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神形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神形观
河南 450000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江志刚 禚玉英
主题词 λ形神观/发展趋势 《内经》
神,《说文解字》谓之为“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可以看出,神的本义是指天地变化的主宰者。
医学上的神,一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一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形,主要是指人的形体。
所谓形神观,就是人们对心身关系的认识和看法。
半个多世纪以来,心身医学有了突出的进展,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
社会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
近年来,有人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诊治疾病必须考虑心理、社会因素,用于指导医学的发展。
研究心身医学,需要弄清的重要问题首先是精神与形体的关系。
反观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医学家的神形观,会给我们研究心身医学以重要启示。
关于神形的起源与消亡
对于神形起源的问题,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战国时期的宋尹学派把神与形看作两个各自独立的本源,心理是与形体一样的独立本源。
既然是两者各自独立,那么心理也就不必由形体产生,不必由外界事物引起。
它也可脱离开形体而产生作用,甚至可以精神永存。
战国后期的苟子针对宋尹学派“形神独立”的观点,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唯物主义观点(《荀子・天论篇》)。
这不仅否定了宋尹学派的唯心主义神形观,而且还为人们唯物地认识神形起源问题开了先河。
朱熹认为:“心者,一身之主宰;意者,心之所发;情者,心之所动;志者,心之所。
”(《朱子类语精略》)心是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是人身最重要的脏器,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意、情、志等心理活动都是由心产生的,这也就是说,没有心脏的存在,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
在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中,关于神起源于形的论述更为详细。
《内经》在先秦“气一元论”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认为“气”是产生一切的物质根源。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气合而形成,因变以正名。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由于其不断的运动,才产生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化。
这实际上就是否定了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神”的存在。
《内经》还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心身相关,神形合一的概念。
《内经》认为,人体是由阴阳之精媾合而产生。
只有在有了人体之后,才能产生情志活动,如《灵枢・本神篇》就有“两精相搏谓之神”的论述。
在人体产生以后,气血运行通畅,才能为神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气血者,人之神”。
《灵枢・经脉篇》又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素问・六节脏象论》还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这就说明了不仅是人的视觉发声等活动,就是其它的神志活动也都必须在人体出生以后,也就是在接受了自然清气及食物后方可产生。
与此同时,《内经》还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脏腑功能产生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这种把不同的情志活动分属于不同脏腑的归类方法,目前虽不能肯定其内在联系,但至少有两点是清楚的:一是说明了情志活动由内脏产生,二是说明了脏脏功能异常可引起脏气的盈亏,进而可引起心理活动的异常。
至于死后有无鬼神存在的问题,我国古代也有不少论述,这里仅摘一二,借以说明形亡而神灭的观点。
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极力否认“人死为鬼,有知,能害人”的观点。
他认为“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
能为精
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论衡・论死篇》)
南朝范缜的《神灭论》明确指出了“神形相即”和“神用形质”的观点,首定“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范缜还以刀与利的关系比喻形和神的关系。
关于神对形体的致病作用
人们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心理不可能不受社会及环境的影响。
这些影响就产生了一定的情志活动,而情志活动则属于我们所说的“神”的一部分内容。
《荀子》把这些活动归纳为好、恶、喜、怒、哀、乐。
《左传》认为此六种情志活动生于阴、阳、风、雨、晦、明六气。
中医学则把人的所有的情志活动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惊,此与《礼记》中所谓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有所不同。
(《礼运篇》)总的说来,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医学家大都认为情志活动是形体的产物,反过来,情志活动对人体又有一定的影响。
《管子・内业篇》云:“忧郁生疾,疾困乃死。
”《素问・汤液醪醴论》中也指出:“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这就说明了情志活动对人体有致病作用。
除此之外,《内经》还认为不同的情志活动对人体的影响均有其一定的部位,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认为“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尽管这些论述不能完全揭示情志发病的实质。
但它们所阐示的思想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情志引起人体发病,在部位上是有其选择性和针对性的。
这样我们在诊治精神情志疾病时也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关于调理情志防病以及情志为病的治疗
中医学十分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其实质主要体现在“形神合一”的观点上面。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要想“形与神惧”必须得“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必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素问・宝命全形论》在论述人体防治疾病的方法时,把“治神”放在首位。
总之,欲长寿无病者,必须做到“内无春慕之累,外无央宦之形”,“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
对于情志为病的治疗,一是针对发病情况进行必要的开导,帮助病人消除病因。
二是药物治疗,诸如清热、滋阴、养血、潜阳、豁痰、透窍、疏泄等都可达到安定神志的目的。
三是最能体现中医特点的“以情胜情”。
古人用“以情胜情”的原理治愈疾病的例子举不胜举。
关于这方面原理的探讨,近年来也有不少好的见解,但总以“五行相胜”和情志相反作用为前提。
我们认为,“以情胜情”的治病原理主要是体现在通过不同的情志活动使内脏气机得以自动调理。
如:怒则气上,上则伤肝,使肝失其疏泄之性也。
悲则气消,可使上逆之肝气得以消散,故曰“悲胜怒”;思则气结,结则伤脾,使脾失其升清之性也。
怒则气上,可使郁结之脾气得以上升,故曰“怒胜思”等。
这也就是说,古代的以情胜情的治病方法,不仅具有实在的临床效果,而且具有其理论基础。
惜今人多顺病人之心而不用,尚待于认真发掘。
心身医学日益得到重视,研究作为心身医学一部分的神形观,对研究心身医学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古代丰富的神形相关思想,为我们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神对形体既有主宰作用,也有致病作用。
但它绝不能离开形体而存在,更不能脱离形体而发挥作用。
即使是在防病治病方面,神的活动也是以人的形体(包括脏腑气血)作为其物质基础的。
没有脱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神,也没有不存有神的活的形体,这就是古代神形相关的理论实质所在。
[1997年8月20日收稿]
(编辑 张大明)
国内统一刊号:CN41-1124/R 国内代号:36-130 国外代号:Q1111 国内定价:21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