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传递函数模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s) uc (s)
n2
u(s) s2 2 n s n2
这个系统的特点是给定系统一个阶跃输入时,在小阻
尼情况下,系统的输出呈现出振荡形式,它的标准形
式动态方程为:
T
2
d2y dt 2
2T
dy dt
y
Kf
(t)
例如:单自由度弹簧质量模型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典型
模型,其动力学方程为: my cy ky f (t)
4 积分环节
该环节的输出等于系统的输入量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
即:
t
y(t) K 0 u(t)dt
这里k为常数,对应的传递函数为:
H (S) Y (s) K U (s) s
5 震荡环节(或称二阶振荡环节) 典型的震荡环节通常使用LRC串联谐振电路来表示, 设u为系统的输入电压,uc为电容两端的电压,则根 据电路方程有:
(4)由于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的,因此它不能反映 非零初始条件下的运动情况(即瞬态响应)。 n m
(5)一个传递函数只能表示一个输入与一个输出之间的关系, 对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要用传递函数矩阵才能表达系统的 输入与输出关系。
4 传递函数的图示方法
将系统分为输入、系统和输出,则可以将整个系统用 下图来表示,在动态分析中,如果已知其中的两个部 分,分析另一个部分,则形成了正问题和反问题。
si
H (s) (s i )
i 1,2,n
例4-3 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H(s)
5s 3
s3 6s 2 11s 6
将系统模型写成零极点增益模型。
解: H (s) 5
s 0.6
(s 3)(s 2)(s 1)
系统的零点:z 0.6 极点: (3, 2,1) 增益: k 5 写成留数形式,则有:
k3
lim
s 2
H (s)(s
3 )
5
(s
s 0.6 3)(s
2)
5
(s
s 0.6 3)(s
2)
|s1
5
1 0.6 2
1
则系统的留数为: k1 6 k2 7
k3 1
传递函数的留数形式为: H (s) 6 7 1
s 3 s 2 s 1
例4-4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H (s)
dy(t) y(t) x(t)
d (t)
H (s) 1
s 1
3 微分环节 凡是系统的输出正比例于系统输入的微分,即:
y(t) T du(t) T u(t) dt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H (s) Y (s) Ts
U (s)
其中T称为微分环节的时间常数,一般情况下微分环节 在实际中不可能单独存在。 在实际应用中,常将微分环节与其他环节联合使用。
其中K称为增益, zi (i 1,2,...m) 称为系统的零点,i (i 1.2 n) 称为系统的极点。极点就K是分母多项式等于零的根, 不难看出传递函数的极点就是对应的微分方程的特征 根。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有影响, 极点的数目必须要大于或等于零点的数目,或者说, 分母的方次要大于等于分子的方次。 (对于分子方 次大于等于分母方次的时候,通常要转换成余项研究)
dt
在机械系统中,如图所示不考虑AB杆的质量情况下,
设 f (t为) 系统的输入力,x(t为) 系统的输出位移。对应的
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x
f (t)
k
[c dx(t) kx(t)]3a f (t)a dt
o
a
3a
c
上述系统我们称为一阶系统,一阶系统最一般的形式 可以表示为:
a1
dy(t) d (t)
将 s2 2ps p2 因式分解可以得到系统的极点,在这里, 系统的极点就是动力系统的特征根:
p1 p 2 1p
p2 p 2 1p
对于单自由度系统而言,系统的极点是固有频率P和 阻尼比 的函数
当 1 时,极点是一对共轭复数,即:
p1 j 1 2
p
p2 j 1 2
s 2.236 j
s 2.2361 j
22
3 传递函数的并联、串联与反馈链接形式 1) 串联形式:设有两个系统的传递函数分别为: H1(s) 和 H2 (s) ,将两个系统串联,分析两个系统串联
后的总系统的传递函数。
u
uc
y
H1
H2
u
y
H
因为 uc u H1 (s) 即 y u H1(s) H2 (s) u H(s)
例4-1 设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为: my cy ky u(t)
,
计算单自由度弹簧质量的传递函数的零极点模型。
解:
H (s) y(s)
1
1/ m
1/ m
u(s) ms2 cs k s2 2 ps p2 (s p1)(s p2 )
其中 p k 为固有频率, c 为阻尼比
m
2 mk
号。
3 传递函数的特性
(1)传递函数只取决于系统结构(或元件)的参数,与外部信 号的大小和形式无关。
(2)传递函数只能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由拉斯变换的性质可 以得到,因为拉斯变换是一种线性变换)。
(3)传递函数一般为复变量S的有理分式,它的分母多项式S的
最高次数n高于分子多项式S的最高次数m,即
。
k1
lim
s1
H (s) (s
1 )
5
(s
s 0.6 3)(s 2)(s
1)
(s
3)
5
(s
s 0.6 2)(s 1)
|s3
5
3 0.6 1 (2)
6
同理:
k2
lim
s2
H (s)(s
2 )
s 0.6
s 0.6
2 0.6
5 (s 3)(s 1) 5 (s 3)(s 1) |s2 5 1 (1) 7
2 传递函数的定义
设有线性系统的输入为 u(t),输出为 y(t),对应的微分 方程如下: (an pn an1 pn1 a1 p a0 ) y(t) (cm pm cm1 pm1 c1 p c0 )u(t) 其数中的初pm 值 dd均tmm 称为为零微,分对算该子微,分且方有程两n端 取m 假y(设t)拉各斯阶变导 换,则得:
第四章 系统传递函数模型
黎明安
概述
传递函数分析法是研究系统动态特性的重要 方法之一。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在全部初 始条件为零的假设下系统的输出量(响应函数) 的拉普拉斯变换与输入量(驱动函数)的拉普拉 斯变换之比。
本章摘要
▪ 传递函数定义及其特性 ▪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 传递函数的其他形式 ▪ 多自由度系统传递函数仿真模型 ▪ 传递函数模型的SIMULINK仿真模型建立 ▪ 弹性梁的传递函数模型
y uc H 2 (s) H (s) H1(s) H2 (s)
结论:当两个线性系统模型串联时,其等效系统的传 递函数等于串联系统中两传递函数的乘积,
即:
H (s) H1(s) H2 (s)
推广到n个系统串联:
H (s) H1(s) H2 (s) Hn (s)
s3
s2 2s2
3s 1 5s 10
将系统模型写成零极点增益模型:
解:零极点模型
H (s) (s 2.618 )(s 0.328 ) (s 2.618)(s 0.328 )
(s 2)(s 2 5)
(s 2)(s 2.236 j)(s 2.236 j)
系统的留数模型:
H (s) 0.556 0.1739 j 0.5556 0.1739 j 0.1111
1 比例环节 凡输出量 y(t) 正比于输入量 u(t) ,其特点是输出不失 真也不延迟而按比例反映输入的环节,称为比例环节, 其广义动力学方程为:
y(t) Ku(t)
K为环节的放大系数或增益,其传递函数为:
H (s) Y (s) K U (s)
考察一个不计质量的杠杆的力学性能(力学杠杆原理
u
L
di dt
uc
i
iRFra Baidu bibliotek
ic
uc R
ic
uc
R iR
q c
ic dt c
L
i
u
R
C
uc
将后两式代入电压方程中,则有:
u
L uc R
L dic dt
uc
L R
uc
LCuc
uc
令:
n
,
1 LC
LCuc
L R
u
c
uc
u
1 L 1 L 2n R 2R C
uc
2 nuC
2 n
uc
n2u
标准形式:
y
2
n
y
2 n
y
1 m
f
(t)
2 n
k
f (t)
1
2 n
y 2
1
n
y
y
1 k
f
(t)
可以对比电学方程和力学方程,其数学模型是等价的。
4.3 传递函数的其他形式
1 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形式
H (s) K (s z1)(s z2 ) (s zm )
(s 1)(s 2 ) (s n )
递函数。
解: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为:
k1
mx k2 x c(x x1) f (t)
对上两式取拉斯变换
c(x x1 ) k1x1
x1 f (t)
k2 c
(ms 2 cs k2 )x(s) f (s) csx1 (s)
以上两式消去变量 x1 (s)
m
x
csx(s) (k1 cs)x1(s)
X (s)
Y (s)
H (s)
运算关系: Y (s) H (s)X (s) 已知 x(s) , H (s) 求 y(s) ,称为动态分析正问题; 已知 x(s) ,y(s) 求 H (s) ,称为系统识别问题; 已知 H (s) , y(s) 求 x(s) ,称为环境预测问题。
4.2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4.1 传递函数定义及其特性
1 传递函数的作用:
传递函数是对线性系统分析和研究的基本数学工 具,对标准形式的微分方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可 以将其转化为代数方程,这样不仅将实数域中的微 分、积分运算简化为复数域中的代数运算,大大简 化了运算,而且根据传递函数还可以导出系统的频 率特性。利用传递函数可以得到系统的频率特性, 利用这些频率特性与系统的参数关系,还可以对系 统进行参数识别。
x1 (s)
csx(s) (k1 cs)
(ms 2
cs k2 )x(s)
f (s) cs csx(s) (k1 cs)
H (s) x(s)
cs k1
f (s) mcs 3 mk1s 2 c(k1 k2 )s k1k2
2 传递函数的留数形式
我们还可以将传递函数:H (s)
Y (s) U (s)
cm1s m1 c1s c0 an1s n1 a1s a0
若给定系统的输入,则系统的输出完全取决于传递函 数,其关系如下: Y (s) H (s)U (s)
再通过拉普拉斯反变换,可以得到时间域内的输出 (响应): y(t) L1[Y (s)] L1[H (s)U (s)]
L 表示拉斯变换符号,则“ L1”表示拉斯反变换符
就是一个比例环节,其比例系数是动力臂与阻力臂的 比值)。
p(t) a f (t) b
f (t) a p(t) k p(t) b
这里 k a 是力的放大系数。
b
因为这里不考虑质量,所以系统不会因为有惯性而产 生延迟现象。
2 惯性环节(一阶惯性环节)
分析RC串联电路系统的传递函数,以q(t) 作为电路中 电容器上的电荷,u(t)为电压,则关于电荷的变化满足 的动态方程为: RC dq(t) q(t) cu(t)
a0
y(t)
b0
x(t)
dy(t) y(t) x(t)
d (t)
对上图所示的机械系统,其标准式为:c dx(t) x(t) 1 f (t)
k dt
3k
时间常数为 c ,灵敏度为 f0 ,其物理含义是系统
k
3k
在静止状态下的静变形。
为分析方便,令 , 1以这种归一化系统为研究模型,
即:
cm s m an s n
cm1s m1 c1s c0 an1s n1 a1s a0
写成:
H (s) k1 k2 kn
s 1 s 2 s n
1 2 . n 为系统的极点并假定无重根情况; k1 k2 . kn 为系统的留数。
可以证明:各个留数可以通过下式求出:
ki
lim
(an s n an1s n1 a1s a0 )Y (s) (cn s m cn1s m1 c1s c0 )U (s)
其中 Y(s)是输出量 y(t)的拉斯变换,U (s) 是输入量 u(t)的
拉斯变换。则定义传递函数为 H (s) ,如下:
H (s)
Y (s) U (s)
cm s m an s n
p
当
0
1时,
p1 p
沿单位圆上的 A1点向
点B 移动,同时
p2 p
沿单位圆上的 A2
点向 B 点移动,由此可见:在小阻尼
情况下,传递函数的极点就是系统的
复频率函数。
当
1时,
p1、
p
p2 p
在同一B点处,说明此时两极点为
相同的负实数。
当 1 时,两个极点在实数轴上沿反方向运动。
例4-2 如图所示系统,已知m , k1 ,k2 , c 。试求系统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