝唑,可 与氨基糖苷类 联用。也可选 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 酰胺酶抑制剂
首选青霉素, 次选红霉素等 大环内酯类或 克林霉素
首选克林霉素, 次选氯霉素或甲 硝唑,均宜与氨 基糖苷类抗生素 联合

膈以上的致病菌对青霉素敏感;膈以下对致病菌脆弱拟杆菌为常见
甲 硝 唑
氯 霉 素
碳 青 霉 烯
氨氨 苄西 林舒 巴坦
克 林 霉 素
头 孢 西 丁
左 氧 氟 沙 星
莫 西 沙 星
氨 基 糖 苷 类
放线菌 脆弱拟杆菌 艰难梭菌 梭菌属(非艰难梭菌) 坏死梭杆菌 消化链球菌
文献报道:哌拉西林/ 舒巴坦对产酶革兰阴性需氧菌及厌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均高于 哌拉西林和氨苄西林/ 舒巴坦;哌拉西林与舒巴坦的不同配比对其抗菌活性影响不大;
有芽胞/无芽胞厌氧菌感染对比
项目 有芽胞厌氧菌感染 无芽胞厌氧菌感染
感染类型 致病因素 感染中比例
机体条件 科室分布 治疗 预防
外源性感染为主 外毒素为主,毒性强 10%
与健康关系不大 多见于外伤感染,食物中 毒 以抗毒素治疗为主 多数可用抗毒素紧急预防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厌氧菌感染得治疗1。

厌氧菌分类:厌氧菌就是正常菌群得主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引起人体任何组织与器官感染。

(1)ﻩ革兰阴性菌厌氧杆菌:包括类杆菌属与梭杆菌属。

类杆菌属就是厌氧菌感染得主要得病原菌,以脆弱类杆菌与产黑色素类杆菌最为常见。

(2)ﻩ革兰阳性球菌:包括消化球菌属与消化链球菌属。

(3)ﻩ革兰阳性杆菌:包括产芽孢得梭状芽孢杆菌属(如产气荚膜杆菌)与不产芽孢得放线菌属、真杆菌属、丙酸杆菌属、乳酸杆菌属与双歧杆菌属等、2.不同部位感染时得厌氧菌及其药敏注:S表示80%以上得菌株敏感,S-R表示30%—80%敏感,R表示30%以下敏感,*表示可产生耐药3、诊断:厌氧菌感染得确立,有赖于特征性得临床表现与可靠得细菌学检查结果。

厌氧菌感染得临床特点:(1) 脓液或渗出液有腐败性臭味或甜味;(2) 某些特殊部位得感染,如拔牙后下颌蜂窝组织发炎、牙龈感染、吸入性肺炎、肺脓肿、脑脓肿、腹膜炎、腹腔内脓肿、肠道或产道手术或创伤后感染、宫颈炎、输卵管巢脓肿、产后感染、感染性流产、肛周脓肿、人或动物药伤后感染、以及接近黏膜面得感染;(3) 感染时有组织坏死、坏疽、气体形成、假膜形成,或在恶性肿瘤坏死得基础上发生得感染,或在渗出物中有硫磺颗粒(放线菌),或血性渗出物呈黑色,在紫外光显示荧光(产黑色素P杆菌)等; (4) 伴有脓毒性栓塞性静脉炎,并出现远处脏器单个或多发性迁徙性脓肿;(5) 某些特异得临床综合症,如气性坏疽、放线性菌病、破伤风、肉毒中毒与伪膜性肠炎综合症等。

厌氧菌感染得治疗原则--—-—-—正确选用抗厌氧菌药物(1)ﻩ根据厌氧菌得类型选择药物:脆弱类杆菌属感染,首选甲硝唑,也可选用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等;厌氧球菌与产黑色素类杆菌感染,首选青霉素,也可选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等。

(2) 根据感染部位推断、选择药物:一般而言,膈以上(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胸膜与肺等)部位得致病菌大多数对青霉素敏感;膈下(包括腹腔内与盆腔内)部位得致病菌大多数为脆弱类杆菌,首选甲硝唑,也可选用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等﹙二﹚常用抗厌氧菌得药物1、ﻩ甲硝唑或替硝唑:属于杀菌剂,对各种厌氧菌,特别就是对脆弱类杆菌、真杆菌属与产气荚膜杆菌得作用很强;除了无芽孢革兰阳性杆菌对其耐药外,其余得厌氧菌对本品也呈中度敏感。

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

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

出液 有腐 败 性 臭 味 时 , 提示 厌 氧 菌感 染
的 可 能性 大 。牙 周 炎 致 病 菌7 %为 厌 氧 5
菌。

一 一 j 一j 。≯ t¨ 薯 。 一 = ¨ : 0 j
≥ 哇≯ ≯ 曩 t ’ 爹 : 《r 一: 《 ≯ t爹、 。 ≯ : ≯ 薯 痧
盆 腔 组 织 邻 近 直 肠 、 门 , 易 感 主要 是 消 化 道 反 应 , 恶 心 、 吐 等 , 肛 容 如 呕 还
环 可 能会 有锥 体 外 系反 应 ,如头 痛 、头 晕 厌 氧 菌感 染 多 为 混 合 感 染 , 厌 氧 染 到 厌 氧 菌 ;盆 腔 解 剖 位 置 比较 深 , 即 无 厌 在 等 , 明显 肝 、 无 肾功 能 损 害 , 对 比较 安 相 菌 和 需 氧 菌 掺 杂 , 种 细 菌 互 相 促 进 生 境 相对 封 闭 、 氧 , 氧 菌 容 易 繁殖 , 两 大 长 , 此 在 治 疗 厌 氧 菌 感 染 时 , 采 用 这 种 特 殊 的 环 境 下 , 多 数 女 性 生 殖 道 全 。 因 须 所 其 他 一 些 抗 生 素 , 青 霉 素 、 霉 如 氯 分别对需氧菌和厌氧菌敏感的药物 , 一 感 染 均 为 厌 氧 菌 感 染 , 以抗 厌 氧 菌 类 药 物 在 妇 科 抗 感 染 治疗 中应 用 非 常 广 素 、 林 霉素 、 克 头孢 类 、 能 等 , 有抗 厌 泰 也 般 与 头孢类 药物 合 用 , 高疗 效 。 提 包 因 为 厌 氧 菌 感 染 的 常 见 部 位 为 口 泛 , 括 盆腔 感 染 和 阴道 炎 的治 疗 。 腔 、 腔 、 道 及 盆 腔 等 , 以当 这 些 部 腹 肠 所 氧菌 的作 用 。但 是 这些 药 物抗 菌谱 比较 治疗 阴道 炎 时 , 般 采 用 口服 用 药 广 , 易导 致 菌 群 失 调 、 菌 感 染 等 , 一 容 真 所 ( 辑/ 文 ) 编 晓

厌氧菌感染及抗厌氧菌药物

厌氧菌感染及抗厌氧菌药物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不良反应 ▪ 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口服给药比静脉给药多见,表现主要为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腹泻发生率高可能与药物直接 刺激或肠道菌群失调有关,经常出现假膜性肠炎; ▪ 偶尔会出现皮疹、药物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变态反应; 静脉给药偶可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可出现一过性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水洗。 (4)复染:第四液复染剂(石碳酸复红或沙黄)染色30s,水
洗。自然干燥后镜检。
厌氧菌的发现
▪ 1861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厌氧菌(乳酸杆菌,此外 首次研制炭疽疫苗、狂犬疫苗);
▪ 1878年,苏格兰外科医师李斯特(Lister)首次从酸败的牛 奶中分离出乳酸乳球菌。
1945年Nobel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 Alexander Fleming
还首次发现了 炭疽芽孢杆菌
霍乱弧菌 创用固体培养基
革兰氏染色法
▪ 1884年丹麦医师、细菌学家革兰(Gram HOJ)发明革兰氏染 色法。
革兰染色法
▪ 革兰染色法是最常见的一种细菌染色法。 ▪ 染色步骤: (1)初染:第一液初染剂(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 (2)媒染:第二液媒染剂(碘液)染色1min,水洗。 (3)脱色:第三液脱色剂95%乙醇)用到无紫色脱落为止
氯霉素
▪ 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强,是对脆弱拟杆菌等革兰阴性厌氧菌活 性最强的药物之一;
▪ 对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破伤风菌、产气荚膜菌等拟杆 菌属、梭菌属及韦荣菌属等均具抗菌作用;
▪ 对钩端螺旋体、支原体属、立克次体属等亦具有抗微生物作用 ;
▪ 对分支杆菌、真菌及原虫无作用。
氯霉素
适应症 ▪ 伤寒和其他沙门菌属感染:为敏感菌株所致伤寒、副伤寒的

厌氧菌感染与防治

厌氧菌感染与防治

厌氧菌感染与防治1 厌氧菌感染的病因1.1 厌氧菌产生感染的条件:厌氧菌大量存在正常人体各腔道内,特别是肠道、口腔和阴道,与需氧菌共同构成这些器官的正常菌群;厌氧菌少部分为单独感染,大部分与需氧菌混合感染。

多数女性生殖道感染致病厌氧菌,可致宫内或在分娩时直接污染新生儿。

早产低体重、宫内窘迫或窒息、胎膜早破(24小时以上)、产伤、产妇败血症或生殖道炎症均是产生感染的重要条件。

1.2 厌氧菌感染的发病机理:厌氧菌缺乏完整的呼吸酶系统,只能在无氧环境中发酵,利用氧以外的其他物质作为受氢体,当机体氧化还原电势降低时,可使厌氧菌在组织中繁殖。

血液供应不足、组织坏死、需氧菌在伤口内生长均可导致氧化还原电势降低,因此血管疾患、注射肾上腺素、寒冷、休克、水肿、创伤、外科手术、异物、恶性肿瘤及需氧菌感染均可诱发厌氧菌感染。

破伤风杆菌和肉毒杆菌分别由其外毒素造成机体的中毒反应,某些杆菌如产黑色素杆菌可产生大量氨,有的厌氧菌感染细胞的协同作用似乎是发病的重要的先决条件,也有些厌氧菌感染有引起血栓性静脉炎与脓毒性肺栓塞的倾向。

外科感染和发病的因素取决于机体的防御能力、细菌毒力及环境因素三者是否异常。

然而,一般感染的发生可能与一或二或全部因素的异常有关,而厌氧菌感染最突出的条件是环境因素,如果没有适合的环境,厌氧菌则不能生存,就谈不上感染。

当然如果细菌本身的毒力不强,缺乏一定的致病性,也不会引起各种病理损害。

2 厌氧菌感染的特点2.1 绝大多数属内源性感染:当全身或局部情况改变时,厌氧菌会乘虚而入,如休克、全身性疾病,或盆腔、胃肠道手术后、肛周、会阴部脓肿,或块状组织坏死。

2.2 以混合感染为主:Anderson指出,厌氧菌培养阳性中仅15%为单一性,85%为多种菌混合感染;而新生儿外科只有11.76%为单一性,88.24%为多种菌混合感染。

并存菌有非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胆管感染为大肠杆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

!厌氧菌感染及其抗菌药物选择

!厌氧菌感染及其抗菌药物选择

厌氧菌感染及其抗菌药物选择临床上,往往在未明确但可能存在厌氧菌感染时,便将硝基咪唑类药物联合其它同样具有抗厌氧菌作用的抗菌药物一并使用,这种现象较为普遍,成为了许多感染患者的常规一线用药。

为进一步认识厌氧菌感染的特点,明确硝基咪唑类药物何时可以联用,可能存在厌氧菌感染时如何选择药物,作者对厌氧菌感染的特点及其抗菌药物进行了分析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一、厌氧菌感染特点厌氧菌是指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而不能在空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

按其对氧的耐受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如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脆弱拟杆菌等)和兼性厌氧菌(如醋酸杆菌、大肠杆菌等);按革兰染色法可分为革兰阴性厌氧菌和革兰阳性厌氧菌;还可根据产生芽孢与否分为厌氧芽孢梭菌属(外源性感染菌,如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杆梭菌、肉毒梭菌和艰难梭菌等)和无芽孢厌氧菌(内源性感染菌,脆弱类杆菌、消化链球菌属、韦荣菌属等)。

临床常见引起感染的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脆弱拟杆菌、梭菌属(艰难梭菌等)、产黑色素类杆菌,这四类病原菌约占临床感染的2/3。

感染通常具有以下特点:①常为内源性慢性感染,致病性弱;②多因菌群失调、机体抵抗力降低、局部组织供血障碍等因素而成为条件致病菌,同时伴多菌性混合感染;③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减退及菌群移位是其造成感染的重要机理,可引起任何部位和脏器的感染,如手术、拔牙、肠穿孔等使细菌侵入非正常寄居的部位;④分泌物恶臭者,约半数以上为厌氧菌感染,并呈暗红(血性)或黑色,经紫外线照射呈红色荧光,为硫磺颗粒;⑤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部(主要来自于口腔)、胸腔(氧气含量相对较高,厌氧菌一般不易生长,发生感染主要来自于口咽部内容物吸入所致,亦或从腹腔膈下脓肿可穿透膈肌或通过淋巴道感染胸腔,亦可从远处感染灶,或脓毒性血栓脱落播散而来)、腹腔(厌氧菌生长的一个天然场所,胃肠道中厌氧菌数量自上而下递增,发生感染主要是消化道的正常菌群多以慢性迁延性炎症或脓肿为主)、盆腔及泌尿生殖道(阴道微生态失调易致固有细菌上行感染而形成盆腔炎,也易进入膀胱,但厌氧菌较少引起尿路感染)等;⑥感染区有气体形成或皮下气体及无消化道穿孔的气腹;⑦具有细菌感染的特征,感染时常出现发热、白细胞总数升高及嗜中性粒细胞升高,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可见细菌,但常规细菌培养时常呈阴性。

2023年关于“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解析

2023年关于“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解析

注意事项
1、对诊断的干扰:本品的代谢产物可使尿液呈深红色。 2、原有肝脏疾患者,剂量应减少。出现运动失调或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停药。重复一个疗 程之前,应做白细胞计数。厌氧菌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者,给药间隔时间应由8小时延长至12小时。 3、本品可抑制酒精代谢,用药期间应戒酒,饮酒后可能出现腹痛、呕吐、头痛等症状。 4、本品渗透摩尔浓度应为260-340mosmol/kg。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在动物试验中观察到致突变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6、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7、老年用药:由于老年人肝功能减退,应用本品是药动力学有所改变,应严密监测血药浓度。 8、药物过量:大剂量分钟达峰值,有效浓度能维持12小时。蛋白结合率<5%,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 且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药物有效浓度能够出现在唾液、胎盘、胆汁、浮汁、羊水、精液、尿液、脓液和脑脊液 中。有报导,药物在胎盘、乳汁、胆汁的浓度与血药浓度相似。健康人脑脊液中血药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43 %。本品经肾排出60-80%,约20%的原形药从尿中排出,其余以代谢产物(25%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14% 为其它代谢结合物)形式由尿排出。10%随粪便排出。14%从皮肤排泄。
4、本品会干扰双硫仑代谢,两者合用或患者饮酒后可出现稍神症状,故2周内应用双硫仑者不宜再用本品。
5、本品可干扰氨基转移酶和LDH测定结果,可使胆固醉、甘油三酯水平下降。
药理作用
甲硝唑为硝基咪唑衍生物,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但对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无作用。 抗菌谱包括脆弱拟杆菌和其他拟杆菌、梭形杆菌、产气梭状芽孢杆菌、真杆菌、韦容球菌、消化球 菌和消化链球菌等,放线菌属、乳酸杆菌属、丙酸杆菌属对本品耐药。本品尚可抑制阿米巴原虫氧 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体外试验证明,药物浓度为1-2mg/L时,溶组织阿米巴于6-20 小时即可发生形态改变,24小时内全部被杀灭。浓度为0.2mg/L,72小时内可浓死溶组织阿米巴。 本品有强大的杀灭滴虫的作用,其机理未明。甲硝唑对某些动物有致癌作用。

ICU常用抗厌氧菌药物汇总,赶快收藏!

ICU常用抗厌氧菌药物汇总,赶快收藏!

ICU常用抗厌氧菌药物汇总,赶快收藏!厌氧菌感染在感染性疾病中占有较大比例,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治疗多为经验用药,耐药率逐渐增加,且存在一定误区和不合理使用现象,文章对厌氧菌种类及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就ICU中常用抗厌氧菌药物进行汇总,希望对推进抗厌氧菌规范化使用提供一定帮助。

一、临床中常见厌氧菌感染厌氧菌在自然界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分布,是正常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存在于人体腔道深度黏膜表面或者皮肤中,多为正常定值菌群或条件致病菌,是一种适宜生存在无氧环境中的细菌,倘若患者出现免疫力低下、需氧菌感染、组织缺血或坏死症状时,会引发一定厌氧菌感染,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临床中引发厌氧菌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消化链球菌、脆弱拟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梭菌属,约占临床感染的三分之二,其中梭状芽孢杆菌致病性和致死率最高。

厌氧菌感染主要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即有芽孢厌氧菌感染和无芽孢厌氧菌感染,且经常与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共同引发混合感染,如腹腔感染中的腹内脓肿、腹膜炎、肝脓肿等;口腔感染中的牙周炎、急性溃疡性牙龈炎等;盆腔及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子宫肌炎、子宫内膜炎、盆腔软组织感染等;外科感染中的气性坏疽、伤口感染、褥疮溃疡感染等;脑部感染中的脑膜炎及脑脓肿,患者感染后往往会出现发热、嗜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总数升高等特征。

二、抗厌氧菌药物种类及特点临床中常见厌氧菌药物可分为青霉素类、头霉素类、氧头孢类、硝基咪唑类、林可霉素类、碳青霉烯类等,具体内容如下:(1)青霉素类药物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为主,主要用于治疗因粗大杆菌引起的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菌、消化球菌、放线菌、破伤风梭菌等也对青霉素敏感,尤其是加入酶的复方制剂,能有效增强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抗菌作用,对治疗脆弱拟杆菌有较好治疗效果。

(2)头霉素类药物以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为主,主要应用于盆腔、腹腔、糖尿病及肺脓肿等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对放线菌属、脆弱拟杆菌、梭菌属、产黑色素拟杆菌、梭杆菌属等均有一定抗菌作用。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方案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方案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方案引言:厌氧菌感染是一种由于厌氧菌引起的细菌感染。

厌氧菌是一类无需氧气即可生存的细菌,它们常常存在于土壤、水体、消化道等各种环境中。

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其他病原体抵达人体时,厌氧菌感染就可能发生。

本文将重点介绍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护理等。

一、药物治疗:1. 抗生素治疗:对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抗生素是最常用的药物。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硫胺素、甲硝唑等,这些抗生素均能有效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和繁殖。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耐受性来确定剂量和治疗方案。

2. 其他药物治疗:除了抗生素外,还可以采用其他药物来治疗厌氧菌感染。

例如,对于难治性厌氧菌感染,可考虑使用免疫增强剂,如γ-干扰素,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抵御厌氧菌的侵袭。

此外,一些抗真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也可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的并发症。

二、手术治疗:1. 脓肿引流:对于较大的厌氧菌感染所致的脓肿,常常需要进行手术引流来清除感染部位的脓液。

手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空气进入创面,以免给厌氧菌提供生存环境。

术后还需采取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和伤口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

2. 根管治疗:对于牙齿根尖周围的厌氧菌感染,根管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

在根管治疗中,医生会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并进行适当的消毒和填充,以杀灭厌氧菌并防止进一步感染的发生。

三、康复护理:1. 提高免疫力:在厌氧菌感染的治疗过程中,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同时,还可以考虑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和锌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 注意个人卫生:良好的个人卫生措施对于防止厌氧菌感染的传播非常重要。

患者应定期洗手,保持身体清洁,避免与感染源接触。

此外,还应妥善处理废弃物,保持环境清洁,以减少细菌的繁殖和传播。

结论:厌氧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对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厌氧菌感染疾病详解

厌氧菌感染疾病详解

疾病名:厌氧菌感染英文名:anaerobic infection缩写:别名:疾病代码:ICD:A49概述:厌氧菌是正常菌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引起人体任何组织和器官的感染。

近年来随着培养技术的不断改进,厌氧菌得以及时分离和鉴定,厌氧菌感染(anaerobic infection)的报道渐见增多,厌氧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已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流行病学:1.传染源厌氧菌虽然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及人体的各个腔道及皮肤上,但一般不致病。

厌氧菌感染主要来自患者本身,即内源性感染;外源性较少见。

2.传播途径(1)呼吸道吸入: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意识障碍及吞咽困难患者,由于误吸痰液和食物等异物后,引起肺及胸腔的厌氧菌感染。

主要致病菌为类杆菌属、梭杆菌屑、厌氧链球菌和消化球菌等。

(2)血行播散:常见于脑和肺部的感染。

盆腔或腹腔的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其细菌栓子脱落随血流到达肺部及脑部,引起肺部栓塞性化脓性病变及脑脓肿。

致病菌以脆弱类杆菌多见,其次为梭形杆菌和厌氧链球菌等。

(3)育接蔓延:脑脓肿可来自慢性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的直接扩散,或脑部创伤的继发感染。

胸腔感染多因胸廓手术或外伤后,发生膈下脓肿经横膈蔓延至胸腔而成。

腹腔感染多继发于胃肠道手术、腹部创伤或阑尾炎穿孔等。

3.人群易感性老年脑血管病患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患者,慢性疾病、肿瘤、器官移植、血液病患者,以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均为本病易感人群。

病因:厌氧菌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通常认为这是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而在二氧化碳浓度为 10%的空气中(含氧 18%)无法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

大多数厌氧菌不含过氧化氢酶(catalase)而无法降解过氧化氢,通常也无法破坏超氧化基团。

但是,临床意义大的厌氧菌常含有少量超氧化歧化酶(SOD);并且,这些厌氧菌对氧的耐受程度和 SOD 的含量有关。

按厌氧菌对氧的耐受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微需氧厌氧菌。

哪些药可治厌氧菌感染

哪些药可治厌氧菌感染

哪些药可治厌氧菌感染厌氧菌是人体内正常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人体深部腔道的黏膜表面上。

在平时,这类细菌可长期与人体“和平共处”。

在人体的组织器官发生缺血、坏死或发生需氧菌感染时,患部组织的氧浓度就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可引发厌氧菌感染。

厌氧菌感染可发生于人体的任何部位和脏器,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

此病患者多为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困难的患者、肿瘤患者、器官移植者、血液病患者以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

临床实践证实,使用一般的抗菌药治疗厌氧菌感染往往效果较差或根本不起作用。

如果根据患者发生厌氧菌感染的不同部位使用相应的抗菌药进行治疗,则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下面笔者就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可治疗不同部位厌氧菌感染的药物介绍如下:1.口腔厌氧菌感染口腔厌氧菌感染的主要病症包括咽喉炎、牙周炎、扁桃体炎等。

导致此类感染的致病菌多为口腔寄殖菌群,如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梭杆菌、韦荣球菌、口腔拟杆菌及真杆菌等。

可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药物有:①青霉素类药物。

此类药物是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主要包括阿莫西林、头孢拉啶等。

这两种药物的用法均为:每次服250~500毫克,每天服3次。

②大环内酯类药物。

此类药物是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次选药物,主要包括红霉素、麦迪霉素、克林霉素等。

红霉素和麦迪霉素的用法均为:每次服250~375毫克,每天服3次。

克林霉素的用法为:每次服150~300毫克,每天服3次。

2.呼吸系统厌氧菌感染呼吸系统厌氧菌感染的主要病症包括上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肺炎等。

导致此类感染的致病菌多为消化链球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拟梭杆菌、梭菌及脆弱拟杆菌。

可治疗呼吸系统厌氧菌感染的药物有:①克林霉素。

此药是治疗呼吸系统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②甲硝唑。

此药是治疗呼吸系统厌氧菌感染的次选药物,其用法是:每次服200~400毫克,每天服3次。

将此药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联合起来治疗呼吸系统厌氧菌感染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厌氧菌感染怎样治疗?

厌氧菌感染怎样治疗?

厌氧菌感染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治疗厌氧菌感染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厌氧菌感染应该吃什么药。

*厌氧菌感染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治疗原则为建立不利于厌氧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包括外科治疗)和抗菌药物治疗。

对少数产外毒素的厌氧菌感染如破伤风、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宜同时应用抗毒素。

对严重感染患者应加强支持疗法、酌情输血浆或全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1.破坏厌氧环境包括局部病灶的切开引流、坏死组织或无效腔的清除、明显肿胀伴气体形成病变组织的减压,以及并存的恶性肿瘤、异物、梗阻、血栓的去除等。

为控制感染扩散和减轻毒血症,必要时施行截肢、子宫切除等手术。

而对抗菌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的肝脓肿、无明显囊壁的脑脓肿、输卵管附件脓肿等不一定作切开引流。

浅表厌氧菌感染局部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高压氧治疗适用于气性坏疽病例。

2.抗菌治疗抗菌药物的选用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度(药敏)试验测定结果。

但由于厌氧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需一定条件和时间,在临床上常在获得实验室结果之前医生已作出厌氧菌治疗的重要决定,故国际临床实验室厌氧菌药敏试验标准化工作组委员会认为厌氧菌的药物敏感试验不应列为常规,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例外:①确定新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②监测不同地区厌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抗菌活性的差异;③在某些特殊感染中如厌氧菌脑脓肿、心内膜炎、骨关节感染、难治性复发性菌血症等作为治疗药物选择的指导。

除了药敏结果外,还需考虑的其他因素包括:药物的杀菌活性、体内分布特点、抗菌谱(除厌氧菌外的)、药物的毒性、对正常菌群的影响和价格等。

厌氧菌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可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作出初步的推断,一般横膈上下厌氧菌感染的致病菌有较大差别;膈以上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和胸膜肺部,致病菌(除类杆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外)对青霉素类大多敏感;膈以下的厌氧菌感染如腹腔内和女性生殖道感染,脆弱类杆菌为常见致病菌,抗菌药物的选择需特殊考虑。

厌氧菌性阴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厌氧菌性阴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厌氧菌性阴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厌氧菌性阴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由厌氧菌感染引起,其症状包括白带异常、阴道瘙痒、阴道异味等,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就厌氧菌性阴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患者提供一些帮助。

症状。

1. 白带异常,患者常常会出现白带增多、颜色偏黄或灰白、质地较稠厚等情况,这些都可能是厌氧菌性阴炎的症状之一。

2. 阴道瘙痒,患者可能会感到阴道瘙痒不适,甚至会出现阴道炎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3. 阴道异味,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异味,通常为一种鱼腥味,这是厌氧菌性阴炎的典型症状之一。

治疗方法。

1. 抗生素治疗,对于确诊为厌氧菌感染的患者,医生通常会给
予抗生素治疗,如甲硝唑、克林霉素等,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2. 局部抗菌药物,患者还可以选择使用局部抗菌药物,如阴道
栓剂、洗液等,以帮助清除病原菌,缓解症状。

3. 调节生活习惯,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
清洁,避免使用过多化妆品和香皂,避免性生活等,以减少感染的
机会。

总结。

厌氧菌性阴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症状主要包括白带异常、阴道瘙痒、阴道异味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局部抗菌
药物和调节生活习惯。

患者在发现症状后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希望本文对患有厌氧菌性阴炎的患者有所帮助。

厌氧菌感染预防和措施

厌氧菌感染预防和措施
厌氧菌感染预防和措施
目录 预防措施 防治方法 结论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卫生措施: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理和 消毒,避免感染源的传播。 个人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 手套、口罩等,减少直接接触厌氧菌的 机会。
预防措施
排水处理:正确处理废水和排泄物,避 免厌氧菌的滋生和传播。
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指导使用合适的抗 生素进行治疗,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和繁 殖。 手术治疗:对严重感染的患者进行手术 干预,清除感染源和提高患者的机体免 疫能力。
防治方法
生活方式改变:改善生活习惯,增强体 质,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结论
结论
厌氧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但 通过适当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可以有 效避免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尽早发现和诊断厌氧菌感染,积极治疗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共同努力确保健 康和安全。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1.厌氧菌分类:厌氧菌是正常菌群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引起人体任何组织和器官感染。

(1)革兰阴性菌厌氧杆菌:包括类杆菌属和梭杆菌属。

类杆菌属是厌氧菌感染的主要的病原菌,以脆弱类杆菌和产黑色素类杆菌最为常见。

(2)革兰阳性球菌:包括消化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

(3)革兰阳性杆菌:包括产芽孢的梭状芽孢杆菌属(如产气荚膜杆菌)和不产芽孢的放线菌属、真杆菌属、丙酸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等。

2.不同部位感染时的厌氧菌及其药敏
注:S表示80%以上的菌株敏感,S-R表示30%—80%敏感,R表示30%以下敏感,*表示可产生耐药3.诊断:厌氧菌感染的确立,有赖于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可靠的细菌学检查结果。

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1)脓液或渗出液有腐败性臭味或甜味;(2)某些特殊部位的感染,如拔牙后下颌蜂窝组织发炎、牙龈感染、吸入性肺炎、肺脓肿、脑脓肿、腹膜炎、腹腔内脓肿、肠道或产道手术或创伤后感染、宫颈炎、输卵管巢脓肿、产后感染、感染性流产、肛周脓肿、人或动物药伤后感染、以及接近黏膜面的感染;
(3)感染时有组织坏死、坏疽、气体形成、假膜形成,或在恶性肿瘤坏死的基础上发生的感染,或在渗出物中有硫磺颗粒(放线菌),或血性渗出物呈黑色,在紫外光显示荧光(产黑色素P杆菌)等;
(4)伴有脓毒性栓塞性静脉炎,并出现远处脏器单个或多发性迁徙性脓肿;
(5)某些特异的临床综合症,如气性坏疽、放线性菌病、破伤风、肉毒中毒和伪膜性肠炎综合症等。

厌氧菌感染的治疗原则-------正确选用抗厌氧菌药物
(1)根据厌氧菌的类型选择药物:脆弱类杆菌属感染,首选甲硝唑,也可选用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等;厌氧球菌和产黑色素类杆菌感染,首选青霉素,也可选用甲硝唑、
克林霉素等。

(2)根据感染部位推断、选择药物:一般而言,膈以上(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胸膜和肺等)部位的致病菌大多数对青霉素敏感;膈下(包括腹腔内和盆腔内)部位的致病菌大多数为脆弱类杆菌,首选甲硝唑,也可选用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等
﹙二﹚常用抗厌氧菌的药物
1.甲硝唑或替硝唑:属于杀菌剂,对各种厌氧菌,特别是对脆弱类杆菌、真杆菌属和产气荚膜杆菌的作用很强;除了无芽孢革兰阳性杆菌对其耐药外,其余的厌氧菌对本品也呈中度敏感。

在体外试验中对丙酸杆菌和放线菌的抗菌作用较差。

口服、静滴或肛门塞入栓剂后、均可在组织中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本品能透过血—脑屏障。

本品常用于腹腔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厌氧菌感染和厌氧菌性心内膜炎。

2.克林霉素:对梭状芽孢杆菌属和梭状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包括80%-90%的脆弱类杆菌)的抗菌作用均强大,但对革兰阴性需氧杆菌无抗菌活性。

本品在组织和体液中的浓度高,但难以透过血-脑屏障。

3.氯霉素:对包括脆弱类杆菌在内的各种厌氧菌和多种需氧菌的作用均强,而且很少影响正常菌群。

本品的组织浓度高,且易于渗入脑脊液。

因其具有骨髓抑制作用,故主要用于危重厌氧菌感染,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厌氧菌感染。

4.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青霉素;对消化球菌、产气荚膜杆菌和破伤风杆菌等的作用强,而对产β内酰胺酶的脆弱类杆菌和少数梭形杆菌属的作用弱。

适用于口咽部、妇产科与皮肤软组织的厌氧菌感染。

对肺脓肿的疗效不如克林霉素。

(2)氨苄西林与阿莫西林:作用与青霉素相似。

(3)羧苄西林、哌拉西林等广谱青霉素对脆弱类杆菌有一定的作用,可用于口咽部、呼吸系统、妇产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厌氧菌感染。

但一般不单独用作厌氧菌的治疗,应用时剂量应大。

(4)头孢菌素中仅头孢西丁、头孢美唑、拉氧头孢、头孢米诺等可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5.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等;对各种厌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6.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大多数梭状杆菌和多数脆弱类杆菌无效,主要用于口咽部厌氧菌感染。

7.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厌氧菌有效,对革兰阴性厌氧菌无效,用于难辨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的治疗。

8.利福平:对厌氧菌有良好的作用,但单独应用时易于产生耐药性,故常与其他抗厌氧菌药物合用。

9.四环素:对多数厌氧菌和绝大多数脆弱类杆菌无抗菌活性。

由于耐药菌株多,目前仅用于放线菌病的治疗。

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可能有较好疗效。

﹙三﹚常见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1.口腔厌氧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厌氧球菌、真杆菌属和产黑素类杆菌属。

首选青霉素,次选大环内酯类或林可霉素。

2.呼吸系统厌氧菌感染:主要致病菌如消化链球菌、产黑素类杆菌、梭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和脆弱类杆菌等。

多数为混合性感染。

首选林可霉素类,次选氯霉素或甲硝唑,均应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

3.中枢神经系统厌氧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类杆菌、梭形杆菌和链球菌,部分为混合性感染。

首选氯霉素加青霉素,或者甲硝唑加青霉素类,次选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拉氧头孢等。

4.妇产科厌氧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厌氧球菌、类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可有兼性菌混合感染。

首选青霉素类,次选克林霉素或甲硝唑,均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

头孢西丁、氨苄西林-舒巴坦也有效。

5.腹腔内厌氧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脆弱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和厌氧球菌,常与兼性菌混合。

首选甲硝唑或克林霉素,次选氯霉素,常需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

头孢西丁、拉氧头孢、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等也有效。

6.难辨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首选甲硝唑,次选万古霉素口服。

7.骨-关节厌氧菌感染:致病菌以类杆菌属较为多见。

首选林可霉素类,次选氯霉素。

8.皮肤软组织厌氧菌感染:以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和厌氧球菌较为常见。

首选青霉素,次选林可霉素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