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贯制学校“初小”数学衔接教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一贯制学校“初小”数学衔接教学初探
摘要: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师关注、谈论的热点话题。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升上中学后,由于不适应初中教学,而导致成绩有所退步,久而久之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街接自如,是摆在我们初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初小;数学;衔接教学;初探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初一学生是由小学部六年级直升上来的,多数学生的情况我很熟悉,有一部分在小学挺优秀的学生进入初中后成绩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和波动,这让我很苦恼。是我的教学出了问题吗?经过认真思考,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下面谈谈我对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教学内容衔接上的障碍及对策
1、数的概念的扩张。学生在小学只学了非负有理数,而初一引入负数后,数的概念扩充为全体有理数。由于负数的引入出现了绝对对值等概念,数的运算出现了符号法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如何让学生很自然地把有理数的运算与非负有理数的运算统一起来,是教学中必须着力解决的。
对策:一是要在算术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理清正负数的概念,真正理解负数的意义;二是要加强对符号法则的教学。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容易错误的计算,要反复加强巩固练习,使学生
尽快掌握并熟练地运用。
2、“数”与“式”的过渡。小学主要是学习具体的数,而到了初一接触到的是用字母表示数,建立了代数概念,研究的是有理式的运算。由“数”到“式”的过渡是一个飞跃,也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这种在认知上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飞跃如何使学生适应呢?
对策:教学中必须设法使学生真正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目的,知道用字母表示数最本质的东西。在具体的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好用字母表示数和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另一方面要注意挖掘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联系,如对整式与整数、分式与分数、有理式与有理数、等式与方程、不等式与方程等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从而搞好知识间的过渡。
3、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过渡。从思路上讲算术方法和方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小学,学生只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方程,因此数学实际问题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用算术方法来解决,而初中学习了方程的解答,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用方程来解决更为容易,但是由算术方法到方程的过渡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学生一时很难转变过来。
对策:让学生感到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的优越性。用算术方法与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它们的基本关系式不变,但它们的思维方法各异。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比
一个数的4倍小3的数是13,求这个数。”前者的特点是逆推求解,列出算式(13+3)÷4;而后者则是顺向推导,设所求数为x,只要直译原题,即4x-3=13便可求解。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用代数法常感到不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一是引导学生复习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二是着眼启发学生寻找等量关系,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使学生体会到代数法的优越性,从而使学生逐步从算术方法中解脱出来。
二、对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的思考
1、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认知与自身的综合素质是进行中小学衔接前提保证。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深入了解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才能打好教学这场攻坚战。比较中小学数学的异同,注重相同领域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握各学段之间联系的紧密性、合理性。我认为小学高年级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前预设一些学生易懂的第三学段的教学内容,初中教师则应注重与前两个学段教学内容的衔接。例如,在小学教学解方程时,就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这样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到中学后就不需要再另起炉灶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了,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用代数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中小学教师间的有效联系,推进中小学数学衔接的过程。我们学校是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教师的课务安排上可以打破了中小学的界限,教研活动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老师们可以多一些机会交流和探讨,加深对各学段学生的了解学习内容的了解。教师们
也可以多进行互动式教学,多安排一些集体教研的时间。作为老师,尤其是初一的老师更应当主动求教,为学生顺利实现中小学数学衔接提供帮助。当然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有意识的进行融合与承接。
3、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完成中小学数学衔接的重要保证。小学生年龄小依赖性强,在进入初中后,由于学科的增加和课堂知识容量增大,部分学生不适应;管理上班主任变“蹲”为“带”,对学生来说失去依靠失去整天管着自己的人有点无所适从,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己管好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刚从小学升上初一的学生有许多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应该继续保持。其次,通过要求形成新的习惯。第一是课前预习的习惯。第二是课堂记笔记的习惯。第三是课后复习的习惯。对于三个部得出明确的要求,还要做适当的指导。另外要逐步养成学生自主探究勇于质疑的习惯,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加以解决,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解决,还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总之,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等方面的不同,在接受知识、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心理等方面也不一样。作为初一的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多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指导、带领学生顺利由小学数学学习过渡到中学数学学习,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高涨,逐渐摆脱依赖性,增强自觉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