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中文词语含义的变迁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e8ea14e949649b6648d747ad.png)
古今词义的演变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这跟我们前面讲的“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
“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
“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一、古今词义演变的一般情况从词义演变的结果上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汉语词汇在由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词的意义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例如:山、水、风、雨、雪、人、牛、马、羊、茶、酒等。
这类词大都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它们对于保持汉语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词是不多的,我们不要看到这些词大都是基本词汇,就反过来认为基本词汇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变化。
事实上,基本词汇中的许多词,由古到今,意义上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这类词,在字形上古今是相同的,但意义上却看不出任何联系。
它们或者原来就是两个不同的词,但也可能原来是同一个词,由于意义几经辗转,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它们在词义上的联系,因此,暂时作为同一个词处理。
“抢”这个词在元明以前,都只有“碰”、“撞”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元明之交,才有了“抢夺”的意思。
“绸”这个词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绵绸杠。
”郭璞注:“以白地绵韬旗之杆。
”郭氏的意思是说,所谓“绸杠”,就是用白底子的绵把旗杆缠裹起来。
今义则指“绸缎”。
这类词古今意义完全不同,阅读古书时照今义去理解就不通。
这对初学者来说是有困难的,但它常常逼得你去查问,也就不容易弄错了。
而且,这类词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对阅读古书来说问题不是很大。
(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某些不同之处。
有些时候,某词用今义去理解,好像能够讲通,其实并不准确,甚至把意思全弄反了。
从《现代汉语词典》标〈书〉词语看词义的演变
![从《现代汉语词典》标〈书〉词语看词义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8bc1250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0.png)
从《现代汉语词典》标〈书〉词语看词义的演变现代汉语词典(ModernChineseDictionary)是中国语言学家为古汉语词典而生的一部重要著作。
自编著以来,《现代汉语词典》的全新的词义以及形式所表示的趋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中,已有许多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对《现代汉语词典》的标注和其词义的演变研究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语言维度,《现代汉语词典》在语言学习和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也发生着巨大变化。
《现代汉语词典》系统地整理每种语言文字的发展和运用情况,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的变化规律,以及每个词汇的历史发展过程。
社会维度,《现代汉语词典》也反应了社会的变迁,是比较完整的当代社会现状的表现。
《现代汉语词典》的标注和词汇的演变趋势折射出来的就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现实。
每个社会历史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事物的理解都不断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从而对词汇的词义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以《现代汉语词典》标注的词语看社会文化变迁,也可以反映出社会文化特征。
以汉语中“树”为例,这个词语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基本文化素养的表达,也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
春秋时期的《诗经》中,“树”的读音为“zh,”表示根源,而词义则是“持之以恒,像树一样坚定”。
词义蕴含着“恒”的思想,反映出群众对长久治理和安定国家的向往。
《现代汉语词典》也有着词义转换的迹象。
比如,“红”这个词义,在古代汉语中表示“热情”,到了当代,它又演变出“美好”“幸运”等意思,表示对未来的向往。
此外,“伤花怒放”曾经表达的是“泼出鲜血”的意思,如今却演变成“复仇”的含义。
这些社会的改变,使“伤花怒放”的词义也发生了变化,更加贴近当下社会的实际情况。
《现代汉语词典》可以说是一张影像记录片,它把每一种语言、每一个词语作为历史资料,不断记录着中国人的思维历程,让我们从中观察到一个时代语言文字的发展过程,也让我们从中看到社会文化变迁的脉络。
“仁兄”这个词在过去几十年内是否有变化或演变?
![“仁兄”这个词在过去几十年内是否有变化或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05c6cb4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b.png)
“仁兄”这个词在过去几十年内是否有变化或演变?一、词语的起源与基本含义“仁兄”一词起源于汉语中的“仁”和“兄”,两者的组合代表了亲切友好之意。
直观而言,仁兄可以理解为对一位男性朋友或同辈的称呼,常见于中国的北方方言中。
二、仁兄的演变与语境转化1. 礼貌用语的变迁过去的几十年间,“仁兄”一词在语境和用法上出现了一定的演变。
在早期,人们常常用“仁兄”来表示对同辈或朋友的亲切称呼。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开始在社交场合中使用,以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和礼貌。
2. 区域差异的体现不同地区对于“仁兄”的理解和使用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人们普遍使用“仁兄”这个词来称呼男性朋友或同辈。
而在其他的地区,比如南方城市,使用情况则相对较少。
三、“仁兄”在当代社会中的使用1. 友善亲切的称呼在当代社会中,“仁兄”这个词依然被一些人用来称呼男性朋友或同辈。
这种称呼传递了友善和亲切的情感,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幽默嘲讽的意味与早期的用法不同,现在一些人也将“仁兄”用于幽默和讽刺的语境中。
通过调侃他人或自嘲,使用者带给了对方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
3. 社交媒体的影响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开始借助这些平台传达情感和表达自己。
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仁兄”这个词汇也被广泛使用,以展示个人关系和交际能力。
四、总结“仁兄”这个词在过去几十年内经历了一定的演变和语境转化。
从最初的亲切友好称呼,到如今的友善亲切与幽默嘲讽共存,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
无论是传统的社交场合还是现代的社交媒体平台上,“仁兄”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帮助人们展示情感、加强关系。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仁兄”这个词在不同地区和群体中的使用方式各有差异,但它的基本含义始终保持着友善和亲切的特点。
笔者认为,“仁兄”这个词语的演变与社会背景的变化息息相关。
它在传达情感、维系人际关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因此成为民间语言文化活跃的一个缩影。
汉语词汇的发展和歧变
![汉语词汇的发展和歧变](https://img.taocdn.com/s3/m/540fea2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0.png)
汉语词汇的发展和歧变一、引言汉语词汇,不仅量多,而且表义丰富。
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随着时代的更替而出新。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生(包括一大部分青年),恐怕已将“右派”、“大跃进”“上山下乡”“干校”等词语视为“出土文物”;同样,也许不少稍上年纪的人(也包括一部分中年人),对流行日盛的”新兴人类”语言,诸如“偶象”、“BT”、“郁闷”之类,也会感到茫然而不知所云。
而其间相隔不过三、四十年,可见,汉语词汇的变化是十分迅速的。
二、汉语词汇的发展《现代汉语词典》是最能反映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
今年上半年,我国《现汉》第5版正式发布。
据专家称:与1996年修订本相比,在收词方面,根据近年来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新增加词语6000余条。
主要包括政治、社会、科技、文艺等20类。
新词新义来源于很多方面,除了绝大部分由普通话中产生而外,许多港台地区特有的词语,各地方言词语,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某个学科的术语,或社会上某行业的专门用语,简称、合称和缩略,外语词语等等,都被广泛地引进和应用。
这些词汇,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比如:和谐社会、政治文明、社保、反恐、跑官、彩显、转轨等词,都和新近出现的事物或社会现象,有着紧密的联系;二是词义的相对稳定性。
有的原是某一专业的术语,但现在又将它的本义和衍生义同时使用,表义生动。
比如,主旋律、板块、越位、蒸发等;第三是它的流行性。
如大款、咪表、电邮、路演、扮酷、小资等;第四是口语化,便于人们交际应用。
比如侃大山、宰客、蹦极、托儿等,都是来自口语,媒体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人们耳熟能详。
在纳新的同时,这次修订,也作了很大的删减,共删减旧词约2000条。
删减的词条主要包括一些纯文言词,使用地区狭窄的方言词,过时的音译词,和反映过时的事物、现在已不再使用的词等。
可以这样说,汉语词汇的演变,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汉语词汇发展中,还有一种现象-----地方性词汇。
现代汉语中的词义变化与文化内涵
![现代汉语中的词义变化与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bb94b1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9.png)
现代汉语中的词义变化与文化内涵汉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而精确的词汇体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中的词义也发生了变化,并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讨现代汉语中的词义变化与文化内涵,并分析这种变化与内涵的原因。
一、词义转义的现象及其原因1.词义的丰富性与变化现代汉语中的很多词语出现了多义现象,词义之间的转义使得词汇更加灵活多样。
以“绿色”为例,原本指代的是绿色的颜色,但现代汉语中,“绿色”也常用来形容环保、健康等与生态相关的概念。
2.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词义转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的事物和概念不断涌现,这些新事物和概念需要新的词语来表达。
因此,一些原有词语的词义发生了扩展和转化。
例如,“手机”原本指的是移动电话,现在泛指移动设备。
3.词义转义的典型案例现代汉语中的词义转义现象举不胜举。
比如,“网络”一词最初指代的是计算机网络,而现在则包含了更广义的意义,泛指互联网,包括各种网站、应用和社交媒体。
又如,“狗”原本是指一种动物,但在网络流行语中,“狗”被用来形容忠诚、可靠等人的优点。
二、词义变化与文化内涵1.词义深化带来的文化内涵词义的深化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扩展,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文化”一词最初指代的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积淀,而现代汉语中,“文化”也包括了对于艺术、思想、习俗等的追求和传承。
2.词义变化的反映和延续词义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传统文化的特点。
例如,“仁”这个词在古代的意义是关爱他人、宽容待人,而现代汉语中,“仁”被赋予了更加宽广的含义,不仅指代传统的慈悲道德,还包括对于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的关注。
三、词义变化与文化内涵的相互影响1.文化内涵塑造词义词义的变化与文化内涵的相互影响可以理解为一种“因果关系”。
文化内涵对于词语词义的扩展和转化起到了重要的塑造作用。
词语意义改变的例子
![词语意义改变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9039bb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14.png)
词语意义改变的例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词语意义改变是语言演变的一种常见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变迁,某些词语的含义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这种变化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
以下将通过一些例子来探讨词语意义的变化。
我们来看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傻瓜”。
在古代汉语中,“傻瓜”这个词的原意是指头脑迟钝、愚笨的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发生了转变。
如今,“傻瓜”并不一定是指愚笨的人,有时也被用来形容对某些事情一知半解、易受他人欺骗的人。
这种语义的扩展多半源于人们对于语言表达的需求和创造力,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于“傻瓜”这一概念的多元化认知。
另一个例子是“网红”。
在古代汉语中,“红”通常表示权贵显赫、显要之意,而“网”则指繁忙、交错。
在当代汉语中,“网红”的意义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如今,“网红”一词指那些在互联网平台上具有大量粉丝和影响力的网路名人。
这种词语意义的改变,部分是因为当今社会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网红”这一新兴职业也崭露头角,成为新的社会群体。
还有一些词语的意义改变源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
比如“伴侣”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意为陪伴、同伴,通常指与人一起结伴而行的伙伴。
在当代汉语中,“伴侣”一词多用来形容情侣之间的关系,强调彼此之间的感情和亲密程度。
这种语义的转变与当今社会对于感情和婚姻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和追求的不同。
第二篇示例: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们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意义。
在语言演变的过程中,词语的意义也可能发生改变。
这种现象被称为词义转化,是语言进化的一部分。
词义转化可能是因为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关于词语意义改变的例子。
让我们来看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葡萄”。
在古代,“葡萄”指的是一种果实,是一种食物。
而后来,“葡萄”这个词的意义发生了转变,不再仅仅指一种水果,而是成为了一种代表美好事物或者是富裕的象征。
字词的演变从古到今的变迁
![字词的演变从古到今的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58259b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3.png)
字词的演变从古到今的变迁字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从古代文字到现代汉字,字词的形态和意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古代文字的起源,到汉字的形成,再到现代汉语的发展,探讨字词的演变过程。
古代文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象形文字。
在人类开始使用文字之前,他们通过绘画和口头传承来交流信息。
渐渐地,人们开始注意到某些具象的图画可以代表特定的物体或概念,于是象形文字出现了。
比如,画一只鱼来表示鱼的字,在古代文字中有着直观的联想及思维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的形态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
为了更加简化和方便书写,象形文字逐渐演变为象形兼指事的指事文字。
例如,鱼的字开始变得更加抽象,看起来已经失去了与鱼的形状直接相关的特征。
这种演变是为了提高书写效率,但同时也需要读者根据语境和记忆来理解文字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形态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会意文字和形声文字。
会意文字是通过将两个或更多的符号组合在一起,以表示更丰富的意义。
形声文字是通过在会意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提供音节或声音提示的部分来表示词义。
这些演变为汉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汉字形成后的漫长历史中,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古代的汉字在形态和用法上与现代汉字有很大的不同。
诸如"囧"、"扌"等很多汉字在今天已经较少使用了。
同时,字义也发生了扩充和变化,很多字词的意思与古代时代有了明显的不同。
例如,"饭"在古代意为"饭食",而在现代汉语中不仅指"饭食",还可以表示用餐的动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汉语中不断新增了大量的字词。
许多外来语被引入并融入汉语词汇中。
这些外来字词赋予了汉语更强大的表达能力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同时,在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影响下,一些新的俚语、网络语言和流行词汇也迅速流行起来,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总而言之,字词的演变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紧密相关的。
十年来中文词语含义的变迁
![十年来中文词语含义的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f2ccb22e4b35eefdc8d3332d.png)
十年来中文词语含义的变迁:1.小姐:从尊贵到低谷;2.美女:从惊艳到性别;3.老板:从稀有到遍地;4.鸡:从禽类到人类;5.同志:从亲切到恶心;6.校长:从榜样到禽兽;7.表哥:从亲戚到贪官;8.干爹:从长辈到老公;9.奶粉:从食品到毒品;10.鞭炮:从炸鬼到炸桥; 11.房事:从个人隐私到大众痛苦。
真理1:我们为了活命吃东西,为了保命又不敢吃东西;真理2:交话费的时候才发现自已的废话那么值钱;真理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面对面坐着却在玩各自的手机;真理4: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更可悲的是,小三还要来盗墓!什么是你的???世界上到底什么是你的,这个问题可能有好多的人都不清楚。
________爱人是你的吗?不是。
你们虽然风雨同舟、快乐同享、身体交融、情感交汇,但总有一天要分手。
同生有可能,但共死决不会,白头到老只是美好的愿望。
______子女是你的吗?不是。
你们虽然有着浓浓的血缘关系,有着难舍难分的骨肉亲情,那也只能有团聚、孝道、看望、互相关怀……等天伦之乐。
即便是你到另一个世界,他们也只是为你送行,却没能把你又重新接回人间的能力。
__________金钱是你的吗?不是。
虽然你拼命的赚钱,但又想方设法把它花出去,即便是银行有再多的存款,那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
_________房子和车是你的吗?不是。
虽然你住着温馨、舒服,但当你离开的那一天,就什么都不是了。
_______那么究竟什么是你的呢?你的身体。
只有它才是始终不离不弃的陪伴你的生命,走完人生的全部历程。
只有它才能拼命地呵护、保护你的生命,直到耗尽它全部的能量为止。
如果你的身体健康状况越好,陪你所走的路程就越远。
没有了身体,你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因此,你要把这唯一属于你的东西“身体”,看做无价之宝,爱护它、满足它的一切需求。
锻炼、营养、作息、防病治病、讲究卫生、心情舒畅、不受伤害等等一切保护性的措施全部跟上,一刻也不能松懈。
身体健康,生活才会有质量。
当代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
![当代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2d039126c175f0e7cd13765.png)
当代汉语词义的变化与发展摘要: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与社会是共变的,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的时候,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由封闭走向了开放,近几十年来,汉语语言词义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本文从当代汉语词义发展变化的特点、方式、原因来阐述。
关键词:词义发展变化建国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社会中一切可以察觉到的时代演进和社会变化都充分反映在语言这一“信息载体”上,因为语言中的词汇就具备了折射时代以及反映社会的功能。
尽管对于汉语的整个发展历程来说,新时期的汉语的历史只是弹指一瞬间——短暂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但就是这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时间,各种变化的情况对汉语的词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什么叫词义呢?词义是人们对词所指称的对象的认定,对所指事物表征、本质的感受、理解和评价,对于词语所含情感、语态的细腻体会,对于生物化构词依据的习惯性联想,以及对词的实际使用条件、方式(在语法上和语义上)的判断等方面的总和。
①新时期词义的主要变化主要有四个表现。
首先新时期的词义在总体上呈现一种单一性和明晰性,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第一是单义现象和多义现象比例失衡,前者远远多于后者,单义现象已经成为新时期词义现象的主体。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订本)后附的“新词新义”包括单义词1051个,约占总数的87.6%,包括多义词149个,约占总数的12.4%。
这种结构分布,使得新时期词义构架相对呈现出单一性。
其中原因应该来自两方面:首先,大量涌入的新词使用的时间太短,一时间,除了本义之外,很难产生新的派生义。
因为词义的派生要有一个过程,先是在言语中使用,而后逐渐约定俗成、固定为词义,因此较高的使用频率和一定的时间是词义派生的两个重要指标和参数,而新词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在目前呈现单一性是必然的。
另外,许多社会化的行业语目前依然是单义,当然这种特点是暂时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行业语会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其词义的派生的步伐也会加快,也会逐渐呈现多义性的特点。
近30年来的旧词新义研究
![近30年来的旧词新义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05e7311ff00bed5b9f31d95.png)
近30年来的旧词新义研究张婷【摘要】: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变化。
这些变化推动了语言的发展,使得新词新语大量涌现,其中有一些新词语是通过赋予旧词以新义的方式产生的。
本文讨论的就是此类词汇现象,旨在通过对旧词产生新义现象的描写,探索其中的规律。
“旧词新义”是词汇系统在不增加新词语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的语言材料表达新义的一种词汇现象。
本文以《新华新词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当代汉语新词典》、《汉语新词词典》、《现代汉语新词词典》、《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附录的“新词新义”)为考察范围。
从众多旧词产生新义的词语中筛选出九十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词,作为研究的对象。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30年以来的旧词新义进行了阐述。
第一部分,对30年来的旧词新义进行了简单而细致的描写,还探讨了旧词新义的词义演变情况。
第二部分,探讨了旧词产生新义的途径和旧词衍生新义的方式。
通过梳理分析后,总结出新义产生的途径主要是从专业领域向普通领域转化。
旧词产生新义的方式主要有:修辞获得法、引申法和其他方式。
同时,从社会生活变化、社会心态、语言系统内部和传媒发展这四个方面探讨了旧词产生新义的原因。
最后一个部分,先对新、旧义进行对比,找出其前后的变化情况。
然后把“旧词新义”放入语言运用的动态环境中进行考察,力求对这一词汇现象做出全面的描写和分析。
【关键词】:旧词新义演变结果产生原因产生途径产生方式【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分类号】:H136近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作为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化载体的网络新词语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网络新词语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也开始从网上渗透到网民们的网下生活之中。
网络时代,网络新词语也是汉语发展的重要方面。
词汇教学一直为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网络新词语作为词汇中最活跃的部分,理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古今词义转移的例子
![古今词义转移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65b0cf0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e.png)
古今词义转移的例子古今词义转移的例子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们的意义随着时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转移。
这种转移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演变的体现。
下面将介绍几个古今词义转移的例子。
1. “官”字的转义在古代,“官”字的本义是指国家的行政机构和官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字的意义发生了转移,逐渐演变为指代权力、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在现代汉语中,“官”字的意义更加广泛,不仅指政府机构和官员,还可以指企业、组织和团体的管理人员。
2. “文化”字的转义在古代,“文化”字的本义是指文学和艺术。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字的意义发生了转移,逐渐演变为指代一种社会现象,即人类在生产、生活和思想方面的创造和积累。
在现代汉语中,“文化”字的意义更加广泛,不仅指文学和艺术,还包括科学、技术、哲学、历史、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和思想。
3. “美”字的转义在古代,“美”字的本义是指美好、优美、漂亮。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字的意义发生了转移,逐渐演变为指代一种价值观和审美标准。
在现代汉语中,“美”字的意义更加广泛,不仅指外表的美丽,还包括内在的品质和精神的美好。
4. “民主”字的转义在古代,“民主”字的本义是指民间的自由和平等。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字的意义发生了转移,逐渐演变为指代一种政治制度和价值观。
在现代汉语中,“民主”字的意义更加广泛,不仅指政治制度,还包括社会制度、文化制度和价值观念。
总之,古今词义转移是语言发展和文化演变的必然结果。
这种转移不仅反映了语言和文化的变化,也反映了人类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变化。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理解词语的历史和演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古代词语的意义演变与文化内涵
![古代词语的意义演变与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394767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c.png)
古代词语的意义演变与文化内涵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人们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词语的意义也会发生演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古代词语的意义演变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词语的意义演变1. 从字面意义到抽象意义古代词语的意义演变常常是由字面意义逐渐转变为抽象意义。
以“明”为例,最初的意思是指光亮、清楚的意思,后来逐渐引申为聪明、明智的意思。
这种演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智慧的崇尚和追求。
2. 从具体指代到泛指古代词语的意义演变还表现为从具体指代到泛指的转变。
比如,“宴”最初指的是举行盛大的宴会,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任何形式的聚会。
这种演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社交活动的重视和对欢乐的追求。
3. 从单一含义到多义并存古代词语的意义演变还表现为从单一含义到多义并存的变化。
比如,“贤”最初指的是有德行的人,后来既可以指有德行的人,也可以指有才能的人。
这种演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人才和德行的综合评价。
二、词语的文化内涵1. 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古代词语的意义演变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价值观。
比如,“义”最初指的是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后来逐渐演变为指对他人的帮助和关心。
这种演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道德和亲情的重视。
2. 历史文化的传承古代词语的意义演变还承载着历史文化的传承。
比如,“文”最初指的是文字和文化,后来逐渐演变为指文化修养和文人的意思。
这种演变反映了古代文化对于文化传承和文人的推崇。
3. 心理情感的抒发古代词语的意义演变中也体现了人们的心理情感。
比如,“爱”最初指的是亲情和夫妻之间的感情,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一切深厚的情感。
这种演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情感的重视和对爱的追求。
三、古代词语的意义演变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古代词语的意义演变不仅仅是历史的产物,也对现代社会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1. 语言的灵活运用古代词语的意义演变告诉我们,语言是活的,是可以灵活运用的。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善于运用词语的多义性和引申性,以丰富表达,增强沟通效果。
汉语词汇的词义演变
![汉语词汇的词义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b70e5b2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0.png)
汉语词汇的词义演变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而词汇则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语词汇的词义不断发生着演变,这种演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
汉语词汇词义演变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是推动词义演变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的事物、现象和概念不断涌现,为了准确表达这些新的内容,原有的词汇往往会被赋予新的词义。
比如,“电脑”这个词,最初指的是用于计算的电子设备,而如今,其含义已经扩展到包括各种具有计算和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
其次,人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也会影响词义。
当人们对某个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入或发生改变时,相关词汇的词义也可能随之调整。
例如,“云”这个字,在古代主要指天空中的云彩,而在现代信息技术中,“云”则有了“云计算”“云存储”等新的含义,这反映了人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语言的交流和融合也会促使词义发生变化。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会使一些词汇在传播过程中产生词义的演变。
比如,“胡同”这个词,原本是蒙古语,传入中原后,其词义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了特定的街巷名称。
汉语词汇词义演变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词义的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的原有意义范围扩大,涵盖了更多的对象或内容。
比如,“江”“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而现在则泛指所有的江河。
词义缩小则与词义扩大相反,是指词的原有意义范围缩小。
例如,“丈人”在古代泛指年长的男子,而现在通常指妻子的父亲。
词义的转移是指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转移到另一个范围。
“脚”在古代指小腿,现在则指人体下肢接触地面的部分。
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也是词义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词原本是中性的,后来可能变得带有褒义或贬义。
比如,“爪牙”在古代指得力的助手,是中性词,现在则多用作贬义词,指为坏人效力的人。
汉语词汇词义的演变对于我们理解和运用汉语有着重要的影响。
汉语词汇的演变
![汉语词汇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83a1efcdd5bbfd0a79567370.png)
坏的气味,
读chò u
而弗能去。
《吕氏春秋·遇合》
词义的缩小——池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
水以为池。
《左传· 僖公四年》
古义:
护城河
今义:
池塘
词义的缩小-瓦
《说文》:“瓦,土器 已烧之总名。”
黄钟毁弃,
瓦釜雷鸣。
《楚辞· 卜居》
陶器 瓦锅 纺锤 盛酒 器皿
今义:
乃生女子„ „ 载弄之瓦。
《 诗经· 斯干》
坐着打瞌睡 蔬 菜
后
起
意
义
所有的睡眠形式
菜
归
主食以外的食品,包括鱼肉蛋等
返 回
女子出嫁 女子貌美 旅行用的干粮
好 粮
泛指优点多的或使人满意的事物 泛指所有的粮食
词义的缩小——宫
《说文》:宫,室也。
古 义: 室、房屋
后起意义:
宫 殿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战国策· 秦策》
词义的缩小——金
古 义:
后起意义:
后起意义:
贼二人得我。
《童区寄传》
强 盗
小偷 偷窃
窃人之财,犹 谓之盗。
《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古义:
小偷 偷窃
后起意义:
强 盗
词义的转移——牺牲
古义:
为祭祀宰杀 的牲畜
今义:
为正义而 舍弃生命;放 弃或损害一 方的利益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左传· 庄公十年》
词义的转移——行李
古义:
后起意义:
毛传:瓦,纺砖。
有瓦卮而有 当(底)。
《韩非子· 外储 说右上》
会大雷风, 屋瓦皆飞。
《后汉书· 武帝纪》
词语意义改变的例子
![词语意义改变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4520f0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3.png)
词语意义改变的例子
1. "丝绸",在古代,丝绸是中国的特产,用来指代高贵、奢华
的东西。
但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丝绸的传播,丝绸逐渐成为一
种普通的面料,其意义也发生了改变,不再只代表奢华和高贵。
2. "手机",在过去,手机是指一种固定的电话设备,但随着移
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意义发生了转变,现在它指的是一种可
以随身携带的移动通讯设备。
3. "病毒",在医学上,病毒是指一种能够感染生物细胞并破坏
其功能的微生物,但在计算机领域,病毒指的是一种能够感染电脑
系统并破坏数据的恶意软件。
4. "gay",在过去,"gay"是指快乐、愉快的意思,但是随着社
会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接纳,"gay"的意义发生了改变,现在常用来指
代同性恋者。
5. "鼠标",原本是指一种啮齿动物,但随着计算机设备的发展,"鼠标"的意义发生了转变,成为一种计算机输入设备。
这些例子都展示了词语意义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情况。
这种语义演变是语言发展的自然现象,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简述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并举例说明
![简述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并举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df0023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b.png)
简述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并举例说明古今词义发展变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进程,它涉及语言本身的发展,反映出中国文字文化的历史变化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字本身对语义的渗透。
从古至今,词语的发展历程就像一个编织者用微妙的线索编织出的传奇,它揭示出中国文字的历史变化,彰显出文字本身的活力。
从古至今,词义的发展变化表现多种多样。
首先,古代词语的词义更加明确,这是由于当时言语尚未经过系统化,对每一个词语的解释都是很容易被理解的;其次,从古至今,词义的发展可以通过词性的变化来描述,即某一词语发生变化之后,其原有的词义还会有所发展。
例如,“礼”本义为“礼仪、行为习惯”,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词也可以表示“赠品、恩赐”的意义。
另一方面,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由于文化的发展,原有词义可能会有所变化。
例如,清朝时期词语“福”原有的义项“仅指幸福”,但到了今天,“福”可表示“财富”之义,因此可以说,历史发展中词语的词义也在发生变化。
再者,从语义发展趋势上看,古今词义发展变化也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变化。
例如,词语“礼”、“福”之前所讲述,这两个词语的词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得更加精确,可以更精准地表达语义;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发展,也有一些词语的词义也会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而使词义及其表达的精准性得到提高;最后,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新的词义,它们可能表示不同于原有词义的新概念。
总之,古今词义发展变化非常重要,它揭示了中国文字文化的历史变化,从而彰显出文字本身的活力。
此外,词义的发展变化也在不断地丰富着语言表达,使语义的精准性得到提升,并且有可能出现新的词义。
因此,我们可以说,古今词义发展变化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反映出中国文字文化历史变化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字本身对语义的渗透。
近30年来的旧词新义研究
![近30年来的旧词新义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443f3f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a.png)
近30年来的旧词新义研究近30年来,中文词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令人叹为观止。
这也是可以被称为“新词新义”的现象,大大改变了中文词汇。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近30年来中文词汇发生的变化,探究“新词新义”现象的特点以及形成“新词新义”的原因,从而帮助人们建立科学的词汇理解与使用习惯。
从宏观上讲,近30年来的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这就需要更新换代的新词新义出现,以更好地满足新兴形势所需。
那么,近30年来中文词汇发生了哪些变化?怎样才能形成新词新义?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问题。
首先,近30年来中文词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对中文词汇的影响。
如今,新的技术、新的经济和新的文化,都赋予了中文词汇新的生命力,从而而改变了中文词汇的种类和用途。
其次,中文词汇的新词新义的产生也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使用者的自然词汇表达习惯、拼音拆分技术乃至新闻报刊等媒体对中文词汇的长期影响。
最后,中文词汇的新词新义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文化传统、地域文化等。
针对这些因素,使用者必须更加持久地去理解它们,才能在使用中形成新词新义。
综上,近30年来中文词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新词新义”现象。
这种新词新义的产生,是由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形成,同时受到语言使用者及其他因素的多方影响。
如果我们想要建立科学的词汇理解与使用习惯,就必须要深入观察和研究新词新义现象,以把握中国语言的变迁。
总而言之,本文以“近30年来的旧词新义研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文词汇的深入分析,探究“新词新义”现象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科学的词汇理解与使用习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中国的语言文化资源。
语义演变的类型、模式、机制及方向
![语义演变的类型、模式、机制及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0a0bbb8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2.png)
语义演变的类型、模式、机制及方向陈忠敏 文章分析语义的历史演变。
从演变的类型、模式、机制及方向几个方面探讨语义的历史演变问题。
文章分五部分:1.概说,2.语义演变的类型,3.语义演变的模式,4.语义演变的机制,5.语义演变的方向与原始语义重建。
语义 历史演变 比喻 转喻 语言接触一、概 说语言演变中,词语的变更与词义的改变是最容易引人瞩目的,一般人也很容易察觉到几十年前或十几年前常用的一些词语现在已经不流行了,或者固有词的词义现在更常用另外一种说法了。
表1是汉语上海话一些常用词语近一百年的词语更迭情况。
表1普通话词义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坏籇[ hi 1]籇/坏坏拿担拿/担拿偷看睃[su1]睃/偷看偷看回来归归来/转来转来/回来小时候小 [hE5]里小辰光小辰光开始/刚暴暴/开头开头/开始/刚原来本底子本底子/本生/本来本来/原来地方户荡/场化场化/户荡/地方地方 表1的词语都是在一百年左右发生的词语更替现象,旧的词语逐渐被新的词语替换。
一方面,新旧词语的更替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是新旧词语会在一段时间内共存,旧词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另一方面,随着新兴事物的兴起、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新词语不断进入语言。
如汉语里“新冠病毒”“核磁共振”“人工智能”“微信”“网络”“月嫂”“丁克”“月光族”等都是近几年或近三四十年才产生的。
有些词的语义与原先的也不一样了。
比如英语里gay的词义以前是“高兴的”,隐喻义“放荡的”是从“高兴的”而来,从“放荡的”再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海城市方言现状与历史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9ZDA303)资助,特此鸣谢!2 辞书研究2021年第5期引申为“同性恋”。
二十世纪中叶开始,“同性恋”这一词义才成为gay的主要意义。
相对应的汉语“同志”一词也有类似的演变。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汉语的“同志”还是指“革命队伍中志同道合的战友和朋友”,后来才开始同时带有“同性恋”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