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球物理与海底构造学 (2)
海洋地球物理学名词解释
海洋地球物理学名词解释一、海洋地球物理学总论海洋地球物理学marine geophysics:研究地球被海水覆盖部分的物理性质及其与地球组成、构造关系的地球物理学分支学科。
海洋地球物理勘探marine geophysics prospecting:简称“海洋物探”。
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研究海洋和海洋地质的工作。
海洋地球物理调查marine geophysical survey:利用物理学方法和仪器,测量海底地球物理性质及其变化特征,从而得出海底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的调查方法。
海洋大地测量学marine geodesy:研究和确定海面地形、海底地形和海洋重力场及其变化的大地测量学分支学科。
海洋地质学marine geology:研究地壳被海水覆盖部分的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和演化规律的地质学与海洋学的边缘分支学科。
研究内容涉及海岸与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积物、洋底岩石、海底构造、大洋地质历史和海底矿产资源。
导航系统navigation system:覆盖全球的自主地理空间定位的卫星系统。
可以用小巧的电子接收器确定它的所在位置(经度、纬度和高度),并且经由卫星广播沿着视线方向传送的时间信号精确到10m的范围内。
接收机计算的精确时间以及位置,可以作为科学实验的参考。
多普勒极定位Doppler pole position:利用多普勒频移效应进行定位的方法。
多普勒导航系统Doppler navigation system:利用多普勒频移效应实现无线电导航的机载设备。
由多普勒雷达、天线阵列、导航计算机和控制显示器组成。
惯性导航inertial navigation:依据惯性原理,利用惯性元件(加速度计)测量运载体本身的加速度,经过积分等运算得到速度和位置,从而达到对运载体导航定位目的的工作。
海上定位系统marine positioning system:为船舶安全航行、海道测量、海洋资源勘探等提供精准定位服务的系统。
海洋地质学 3第二章 海洋地理与海底地形地貌
为中脊轴部普遍缺失洋壳结构的层 I ,既缺少
顶部的沉积层;另一原因是局部脊段甚至缺失
洋中脊结构中的层II,甚至层III,地幔直接出
露于海底。即使在具有标准洋壳结构的大洋中 脊,洋壳结构中的层III厚度也普遍减薄。
2.4 洋中脊地貌 2.4.3 地球物理特征与岩石类型
35
地震资料揭示:在中脊轴部之下普遍存在地
岛礁 堡礁
2.3 深海盆地地貌 2.3 深海盆地——环礁(atoll)
15
位于印度洋的马尔代夫 共有1192个个岛礁和20个环礁组成
2.3 深海盆地地貌 2.3 深海盆地——环礁(atoll)
环礁多建造在海山之上, 据此所推测的发展模式大体 分为三个阶段:(1)火山喷发 形成火山岛,珊瑚环绕火山 生长成岸礁(裙礁);(2) 火山随地壳下沉,形成堡礁; (3)随着火山岛进一步沉降 没于水面以下,礁体逐渐生 长成环礁。
2.4 洋中脊地貌 2.4.2 形态特征
大西洋中脊地形相对 陡峻、狭窄,具有明显 的中央裂谷(A,B); 印度洋中脊地形相对 大西洋的平缓和宽阔, 也具有中央裂谷( C,D); 太平洋中脊地形相对 是最宽、最平缓的,不 具有中央裂谷(E)。
洋中脊的地形剖面 (据S. K. Runcorn 1962)
2.4 洋中脊地貌 2.4.1 平面展布——大洋中脊体系
27
尽管大洋中脊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
冰洋内连续延伸,首尾相接,全长64000 km,但大 洋中脊在各大洋中的展布 形态和性质却有着很大的 差别。首先,大洋中脊在 东太平表现为宽缓形态, 而且中脊上的中央裂谷不 明显,又被特称为东太平 洋海隆(East Pacific Rise)。
威夷海岭是无震海岭的典型实例,其
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1)、太平洋:面积最大,占地表总面积1/3,海洋表 1)、太平洋:面积最大,占地表总面积1/3,海洋表 面积的1/2;平均深度4028m,东西最宽达半个赤道。 面积的1/2;平均深度4028m,东西最宽达半个赤道。 海底地形以东部洋脊为主;东北部为洋盆, 海底地形以东部洋脊为主;东北部为洋盆,上有断裂 带;中部海山集中, 带;中部海山集中,群岛很多;北部和西部多岛弧、 海沟和边缘海。 2)、大西洋:面积占世界大洋面积1/4,平均深度 2)、大西洋:面积占世界大洋面积1/4,平均深度 3627m。海沟4个,最深9218m。洋脊横贯南北。赤 3627m。海沟4个,最深9218m。洋脊横贯南北。赤 道窄,分南北大西洋,海岸形态:南:平直无附属海; 北:迂回曲折,多岛屿、港湾和附属海。 3)、印度洋:面积占世界洋面积的1/5,平均深度超 3)、印度洋:面积占世界洋面积的1/5,平均深度超 过大西洋,平均3897m。最深7450m。“入”字型洋 过大西洋,平均3897m。最深7450m。“入”字型洋 脊:由南而北扩张速度减小。 4)、北冰洋:面积最小,水深最浅,平均1200m。有 4)、北冰洋:面积最小,水深最浅,平均1200m。有 人称其为北极地中海。具有世界上最宽的大陆架: 1000km。 1000km。 5)、南大洋:南纬45度至南大陆间的广阔水域;具有 5)、南大洋:南纬45度至南大陆间的广阔圈层结构
1、结构: 1、结构: 外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内圈: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平均厚度15km,陆地较厚,平 地壳:平均厚度15km,陆地较厚,平 均33km,主要硅铝质(花岗岩);海 33km,主要硅铝质(花岗岩);海 洋很薄,平均6km,为硅镁质(玄武 洋很薄,平均6km,为硅镁质(玄武 岩)。 地幔:质量和体积分别占67.6%和 地幔:质量和体积分别占67.6%和 83%,由铁、镁、硅酸盐物质组成 83%,由铁、镁、硅酸盐物质组成 地核:相当于铁陨石;液体外核;固 体内核 软流层:该层地震波明显降低,成为 一个低速层。
海洋地质学 第二章 海洋地理与海底地形地貌
Ocean)和北冰洋(the Arctic Ocean),
它们水深较深,也称为深海。
2.1 海洋与陆地的地理特征
32
2.1.3 海洋
海底地形十分复杂,在陆地上所看 到的所有地形地貌在海底都有,例如: 1)深海盆地,也称海盆:深海中的 盆形地带; 2)大洋中脊,又称海岭或海隆 (rise),海洋中的高大山脉; 3)破碎带(fracture zone),是由 一系列近于平行的线状山谷和狭长的断 丘组成,主要存在于大洋中脊,并且垂 直大洋中脊轴展布的转换断层带;
1
海洋地质学导论
(第二讲)
翟世奎 主讲
2
上讲作业与思考题
1、海洋地质学与地质学和海洋学的关系?
2、推动海洋地质近期发展的动力? 3、海洋地质学发展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其
学术思想有什么变化?
3
海洋地质学
第二章 海洋地理与海底 地形地貌
4
第二章 海洋地理与海底地形地貌
2.1 海洋与陆地的地理特征 2.2 大陆边缘地貌
34
2.1.3 海洋
深海盆地又可分出: 深海平原——大洋海底地形平坦的部分,一 般水深为3-5km,其上多为厚约100m至>1000m的 近代沉积物,其下则是不规则的火山地形。 深海丘陵——洋底稍有起伏的部分,通常局 部高出海底不超过900m,宽度在0.1~100km 之间, 主要由火山岩组成,上部可覆盖薄层细粒沉积物。 深海平原和深海丘陵占整个海底的41.8%,其 范围之广堪与地球上的陆地总面积相当。
2.1 海洋与陆地的地理特征
12
2.1.1
陆 地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华 北 平 原
高原: 高度较大,起伏较小, 边缘通常以崖壁为界的
地区;如,青藏高原
大陆架浅海阅读答案
大陆架浅海阅读答案北海大陆架案答案海洋地质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篇一:大陆架浅海阅读答案思考题汇总第一章1、海洋地质学的定义以传统的地质学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海洋高新探测和处理技术为依托,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大洋岩石圈地质过程及其与地球相关圈层(尤其是大气、水圈和地幔)间相互作用,为人类开发资源、维护海洋权益和保护环境服务的科学。
2、海洋地质学结构1)海洋地貌学;2)海洋地球物理学;3)海底构造地质学4)海洋沉积学;5)海洋地层学;6)古海洋学;7)海底矿产地质学8)海洋灾害地质学;9)海洋工程地质学。
3、国内外海底探测技术海底探测技术汇集了各学科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包括调查平台、海上定位、海底水深地形探测、地球物理探测、地质采样、海底原位观测、遥感技术等。
第二章1、分别简述大洋地貌、大陆边缘地貌的地貌单元大洋地貌:大洋中脊大洋中脊:大洋中脊体系是指贯穿世界各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的总称。
中央裂谷:大洋中脊轴部从顶部切入的谷地,深1~2km,两壁陡直,称为中央裂谷。
断裂带: 大洋中脊体系在宏观上构成全球性海底山脉,但在微观上并非连续不断,它被一系列与脊轴垂直或近于垂直的横向大断裂带切割。
大洋盆地深海平原: 深海平原是指海盆底平坦的区域,坡度小于1:1000,为地球表面最平坦的部分。
深海丘陵: 深海丘陵是指深海平原中明显高起的小丘,高度小于1000m。
水平分布范围一般从1~10 km,但也可达50km。
海山与平顶海山: 孤立于洋底之上、相对高度在数百米以上的海底高地叫作海山。
在海山之中顶部平坦呈圆锥状台地的山峰叫平顶海山。
岛链: 在大洋中,存在有呈线状排列的火山,形成海山链,如果这些海山出露在海面之上,则形成岛链。
环礁: 礁体(石)是指由钙质生物体堆积而成的海底隆起。
环礁是指大洋中毗临海面而生长的环状礁体。
大陆边缘:稳定型大陆架:大陆架是大陆向海自然延伸的部分,是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 第二章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形成》优质课件(共29张)
思考
板块构造
A E
B
D
C
F
板块俯冲消亡和板块受挤压隆起分别形成什么地形?
岛弧、海岸山脉 海沟
3、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的形成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大 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向大陆板块 下俯冲至地幔,洋壳在高温作用下融为 岩浆
大洋板块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 ------海沟
P21,案例:洋盆的演化与大陆的分离
• 洋壳在板块生长边界产生,在板块消亡边 界处逐渐消亡。
• 海洋的不同发育阶段: 孕育期—— 东非大裂谷 幼年期—— 红海、亚丁湾 成年期—— 大西洋 衰退期—— 太平洋 消亡
1、A代表洋底什么地方?形成什么海底地形?
大洋中心,洋中脊
2、两边的缝大隙洋代边表缘洋,底海什沟么地方?形成海底什么地形? 3、图中从A岩向石BC由两新侧变,老洋壳岩石的新老关系是怎样的?
2、实验材料中的 海绵、水可分别代 表地球内部哪个圈 层?
3、你能从生活的体验中说说类似的实验吗?
由图可知:
1.海底扩张的驱动力: 地幔物质对流
2.洋壳的诞生地:
洋中脊
二、用海底扩张说解释下列海底地形的形成:
1.洋中脊的形成:
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的
2.洋盆的形成: 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 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地幔物质对流向两侧推开,海 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海底地形的形成
海底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理论依据:海底扩张说
洋底地壳处在不断生成—扩张Fra bibliotek消 亡过程。美国地震地质学家迪茨提出,海底 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 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 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海底构造
在太平洋内,因中脊偏居东侧且边 坡平缓,呈倒“L”字型展布,故称 东太平洋海隆。
印大度西洋洋中中脊脊也的大峰致是位 于锯大齿洋形中的部,,分但布歧在分 三大支西,洋呈中“间入,”大字致型 展与布东西两岸平行, 呈“S”形纵贯南北。
1 大陆架
大陆边缘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呈一自陆向海自然延伸和 缓倾的浅水平台。其范围自低潮线起到洋底向海方向坡 度迅速变陡处(称为大陆坡折线或大陆架外缘)为止。
2 大陆坡
大陆架外缘向大洋更深部分下倾直到深海盆地 或海沟为止的斜坡地带。
3 大陆隆
介于大陆坡末端与深海平原之间的缓坡地带。 有的文献曾称为大陆基。中国有些学者将其 作为大陆坡的一个二级海底地貌单元。
海底扩张说主要内容
1 岩石圈浮在软流圈之上漂移。 2 地幔中存在热物质上升引起的对流。 3 来自地幔上升的岩浆从洋脊涌出,冷却后形成洋 壳,洋壳不断向两侧扩张。 4 洋壳(岩石圈)运动至海沟处向下插入地幔。 5 下插的岩石圈熔融消失,形成岩浆,从海沟靠大 陆一侧上升,形成大陆边缘火山带或岛弧火山带。火 山带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安山岩,称为安山岩带。
海底扩张说
证实海底扩张假说的工作:洋壳年龄
1968年“格罗玛—挑战者号”深海钻探船在各大 洋取得数万米岩芯。由于玄武岩已变质,不能用同位 素定年,但可以用大洋沉积物底部的化石定年。结果 发现离洋脊越远,洋壳年代越老,对称分布,最老不 超过侏罗纪。证实了洋壳在洋脊增生,在海沟消亡的 推断。
洋中脊
海底扩张说不能解释的问题
组成物质主要是沉积物,系陆架和陆坡上的 物质受重力崩塌、滑坡及蚀流搬运、堆积而 成。大陆隆地带也是深海扇从海底峡谷向外 扩展的地带。
海洋地球物理与海底构造学 (31)讲解
根据位场理论,利用观测面重、磁资料,可计 算观测面之上或其下不同高程处重、磁场值,此即 为向上延拓和向下延拓。
上延可突出深源异常,压制浅源异常,且根据 异常特征的变化 ,异常衰减的速度,可估算出场源 埋深。
下延可突出浅源异常,且根据异常形态特征,, 异常增强的速度,可勾绘出场源几何形态。
2.3 重磁测量
U zz
(4)海洋重力测量方法
海洋重力测量最早是使用潜水钟在海底进行重力测量。 观测者与重力仪同时潜入海底。其后,远距离操作的海底重 力仪取代了潜水钟。海底重力仪无需操作者潜入海底,却能 达到与陆地同样的观测精度。
1960年以后,船载重力仪出现。船载重力仪测 量效率高,成本底,且可以在海洋地震勘探船上与 地震勘探同时进行。
海洋重力测量主要受四个方面的干扰——厄缶效应、水 平加速度效应、垂直加速度效应、交叉-耦合效应。
海洋重力测量的主要干扰因素:海洋重力测量主要受四
个方面的干扰——厄缶效应、水平加速度效应、垂直加速度效 应、交叉-耦合效应。
海洋重力测量的主要干扰因素:海洋重力测量主要受四
个方面的干扰——厄缶效应、水平加速度效应、垂直加速度效 应、交叉-耦合效应。
①自由空间异常:对观测重力值仅作高度校正和正常 场校正。
g f g0 gh g
②布格重力异常:对观测重力值进行地形校正、布格 校正(高度校正和中间层校正)和正常场校正
gb g0 gT gh g g
关于海洋重力异常的说明:
法在海洋环境污染调查中的作用。
第二章 海底构造的地球物理研究方法
2.3 重磁测量
2.重磁测量原理
一、重力方法原理
实质:以海水和海底地壳中不同岩、矿石之间 密度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重力场的变化 (重力异常),探查海底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
2013年人教地理选修2课件:第二章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
)
【解析】
(1)在5°N纬线附近,丁是太平洋板
块,那么丙应是亚欧板块,乙是印度洋板块,
甲是非洲板块,而巴基斯坦地震是由乙、丙碰
撞挤压形成的。(2)戊板块是南极洲板块,己是
美洲板块。 甲西侧为大西洋,在不断扩大;乙
北侧为印度洋,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流动;丙板 块跨东西半球。 【答案】 (1)B (2)D
(2)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观点: 大洋中脊轴部裂谷带是地幔物质涌升的出口,涌 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洋底,新洋底同时推动 先期形成的较老洋底逐渐向两侧扩展推移,其速 度大约为每年几厘米。这就是海底扩张。 海底扩张在不同大洋的表现形式不同。一种是扩 张着的洋底同时把与其相邻接的大陆向两侧推开, 大陆与相邻洋底镶嵌在一起随海底扩张向同一方 向移动,随着新洋底的不断生成和向两侧展宽, 两侧大陆的距离随之变大,这就是海底扩张说对 大陆漂移的解释。
2.海底地形 对流上升 (1) 洋 中 脊 : 是 洋 壳 在 地 幔 物 质 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形成的。洋中脊是_____的诞生处。 托顶作用下 洋壳 (2)洋盆: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 流向_____推开,海底不断_____形成洋盆。 两侧 扩张 二、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1.洋壳的消亡: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 圈是由_____构成的。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在交 板块 密度较大 接处碰撞,大洋板块因________,位置较低,向 大陆板块下_______至地幔,洋壳在高温作用下 俯冲 岩浆 融为________。
岛弧或海 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 岸山脉
学法指导
从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看海岭(大洋
中脊)、海沟以及造山带的位置
海岭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海沟和造山带位于 板块的消亡边界,是由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 碰撞而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 第二章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形成》优质课件)(共31张PPT)
火山、岛弧、海岸山脉
板块构造学说
【典型案例2】 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典型案例2】 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1.阅读材料1,回答地球的岩石圈划分六大板块的名称?这 些板块是静止的吗?板块运动属于地壳的水平运动,其运 动方向可分为几种,分别是什么?板块边界可以分为几种 类型,分别是什么? 2.洋壳的消亡过程? 3.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海沟、岛弧、海岸山脉的形成? 4 .大洋中脊,海沟分别位于板块的什么边界?
1、洋2、壳海的洋产的生不与同消发亡育分阶别段在:板块的什么边界? 2、海洋的孕发育育期分—为—哪东几非个大阶裂段谷,举例说明
幼年期——红海、亚丁湾 成年期——大西洋 衰退期——太平洋 消亡——
【我的收获】 知识方面: 其他方面:
【巩固练习】
读部分海底地形 示意图,完成第 1~3题。
A 1.①处的海底地形为(
的 母 亲 。 此 外还应 注意到 一些产 品的消 费对象 主要针 对某一 特定消 费群体 或侧重 于 某 一 消 费 群体,这 时调查 对象应 注意选 择产品 的主要 消费群 体,如对 于化妆 品,调
查 对 象 主 要 选择女 性;对于 酒类产 品,其 调查对 象主要 为男性 。 3.市 场 调 查 的 内容
海底扩张学说
【典型案例1】 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海底扩张与海底地形示意图
【典型案例1】 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1.阅读材料1,回答: 洋壳是如何生成的、又是如何扩张的?洋壳的诞生地是 哪里?海底扩张的驱动力是什么?
2.阅读材料1和材料2,思考: (1)图中①②③④岩石年龄是如何排列的?为什么? (2)洋中脊附近为什么多火山分布?火山喷发出露海 面形成什么地貌?
海底构造学 02-大洋岩石圈结构与构造
2.1 洋壳物质组成与垂向结构
标准洋壳组成
层2为基底层: 亦叫火山岩层,是以玄武岩为主,并夹有固结沉积岩的混合层,Vp多 为3.4~6.2 km/s;表面极不平坦,厚度变化较大,平均厚度1.4 km;层2上部为低钾拉 斑玄武岩(即大洋拉斑玄武岩),主要是夹杂有深海沉积物的枕状熔岩及玻璃质碎屑 岩。该层下部还有呈岩脉或岩床形式的辉绿岩,底部为席状岩墙群,单支岩墙只有远 离洋中脊的一边具有冷凝边。
2.1 洋壳物质组成与垂向结构
标准洋壳组成
斜长石 橄榄石
蒙脱石 黄铁矿
2.1 洋壳物质组成与垂向结构
标准洋壳组成
层3为大洋层: 是海洋型地壳的主体。其厚度也有变化,平均厚约5.0 km; Vp为6.4~7.0 km/s,由此推测可能是辉长岩、角闪岩及蛇纹石化橄榄岩等。 因为与陆壳下面的辉长岩层具有极相似的速度,所以从海陆交界附近的断 面来看是连续的。
陆壳的大尺度分层性难以确定,变化 较大,反映了其复杂的演化历史; 有 些地方也可以以Conrad不连续面分成 上下两层,但这不具有全球性
2.1 洋壳物质组成与垂向结构
蛇绿岩套(ophiolite suite)
• 1.定义 指在层序上有规律组合在一起的一套 岩石的总称,是一组由蛇纹石化超镁 铁岩、基性侵入杂岩和基性熔岩以及 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套。
1.6~2.5 3.4~6.2 6.4~7.0 Moho 7.4~8.6
平均厚度(km) 4.5 0.4 1.4 5.0
2.1 洋壳物质组成与垂向结构
标准洋壳组成
层1为沉积层: 速度与厚度的区域性差别相当大,地震纵波速度(Vp)为1.6~2.5 km/s; 通常在大洋中脊轴部缺失或极薄,随着远离洋中脊而逐渐增厚,洋盆边 缘最厚可达2 km,平均厚度约0.4 km; 海床表面物质主要由浊流搬运到深海的陆源、生物、自生和火山等成因 的未固结沉积物组成; 这些深海沉积物经常受到洋内温度和盐度控制的底流和等深流的再搬运。
物理海洋学在海底地形与地壳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物理海洋学在海底地形与地壳运动研究中的应用物理海洋学是研究海洋中的物理过程和现象的学科。
它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海水性质、海底地形以及地壳运动等方面的研究,为我们了解海洋的运动、结构和地理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物理海洋学在海底地形与地壳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一、海洋地球物理方法1.1 电磁法电磁法是通过测量电磁场的变化来研究地下结构的一种方法。
在海洋地球物理研究中,电磁法经常被用来研究海底地形和地壳运动。
通过测量水下电磁场的变化,可以推断出海底地形的特征,如海山、海沟等。
同时,电磁法还可以探测地壳运动,通过监测水中电磁场的变化,可以了解海底的地壳运动特征,如海底地震活动、地壳运动模式等。
1.2 引力法引力法是通过测量地球上不同位置的重力场强度来研究地下结构的一种方法。
在海底地形和地壳运动研究中,引力法被广泛应用。
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重力场强度变化,可以了解海底地形的特征,如海底山脉、海沟等。
同时,引力法还可以研究地壳的垂直运动,通过监测重力场的变化,可以推断出地壳下沉或隆起的情况,从而了解地壳的运动变化。
二、声学方法2.1 声纳测深声纳测深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原理来测量水深的方法。
在海洋地形研究中,声纳测深被广泛应用。
通过发射声波并测量声波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可以计算出水深。
通过大量的声纳测深数据,可以构建海洋地形的数字模型,为海底地形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2.2 SONAR技术SONAR技术是通过发射声波并接收其回波来探测和测量远距离物体的一种技术。
在海洋研究中,SONAR技术常常被用来研究海底地形。
通过发射声波并记录回波的特征,可以生成海底地形的三维图像,进而了解海底地形的细节和特征。
三、地磁方法地磁方法是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来研究地下结构和地壳运动的一种方法。
在海底地形与地壳运动研究中,地磁方法常常被用来研究海底地形的变化和地壳运动的模式。
通过监测水下地磁场的变化,可以了解海底地形的特征,如海底山脉、海沟等。
第三章海底构造
24
4、大陆漂移过程
联合古陆
2亿年前的联合古陆: 北面:劳亚古陆——包括北美、欧洲、亚
洲(阿拉伯半岛和印度不在其内) 南面:冈瓦纳大陆-南半球诸大陆(南美、
非洲、印度、阿拉伯半岛、澳大利 亚和南极洲)
4
3.1 洋壳起源与大陆漂移
4、大陆漂移过程
三叠纪 180Ma
侏罗纪 135Ma
3.1 洋壳起源与大陆漂移
上升的山脉剥蚀夷平 ,活动性减弱,准平原化
稳定 地台
地壳上稳定的,自 形成以后不再遭受 褶皱变形的地区
北美阿巴拉契亚山脉
北美中部平原·
盖层
角度不整合
基底(变质深的为
结晶基底,变质浅 的为褶皱基底)
3.1 洋壳起源与大陆漂移
2、大陆漂移学说 活动论的演化
泰勒(F. B.Taylor 1910) 魏格纳(A.Wegener 1912) 基本论点:大陆是主动、水平活动的,
19 a. 古生代冰川现在所标示的移动方向
b. 恢复古大陆后的冰川移动方向
3.1 洋壳起源与大陆漂移
20
3、大陆漂移的主要证据——(3)古气候
3.1 洋壳起源与大陆漂移
21
3、大陆漂移的主要证据
(4)古生物及其变异——
早在1912年,古生物学研究就
发现某些在特定时代出现于地
球上的具有亲缘关系的生物种
类,其遗骸被发现于目前被大
洋完全隔开的地点,从而提出
大陆是否曾有连接这个尖锐的
科学问题(陆桥学说)。
3.1 洋壳起源与大陆漂移
22
3、大陆漂移的主要证据
(4)古生物及
其变异——如果按
大陆漂移学说,把
大西洋两岸拼接起
海洋地质学复习(第三章洋壳起源与海底构造)
对称性:以洋中脊为轴,对称分布;
全球性。
B.磁异常成因 瓦因-马休斯假说:海底磁异常条带,是在正反向交替的地磁场中,形成交替磁化的玄武岩条带而产生的 C.海洋沉积物的磁性 灵敏磁力仪测定表明正反向磁化段在沉积岩芯中交替出现。证实地磁场的频繁倒转,同时证明海底是扩张运动的,地球表层存 在大规模水平运动。 2.深海钻探 1)洋壳很年轻且对称于大洋中脊轴分布 2)洋壳层沉积厚度与层序对称于大洋中脊轴分布
4. 岩石圈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最有可能的是地幔物质对流 6.简要论述两个板块边缘的类型和各自的特点。 一离散型-拉张
?主应力:拉张。 ?离散型板块边界的特征是:①往往伴有很高的热流值。由于新增生的岩石圈厚度很 小,故②地震震源极浅,③发生的地震以正断层型为主,④地震集中在极狭窄的地带,一般不超过20 km。⑤加之新生岩石圈 的强度较低,所以发震频率低,震级小,大多地震在5级以下,最大震级也不会超过7级。 1 大陆裂谷(东非裂谷) 2 洋中脊裂谷(红海) 二会聚型-挤压
不仅是震源分布带,而且是岩石圈板块插入地幔中的板块实体,代表板块俯冲的形迹,为板块的俯冲带(消减带)。
四种不同俯冲类型: 1. 洋-洋俯冲型:西太平洋俯冲带 2. 洋-陆型(无边缘海)俯冲:发生于大陆之下,南美西海岸 3. 洋-陆型(带边缘海盆)俯冲发生在靠近洋陆边界的地方,沟弧盆体系,日本岛弧
4. 陆-陆碰撞,两板块接触发生特殊形成浮出。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陆内俯冲 与板块俯冲相伴生的地质现象主要有:
④浅源地震,地震带较窄,地震频度和震级明显比洋中脊为代表的拉张型边界大, 最大地震可达8.4级这可能是由于岩石圈厚度随着离开中脊轴部逐渐增大之故。这里⑤在地貌上表现为“地堑型”谷地,它不是一 条断层,而是长而平直的破碎带,宽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 7.海-弧体系。 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组具有成生联系的构造体系。 比较典型的沟—弧体系自洋向陆分别是: (1)外缘隆起 (2)弧沟间隙:海沟、海沟坡折(非火山弧,第一弧,外弧)、弧前盆地、火 山弧(第二弧,内弧) (3)弧后区:弧间盆地、残留弧、不活动边缘盆地。 8.什么是俯冲带?与板块俯冲相伴生的地质现象主要有哪些? 两个板块相遇时,一个板块下插到另一相对被动的板块之下,这个下插板块就是俯冲板块。
海底地形及其成因 二
板块 构造 学说
1、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2、说出板块的边界类型有哪几种? 3、赤道穿过的板块有哪些?
思考
二、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1、六大板块的名称: 2、洋壳的消亡过程: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大洋板块因 密度大,位置低,向大陆板块下俯冲至地幔,洋壳 在高温作用下融为岩浆 3、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的形成 大洋板块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海沟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 起形成 -------岛弧、海岸山脉
( 1 )写出图中代表板块分界线的字母及其对 应的边界类型。 D消亡边界
F生长边界
下图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状况的地球剖面图, 读图回答。
(2)图中A、C两处岛屿在成因上有何差异? A 外力作用(流水沉积作用) C 内力作用(板块碰撞抬升)
图为“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图中字母所指的海底地形判断正确的是 B A.图中A处是大陆架 B.图中B处是海岭 C.图中C处是海沟 D.图中D处是大陆坡
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
10497 P
10497
10°N 3000
1000
3000
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 补画几条等深线 D A. 3条 B. 4条 C. 5条 D. 6条
板块构造学说
( ★ ★目前公认学说)
理论观点: ①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许多 海岭和海沟 __________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称 为板块,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个规模巨大的 板块。 地壳活动带,多火山、地震 。 ②板块边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
1 大陆漂移学说 2 海底扩张学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大洋盆地是指大洋中脊坡麓与大陆边缘之间的广阔洋底,是大洋中地势较为低凹平缓的地区 。
大洋盆地周围被地震带和高地热流带环绕,盆地中有较厚的沉积岩层。
第六章 大洋盆地 6.1 6.1 大洋盆地结构大洋盆地结构生大洋盆地主要特征1.大洋盆地是指大洋中脊坡麓与大陆边缘(大西洋型的大陆隆、活动型的海沟)之间的广阔洋底,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1/2。
大洋盆地的轮廓受洋中脊分布格局的控制,在大洋盆地中还分布着一些隆起的正向地形,它们进一步把大洋盆地分割成许多次一级盆地。
大洋盆地水深一般为4~6km,局部可超过6km。
2.把大洋盆地分隔开的正向地形主要是一些条带状的海岭和近于等轴状的海底高原。
海岭往往由链状海底火山构成,如太平洋的天皇-夏威夷海岭,它们与大洋中脊体系的成因和特征明显不同。
海底高原又叫海台,是大洋盆地中近似等轴状的隆起区,其边坡较缓、相对高差不大,顶面宽广且呈波状起伏,如大西洋的百慕大海台等。
3.在大洋盆地中还有星罗棋布的海山,它们绝大多数为火山成因。
海山一般具有比较陡峭的斜坡和面积较小的峰顶,成群分布的海山称为海山群,顶部平坦的称作平顶海山或海底平顶山。
西北太平洋海盆、中太平洋海盆和西南太平洋海盆是海山、海山群、平顶海山和珊瑚礁岛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4.大洋盆地底部相对平坦的区域是深海平原,它的坡度极微,一般小于10-3,有的小于10-4。
深海平原的基底原来并不平坦,是由于后来不断的沉积作用把起伏的基底盖平了。
中太平洋海盆是指东太平洋海隆和东北太平洋海盆以西,西太平洋岛弧一海沟系以东的区域。
这里是海岭、海山和平顶9090°°海岭洋中脊罗蒙诺索夫海岭把北冰洋深海区分为两大部分:靠欧亚大陆一侧的叫南森海盆(或称欧亚海盆),一般深米,也即北冰洋的最深处,靠北美洲一侧为美亚海盆,又被门捷列夫海岭分为两个海盆,在罗蒙诺索夫海岭与门捷列夫海岭之间为面积不大的马卡洛夫海盆,靠北美大陆坡一侧为较大的加拿大海盆,深处可达3900大洋盆地沉积盖层的一些研究进展(1)引言(2)大洋沉积物性质(3)大洋沉积物分布(4)大洋沉积物中的地震波传播(5)大洋沉积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6)大洋沉积物地震反射层钙质软泥和远洋黏土为主;硅质软泥局限(表层水高生产力,赤道太平洋和南极洲汇聚带);(3)大洋沉积物的分布•早期:地震面波频散-沉积盖层的厚度;•檀香山,北侧0.4km,西南1.2km;•地震折射测量表明深水沉积盖层分布广泛;•太平洋厚度较小,向大陆边缘加厚至超过5km;•1960s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测所的大量反射地震调查揭示了深海大洋中沉积物的分布(沉积厚度、内部反射层几何、基底形态)。
旁侧声呐-沉积型式•三种沉积物:•远洋沉积:厚度几乎相等,沉积坡度小;在20-200Hz频率范围,一些地区,地震空白单元,缺少内部反射。
•浊流沉积:强的混响回声,间隔紧密平躺反射层。
反射层几何指示沉积使先前不规则海底变得平缓。
•等深流沉积:不均匀堆积,局部高地和坳陷;近海底洋流;海底及其下部大型丘状体,波长1km 或更长。
•反射剖面、旁侧声呐-陆坡不稳定沉积•碎屑流沉积-楔状沉积、向下陆坡方向减薄,缺少内部粉沙;旁侧声呐-不规则反射复杂体;(河道-堤坝);•GLORIA-反射型式,大型滑坡形成的非筛选的深水沉积。
•大西洋•750000km反射剖面•0.1s(~100m)-6s(>6km)边缘;•利用广角声呐浮标速度,平均厚度约1km;•北大西洋31×106km2•南大西洋22.7×106km2•沉积分布受控于:地壳年龄和离大陆的距离。
•Amazon河;•深水盆地反射几何表明浊流和底流在沉积柱建造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15-30°N 0-30°S <100m,低生物生产率;•30°N,30°S外,中脊沉积厚,高生产率,发源于极地地区的底层流•靠近中脊<200m ,深水~600m ;断裂带起重要作用;•太平洋沉积比大西洋、印度洋薄,基底比较平缓;沉积盖层-地震透明单元;盆地西部-混响、不透明带;钻探表明:透明度-深海黏土;不透明带-燧石-白垩层序;•靠近西太平洋海沟透明带位于不透明带下部;•赤道高生产率带;(4)大洋沉积物的地震波传播(5)大洋沉积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6)大洋沉积物的地震反射层2、大洋地壳与岩石位于大洋区底部的地壳,称为大洋地壳。
大洋地壳的结构:(1)沉积层;(2)火山岩层;(3)辉长岩或橄榄岩层;3、沉积盆地基础知识沉积盆地是地球表面的长期沉降区,它的沉降与板块运动背景有关。
按成因划分,沉积盆地主要有:① 由于岩石圈伸展所形成的盆地。
② 由大陆和海洋岩石圈的弯曲所形成的盆地。
③ 与走向滑移或巨型剪切断层有关的盆地。
第六章 大洋盆地 6.1 6.1 大洋盆地结构大洋盆地结构盆地形成机理可分为三类:①单一热机理,如大洋岩石圈背离扩张中心运动时的冷却和沉陷;②地壳、岩石圈厚度的变化、机械伸展引起的地壳变薄伴随有张性断层控制的沉降,而岩石圈的变薄会产生热隆起;③岩石圈加载造成挠曲或弯曲变形,进而引起沉降,例如前陆盆地的沉降。
1、 岩石圈伸展作用形成的盆地一.裂谷与裂谷作用的两种类型裂谷:岩石圈伸展作用形成的盆地处于陆内裂谷到被动大陆边缘这一演化序列的内部。
裂谷是地壳中的拉张区,地震研究表明它们处于减薄的地壳之上。
现代裂谷区的特征是具负的重力异常、高热流值和火山活动。
这些特征表明,在裂谷区的深部存在着某种热异常。
第六章 大洋盆地 6.2 6.2 盆地形成的力学机制盆地形成的力学机制裂谷作用可以分作主动裂谷和被动裂谷两种类型:①.主动裂谷——在这种裂谷中,热柱对岩石圈底部的冲击作用引起对流减薄、穹状上隆和地壳的拉张。
在主动裂谷中,地壳变形与热柱对岩石圈底部的上拱作用有关。
来自地幔柱的传导热、岩浆生成作用的转换热、或对流热,可以引起岩石圈减薄。
如果来自软流圈的热流量足够大,大陆岩石圈的快速减薄就会导致软流圈均衡上隆,上隆产生的张应力则会引起裂谷活动。
②.被动裂谷——岩石圈内的张应力引起地壳减薄以及热的软流圈物质的被动性上涌。
裂谷活动是区域应力场的被动响应。
在被动裂谷中,岩石圈内的张应力使岩石圈的强度减弱,从而使灼热的地幔物质侵入到岩石圈中,而地壳的上隆和火山活动只不过是第二阶段的作用。
主动裂谷与被动裂谷模型代表了两种理想化的端元模式。
东非裂谷是主动裂谷的一个典型代表。
但许多沉积盆地都属于被动裂谷成因模式。
表5.5 岩石圈伸展模式模型主动裂谷被动裂谷11.重力扩张 11.纯剪切22.底辟作用 ①均匀伸展②引起地幔对流的均匀伸展③不连续非均匀伸展④连续非均匀伸展22.简单剪切⑤非对称伸展二.机械伸展作用—纯剪切:Salveson和Mckenzie 的动力学模型Salveson(1976,1978)提出了一个有关地壳和壳下岩石圈被动机械伸展的定性模型,用以解释各种大陆裂谷盆地与大陆边缘的沉降史。
度变得薄弱,而壳下岩石圈发生塑性流动。
地壳伸展引起的均衡作用导致软流圈物质上升,发生区域性上隆,以保持地壳均衡。
最后,在大陆岩石圈发生伸展和减薄到与地壳厚度相当的时侯,裂谷演变成大陆边缘,新的洋壳生成。
当伸展作用传递到大洋区域并形成被动大陆边缘时,陆壳开始冷却。
裂谷后期的沉积物覆盖于新形成的洋底之上。
Mckenzie(1978)研究了被动裂谷或机械伸展模型的定量结论,该模型假定地壳和岩石圈的伸展量是相同的(均匀伸展)。
伸展作用是对称的,不发生固体岩块的旋转作用,因此,这是纯剪切状态。
Mckenzie(1978)模型假定地壳和岩石圈的伸展量相同,均匀并对称伸展。
构造沉降主要取决于伸展量β以及初期地壳与岩石圈的厚度比率。
地壳和岩石圈伸展系数分别为βc和βL。
均匀伸展时Yc——地壳厚度,βc=βL。
YcYL岩石圈厚度,ρ地壳密c地幔岩石圈密度。
度,ρscMckenzie的动力学模型,可用于研究热的软流圈被动上隆时,岩石圈和地壳的瞬时和均匀的伸展作用。
随着机械伸展作用的进行,上涌的软流圈将逐渐冷却,引起热收缩和区域性沉降。
这种沉降只依赖于β并具有负指数曲线型的特征。
Mckenzie的均匀伸展模型定量结果可以概括如下:① 扩张盆地的总沉降量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由初始断层控制的沉降,它取决于地壳的初始厚度及伸展系数β;其二是岩石圈等温面向着拉张前的位置松弛,从而引起的热沉降,热沉降只取决于伸展量的大小。
②由于热流值随时间减小,热沉降的速率随时间呈指数减小。
裂谷活动停止以后,热流值对β的依赖程度很小。
均匀伸展的热演化结果均匀伸展的热演化结果:伸展前,大陆地温与深度呈线性关系,任一深度点y处的地温由地幔与地表温度以及岩石圈的初始厚度所决定,这可以看作是地温的稳定态解—state solution)。
伸展后,岩石圈内各点的温度Steady—(Steady都较伸展前高,而且是由升高的地温造成的。
随着裂谷的发育,地温以非稳定的方式向初始地温值衰减,这可看作是瞬时的或非稳定的地温解,它主要取决于岩石圈的伸展量和岩石圈物质的热扩散量。
三.岩石圈的三种伸展模型岩石圈内随着深度的变化,伸展作用可以是非连续的,也可以是连续的。
如果是非连续的伸展,则需要岩石圈上流变层的变形作用与下流变层的变形作用发生拆离。
如果是连续的伸展,则不需要这种条件,但壳下地区伸展范围要比地壳的大。
岩石圈伸展模型具有三种类型:(a)均匀伸展模型(b)随深度变化的非连续伸展模型(c)随深度变化的连续伸展模型(a)均匀伸展模型(b)随深度变化的非连续伸展模型(c)随深度变化的连续伸展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