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责任会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责任会计

在“全面预算”中,介绍了整个经营活动的总目标控制——全面预算。本章则讨论对总目标即总预算的分解,从而进行分头管理。这种“分头管理”是通过一个个“责任中心”去完成的,而对每个责任中心业绩的考核就是通过责任会计(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来进行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责任会计呢?本章将围绕责任会计的概念、作用,责任会计的基本原则,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责任中心的绩效考核与报告,以及内部转移价格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阐述。

第一节责任会计概述

一、责任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责任会计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以及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责任会计的产生

责任会计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导致了生产技术的大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工业垄断集团,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越来越剧烈。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生产越发展,规模越扩大,越需要企业内部各单位分清经济责任,按劳计酬,奖勤罚懒,需要科学的会计方法。这个社会现实为责任会计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

在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相继问世。泰罗用毕生的精力研究并制定了多种工作定额,推行“标准成本法”,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找出差异,进行差异分析,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与此同时,欧洲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法约尔剔除了包括权力和责任互为因果关系的十四条原则,强调责与权的关系。所有这些都为责任会计的诞生打下了理论基础。

从会计的发展历史来看,早期的责任会计是由完全成本会计和差异消极演变而来的,并非是突然发生的。企业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其内部管理就要细分化。内部分工越细、越具体,责任也就越明确,差异的归属也就更清楚。责任者对其差异的出现要负有一定的责任,也有权力采取措施,对其功过就应当给予恰当的评价。这些也就是责任会计所涉及的内容。由此可见,由完全成本会

计和差异会计发展为责任会计是合乎逻辑的,也是必然的。

(二)责任会计的发展

责任会计随着生产的突飞猛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在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的影响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日趋完善。

20世纪20年代以后,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企业向着跨行业、跨地区的跨国公司和多角经营发展,内部组织机构和管理层次也更加复杂,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向进一步分权化的方向发展。这个时期的责任会计,逐步形成事业部的组织形式。由原来的成本责任单位进而发展成成本、利润、投资三个事业部责任中心。企业最高领导对下级单位由原来的行政命令管理方式改为利用编制预算、建立记录和报告制度的方式进行控制和管理。

与此同时,“行为科学”理论创始人梅奥及其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的因素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基础上,又创立并发展了各种新的理论。如“需要理论”、“期望理论”、“目标理论”、“行为效果理论”、“领导方式理论”和“激励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的核心都是强调人的行为对于实现企业目标的影响。而这些内容正是责任会计所需要的,即如何通过人的行为、思想、心理变化,去激发责任者的行动,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行为科学的发展为进一步完善责任会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到20世纪60~70年代,西方责任会计基本上趋于完善,并在许多国家推广。80年代美国经济领域“公司文化”的兴起,又将责任会计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责任会计的内容

责任会计是现代分权管理模式的产物,它是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个责任中心,并对其分工负责的经济业务进行规划与控制,以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的一种内部控制会计。其要点就在于利用会计信息对各分权单位的业绩进行计量、控制与考核。

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划分责任中心,确定责任范围

为实行责任会计,首先应根据企业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把企业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划分为若干个责任领域即责任中心,并依据各责任中心经营活动的特点,明确规定这些中心的责、权范围,使他们在企业授予的

权力范围内独立自主地行使职责。

(二)编制责任预算,制定考核标准

把全面预算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层层分解,为每个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作为今后控制和评价他们经济活动的主要依据。为落实责任预算,促使责任预算的顺利实施并保证企业财务预算的顺利完成,必须对责任预算承担者进行考核,考核标准要事先确定,来规范其行为。

(三)建立核算系统,编制责任报告

责任中心业绩考评是责任会计的核心。为反映责任中心的业绩,必须建立相应的核算系统,对反映责任中心业绩的会计信息进行归集、加工和整理,最后以责任报告形式提交企业主管。

(四)根据业绩计酬,实行行为控制

根据各责任中心的业绩报告,分析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及时通过信息反馈,控制各责任中心的经济活动;并指导和督促有关单位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纠正工作中的偏差,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成本,压缩资金占用,提高盈利水平。

三、责任会计的原则

在具体做法上,各企业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所实施的责任会计制度可能有所不同,但都遵循着共同的原则。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责任会计所突出的是一个“责”字。责任会计所核算和控制的,是责任中心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为了“责”的履行,必须赋予责任中心相应的“权”,然后根据“责”的履行情况再给予相应的“利”。不仅要求责、权、利相结合,而且要求责、权、利相对称。

1.责任中心的权限大小要与其责任大小相匹配

如果权大于责,会导致滥用权力和损害左邻右舍甚至企业利益的行为发生;如果权小于责,则会使责任中心不能发行其职责,等于把不可控的责任推给了责任中心,从而损害责任中心的利益。

2.责任中心的利益大小要与责任大小相适应

如果利大于责,会损害左邻右舍的利益,造成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攀比和冲突;如果利小于责,则会挫伤责任中心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