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出情境导入的误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情境导入的误区

情境导入是建联生活关切、建构知识联系、演绎教学走向和激荡思想情感的先导性环节,以直观迅捷、形象生动、引人人胜等优势直接结缘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学科逻辑的演进和学习情感的调动。但一些教师也存在着学情把握不清、设问切重不准、价值引领不高等问题,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需要我们进行不断加以认真纠偏,优化情境导入,更好的发挥其导引价值和育人功能。

一、凸显情境“合宜性”,警惕漠视学情的“自我型”

基于学情、恰当选择和处理教学情境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科学合理地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的情境,实现教学情境从“自我赞同”向具有合宜性的“社会赞同”转进。课程标准要求贴近学生实际,“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问卷、访谈等途径尽可能的掌握学生的整体兴趣爱好、思维能力水平、情绪心理变化、班级突出特点和年段基本特征等,与时俱进,选择合乎时代价值伦理和匹配学情的典型素材,以激发学生对情境感知的主动性,疏解人与境之间的陌生感,架构链接学习情境的时空阈。

如教学“预防犯罪”时,A教师先出示明星萧敬腾的照片,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明星是谁吗,了解他成名以前的事情吗”,学生懵然不知,张口结舌,有的很不高兴的嘀咕“过气的明星,我知道他是谁呀”……教师反诘学生“这都不知道”,兴味索然地说出答案,再展示萧敬腾青少年时期的顽劣行为,让学生说出哪些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B老师出示的是学生参与旁听的法院审判的少年犯张某的视频资源,学生一看,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明星萧敬腾的访谈”等情境是五年前一个教师的竞赛课件,A教师拿来很有“自我感觉”,但时过境迁,今天的学生对它已经基本“无感”,自然持以“不待见”心理,教师的情境导入也就“很挣扎”,达不到预期效果。而B教师的情境导入是乘势针对学生刚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烧热灶”,新颖接地气,学生有心得体会,毫无“违和感”,符合人们“所见即所得”的心理价位,尽力释放学生“自得”的发展预期,学生自然很“给面子”,参与度极高,导入效果好。

教师在选择情境导入时,要把握“三个基本面”,首先,把握学生认同情境的“基本面”,通过调研访谈,研究学情,明确不同年段(年级)学生的生活经历、关注点和“圈子”差异,重视情境能否准确的满足学生当下的需要,以学生的认同为标准,避免陷入教师“情感爆棚”和学生“无情无意”的尴尬;其次,把握学生回应热点的“基本面”,因形顺势,随时而变,注意通过报刊杂志、官方媒体等途径勤于收集最新资讯素材,对教学情境常换常新,让学生与时代同向同行;再次,把握他人资源适切学生的“基本面”,辩证对待,取其精华,合理吸纳情景蕴含的思想价值标准,进行必要增删、改编、移合、替换、修饰,使之更贴近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

二、重视设问“切重性”,警惕目标不明的“泛化型”

为了让教学不冷场,学生能畅所欲言,一些教师在导入设问时,总认为提供的应答维度越多越好,殊不知由于问题的质性不足容易导致目标泛化,学生感觉怎样“东拉西扯”都可以。泛化的问题会降低学生的思维品质,偏离教学目标,抓不住学习的主要矛盾,使得导入缺乏导向性和针对性,过多的无关“生成”也会干扰教学方向,有时候教师花费很长时间也没能进入教学主题,违背了开门见山的基本原则。

如教学“敬畏生命”时,C教师出示“战狼2”相关剧情简介,设问,“看过战狼2的同学,请谈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的五花八门,“这个电影好看,冷锋太牛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要关爱他人,服务集体”“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宝贵”等;D老师的设问则是,“通过剧情介绍,请你用一句话表达对生命的感受”,学生的回答直指教学目标,“生命脆弱,要珍爱生命”“对生命要怀有敬畏之心”“生命至上,休戚与共”等。

看似两位教师都让学生谈“感受”,但C老师的问题泛化严重,目标指向不明确,缺乏质与量的规制,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回答,这个设问属于低思维水平的,缺乏挑战性,没有主次,散而不聚,冲淡了教学主题,费时效果差,而D老师的设问限定“生命”视角,针对教学目标,契合学习内容,学生的回答很“聚焦”,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思考组织语言,在倾听的过程中合理吸纳他人观点,有利于形成“聚合”效应。

针对教学目标的设问,要做到“三个精准切重”,一是要精准制导不随便,切重教学的核心目标,导向教学目标,有明确的目的宣示和确切的内容聚焦,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二是要精准用语不含糊,切重学生的思维焦点,发挥语言的引领功能,避免学生思维离散导致应答不得要领;三是要精准引导不犹豫,切重学生应答的确定性,统整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协调学生思维的个性与共性、生成性与开放性的统一,面对干扰目标的“旁枝”,要果断干预,及时拉回正确“轨道”,处理好情境的干扰性与我们追求的情境的支撑性之间的矛盾,慎防问题情境的泛化导致学习目标的疏离。

三、彰显互动“务实性”,警惕偏离本质的“游戏型”

基于“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的理念,一些教师喜欢采用游戏互动的导入方式调动学生的手、脑、口、耳多重感官参与学习,将教学内容蕴涵于游戏体验中,寓学于乐,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融知识学习、思维方法培养和情感态度为一体,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思想。但是一些教师由于过于关注学生游戏的趣味化,忽视了情境创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学生的关注点聚集在游戏的形式上,“为游而戏”,容易偏离教学本质。

在教学“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时,E老师借助“一站到底”的形式让学生做小游戏,(1)请各小组选出组内最敏捷的一位同学,代表本组参加游戏。(2)游戏规则:“1”代表左转,“2”代表右转,“3”代表向后转,“4”代表原地不动。(3)如果听错口令即为淘汰,下场时要向组内成员大声说“我错了”。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问1.为什么要说“我错了”?2.小组代表上下台时,

组员们应怎么做?F教师采用的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游戏形式,设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色锦囊,让学生选出*,各选择其中一个锦囊,限时一分钟,说出其角色所担负的责任,最后用一句话总结角色与责任的关系。

E教师设置的这一游戏情境对学生把握这节课“基于自己的角色承担应有的责任”的思想本质是“必须品”吗?从活动要求看,拼的是学生反应的敏捷度和肢体的协调性,对学生思维品质要求很“低端”;从学生活动的“场面”看,学生的关注力都集中在本组代表是否获胜上,得胜者意气洋洋,失败组垂头丧气、相互指责,教学内容指向“竞争”似乎更确切些;从师生之间的问答看,学生“他之所以要说我错了,因为他失败了”“因为他的反应迟钝”“因为他干不过别人,不应该上去”“因为他对不起我们,丢我们组的人”等回答成了主流,这就说明偏流学科本质的“游戏情境”大大弱化了学科的价值追求——基于学生生活关切,落实立德树人。F教师的游戏则始终紧扣“角色——责任”之间的联系,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考,在关注“对手”的时候,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二者的关系和角色的多重性与责任的复杂性,开阔了境界视野,提升了人生高度。

游戏情境服务于教学本质,要做到“三个到位”,第一,活动要求务实要到位,直奔学习活动的本质要害,明确游戏情境只是一种切入教学目标的手段,与教学目的无关的活动形式要坚决舍去,避免学生“沉迷”游戏而难以自拔,导致与教学目标和情感的背离,喧宾夺主;第二,目标任务指向要到位,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明确游戏互动必须为承载学科内容服务,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的结果指向;第三,教师价值引领要到位,基于学生好游喜动的天性进行“学习过程的本质引领”,统筹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以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才是我们的教学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