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办学理念的研究路径
学校的个性化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
在学校办学理念确立之前,学校的管理活动、教育活动及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一种自在的被动参与状态;而办学理念确立后,学校各种生命的可能性将进入一种自觉的主动筹划状态中,学校管理战略的设计、组织结构的重建、校园文化的建设、办学特色的形成、教育策略与学习方式的改变将成为一种有具体目标、有组织管理、有行动计划的集体行为。
学校办学理念的研究可以激起实践者追问教育理论的激情,可以触动实践者对自己日常视而不见的教育行为的审慎反思,能够影响学校所有人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对于形成学校的共同愿景,提高学校的凝聚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
那么,究竟什么是办学理念?如何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呢?本文拟中、小学探寻办学理念的过程为样本,对学校办学理念作实践层面的探讨。
(一)办学理念的内涵
理念,即理想和信念,包含着对未来事物的设想、观念及价值追求。
办学理念,即学校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即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教育价值追求,是校长遵循国家教育方针,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为学校师生认同的,稳定的教育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学校自主建构起来的、用来指导学校教育行为、指引学校发展方略的教育哲学,是指导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模式、育人目标、育人途径、育人方式的灵魂。
学校办学理念必须遵循国家教育方针,但它不是教育方针本身。
学校对办学理念的探问实质上是校长对学校同质性的排斥,反映的是校长的价值追求,而教育方针是引导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宏观的、概略的、普遍遵循的原则,不能作为指导学校具体教育行为的指导思想,也不能反映学校鲜明的个性和办学特色,所以不能把教育方针直接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办学理念必须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但它不是教育思想本身。
一种教育思想表达的是宏大的普遍的客观规律,与教育实践难免有一段距离,简单地把某种教育思想照搬过来作为办学理念,会导致外延过于宽泛和内涵不够丰富的“先天不足”,如果不顾学校实际,简单照搬理论,还会造成“水土不服”。
办学理念不是对教育方针和理论的简单占有和消耗,而应该是对教育方针与理论的理解、反诌与再生产。
由此可见,办学理念是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在学校的具体化,是结合学校现实状况对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做出的个性化表述和创造性实践。
因此,一个好的办学理念应该至少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其一是独特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它是学校独有的适应自身需要的思想,是学校创造性地理解教育方针的理论成果,是学校保持鲜明个性和创新活力的基础;其二是深刻性与应用性相结合,一个好的办学理念,上溯可以直指教育的本质,反映教育者的实质追求和教育对象的本真诉求,下衍可以直接指导和引领教育实践,可以直接渗透到学校每个成员的血液中,体现在每个教育行为的细节中,甚至沉淀为学校一种稳定的文化惯习,它是界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亚理论”,是教育理论走进学校和教育行为寻找理论归依的“桥”;其三是简约性与诗意表达相结合,一个好的办学理念,它的表达一定是简明的、精练的、通俗的,给人醍醐灌顶、豁然顿悟的感觉,同时又是诗性的、美的、耐人寻味的,值得反复吟咏把味。
(二)办学理念的探寻途径
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探问,在遵循教育方针的前提下,从教育哲学的视野出发,可以从时间轴和空间轴两个维度去思考问题。
从时间轴来看,我们必须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视角来审视学校,办学理念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学校办学历史的梳理、挖掘与提炼的过程,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深厚的历史沉淀与鲜明的时代精神碰撞的结晶;关注现实,就是分析学校现状,明确现实的可行性、可能性和必要性;前瞻未来就是明确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学校的发展方向,就是校长回答在自己的任期内将学校带向何方的问题。
从空间轴来看,校长必须明确学校所处的社会背景、社区环境,明确学校在这种环境中的准确定位,以及明确在这样的环境和定位下学校的发展观、价值观、质量观、效益观和学生观。
在这样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几种办学理念探索途径。
1.
从已有经验中提炼。
沙市十一中学是一所初中阶段的质量大校、强校,学校为什么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为什么能够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还能确保质量?学校并没有意识到背后的原因,学校的归因是苦干实干,确立的办学理念是“抓管理,强师资,兴科研,重质量”。
严格地说,这不是办学理念,而是办学策略。
在提炼学校办学理念的过程中,我们认真梳理了学校的历史,发现在学校30年的办学历程中,有许多亮点,如在学校管理上,学校把过程管理作为管理的保障,把人本管理作为危机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课程改革上,早在90年代初期,学校就已经开设了活动课程,并开发了校本课程,如“航模基础”、“摄影艺术”、“园艺常识”、“趣味语文”、“生物标本制作”等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动手与思考能力,强化学生审美与创新能力,开启学生的兴趣与智慧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一个显著特征是:学校用智慧的管理引领智慧型教师,用智慧的课堂启迪智慧型学生。
因而该校提炼的办学理念是“用智慧引领,启智慧人生”,学校的校训也从原来的“团结、活泼、笃学、求真”改写成“爱智慧,求真理”,表达隽永雅驯,发人深思,这是可以让人铭记一生的办学理念和校训。
学校对办学理念内涵的解说是:通过智慧的管理和智慧的教育,引领师生们去发现智慧、掌握智慧、热爱智慧和优化智慧。
教师就是要用自己感受的敏感性、教学的机智性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独特的人格魅力去选择教育时机,调节教育行为,优化人际环境,引领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愉快地交往、自由地表达、幸福地生活,从而达到心智的觉醒和智慧的生长。
2.
从主导课题中挖掘。
沙市区实验小学办学理念的研究过程是很典型的例子。
学校原有的办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
这是一个很好的理念,但作为办学理念是不合适的,第一,它是别人的,自从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提出了这一理念后,全国上千所学校纷纷效仿,失去了作为办学理念的个性化需求;第二,它是目标性的叙述,对于具体办学行为的指导是模糊的、笼统的,可操作性并不强;第三,教育口号的色彩太浓,深刻性显得不够。
为此,我们摒弃了学校原有的方案,转而从学校主导性课题中去寻找。
我们发现,学校“十五”期间主导性课题“学生生活与学生主体性发展”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于是研究组就地取材,从生活教育的角度切入,认真梳理了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理清了生活教育的实践路径,即学校教育应回归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心学生的生存状态,注重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书本知识与生活
世界相结合,传道授业解惑与生活历练相结合。
基于这一思路,我们提出了“从生活开始,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表述简洁通俗,含咏深沉。
学校对办学理念内涵的解说是:学校教育要立足生活世界,着眼生命价值。
要认可生活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的生活本质。
让师生的生活经验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以相似于学生生活结构、认知结构的形式安排教育的内容、方法、过程、资源及角色,并把通过教育活动形成的知识、经验、精神模式、价值体验等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接受现实生活的淬炼。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校生活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构成,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这一提法,朴实的叙述中包含深刻的教育哲学,操作要素与目标要素俱全,上溯可以从杜威和陶行知的理论中找到依据,当代可以兼收裴娣娜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叶澜的“生命教育”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