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哲学思想t整理.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中路》(1950)、《形而上学导论》(1953) 等。其中《林中路》所收入的一篇论文《艺术 作品的本源》(1935),被公认为他的美学代表 作,集中表达了他的美学思想。
生平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1889年9月26日生于德国巴登邦的 梅斯基尔希。梅斯基尔希是黑森林东沿的一个农 村小镇。
父亲弗里德里希·海德格尔在当地镇上的天主教教 堂任司事,母亲也是天主教徒。
这种遭遇是不由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自 己愿意或不愿意,此在总要与其他的存有者打 交道。此在不仅势必被动地与其他的存有者相 遇,而且主动地对其他的存有者采取某种态度 和行为。不论此在对其他的存有者喜欢或不喜 欢,此在总是要与其他的存有者交往,对其他 的存有者发出邀请,作出回应,共同处理生活 中遇到的问题。
海德格尔名言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 幸才是好的教师。
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 ——海德格尔 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海德格尔 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
受到诗意的生活。 ——海德格尔 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
人在说话,话在说人。——海德格尔 诗人从跃动、喧嚣不已的现实中唤出幻境和梦。
3、本真的生存与非本真的生存
此在可以本真地生存(eigentlich existieren),也可 以非本真地生存(uneigentlich existieren)。在非本 真的状态中,此在把自己理解为像其他的存有者一样 的存有者。此在没有意识到自己生存的可能性,没有 领悟生存的意义,而使自己沉沦到物的世界中去。
这种主体性原则的确立,造成了主体与客体的 对立以及人与世界的疏离。形而上学在黑格尔 那里得以完成,而最后的完成则是尼采的“意 志”。这种“意志”的主体性原则,在现代就成为 技术统治世界的依据。
在现代的技术统治中,人和一切存在者都被交 付给技术制造去处理,人的人性和物的物性都 成为“在市场上可以算计出来的市场价值”。
1909 年进入弗莱堡大学,前两年主攻神学,辅以 哲学,1911年他决定放弃牧师的前程而专攻哲学。
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4 年8 月他应征入伍,但两个月后即因健康欠 佳退伍。
1915年-1917 年在弗莱堡从事军邮工作。
1917 年结婚。婚后再次应征入伍,在西线战场服 役。1918 年从战场回来以后,海德格尔正式成为 大哲学家胡塞尔的助教。1922 年在胡塞尔的帮助 下,受聘于马尔堡大学任哲学教授。
在马堡时期,海德格尔开始撰写他的主要著作 《存在与时间》,1927 年2 月,《存在与时间》 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 是作为单行本。这本书奠定了他一生哲学活动的 基础,被视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他 因此而声誉鹊起。半年后,柏林颁发了正教授职 称。
1929 年海德格尔辞去马尔堡大学的席位,回到弗 莱堡大学继承胡塞尔的哲学讲座。30年代以后, 他与胡塞尔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淡并最终破裂。
第九讲 海德格尔人生哲学
马丁·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1889.09.26- 1976.05.26),德国 哲学家,20世纪存 在主义哲学的创始 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主要著作:
《存在与时间》(1927)、《康德与形而上学问 题》(1929)、《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
《真理的本质》(1943)、《荷尔德林诗的解释》 (1944)、《论人道主义》(1947);
1933 年初,在德国出现了纳粹的法西斯专政。 此后5年间,德国大学教师被解雇受迫害的有 2800 人,但海德格尔却在该年秋天带领960个 教授公开宣誓支持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政权, 并一度担任弗赖堡大学校长。
1945 年盟军占领德国以后,他因这段历史受 到审查并被禁止授课。1951 年恢复授课, 1959 年退休,以后极少参加社会活动,避居 在家乡黑森林的山间小屋,只和很少一些最亲 近的朋友一起讨论哲学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此在总是与其他的存有者一起存在,在此在的周 围总是已经有其他的存有者。当此在与自己发生 关系的时候,总是已经与其他的存有者发生了关 系。海德格尔把此在的这一特性称为“寓在”。
为什么此在总是在操劳呢?因为此在的活动是与 生存相关的活动。此在为生存而操劳。此在的这 种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意识活动,而且是一种身体 的活动,并常常使用工具。操劳不仅表达了人的 意识活动的“认知性”的一面,而且表达了人的 意志和情感。因为关系到生存,所以感到担忧, 所以要投入行动。此在不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 此在势必遭遇到其他的存有者。
由于主体性原则把一切事物都当作对象把握和 占有,最终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物欲横流和人 性丧失的境况。海德格尔的哲学反对传统的形 而上学,就是要反对主体性原则,其重大的社 会主题,就是要反对技术对人的统治,拯救现 代世界,恢复真实的人性。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庄子·天地篇》
2 、此在的结构
例如“家”并不是一个空间上的场所。我们谁也 不会把旅馆的房间当作自己的家。我们每个人有 自己的家,每个人有自己的周围世界,家是我们 的一部分。我和我的家水乳交融,乃为一体。
他认为,形而上学思维的特色,就在于以表象 的思维方式把握存在者的“存在”,这在近代形 成了主体原则,即把思维的主体当作存在者的 根据。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即为其开端。
1、本体论
他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混淆了存在者(Das Seinde)和存在(Sein),它们只追问存在者而遗忘 了存在,是“无根的本体论”。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不是在主客二分意义上的存在,
而是不分主客意义上的所谓“此在”(Dasein),即
“我的存在”或“人的存在”。
此在在世的“世界”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 而是此在与存在相互构成的源始世界。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首先是对此在的结构的分析。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具有如下结构:
此在总是一种寓在(Sein-bei), 此在总是在操劳(Sorgen); 此在总是与其他的存有者相遭遇
(Begegnenlassen), 此在总是对其他的存有者采取某种态度和行为
(Sich-verhalten-z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