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方法
四种聚合方法的比较分析法

四种聚合方法的比较分析法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聚合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用于将多个数据项合并成更少的数据项。
在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四种聚合方法包括分组、求和、计数和平均值。
本文将对这四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1. 分组分组是一种将数据按照指定的字段进行分类的方法。
在分组过程中,相同数值的数据项将被合并到同一个组中。
通过分组,我们可以更好地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分组通常用于统计和报表生成等场景。
2. 求和求和是一种将多个数据项相加得到总和的方法。
通过求和,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数据的总量或总额,从而对数据的整体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求和常用于数值型数据的统计分析,例如销售额统计、总成本计算等。
3. 计数计数是一种统计数据项数量的方法。
通过计数,我们可以得知某个数据集合中共有多少个数据项,这对于了解数据的规模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计数通常用于数据清洗、异常检测等场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结构和特征。
4. 平均值平均值是一种将多个数据项相加后除以数据项个数得到的值。
通过计算平均值,我们可以得到数据项的平均水平,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数据的中心趋势。
平均值在统计分析和数据比较中经常被使用,例如计算平均销售额、平均客户满意度等。
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聚合方法非常重要,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数据分析任务和目的来进行选择。
如果需要对数据进行细致的分类和分组,可以选择分组方法;如果需要得到数据的总体情况,可以选择求和方法;如果需要统计数据的数量,可以选择计数方法;如果需要了解数据的平均水平,可以选择平均值方法。
综上所述,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四种聚合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运用。
希望本文的比较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哪些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哪些
背景介绍
聚合物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单体分子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其应用广泛,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医疗器械、纺织品等多个领域。
关于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 加成聚合法
加成聚合法是指通过开环反应将单体不断结合形成聚合物的方法。
常见的加成聚合方法包括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丁二烯橡胶、聚酰胺等聚合物。
2. 缩合聚合法
缩合聚合法是指通过两个或多个单体的亲核或亲电基团之间的缩合反应形成聚合物。
常见的缩合聚合方法包括酯化缩聚、酰胺化反应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聚酯、聚酰胺等聚合物。
3. 格氏聚合法
格氏聚合法是指通过稳定的碳碳键的形成将单体结合成聚合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使用金属催化剂,例如茂铁等。
格氏聚合法适用于合成聚烯烃类聚合物。
4. 降解聚合法
降解聚合法是指通过聚合物的降解反应得到新的聚合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废弃塑料的资源化利用,能够实现废物再利用的目的。
5. 离子聚合法
离子聚合法是指通过正离子或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形成聚合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高分子电解质、离子交换树脂等聚合物。
结语
聚合物合成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聚合物合成方法对于制备高性能的聚合物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所帮助,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聚合物的聚合方法有哪些种类

聚合物的聚合方法有哪些种类聚合物是由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材料。
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聚合方法包括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气相聚合和固相聚合等。
下面将介绍这些聚合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 溶液聚合溶液聚合是将单体溶解在溶剂中,通过添加引发剂引发反应,使单体逐渐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制备高分子溶液或胶体。
2. 悬浮聚合悬浮聚合是在搅拌的情况下将单体悬浮在惰性液体中,引发剂添加后,单体在悬浮液中聚合形成高分子颗粒。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高分子微球等颗粒材料。
3. 乳液聚合乳液聚合是将亲水性单体和疏水性单体分散在水相中,通过表面活性剂稳定形成乳液,然后引发聚合反应。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高分子乳液及胶体颗粒。
4. 气相聚合气相聚合是通过气相反应使单体在气相中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薄膜、聚合物涂层等。
5. 固相聚合固相聚合是将单体固态或溶解于固体载体中,通过热辐射或化学活化,使单体在固相中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固体表面制备高分子膜、功能化材料等。
各种聚合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领域,选择合适的聚合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聚合反应的条件,获得所需的高分子产品。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聚合方法可以相互结合,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和引发剂选择等手段,实现更精细的高分子结构控制,拓展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应用领域。
总的来说,聚合物的聚合方法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聚合反应,以获得理想的高分子产品。
随着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不断发展,新型的聚合方法也在不断涌现,为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带来更多可能性。
四种聚合方法

当需要固体聚合物时,乳液需经破乳(凝聚)、 洗涤、脱水、干燥等工序,生产成本较高 产品中乳化剂等杂质不易除6 尽,影响电性能
配方主要成 分
本体聚合 单体
引发剂
聚合场所
本体内
溶液聚合 单体
引发剂 溶剂
溶液内
悬浮聚合 单体
引发剂 水
分散剂(悬浮 剂)
单体液滴内
乳液聚合 单体
引发剂 水
乳化剂
溶液聚合
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进行的聚合方法。 均相溶液聚合----聚合物能溶于溶剂中时,
如丙烯睛在DMF中的聚合; 非均相溶液聚合----聚合物不溶于溶剂而析出时,
如丙烯腈的水溶液聚合。
1
溶液聚合与本体聚合法相比
• 粘度较低----混合和传热较容易,温度易控制,较少自加速效应, 可避免局部过热。
2
悬浮中进行聚合
• 单体液滴在聚合过程中逐渐转化为聚合物固体 粒子。
• 单体与聚合物共存时,聚合物一单体粒子有粘 性,为了防止粒子相互粘结,体系中常加有分 散剂,使粒子表面形成保护膜。
• 悬浮聚合体系一般由单体、油溶性引发剂、水 及分散剂四个基本组分组成。
3
悬浮聚合的优点
– 粘度较低 – 简单安全 – 聚合热易除去 – 分子量及其分布较稳定 – 产物分子量一般比溶液法高 – 后处理工序比溶液法及乳液法简单
悬浮聚合的缺点
缺点是产品中附有少量分散剂残留物
4
乳液聚合
• 定义:在乳化剂及机械搅拌的作用下,单体在水中 分散成乳状液进行聚合的方法
• 在本体、溶液及悬浮聚合中,能使聚合速率提高的 一些因素,往往使产物分子量降低。但在乳液聚合 中,因该聚合方法具有特殊的反应机理,速率和分 子量可同时较高。
高分子化学第五章聚合方法

体系很粘稠,聚合热不易扩散,温度难控制 轻则造成局部过热,产品有气泡,分子量分布宽;重则 温度失调,引起爆聚。(关键:散热)
➢解决办法:分段聚合
预聚:在反应釜中进行,转化率达10~40%,放出一 部分聚合热,有一定粘度。
后聚:在模板中聚合,逐步升温,使聚合完全。
5
聚合实例:聚苯乙烯,有机玻璃(PMMA)
32
单体 液滴 10000A
水相
单体
增溶胶束
乳化剂分子
胶束 40-50A
乳化剂 少量在水相中
单体
引发剂 大部分在水中
大部分形成胶束 部分吸附于单体液滴
一部分增溶胶束内 大部分在单体液滴内
33
聚合场 所
水相中?
单体液滴?
胶束?
水相中单体浓度小, 反应成聚合物则沉 淀,停止增长,因 此不是聚合的主要 场所。
预聚合:立式搅拌釜内进行,80~90℃ ,BPO或 AIBN引发,转化率30%~35%。
后聚合:预聚体流入聚合塔,可以热聚合或加 少量低活性引发剂,料液从塔顶缓慢流向塔底,温 度从100 ℃增至200 ℃,聚合转化率99%以上。
9
例二. 苯乙烯连续本体聚合
聚苯乙烯也是一种非结晶性聚合物,Tg = 95 ℃, 典型的硬塑料,伸长率仅1%-3%。尺寸稳定性优, 电性能好,透明色浅,流动性好,易加工。性脆、不 耐溶剂、紫外、氧。
2). CMC: 形成胶束的临界浓度。不同乳化剂的CMC不同,愈小, 表示乳化能力愈强
3). 三相平衡点:离子型乳化剂处于分子溶解、胶束、凝胶三相平衡 时的温度。(使用最低温度)
高于此温度,溶解度突增,凝胶消失,乳化剂只以分子溶解和胶 束两种状态存在。
4). 浊点:非离子型乳化剂开始分相变浊时的温度。(使用最高温度)
常见聚合物聚合方法有几种

常见聚合物聚合方法有几种在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聚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其由许多重复单元组成,具有多种应用,如塑料制品、纤维、涂料等。
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聚合方法。
1. 自由基聚合自由基聚合是一种通过引发剂产生自由基,使单体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引发剂的作用是将单体中的双键打开,生成自由基,然后自由基依次引发其他单体的接枝反应,最终形成高分子。
这是最常见的聚合方法之一,应用广泛。
2. 离子聚合另一种常见的聚合方法是离子聚合,其包括阴离子聚合和阳离子聚合。
在阴离子聚合中,单体中的阴离子基团被引发剂打开,生成碳负离子,然后依次加入其他单体形成高分子。
而在阳离子聚合中,单体中的阳离子基团被引发剂打开,生成碳正离子,然后反应形成高分子。
3. 阴离子开环聚合阴离子开环聚合是一种特殊的聚合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通常使用的是环状单体,单体中含有能够被引发剂打开的官能团,形成的高分子具有环状结构。
这种聚合方法得到的高分子具有特殊的性质,在一些特定领域应用广泛。
4. 氧化聚合氧化聚合是通过氧化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种方法,通常采用的是含有氧原子的单体。
在氧化聚合中,氧化剂的作用使单体分子间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高分子。
这种聚合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适用于一些对温度敏感的材料。
5. 缩聚反应缩聚反应是一种通过交联或形成分子间键合的方式将单体分子聚合成高分子的方法。
在这种聚合方法中,单体分子之间的官能团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
这种方法得到的高分子通常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特殊的结构。
综上所述,常见的聚合物聚合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具有特定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选择合适的聚合方法对于得到具有所需性质的高分子材料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聚合方法,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高分子化学第五章_聚合方法

1
聚合物生产实施的方法,称为聚合方法。
气相聚合
在单体沸点以上聚合
单体形态
固相聚合
在单体熔点以下聚合
聚合物—单体不溶
沉淀聚合 均相聚合
聚合物—单体互溶
非均相聚合
溶解性
聚合物—单体部分互溶
2
本体聚合
悬浮聚合
物料起始状态
乳液聚合
溶液聚合
5.1 引言
自由基聚合有四种基本的实施方法。 • 本体聚合: 不加任何其它介质, 仅是单体在引发剂(甚至不 加)、热、光或辐射源作用下引发的聚合反应。 • 溶液聚合: 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进行的聚合反应。
溶剂对聚合度的溶解性能与凝胶效应有关 良溶剂,为均相聚合,[M]不高时,可消除凝胶效应 沉淀剂,凝胶效应显著,Rp 劣溶剂,介于两者之间
20
4、应用实例
多用于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逐步聚合等。
表4
单体
溶液聚合工业生产实例
溶剂 硫氰化钠 水溶液 水 甲醇 聚合机理 自由基聚合 自由基聚合 自由基聚合 产物特点与用途 纺丝液 配制纺丝液 制备聚乙烯醇、 维尼纶的原料
聚合物—单体—溶剂体系 均相聚合 乙烯高压聚合、苯乙烯、丙 烯酸酯 苯乙烯—苯、丙烯酸—水、 丙烯腈—二甲基甲酰胺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酸酯 沉淀聚合 氯乙烯、丙烯腈、丙 烯酰胺 氯乙烯—甲醇、丙烯 酸—己烷、丙烯腈— 水 氯乙烯 氯乙烯
均相体系
非均相体系
6
如何选择聚合方法: 根据产品性能的要求与经济效益,选用一种或几种方
PMMA为非晶体聚合物,Tg=105 ℃,机械性能、耐 光耐候性均十分优异,透光性达90%以上,俗称“有机 玻璃”。广泛用作航空玻璃、光导纤维、标牌、指示灯 罩、仪表牌、牙托粉等。
聚合方法有哪几种类型的方法

聚合方法有哪几种类型的方法在数据处理和分析领域中,聚合(Aggregation)是一种常见的操作,用于将多个数据项合并成更少的组合,并得出有意义的综合结果。
聚合方法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聚合方法:1. 求和(Summation)求和是最基本的聚合方法之一,用于计算数据集中数值型变量的总和。
通过将所有数值相加,可以得出数据的总量,常用于统计销售额、数量等情况。
2. 计数(Count)计数是指对数据集中的记录数量进行统计和计算。
通常用于统计某一特定条件下的数据项个数,比如统计某个产品的售卖数量或统计某一时期内的活跃用户数量等。
3. 平均值(Mean)平均值是指将数据集中所有数值项的数值相加后除以总数得出的平均数。
平均值可以帮助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常用于分析样本的代表性或中心位置。
4. 最大值(Maximum)和最小值(Minimum)最大值和最小值是用于找出数据集中数值型变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最大值可以帮助确定数据的上限,最小值可以确定数据的下限,常用于寻找极值或异常值。
5. 分组聚合(Group By Aggregation)分组聚合是指根据数据集中某一列或多列的数值进行分组,并对每个分组内的数据应用聚合函数。
通过分组聚合可以得出每个分组内的统计结果,如各个地区的销售总额、每个月的用户活跃数等。
6. 去重(Distinct)去重是一种聚合方法,用于确定数据集中唯一值的数量或列表。
去重可用于消除重复数据,保证数据的唯一性,有助于数据清洗和分析过程。
7. 中位数(Median)中位数是数据集中所有数值项按大小排列后中间位置的值。
中位数可用于描述数据的中间位置或集中趋势,对异常值不敏感,常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聚合方法类型,它们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数据的特征、趋势和规律。
不同的聚合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数据情境,合理选择和运用聚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见解。
高分子材料基础-聚合实施方法

定义:
组分:
优点:
缺点:
液液分散和成粒过程
分散剂、搅拌
在一定搅拌强度和界面张力下,液滴通过一系列分散、合并过程,构成动平衡,最后达到一定的平均细度。
分散剂类型: 1)水溶性有机高分子:吸附在液滴表面,形成保护膜。 主要有聚乙烯醇等合成高分子,及纤维素衍生物、明胶等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多采用质量稳定的合成高分子。 2)不溶于水的无机粉末:包围液滴,起机械隔离作用。主要有碳酸镁、滑石粉、高岭土等。
亲水的极性基团
亲油的非极性基团
乳化剂组成
乳化剂浓度很低时,以分子状态溶于水中;
乳化剂的溶解过程:
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
浓度达到一定值后,乳化剂分子形成胶束。
在乳化剂水溶液中,单体除了以分子状态真正溶于水中外, 还可以较多的溶解于胶束内----增溶作用
极大部分聚合发生在胶束内。
引发剂溶于水,分解产生自由基,在何种场合引发聚合?
水相:水中溶解的单体可以进行聚合,但水相中单体浓度极低。
单体液滴内:由于引发剂是水溶性的,单体液滴内无引发剂,自由基不能扩散进入单体液滴引发聚合,且单体液滴体积大,比表面积小。
乳液聚合根据乳胶粒的数目、单体液滴是否存在,分为三阶段:
丁苯橡胶 丙烯酸酯类
01
02
03
01
02
聚合过程
第Ⅰ阶段
成核期: 从引发至胶束消失。 特点:体系中含单体液滴、胶束、乳胶粒; 乳胶粒数↑,单体液滴数〓,但体积减小,Rp↑ 。 未成核的胶束全部消失为此阶段结束的标志。
第Ⅱ 阶段
恒速期: 自胶束消失始至单体液滴消失止。
聚合方法(课件)

聚合方法的重要性
提高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过将多个数据集或模型的结果进行聚合,可以降低单一数据集 或模型的误差率,提高整体分析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全面性分析
聚合方法可以整合多个角度、多个维度的数据,提供更全面、更 深入的分析结果。
通过将多个结果进行融 合,可以获得比单一模 型更好的性能。
降低方差和偏 差
聚合方法可以降低方差 和偏差,提高结果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适应复杂场景
聚合方法可以适应复杂 的场景和分析需求,提 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分 析结果。
02
常用聚合方法介绍
平均值聚合
定义
平均值聚合是一种简单的聚合方法 ,将一组成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 据的数量,得到平均值。
聚合方法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场景
风险评估
通过聚合方法可以对金融市场的风险进行评估,如股票 市场的波动性、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等,为投资者和企 业提供决策支持。
投资策略
聚合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制定投资策略,如股票投资、 基金投资等,通过对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情况的分析, 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
金融监管
聚合方法可以用于金融监管,如对银行、证券公司等金 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情况进行监管和分析,保障金 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中位数聚合
01
定义
中位数聚合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 大排序后,选取中间位置的数值 作为聚合结果。如果数据的数量 是奇数,则中位数就是中间的数 值;如果数据的数量是偶数,则 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值的平均值
02 公式
中位数 = median(数据集合)。
03
八种聚合方法

八种聚合方法在文库项目的写作中,聚合方法是非常重要且常用的一种技巧。
通过聚合不同的观点、数据或信息,可以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全面,使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问题。
以下是介绍八种常见的聚合方法:1. 并列式聚合并列式聚合是指将多个同等重要的内容并列列出,没有主次之分。
这种聚合方法使得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不同观点或信息,方便对比和分析。
2. 递进式聚合递进式聚合是指在文章中循序渐进地呈现信息,由表层到深层逐步展开。
这种聚合方法可以帮助读者由简单到复杂地理解问题,逐步深入思考。
3. 对比式聚合对比式聚合主要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相似或不同的内容,突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通过对比,可以更清晰地展示不同观点或信息的特点,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
4. 选择式聚合选择式聚合是指在文章中选择性地呈现某些信息,根据主题或重点进行筛选和整合。
这种聚合方法能够让读者更加明确地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5. 解释式聚合解释式聚合是通过对观点或信息进行解释和阐述,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
这种聚合方法能够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连贯性。
6. 描述式聚合描述式聚合是通过详细地描绘事物的外观、特征或表现形式,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所描述的内容。
这种聚合方法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共鸣。
7. 引用式聚合引用式聚合是指在文章中引用他人观点、数据或信息来支撑主张或论点。
这种聚合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同时表明作者观点的来源。
8. 结论式聚合结论式聚合是在文章结尾对前文进行总结归纳,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这种聚合方法能够给读者一个清晰的结束,让他们对整个文章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以上八种聚合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使文库项目的写作更加丰富多样,内容更富有层次感和说服力。
在写作过程中,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聚合方法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传达的信息。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在文库项目的写作有所帮助!。
聚合方法综述课件

数据融合
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得 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数据关联
建立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发现数据之间 的潜在联系。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挖掘
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规则,用于推荐和营销策略。
聚类分析
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簇或组,以了解数据的分布和结构。
分类和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和预测,以预测未来的趋势和结果。
案例三:金融风控领域中的聚合方法应用
总结词
利用聚合方法进行金融风险控制和管理,提高风险管 理水平。
详细描述
在金融风控领域,聚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风险控制和管 理。通过对各类金融数据进行聚合分析,可以识别和评 估潜在的风险点,及时预警和防范金融风险。同时,通 过聚类和关联分析等方法,可以对金融市场进行深入研 究,发现潜在的市场趋势和关联关系,为投资决策和风 险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此外,聚合方法还可以用于评估 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 度和公正性。
要点二
适用场景
对于需要高精度数据的场景,聚合方法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强
聚合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随着数据量的增长而高效地处理数据。
易于并行处理
聚合方法通常易于并行化处理,可以利用多核处理器或分布式计算资源来提高处理速度。
适用场景
适用于大数据处理
聚合方法适用于大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实时分 析,能够在有限时间内给出分析结果。
聚合方法的重要性
数据简化
通过聚合,复杂的数据集可以被 简化为更易于管理和解释的形式, 从而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的效率。
隐藏细节
在某些情况下,聚合可以帮助隐 藏细节,保护隐过聚合,可以更容易地识别数 据中的模式和趋势,从而为进一 步的分析和预测提供基础。
第5章 聚合方法

C、出现凝胶效应,放热速率提高。 此时如散热不良,轻则造成局部过热, 使分子量分布变宽,最后影响到聚合物的 机械强度;重则温度失控,引起爆聚。
表4-3 本体聚合工业生产举例
聚合物 过程要求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第一阶段预聚至约10%转化率的粘稠浆液, (有机玻璃板) 然后浇模分段升温聚合,最后脱模成板材 聚苯乙烯 第一阶段:80~85℃预聚至33%~35%转化率, 然后在100~220℃温度递增的条件下聚合, 最后熔体挤出造粒 第一阶段预聚至7%-11%转化率,形成颗粒骨 架,然后在第二反应器内继续沉淀聚合,最 后以粉状出料 选用管式或釜式反应器连续聚合,控制单程 转化率15%-30%,最后熔体挤出造粒,未反 应单体经精制后循环使用
第四章
聚合方法
4.1 引言
1、自由基聚合的四种实施方法:
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
2、离子聚合的实施方法: 溶液聚合、淤浆聚合
3、逐步聚合(缩聚)实施方法: 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以及界面聚合
均相体系:本体、溶液
从工程角度:
非均相体系:悬浮、乳液
例如: PS——均相体系 PVC——非均相体系
(MMA沸点为100.5℃)
高温热处理阶段——转化率达90%以后,进一步 升温至PMMA玻璃化温度以上(例如100-120℃) 进行高温热处理,使残余单体充分聚合。 高温聚合结束——冷却、脱模、修边,即成有机 玻璃板成品。 这样由本体浇铸聚合法制成的有机玻 璃,分子量可达106,而注射用的悬浮法 PMMA分子量一般约5-l0万。
缺点: ①单体浓度较低,聚合速率较慢,生产效 率较低; ②聚合物分子量降低 ;(单体浓度低和向溶剂链
转移的结果)
③溶剂回收代价大; ④除尽聚合物中残留溶剂困难。
聚合方法有哪些种类的

聚合方法有哪些种类的在数据处理和信息检索领域,聚合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用于将多个数据源或信息片段整合为一个更大的整体。
这种技术能够帮助我们从繁杂的信息中提炼出有用的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信息检索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有多种不同的聚合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主要的种类。
1.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常见的聚合方法,它通过为每个数据源或信息片段分配一个权重,然后将它们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聚合结果。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结果排序、评价系统等领域。
通过合理设置权重,我们可以按照不同数据源的重要性来调整聚合结果,使其更符合用户需求。
2. 最大值法最大值法是另一种常见的聚合方法,它简单直接,直接选择多个数据源或信息片段中的最大值作为聚合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从多个来源中选择最优解的场景,比如价格比较、商品评分等情况。
通过选择最大值,我们可以确保用户获取到的是最优的信息片段。
3. 最小值法与最大值法相反,最小值法则选择多个数据源或信息片段中的最小值作为聚合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选择最低值或者最小值的场景,比如成本评估、时间计算等情况。
通过选择最小值,我们可以避免过高或过大的值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4. 中值法中值法是一种在数据集中选择中间数值作为聚合结果的方法。
通过计算数据集的中位数,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极端值对结果的影响,保持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数据清洗、异常检测等领域,能够有效减少异常数据的影响。
5. 集合运算法集合运算法是一种通过集合运算来获取聚合结果的方法,包括并集、交集、差集等操作。
通过集合运算,我们可以将多个数据源或信息片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地整合,进而得到更加全面和精确的信息。
这种方法常用于数据挖掘、文档对比等领域,能够有效提取数据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聚合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求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聚合方法,以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聚合方法的分类包括什么

聚合方法的分类包括什么
在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领域,聚合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技术,用于将原始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汇总和计算,得到有意义的统计结果。
聚合方法的分类主要包括基本聚合、分组聚合和混合聚合。
基本聚合
基本聚合是最简单直接的数据汇总方法,通常包括求和、计数、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操作。
这些基本聚合方法能够直接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提取,得到数据的基本统计信息,是数据分析的基础。
分组聚合
分组聚合是在数据集中根据某种特定的分组变量,对数据进行分组然后对每个组内的数据应用聚合函数。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分析师更深入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找出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性和关联性,从而进行更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挖掘。
在分组聚合方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操作是“group by”操作,通过指定一个或多个分组变量,将数据集分成若干组,然后对每个组进行聚合操作。
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展现数据间的关系和趋势,为后续的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
混合聚合
混合聚合是将多种聚合方法结合在一起,综合利用不同的计算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现数据的特征和规律,提供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数据分析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聚合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数据情况和分析目的。
基本聚合适用于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统计;分组聚合适用于对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比较;而混合聚合则提供了更多维度和角度来解读数据。
熟练掌握各种聚合方法,并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将有助于更准确、更全面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1。
四种聚合方法的比较

四种聚合方法的比较聚合是指将多个对象或数据集合并成一个整体。
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领域,常用的聚合方法包括求和、求平均、求最大/最小值和计数。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处理多个数据点或对象的情况,在大规模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任务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并比较这四种常用的聚合方法。
1.求和求和是最基本的聚合方法之一、它将所有数据点或对象的值相加,得到它们的总和。
求和可用于数值型数据和可加性的量,如货币金额、销售量等。
它适用于大部分应用场景,并且计算简单高效。
然而,求和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当数据集中存在离群值(异常值)时,求和结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其次,如果数据集中包含非数值型数据,如文本或类别变量,求和操作可能无法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2.求平均求平均是通过将所有数据点或对象的值相加后除以数据点或对象的数量来计算平均值。
它适用于数值型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整体趋势。
求平均用于获取数据集的平均水平,无论是销售额、温度、用户评分等。
与求和相比,求平均能够消除一部分离群值的影响,使数据更加稳定。
然而,求平均也受到异常值、缺失值等特殊情况的影响。
此外,如果数据集中存在不均衡的情况,求平均可能无法准确反映数据的整体分布。
3.求最大/最小值求最大值和求最小值是用于取得数据集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聚合方法。
它们适用于数值型数据,帮助我们找到数据集的极值。
求最大/最小值常用于查找数据集中的峰值和谷底,以及评估数据的范围和变化。
求最大/最小值对离群值的影响相对较小,能够更好地捕捉数据的极端情况。
然而,求最大/最小值无法提供关于数据分布和趋势的详细信息,仅仅提供了数据集的边界。
此外,如果数据集中存在重复值,求最大/最小值无法区分它们。
4.计数计数是指统计数据集中的数据点或对象的数量。
它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包括数值型、文本或类别型。
计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集的规模和数据点分布。
计数方法简单直观,无论是统计一些类别的出现次数、数据点数量等,都能够得到明确的结果。
常见聚合物聚合方法有哪几种类型

常见聚合物聚合方法有哪几种类型在聚合物化学领域,聚合是指将单体通过化学方法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聚合过程是合成聚合物的关键步骤,而聚合方法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聚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应用领域。
常见聚合物聚合方法主要包括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以及羰基聚合等几种类型。
自由基聚合是最常见的一种聚合方法之一。
在这种聚合方法中,单体通过引发剂的作用产生自由基,进而引发单体之间的聚合反应。
自由基聚合反应速度较快,适用于合成许多广泛应用的聚合物。
例如,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就是通过自由基聚合方法得到的,这类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可塑性,在涂料、胶水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另一种常见的聚合方法是离子聚合。
离子聚合包括阴离子聚合和阳离子聚合两种类型。
阴离子聚合是由阴离子单体经由阴离子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而阳离子聚合则是通过阳离子单体以及阳离子引发剂进行的聚合过程。
这两种离子聚合方法在合成某些特定聚合物时表现出色,比如聚丙烯酸钠就是通过阴离子聚合法合成的,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油墨、润滑油等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
最后一种常见的聚合方法是羰基聚合。
羰基聚合是通过具有羰基功能团的单体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聚合反应。
这种聚合方法得到的聚合物通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比如高拉伸强度、耐热性等。
以聚酯类聚合物为例,它们通常是通过羰基聚合方法制备的,拥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塑料等领域。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的聚合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特定的聚合方法,比如环氧树脂的环氧基聚合、缩醛树脂的缩醛基聚合等。
这些特定的聚合方法在合成特定类型的聚合物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聚合物化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总的来说,聚合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单体结构、聚合物性质要求以及制备条件等多方面因素。
不同的聚合方法将影响着最终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聚合方法。
随着聚合物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新型聚合方法被发展出来,为合成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第八章聚合方法

第八章聚合方法聚合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将多个数据集合并成一个更大的数据集。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商业、金融、医疗等。
在数据分析中,聚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聚合方法有多种形式,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
首先是求和方法。
这种方法将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求和操作,得到一个综合的结果。
例如,我们可以将销售数据按照日期和地区进行求和,得到每个日期和地区的总销售额。
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销售额的分布情况,找出销售额最高和最低的日期和地区。
其次是平均方法。
这种方法将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平均操作,得到一个平均值。
例如,我们可以将学生成绩按照科目进行平均,得到每个科目的平均成绩。
通过比较不同科目的平均成绩,我们可以评估学生在各个科目上的表现和优劣。
另一种常见的聚合方法是计数方法。
这种方法用于计算一些特定值在数据集中出现的次数。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一个购物网站上一些商品的销量,以及该商品被加入购物车的次数。
通过计数方法,我们可以了解商品的受欢迎程度和用户对于该商品的兴趣程度。
还有一种重要的聚合方法是分组方法。
这种方法将数据集按照一些特定的属性进行分组,然后对每个组进行统计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按照客户的地理位置将销售数据进行分组,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地区的销售额和销售量。
通过分组方法,我们可以探索不同地区的销售情况,找出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差异。
聚合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在商业决策中可以通过聚合方法来分析销售数据,了解销售趋势和客户需求;在金融领域可以使用聚合方法来计算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在医疗领域可以使用聚合方法来分析患者的病例数据,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总之,聚合方法是一种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通过聚合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数据,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推动业务的发展和创新。
聚合方法分为两大类是哪些类型

聚合方法分为两大类是哪些类型
聚合方法在数据分析和统计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多个数据源或者变量合并到一起,以便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方法,聚合方法可以被分为两大类:横向聚合和纵向聚合。
横向聚合是指将多个相同类型的数据合并在一起,通常是在相同的时间点或者相同的维度下进行数据整合。
这种聚合方法常常用于将多个独立的数据源整合在一起,以便进行对比分析或者综合分析。
例如,如果我们有多个销售渠道的销售数据,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横向聚合在一起,以便对比各个销售渠道的表现。
另一种是纵向聚合,也被称为纵向拼接或堆叠。
这种聚合方法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按照某种规则进行堆叠,通常是在不同的时间点或者不同的维度下进行数据整合。
纵向聚合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性,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发展轨迹和特征表现。
举例而言,如果我们有一系列时间序列数据,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纵向聚合,以获得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整体趋势。
横向聚合和纵向聚合在实际数据分析中常常结合使用,以便更全面地理解数据的内在联系和特征,为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提供更加充分和可靠的依据。
在选择何种类型的聚合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数据特点和分析目的综合考虑,并灵活运用各种聚合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分析效果和决策结果。
总的来说,聚合方法在数据分析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整合和理解各种数据信息,还可以为决策提供关键性的支持和参考。
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的聚合方法,对于数据分析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希望以上的介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同类型的聚合方法。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原理及应用研究综述杜亚伟1(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湖北武汉、430073)摘要:本综述主要介绍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接枝。
另外,本文还介绍了聚合物刷当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聚合物刷;分子设计;接枝聚合物;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引言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是在材料表面获得可控聚合物刷的一种有效方法。
聚合物在材料表面物理吸附或化学接枝所形成的单分子层界面被称为聚合物刷(图1),是由密度很高的聚合物分子链的一端连接于表面或界面上而形成的一种特殊高分子结构。
在聚合物刷的分子设计中,聚合物刷的主要连接方式有两种,聚合物刷中分物理吸附法和化学键接法[1-4]。
在这其中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是研究的重点。
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引入帮助研究者更加高效容易地设计各种聚合物刷分子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
图1 聚合物刷的微观形态活性自由基聚合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是高分子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根据Szwarc 第一次提出的活性聚合的概念,所谓活性聚合是指那些不存在增长链终止反应和不可逆链转移等副反应的聚合反应。
在活性聚合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活性中心的活性保持到聚合结束,反应的引发速率大于增长速率,从而保证所有活性中心以相同速率增长,可以有效地控制聚合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分子结构,聚合产物具有单分散性,规整性良好的特点[5]。
活性自由基聚合主要包括活性开环聚合(ROP)、氮氧自由基法(TEMPO)、开环歧化聚合(ROMP)、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聚合(RAFT)、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等,其中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研究最为活跃。
Pan等[6]人利用RAFT方法合成分子刷得到了亲水性刺激响应分子印迹聚合物。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是分子刷设计中使用最广泛的。
其中关于表面引发ATRP的第一篇报道所选择的基底就是单晶硅片。
M. Ejaz等[7]结合了LB膜技术和ATRP技术,成功在硅片表面制备了适用于A TRP的引发剂,进而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醋(PMMA)。
此后SI-ATRP迅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使反应获得更好的效果,Yu Bo等[8]将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引入SI-ATRP反应体系,在金表面生成聚1-乙基-3-(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咪唑(PEMEIM)。
结果表明,聚合过程具有较好的可控性。
1 传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基本机理是由中心金属离子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诱发有机卤化物之间的C-X键可逆均裂,所得到的卤素原子在氧化态金属络合物与休眠种之间发生可逆转移,并且迅速建立动态平衡。
传统ATRP的反应机理就不详细描述了,Matyjaszewski教授的课题组网站及其发表的几篇综述[9-11]解释得很详细。
图2 A TRP反应核心机理[9]2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表面引发聚合反应作为一种新兴的聚合反应,能够在固体基底表面形成高度取向、结合牢固、高密度的聚合物表面,膜与基底间以牢固的化学键结合,大大改善了膜与基底表面的结合力;膜中聚合链骨架的存在使膜的稳定性及导电性增加;薄膜厚度可在分子水平上方便地调控、分布均匀、便于纳微图形化和加工成型,从而大大拓宽了聚合物的应用领域[12]。
随着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出现及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尝试通过表面引发的各种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在固体表面上制备聚合物薄膜。
由于表面引发ATRP具有同液相ATRP聚合一样的优点:聚合反应适用的单体种类广泛、聚合反应条件温和(可在室温条件下反应)、聚合可用水作为反应介质、反应不受杂质的影响、可以合成多嵌段聚合物等。
所以表面引发ATRP反应发展特别快[13-14]。
3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应用大量的SI-ATRP使用在生物材料的表面接枝亲水性聚合物中,通过亲水性聚合物的引入达到所谓的抗污(Antifouling)效果,值得无污染(Non-fouling)生物相容性表面[15-22]。
Yameen等[23]人使用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技术在聚醚醚酮(PEEK)表面接枝了亲水性聚合物刷,获得不错的效果,多重亲水聚合物支链可供选择,PMPS、PMO- EGMA、PNIPAAm等。
由于聚合物的特殊性质,表面本身携带大量官能团,所用可以首先通过简单的湿化学方法在表面引入卤素,但是对于金属来说,在表面引入可反应官能团就一般得采用气相等离子法[17,24],在氮气、氧气等气氛中进行等离子处理。
通过这样的方法,V oros 等[25,26]人还研究了在疏水PDMS表面引入PLL-g-PEG获得亲水性的表面材料。
陈红教授课题组[27-29]研究了在各种基材表面通过吸附、辐射引发接枝、表面自由基聚合以及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等方法接枝PEG、POEGMA、PVP、PHEMA、PMPC等,证明了接枝亲水聚合物后材料拥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还研究了利用表面形态与接枝亲水聚合物结合的方法达到更好的抗污效果。
图3 在不同基材表面引入亲水聚合物分子刷[27]SI-ATRP主要是在表面引入卤素末端的引发剂,材料首先通过各种方法引入官能团,然后改性获得表面引发剂。
以PET表面为例。
Bech等[30]人在PET表面通过ATRP方法接上PS分子刷,具体反应图见图4。
此外,SI-ATRP还大量应用刚在环境刺激响应等智能聚合物领域。
Cao等[31]在多孔纤维膜表面先后引发丙烯酸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活性聚合,接枝了PAA-b-PNIPAAm嵌段高分子链,制备了pH值/温度双重响应性纤维膜。
由于两种嵌段结构相互影响,膜的pH值和温度响应性更为复杂,而并非两种响应性的简单叠加,为膜性能的进一步调节控制提供了可能。
另外SI-ATRP聚合的分子刷还可以为纳米微粒进行修饰。
Xu等[32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制备了大分子引发剂,通过ATRP活性聚合方法接枝了光响应性的聚4,4-联吡啶衍生物(PBpyClCl)聚合物刷,利用紫外辐射PBpyClCl发生电子转移还原金和铂络合离子,得到了纳米级的金、铂粒子,为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方法。
图4 PET表面的SI-ATRP[30]5 结论SI-ATRP等活性聚合方法因为更精确的分子设计和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类结构独特的高聚物将在生物医药、催化、光电材料等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1] 彭慧等.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聚合物刷[J]. 材料导报. 2005, 19(3): 73-75, 96.[2] 陈志军等. 聚合物刷子的合成进展[J]. 河南化工. 2005, 22: 10-12.[3] 顾国芳等. 聚合物刷子的合成及应用[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3, 19(3):1-5, 11.[4] 瞿亮等. 聚合物刷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J].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5, 6(22): 461- 466.[5]Patten T E. Matyjaszewski. Copper(I)-catalyz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 rization [J]. Acc. Chem. Res., 1999, 32 (10): 895-903.[6] G Q Pan, Y Zhang, X Z Guo. 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obtaining water-compatible andstimuli-responsiv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by the facile surface-grafting of functional polymer brushes via RAFT polymerization [J].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0,26: 976-982.[7] M Ejaz, S Yamamoto, K Ohno. Controlled graft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on silicon substrate by the combined use of the Langmuir- Blodgett an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Macromolecules [J]. 1998, 3(17):5934-5936.[8] B Yu, F Zhou, H Hu, C Wang.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polymer brushes bearing ionic liquid moieties [J]. Electrochimica Acta, 2007, 53(2): 487-494.[9] Matyjaszewski. Fundamentals of an ATRP Reaction[EB/OL]./maty/chem/fundamentals-atrp/index.html.[10] Matyjaszewski.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J]. Chem. Rev. 2001, 101:2921-2990.[11] Matyjaszewski.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 Macromolecules. 2012, 45: 4015−4039.[12] 金丽丽. 表面引发原子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D]. 西北师范大学. 2009.[13] Zheng G. Stover H. D. H. Grafting of polystyrene from narrow disperse polymer particles by surface-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J]. Macro- molecules, 2002, 35: 6828-6834.[14] Tsubokawa N. Kobayashi M. Ogasawara T. Graft polymerization of vinyl monomers initiated by azo groups introduced onto organic pigment surface [J]. Prog. Org. Coatings, 1999, 36: 39-44.[15] Buddy D. Ratner. Biomaterials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in Medicine[M]. Elsevier Inc. 2007.[16] Steven R. Meyers. Mark W. Grinstaff. Biocompatible and Bioactive Surface Modificationsfor Prolonged in Vivo Efficacy[J]. Chemical Reviews. 2012, 112: 1615-1632.[17] Xiao shuai Ren, Yuanzi WU, Yan Cheng et al. Fibronectin and morphogeneticprotein-2-decorated poly(OEGMA-r-HEMA) brushes promote osseointegration of Titanium surfaces[J]. Langmuir. 2011,27:12069-12073.[18] R Marie, JP Beech, J Vörös. Use of PLL-g-PEG in Micro-Fluidic Devices for Localizing Selective and Specific Protein Binding[J]. Langmuir, 2006, 22: 10103-10108.[19] Seunghwan Lee, Janos Vörös. An Aqueous-Based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dimethyl siloxane)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to Prevent Biofouling[J]. Langmuir, 2005,21(25): 11957-11962.[20] H Chen. Surface Modification to Control Protein/Surface Interactions[J]. 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 2011,11: 1031-1040.[21] H Chen. Facile Synthesis of Thermally Stable Poly(N-vinylpyrrolidone) -Modified Gold Surfaces by Surface-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J]. Langmuir. 2012, 28: 9451-9459.[22] H Chen. pH-Reversible, High-Capacity Binding of Proteins on a Substrate with Nanostructure[J]. Langmuir. 2010, 26: 17812–17815.[23] B. Yameen. M. Alvarez. O Azzarioni. Tailoring of Poly(ether ether ketone) surface properties via surface-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J]. Langmuir. 2009,25(11):6214-6220.[24] Laurent Lavanant, Brian Pullin, Jeffrey A. Hubbell. A Facile Strategy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Polyethylene Substrates with Non-Fouling, Bioactive Poly (poly(ethylene glycol) methacrylate) Brushes[J]. 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 2010, 10:101-108.[25] R Marie, JP Beech, J Vörös. Use of PLL-g-PEG in Micro-Fluidic Devices for Localizing Selective and Specific Protein Binding[J]. Langmuir, 2006, 22: 10103-10108.[26] Seunghwan Lee, Janos Vörös. An Aqueous-Based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dimethyl siloxane)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to Prevent Biofouling[J]. Langmuir, 2005,21(25): 11957-11962.[27] H Chen. Surface Modification to Control Protein/Surface Interactions[J]. 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 2011,11: 1031-1040.[28] H Chen. Facile Synthesis of Thermally Stable Poly(N-vinylpyrrolidone) -Modified Gold Surfaces by Surface-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J]. Langmuir. 2012, 28: 9451-9459.[29] H Chen. pH-Reversible, High-Capacity Binding of Proteins on a Substrate withNanostructure[J]. Langmuir. 2010, 26: 17812–17815.[30] Loïc Bech, Tamara Elzein, Thierry Meylheu.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 ization of styrene from differen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rfaces: Films, fibers and fabrics[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2009,45: 246-255.[31] K Pan, XW Zhang, B Cao. Double stimuli-responsive membranes grafted with block copolymer by ATRP method[J].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10,356: 133–137.[32] F J Xu, F B Su, S B Deng. Novel Stimuli-Responsive Polyelectrolyte Brushes[J]. Macromolecules. 2010, 43(5): 2630–2633.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of Surface-initiated Atom TransferRadical PolymerizationYawei Du(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3, P.R.China)Abstract:This review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of Surface-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SI-A TRP). Besid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olymer brush would be referred.Keywords:Polymer brush; Molecular designing; graft polymer; Surface-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SI-AT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