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母亲》知识讲解

编稿:王胜华审稿:徐冬杰责编:陈为华

当我们拥有第一声啼哭时,我们就拥有了世上最伟大、最真挚的情感──母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著名学者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下这位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情况,记重点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知识汇总

1.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1962年在台湾病逝。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后又发表了《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在当时都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1922年创办《努力周刊》和《读书杂志》,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后又出版《国学季刊》和《现代评论》。1926年游历欧美,在各国讲学。1928年与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晚年致力于《水经注》版本的考证。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2.关于本文。

本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供文学爱好者欣赏、阅读,具有文学价值。

3.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文绉绉(zhōu)侮辱(wǔ)眼翳病(yì)庶祖母(shù)

宽恕(shù)嬉戏(xī)摹画(mó)龌龊(wò chuò)

4.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liàng)气量┏(bò)薄荷

量┫薄┫(bó)轻薄

┗(liáng)量东西┗(báo)薄纸

5.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野蛮】这里指身体强健、敢于淘气、能在游戏中冒险。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翳】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龌龊】不干净,脏。比喻人品质恶劣;或形容气量狭小,拘于小节

【下流】这里指卑鄙、不道德的意思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轻薄】言语举动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6.辨析下列形似字。

┏愧:羞愧┏摹:摹仿┏庶:庶民

┗槐:槐树┗蓦:蓦然┗蔗:蔗糖

内容分析

整体感知

1.理解主题

作者通过对自己一段人生历程的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于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2.理解结构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至4段):主要写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文绉绉、爱读书的性格特点及成因。流露出一份追念和惋惜之情。

第二部分(5至12段):主要从训练“我”做人和如何当家两方面写母亲,表现了母亲是我的严师及慈母,也表现她对人宽容隐忍但又不失“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段):总结全文,写母亲给“我”极大极深的影响,让我一生中受用不尽。

问题思考

1.我有一个绰号叫什么?它是怎么来的?它体现了我什么样的性格?这个绰号有没有

贬义?为什么?

绰号——麇先生,因为我文绉绉的,像个先生样子,所以家乡的大人们这样叫我:体现了我文质彬彬的性格。这个绰号无贬义,表现了大人们对我亲切的喜爱,一种鼓励。

2.我的这种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这种性格的成因有三:自身文弱;母亲不准乱跑乱跳;大人们的期待

3.对游戏生活,小时的“我”是一种什么态度?作者40岁写文章时是一种什么态度?

充满神往;体现出了一种因童年缺少游戏生活的一种深深的惋惜。

4.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3)我说轻薄话,受重重责罚──教子严。

(4)用舌头舔我的眼病——爱子深。

(5)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

(6)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

(7)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

由此可看出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的人。

5.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

6.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7.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