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评价的基本理念就是什么?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明确的表述: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与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
“建立与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以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
综观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结合我现阶段课程评价改革的实际,我们可
对这一评价理念作以下阐释与理解:
⑴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⑵从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以过程的评价。
⑶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与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⑷在评价结果上,不只就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就是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与以原有状态的改进。
⑸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⑹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⑺在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60、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就是什么?
“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功能。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讨论稿)》已经向我们描述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评价的多元性,评价的主体性,评价的开放性。
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与能力目标。
“总目标”的6-10条就是对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规定,就是“知识与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
通过深入钻研课程标准,特别就是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与教学大纲作比较,便可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如,阅读教学,教学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程标准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阅读方法的运用、个性发展等,这些都就是教学大纲所没有的。
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理解,应具备的语文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
比如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与创造潜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程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总目标”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文”。
“过程”,重在“亲历”。
“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方法”,应该就是具体的,而不就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
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之外的学习“方法”就是很难产生迁移的。
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学生就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努力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倾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现的就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就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教学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
“总目标”1-4条就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与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
4.理清三维之间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就是主要矛盾,知识与能力就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与能力就是基础,就是核心,就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就是其她两个维度发展的
依托。
语文素养的核心就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
能力就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就是人文性的缺失。
没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
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与能力的坚实牢固,就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5.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就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
如,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第6条规定:“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自信心”“积极”“感兴趣”就是情感、态度的要求,“表达”“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就是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参加”“发表”就体现过程,如何讨论与怎样发表意见则体现学习方法地要求。
在拟订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