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专业教育相关性探析-2019年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专业教育相关性探析
游金平(1968- ),女,贵州德江人,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
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在系统专业学习过程中,渗透职业教育理念,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把职业意识唤醒作为切入点,把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职业经验的积累作为突破口,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长效的动力机制,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笔者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兼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高校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就业质量的有力武器,也是专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专业教育相关性现状
(一)对专业和职业了解不足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在上大学以前对专业对职业的了解甚少,因此在填报志愿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根据一项网络调查,大学生所选专业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的占42%;听从父母的决定占26%;服从调剂分配占24%。从大学毕业生当前所从事的职业和所学的专业对口情况看,与专业有关系但不对口的工作占43%;根本没有关系占22%。可以看出,大学生填报志愿和就业方向选择几乎是脱节的,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之间的相关度非常低,反映出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对本专业的依赖
程度不高。
(二)大学生在实践过程时,很少考虑与专业的关联度兼职、实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实践形式,也是大学生就业的“演练场”。因此,选择与本专业一致或相关的岗位进
行兼职、实习,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应该得心应手,毕竟在校期间有了一定理论知识的积累,但现实中,大学生的兼职、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的关联度不高。据前程无忧网对全国1800 家提供
的7578 个兼职实习机会的调查,明确学历要求的不足5%,对专业或资历作出要求的仅有2.7%。参加暑期兼职、实习的大学生中只有1.4%的人运用到了专业学科知识。由此可见,大学生兼职、实习的机会日益增多和透明,只要想做基本不受专业限制,给大学生带来更多机会的同时,专业基础能力被弱化。
(三)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强调专业对口已成为趋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了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增长和就业形势的严峻,虽然基本实现了就业率的稳定,但同时
我们也发现:大学毕业生不能学以致用的比例相当大。高校毕业生离开“象牙塔”步入社会就业,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们更关注能否顺利找到工作,而实际工作中能否发挥专业优势,是否专业对口则越来越不是毕业生考虑的重点了。
(四)专业教育与职业指导工作脱节多数高校重视专业课程教学,忽略职业指导相关课程建设,加之我国引入职业生涯
规划相关内容较晚,致使大学阶段教育,还停留在专业理论教育阶段,未能及时与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多数高校偏重学科教育和理论科研,忽视职业指导队伍建设和资金投入,使职业指导队伍软硬件均跟不上大学生实际需求,导致大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无法提供专业的职业指导,造成大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不匹配,跳槽成为普遍现象。
二、专业教育与大学生职业发展相关性低的原因分析
(一)供需矛盾突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失衡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缺乏与就业市场紧密对接的机制,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有些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忽略了社会的需求和未来职业发展前景,不是因需求设置专业和配备师资,设置了一些不精不专、趋同趋热的专业,但软硬件都配套不到位,导致应用型不适用,研究型不深入。其结果直接导致热门专业招收人数众多,社会需求未改变的情况下,造成就业岗位紧张。
(二)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大量毕业生扎堆就业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突出表现为地域就业矛盾、行业就业矛盾、客观需求与现实编制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使毕业生就业相对集中在北上广和省会城市,集中在应聘公务员岗位或是有编制的岗位,特别是师范类毕业生想进公立学校的想法特别强烈。在此就业环境下毕业生实现专业对口就业,其难度可想而知。而有着巨大就业潜力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基层,
却很难引起大学生的青睐。
三)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重视不够,各部门无法形成合力
目前各高校一方面重视专业教育,另一方面重视扩大就业市场,但却忽略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学习和体验。同时,多数高校职业指导课程未列入教学培养计划,课程多由就业指导人员和学工人员担任;社会实践活动由校院团委组织实施;毕业见习、实习由校教务部门组织实施。各部门间缺乏沟通,管理衔接不到位,造成了资源分散,这也是高校大学生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脱节的重要因素。
(四)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不一致部分高校毕业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据调查,83.42%的被调查民营企业认为大学毕业生的能力不能马上为企业带来效益,所学知识与岗位需要不匹配。同时,30%被调查毕业生反映其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看书、到企业实习、听讲座等方式来补充。特别是在工作岗位上充电动力更足,学习目的明确。三、专业教育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有机结合措施
(一)更新观念,加强专业教育与职业指导工作的融合职业指导工作是专业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各专业教学大纲制订中,一定要有
职业指导人员的参与,要围绕大学生所学专业,围绕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将职业指导全程化、专业化、系统化,使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尽量和所学专业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利用大学专
业教育
资源,实现学用的融合。
(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开展系列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分析职业选择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使大学生在所学专业的基础上确立职业目标。
1、全方位认识自我通过正式和非正式评估,对大学生的兴趣、性格、价值观和技能进行澄清和评估,结合所学专业选择3 个左右的职业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职业指导人员需协助大学生完成自我探索,澄清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找出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结合点,提高职业目标可行性和学习目标的明确性。
2、进行职业世界探索,理性进行职业决策指导大学生对自己所选的职业方向进行具体分析,通过认识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发展趋势、岗位要求及特点,在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的基础上,理性进行职业决策。特别把生涯人物访谈方法推荐给大学生,帮助大学生直观清晰的认识职业世界、职业岗位和职业素质要求,帮助大学生锁定职业目标,及早开展职业准备。
(三)构建大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提升的平台加强专业教育,重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优势资源,建立教师激烈机制,促使专任教师主动了解授课班级学生的职业选择情况,在理论教育和实践环节中,充份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借助校园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