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短跑中步频与步长的辩证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成员包括小组成员:王杰茹、任正兴、王林铜、吴帮发、赵兴成,其中选取吴帮发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1.2、研究方法
实验法、数据分析法。

1.3、实验器材与材料
计时秒表、20米长卷尺、计算器等。

2、跑的技术原理(步频、步长)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打破百米世界纪录,以9秒69的成绩跑完百米。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博尔特在最后快要冲刺的时候步伐放慢,科学家预测若博尔特保持原速度成绩则9秒61,若最后还能冲刺成绩能取得9秒55。

然而2009年8月17日博尔特再一次在德国柏林创造的9秒58的百米世界纪录。

奥运会百米成绩从1912年的美国运动员利平科特的10秒6到2009年博尔特的9秒58,经历了大约100年的时间,但百米跑的成绩却仅仅提高了1秒。

图桑特说,到2027年,一半运动项目的纪录将到达人体极限,到2060年,百米赛跑的纪录将跨入以千分之一秒作为尺度的时代,马拉松速度将以减少百分之一秒为目标,而举重比赛的增重也精确到“克”了。

即便如此,每次微小的纪录突破也可能要间隔50年的时间。

怎么提高百米跑成绩,成为体育研究者的重中之重。

步长与步频是影响跑速的两个基础变量,两者的合理组合是变换节奏、节省能量和提高跑步经济性的重要途径。

在短跑训练实践中,运动员在蹬离起跑器后应该先通过加快步频来提高加速度,还是应该先通过增加步长来提高加速度,一直是短跑技术领域中具有较大争议的问题。

有的教练员认为,起跑后迅速增加步频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但也有教练员认为,起跑后先增加步长有利于节省能量、优化节奏和提高全程表现。

总体而言,具体选择步长、步频的哪一种方式,还是要根据运动员个人的身体条件及各方面的素质决定。

3、结果分析
3.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测试者身体基本情况:身高1.88cm,体重95kg。

3.2、结合测试的数据分析
表1不同跑速时步长与步频登记表
根据实际的结果来看,两次最高速度的步长身高比值与1.14相差较远,由于人体体型差异,身高与比例不同,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要求也不同,下肢的长度也是决定步长因素,步长、步频是两个相互依存的动态参数,一个参数的改变就会导致另一个的变化,所表现的速度也就会改变,因此,无论是改变步频或是步长两者都会改变,都将对跑速发生影响。

如果保持步长不变提高步频或是保持步频不变提高步长都能提高跑速。

但在实践中,过分加大步长或因完成每一单步的时间延长而降低步频,而过分加快步频也会因每一单步的用力效果受到影响而减少步长。

因此,使两者合理搭配才能提高跑的速度。

浅谈短跑中步频与步长的辩证关系
□吴帮发(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走和跑是人体自主发生位移的两种运动形式。

但走和跑最大的区别在于,走的过程中,双脚交替着地,并未有腾空的状态;跑是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交替、蹬与摆相结合、动作协调连贯的周期性运动,它是人体完成位移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人体运动的自然动作。

本文采用实验法、数据处理法、文献资料法对于本人在不同跑速时步长与步频的测量与计算,进而分析短跑中步频与步长的辩证关系。

结论:在规定距离内,测试者行进间的过程中,速度在慢速-中速-快速这一阶段,步长与步频成反比关系;相比于达到最高速时,步长与步频成正比关系。

因此,对于测试者本人来讲,在短跑过程中随着速度的增加,步长逐渐增大,步频整体来讲是增大的。

关键词:短跑步频步长最高速度
中图分类号:G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19)-01-HX
项目 时间/s 步数/次 速度/m.s-1 步长/m 步频/s-1
慢速 7.16 19.00 2.79 1.05 2.65
中速 5.08 13.00 3.93 1.54 2.55
快速 4.10 10.00 4.88 2.00 2.43
行进间20米
最高速 2.95 9.00 6.78 2.22 3.05
站立式起跑20米 最高速度 3.61 12.00 5.54 1.67 3.32
16
图1步长、步频折线图
图2步长和步频关系图
步长与步频是影响中长跑跑速的基本因素,因此被认为是现代跑的技术特点的小步幅、高步频的跑法己被普遍接受。

不否认小步幅、高步频的途中跑技术在最经济地使用体力和速度节奏的控制上有其优越性,但这一技术风格依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问题,中步长步频的分配不合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至于把步长和步频割裂开来比较得出结论,我们认为这是片面的。

因为步长和步频相辅相成,呈高度负相关,只有在适宜步长的前提下,步频才具有实际意义。

衡量步频的高低应以一定的步长是否跑出了相应的步频为依据。

4、结论与建议
当速度增加时,步长逐渐增大,步频整体来讲是增大的;行进间20m最高速与站立式起跑最高速两次实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原因在于站立式起跑达到最高速之前有一个启动的过程,前期需要加快步频来提高加速度,因此速度、步长、步频较行进间20m最高速时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起跑的任务是获得足够的向目冲力,使得身体摆脱静止状态,为起跑后加速跑创造有利的条件。

现代短跑起跑主要采用接近式、拉长式和普通式三种方法。

鸣枪时,运动员应立即全速向前。

这个动作幵始于两手用力的推地和两腿有力地踏伸,而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随即转为非同步动作;据文献所知,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在最高速时,步长约等于1.14倍的身高,经过计算该测试者行进间20m最高速时,步长约等于1.17倍的身高,站立式起跑最高速时,步长约等于0.89倍的身高;因此速度增加时,步长减小,歩频加快,两者应该相互相成,步频与步长是决定跑步速度的两个重要因素,二者相辅相成又互相制约。

在训练实践中,要合理把握步频和步长的关系,根据运动员自身的身体条件和训练水平确定适宜的频幅组合是提高跑速的关键。

在运动技术与专项力量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短跑运动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东博.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百米跑成绩的影响因素[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6).
[2]姜自立,李庆,曹人天.对现代短跑技术若干问题的重新审视[J].体育学刊,2016,23(04).
[3]杨晓婷.陕西省优秀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技术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主要特征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2.
[4]孟祥超.短跑起跑后加速跑前四步的运动学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2.
[5]王宁.不同水平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技术及下肢环节肌肉力量的对比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
,2016.体育观察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年01月下PHYSICAL OBSERVATION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