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美与爱、善以及生活本身的关系
善不仅是一种最高的“相”,而且还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相”,因为所有其他的事物只是由于跟善相关, 才变得有用和有益。追求美,是能够接近善本身的。美的观念不仅仅与审美和艺术相关,更主要的 是一种人的生活方式和理想,是一种哲学的最高境界之一。
3.艺术的功能问题。反艺术的主张
1 从知识的角度说,艺术是对感性事物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与“真理隔着三层”。 2 从政治和伦理方面说,艺术对人性会产生很坏的负面影响。
3.2 18世纪法国、意大利美学 狄德罗 1 “美在关系(relations)”说
包含有三种形态的美:一是同一事物内部的关系,“真实的美”;二是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构成的关系; 三是对象与人(客体与主体)之间构成的关系的美。
2 关于天才 “广博的才智,丰富的想像力,活跃的心灵,这就是天才。
”首先,天才比一般人敏感。其次,想像力比一般人丰富。他们还喜爱自然所特有的永恒的美,并按照自 己独创的模式来进行艺术创造。天才给一般人带来标准和摹本,但也成为一些模仿者的藩篱。天才和 鉴赏力是两回事。后者是学习和时间的产物。天才与哲学的研究也是相关的。
4.关于丑的思想
5.艺术理论
美和存在物的本质都寓于数中。数还提供一条理性的认识之途,理性发现一切艺术和知识都是由数决定的。
丑是必然存在的。丑并非某种实在的东西,而是事物的某种缺陷。丑的东西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丑。在部分中,美与丑的界限并不分明。从整体上 看反而烘托出整体的美。 追求艺术是人类心灵的一种需求。艺术家创造的艺术美是来自于上帝的启迪艺术的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诗与绘画的欣赏不同。
3.近代美学
3.3 18世纪德国美学 鲍姆加通
(1750年,发表了《美学》第一卷。这一事件被美学史认为是美学学科诞生的标志。)
1.Aesthetica的内涵及意义
“Aesthetica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类理性(analogi rationis,拉丁语)的思维 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3.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的和谐的构成 赫拉克利特 1.和谐产生于对立和斗争 2.美具有相对性
最聪明的事物是数,最有力量的事物是知识,最美好的事物是幸福,最优美的事物是和谐。
“看不见的和谐(hidden harmony)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实质上是对于自 然中一种和谐的模仿,因而艺术家应该具有一种对自然界内在和谐的把握和认识。
1.古希腊古罗马哲学
1.1西方美学的缘起
西方美学的直接源头是在古希腊。
观点1:美学思想最早包含在艺术之中。(塔塔凯维奇)
观点2:人类的审美意识产生于原始宗教向哲学的过渡阶段。(鲍桑奎)
观点3:哲学孕育了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吉尔伯特和库恩) 观点4:美学问题只能出现于哲学问题之后。(克罗齐)
1.古希腊古罗马哲学
4.艺术起源说
艺术起源有两个原因“模仿”和“音调感、节奏感”后者是存在于人的主体之中的一种生理功能。多 元论,有天才的性质。
1.古希腊古罗马哲学
1.5郎吉弩斯和普洛丁美学(希腊化时代) 郎吉弩斯与《论崇高》 1.崇高风格的美
崇高是一切伟大作品所共同具备的一种风格,也是衡量伟大作品的一个尺度。是一种格调高昂,矫健豪 迈的文体。
苏格拉底 1.美与适合 美就是适合 2.模仿看不见的事物 要求艺术表现精神美的观点,与他对善、美的和知识的追求和信仰当然是一致的,具有广泛的启蒙意义和理性主义特征。
1.古希腊古罗马哲学
1.3柏拉图美学(西方美学史的开端)
1.美的本体论——“相”的理论。
柏拉图把现实的美的事物与真正的美的区别开来,认为最高的“美”也是一种“相”。
1.2前苏格拉底美学 毕达哥拉斯学派 1.和谐(harmony)是宇宙的本质特征 2.音乐可以净化(cathartic)灵魂
神秘的和谐现象是由比例、尺度和数造成的,而和谐本身则是以各个组成部分的数学关系为基础的,和谐 是一种宇宙内在的规律和本质 实质上,平静的哲学与和谐的音乐亦可产生精神上的迷狂感。在这种迷狂中,灵魂亦能够摆脱肉体,进 入神秘境界。
2.2阿尔伯蒂和达芬奇美学 阿尔伯蒂 1.自然-数-艺术
自然给与人以天资、禀赋这些神圣的、极为有用的特性,但人们必须在向自然学习和模仿中才能成为大师。 人认识自然是以数学为手段的。提出著名的平行透视体系
2.最伟大艺术作品不是巨制,而是istoria(历史)丰富性、高贵性、抓住人物特征, 表现人物灵魂和情感
西方美学概述
目录CONTENTS
西方美学
1.古希腊古罗马哲学
1.1西方美学的缘起 1.2前苏格拉底美学 1.3柏拉图美学(开端) 1.4亚里士多德美学 1.5郎吉弩斯和普洛丁美学(希腊化时代)
2.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美学
2.1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美学 2.2阿尔伯蒂和达芬奇美学
3.近代美学
3.1 16-18世纪英国美学 3.2 18世纪法国、意大利美学 3.3 18世纪德国美学
达芬奇 1.艺术要与自然竞赛,并胜过自然 把科学是为绘画的基础 2.绘画是最高尚的艺术
3.近代美学
3.1 16-18世纪英国美学
培根 1.建立学术史的思想 2.关于想像的理论
想象是理性与意志的中介人。想象有时也可以统治理性。
3.奇特与美
艺术家的创作,不能依靠一些僵死的规则,不能受比例、和谐这些死规矩的局限。
2.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感性认识的完善是美,相反,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达到完善的美的艺术作品,必须具有丰富性、真实性和 鲜明性。
莱辛 1.关于希腊艺术的理想 2.诗与画的界限 3.诗与画界限的超越 4.艺术与丑
丑是一种违反我们对秩序与和谐的爱好的东西,简言之,就是美的反面。
谢谢观赏
美学家们总是不断的讨论美的概念与具体的美的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这里面实质上就是美的永恒性与 相对性的问题,也就是哲学上的概念的相对性与真理的具体性问题。
1.古希腊古罗马哲学
1.2前苏格拉底美学
德谟克利特 1.模仿说 艺术是模仿的观点,是古希腊人们的普遍看法。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同时也指出了艺术的模仿性质,提出了一种艺术本体 论的看法(包括艺术的创作论)。 2.灵感论 不仅是诗人,关于审美的所有活动都应与天才有关,因为“只有天赋很好的人能够认识并热心追求美的事物”。 3.美与艺术 他认为美是与尺度相关的。艺术是能够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快乐的。强调道德内涵和推崇理性贯穿在德一贯的思想中。反对浮华 和奢侈,甚至认为“装饰简朴也是美”。德的美学很多都是关于当时流行艺术的具体的思想。 智者学派 1.修辞学与美学 他们把修辞术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修辞学,把修辞当作一门艺术,修辞学因而也具有了美学的某些特征。 2.美与适合 他们普遍认为艺术的作用主要就是让人们愉悦,没有必要表现真理,与真理无关。他们把美的事物看作是能够很好使用的事物。 3.美的相对性 不承认有绝对的、永恒的美的存在。在创作作品时,自然就是最高的美,艺术(主要指技艺)则次之。“人是万物的尺度”。
4.灵感与迷狂——艺术创作论
《伊安》把灵感比喻成磁石。诗神把灵感传给诗人,通过诗人,再去感染诗歌的听众。在《斐德若》把 这种灵感说成是“迷狂。”民间的迷狂术,巫术,诗神附体的迷狂,“灵魂回忆说”
1.古希腊古罗马哲学
1.4亚里士多德美学 1.模仿的意义
诗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意味。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但是,艺术不仅反映现实世界的个别表面现象, 而且还要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来描绘事物,揭示各种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真理的 高度。
2.整一性
美的体观。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美也就是“整一性”。既不是单一,也不是杂多, 在丰富复杂的多样性中又保持统一性。是美的事物的标志,也是艺术作品的标志。既由感性的形式 特征,又具有精神的、理性的内容的根源。
3.艺术的功能和悲剧心理学说
音乐和悲剧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教育、净化情绪和精神享受的功能。悲剧要引起人们的“怜悯”和 “恐惧”。“过失”是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悲剧的情节应该是“亲属间的仇杀”。
夏夫兹伯里
基于自然神论的思想,上帝本身就是最高的艺术家,宇宙本身的美是“第一性美”,而人所见到的美是其影子。因此,美不在事物的物质性上,而是来源于神性。人的 心灵是物体美的根源,但心灵的美也是来源于自然神,故自然神是一切美的最后因。“内在感官”学说。
休谟 1.怀疑论思想
人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在本质上与对于美的感受一样,都不是一种对对象本身的确实、确定的认识。
艺术弥补了事物中的缺陷。真正的艺术家模仿的不是现实,而是他头脑中的形式。外在形式的美源于艺 术家心中形式的美。
2.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美学
2.1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美学 奥古斯丁 1.一切美来源于上帝 2.美的形式特征是“整一”(unity) 3.数与美
所有美来自上帝的创造。精神美在物质美之上。上帝就是“美”本身,我们不是以感觉,而是以心灵来观照。必须有真挚崇高的感情、纯真的灵魂 才能领略。物质美也是有价值的,是精神美的映像。 美的形式在于各部分的和谐与悦目的色彩。这种外在的和谐是反映或达到了一种“整一”。是对于美的形式的内在规定,是其本质。整一就是有机 整体,孤立的部分不能产生美。没有事物完全没有整一性,也没有事物具有完美的整一性。
2.崇高风格的构成 3.来源
五要素: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热情,构想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尊严高雅的结构。 自然的崇高感和人的心灵
4.崇高风格与崇高美
只有体积巨大具有震撼力量的事物才具有崇高的特征。崇高的风格不仅根源于自然界的崇高事物,更重 要的还是源自一个伟大的心灵。
普洛丁 1.美根源于“太一” 2.美是一种精神、性质,不是关系 3.艺术美和绘画理论
托马斯·阿奎那 1.美的三个要素 2.美与善的区别 3.人与美
现实世界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所有的美都根源于上帝,上地势最高的美。和谐=鲜明-完整 善涉及欲念,而美只涉及认识。艺术与道德也是有区别的。 只有人才能具有美感,动物不能。人之所以有美感,还在于爱。人创造艺术,也是为了美的缘故。
2.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美学
维柯 1 《新科学》的主要意图和思想
他所建立的新科学,就是通过发现这种“心灵辞典”(mental dictionary),去解释已经死去的语言和古 代政法制度体系。考察分为思想和语言两部分。要发现历史发展的原则,必须是语言学与理性结合。
2 诗性智慧(poetic wisdom)
3 诗性思维特征
最初各民族都用诗性文字来思想,用寓言故事来说话,用象形文字来书写。而这三项原应是哲学在研究人 类思想,语言学在研究人类文字之中都应运用的一些在本质上就是确实可凭的原则。 神的时代就是人类的儿童期。儿童的思维有两个特征:第一是想像性的类概念(imaginative class concepts)。其办法就是制造出某些范例或理想的画像(ideal portraits),第二是以己度物的隐喻。人 们把自己的本性移加到那些事物上去。
2.趣味的标准
否定美的客观性美只是人的一种感觉。把美与美感统一起来。审美趣味就是美的本质。共同的审美趣味仍然存在,因为人具有相同的生理结构。
博克 1.美的观念
美之得失物体中能够引起爱或类似的感情的一种或几种品质。应该把爱与欲望分别开来。美感与爱应当是纯洁的、高尚的,肉与则属于动物性的东西。
2.美感与崇高感的心理和生理基础
人类的自体保存的本能使崇高感的根源,而社会生活(群居)的本能是美感的根源。由惊惧而激起崇高感。人类群居的情欲还包括一班人交往的需求:同情心、模仿心、 功名心或竞争心。
3.美感和崇高感对象的客观特征
崇高感总是在一些巨大的可怕的事物上面见出。美感是有可爱的对象引起的,因此总是小的、可喜的。
3.近代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