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面貌进入了旅游市场,作为一种深受群众欢迎的旅游形式,它已逐渐成为各国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特别符合旅游者求新,求异的旅游动机。虽然开发民俗旅游可以使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精华得以弘扬,也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旅游者忙于享受“异国风情”或经营“万种风情”,忽略了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本文就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行论述,分析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揭露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我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实现旅游与民族文化二者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folk tourism, with its unique features into the tourist market, as a kind of tourism form of welcome by the masses,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focus of the nat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China's vast and numerous ethnic, folk culture as a region,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 contains extremely rich social content, especially in the tourists', dissimilation, tourist motives. Although development of folk tourism enables us to carry forward the esse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of several thousand years, also can produce good economic benefit, but the tourists are busy enjoying "exotic" or "ten thousand kinds of amorous feelings", ignores the protection of folk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brought a lot of negative effect that nots allow to ignore. In this paper, the essa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folk tourism resources, analyzes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expos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olk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oposes for our country folk customs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and the national culture.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 绪论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一般民俗具有教化、规范、维系、调节、补偿这五大社会功能。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在汉代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俗不同”的说法。各个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具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中国民俗的主要特征有着多元性复合性、阶层性和地方性、神秘性和实用性、稳定性和变异性这些特点。对于游客来说,了解民众生活,深入民风,可以使旅游者领略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民俗风情,通晓各民族和地区的历史现状,由此增强民族自豪感,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有利于文化交融和民族谅解,增进民族团结。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随着民俗学科的不断发展,“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民俗学将会以其独立学科的姿态健康地发展起来,并为我国民族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移风易俗作出应有的贡献。
2 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
2.1民俗旅游的需求增加
随着人们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出游目的不仅仅停留在游山玩水的的观光游这一层次上,而是更加注重对于审美和求和等精神需求,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增长需求。由于民俗旅游可以满足游客们在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里和知识需求,民俗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旅游的趋势和热点。
根据旅游者的需求,把民俗旅游资源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形成观光休闲型旅游资源,推出了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于一体的产品。例如江苏南京的秦淮河风光带,集中了江南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沿河可以观赏两岸民俗风情和秀丽的江南水乡风光,是融风情、风物、风貌为一体的中国古都特色的休闲观光旅游盛地。对民族旅游的商品进行开发,形成购买型旅游。中国各地的民俗工艺品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许多工艺品厂和研究所都可以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如北京的景泰蓝、天津杨柳青青年画社、苏州檀香扇厂、壮族壮锦生产厂、苗族银饰加工厂等等不胜枚举。这种具有参与性的考察活动,既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又使他们在参观过程中增长知识,增添乐趣。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单纯的观光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求,于是大量体验型旅游项目应运而生。通过兴建民俗村、民俗园、民俗博物馆等形式,把当地的民俗风情直观、立体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使旅游者不再单纯地只能用眼看、用耳听,而是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旅游产品中,全方位地体验当地的民俗特色。
2.2民俗旅游的迅速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旅游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一个重要的国民经济门类。民俗旅游也从自然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的附庸和补充,而一跃成为一个专门的旅游类型。尤其是1995年国家旅游局协同各省市自治区旅游局推出“95中国民俗风情游”,在全国范围开展数十项的民俗旅游活动,大大促进了我国民俗旅游的发展进程。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发的区域遍及全国,开发的形式、内容多样化发展,我国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大景观如云南昆明的“云南民族村”、西双版纳的“傣族风情游”、贵州凯里的“朗德苗族村”、深圳德“中华民俗文化村”、福建的“永定土楼游”、北京的“妙峰山庙会”、江西“做一天鄱阳湖渔夫之旅”、安徽黔县的“古民居游”等等。
2.3民俗旅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于民俗文化旅游而言,其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二是通过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前者一般只有在其经济效益程度上的差别,后者则是旅游业的决策关键。经济效益是民俗旅游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能够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旅游开发才是成功的。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经历了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的过程,促进了游客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