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考点 解析
第(1)题,一般情况下,气温随海 拔升高而降低,垂直方向自下而上,温差越大,对流运 动越强,比较三地的上下温差分布,可知丙地上下温差 最小,大气最稳定。甲地上下温差最大,对流最旺盛。 第(2)题,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 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乙区域有湖泊分布,水汽较多,温 度较高,则空气密度较小,空气最易产生上升运动;当 正午时,西部地区的冷空气正好移到乙地上空,空气会 强烈对流下沉,产生强对流天气。第(3)题,定位该地 形区主要根据海拔。该区域海拔在200~500米之间,为 丘陵,故为东南丘陵;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 内蒙古高原(海拔为1000~1500米)海拔都高于500米,华 北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
23
下图表示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24
逆温现象往往出现在近地面气温 较低的时候,如冬季的早晨。逆温现 象使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中的污 染物不易扩散,大气环境较差。
25
(1)逆温一般有三种类型
发生的条件 出现的地区 经常发生在晴朗无 云的夜间,由于地 中高纬度地区, 面有效辐射很强, 这种逆温黎明 辐射逆温 近地面气层气温迅 前最强 速下降,而高处气 层降温较慢 类型
4.下列地理现象与焚风效应无关的是( D )
A.云南怒江谷地出现热带、亚热带稀树草原
B.吐ຫໍສະໝຸດ Baidu番盆地夏季高温
C.美国中部草原地区的沙尘暴问题
D.澳大利亚西海岸出现热带荒漠
35
解析 该组选择题主要考查气温垂直递 变率及其变化。在气流沿山坡爬升的 过程中,由于水汽凝结释放热量,致 使山前迎风坡气温垂直递变速度减小。 而背风坡由于水汽含量少,水汽蒸发 吸收热量少,因此气温垂直递变速度 增大,产生干热风。
4
例1 读下图,回答(1)~(3)题。
5
(1)大气中的臭氧主要集中分布在( B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大气上界
6
(2)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 加,地球上的热带范围扩大
B.使用冰箱、空调释放大量氟氯烃化合物, 造成臭氧层空洞 C.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易被 破坏 D.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会改变世界各地区 的降水和干湿状况
30
习题训练
基础训练 1.右图中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 高的气温变化规律可能是( A ) A.递减→递增→递减
B.递减→递减→递增→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31
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地 区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 风坡地区,使气温比山前异常变高。其成 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 率是不同的(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 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 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 读图回答2~4题。
9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
1.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 方向上的差异。
2.各层的特点及原因:
10

大气的垂直分布图
11
特点 原因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热量绝大部分 每上升100米降低0.6℃; 来自地面,上 ②对流运动显著(低纬17 冷下热,差异 对流层 千米~18千米、中纬10千 大,对流强; 米~12千米、高纬8千 水汽杂质多、 米~9千米);③天气现象 对流运动显著 复杂多变
21

1.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0.6℃,但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可 能会小于0.6℃或者大于0.6℃,如下图表现 为曲线变陡或变缓。在②情况下,大气的对 流运动减弱,大气比较稳定;在①情况下, 大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
22

2.逆温现象
。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 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情况下,海 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有时候 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② 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 这就是逆温现象。
7
(3)在南极臭氧层空洞面积最大的季节,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北印度洋洋流流向开始由逆时针转为顺 时针 B.华北平原的冬小麦返青 C.北半球极昼的范围逐步扩大 D.黄河、辽河、松花江等河流可能出现凌 汛
8
考点
解析 臭氧层破坏将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 加,而温度带的划分是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 的,故不会引起热带范围的变化;臭氧层破 坏的原因是制冷剂的大量使用,使大气中的 氟氯烃化合物增加;南极臭氧层空洞只在9 月~11月出现。图中臭氧最低值出现在10 月~11月间,此期间北印度洋洋流应由顺时 针变为逆时针;北半球极夜的范围扩大;黄 河凌汛一般在冬初和春初出现。
28
③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现象如果出 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麻烦。 而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高空,却对飞机飞 行极为有利。因为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 垂直对流的发展,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 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 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29


特别提醒 (1)同纬度地区,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的 原因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虽然随海 拔升高,太阳辐射增强,但空气的保温作用 较弱,地面失去的热量较获得的热量多,所 以海拔越高(同纬度地区),气温越低。说明: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指的是 同纬度地区或某一地区随海拔增高,气温的 变化情况。 (2)雨过天晴或日出前后山谷多雾的原因: ①雨过天晴,空气中水汽充足,水汽遇山体 抬升,水汽易凝结成雾。②日出前后,气温
变式题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
19
解析
第(1)题,根据臭氧层是地球 的“保护伞”的作用原理,可知 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对 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故B项正 确。第(2)题,目前地球上空臭氧 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在南极 附近上空。
答案:(1)B (2)C
16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C.乙地比丙地稳定 (2)正午前后(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B.乙地对流最旺盛 D.丙地最稳定
)
(3)该区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
B.内蒙古高原 D.东南丘陵
14


(2)宇宙火箭、人造卫星、极光、流星现象 均位于高层大气。 (3)地球上气温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①日 地距离适中 ②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 ③地 球上有大气。
15
例2 (2011· 全国卷Ⅰ)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 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 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 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 时。据此完成(1)~(3)题。
32
33



2.在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 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他处相比的变化及成 C 因是( ) A.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B.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C.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D.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34


3.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④处气 温比①大致高( D ) A.3℃ B.9℃ C.12℃ D.15℃
层次
12
起初气温变化小,30千 平流层 米以上气温迅速上升;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 高空飞行
臭氧吸收紫外 线;上热下冷; 水汽杂质少、 水平运动
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 太阳紫外线和 高层 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 宇宙射线作用 通信有重要作用
大气
13


特别提醒 (1)对流层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对流层的 高度取决于空气的对流运动的强度,空气对 流运动的强度又取决于近地面空气温度的高 低和空气上下层温差的大小,近地面温度的 高低又取决于纬度高低、季节变化、天气变 化等。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温度高,对 流层高度就大。①纬度低,对流层高度大; 纬度高,对流层高度小。②同一地区,夏季 (或白天)对流层高度大,冬季(或黑夜)对流 层高度小。③夏季(或白天)陆地的对流层高 度大于海洋;冬季(或黑夜)相反。④同纬度 地区暖流流经的地区对流层高度大于寒流流
答案:(1)D (2)B (3)D
18
(2011· 上海)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 地球生命至关重要。回答(1)~(2)题。 (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 ) A.降低大气温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2)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 )
20
规律技巧点拨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高低有什么变化
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在低纬度地区 高度可达17km~18km,在高纬度地区仅 8km~9km(相差一倍多)。这主要是由于对流 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辐射,低纬度地 区地面受热多,气温高,对流旺盛,其厚度大; 高纬度地区地面受热少,气温低,对流运动弱, 其厚度小。
26
平流逆温
中纬度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 沿海地 或气层上而成 区
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 盆地 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 和谷地 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 中 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
地形逆温
27
(2)产生后果
①出现多雾和晴朗干燥天气。早晨多雾 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雾使能见 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 交通事故。 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的存在,空 气垂直对流受阻,就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 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果位于 盆地内,将会更加严重。
)
B.冬季晴朗的夜晚
C.夏季多云的夜晚
D.夏季晴朗的夜晚
41
能力提升
下图为“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的等温面 (理想模式)”。读图回答8~9题。
42
8.甲、乙、丙三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 确排序为( A ) A.甲、乙、丙 C.丙、乙、甲 B.甲、丙、乙 D.丙、甲、乙
9.若丁处的气温为10℃,则乙处气温为 ( C ) A.4℃ C.13℃ B.7℃ D.16℃
39
解析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一般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图 中只有b线符合;图中的a曲线在 1200~2000米之间随着高度的上升,气 温逐渐增高,存在逆温现象。逆温现 象发生时,会阻碍大气的垂直对流运 动,故大气污染一般比较严重。
40
7.下列四个时间,逆温现象较强的是(
A.冬季多云的夜晚
36
读图,回答5~6题
37
5.对图中气温分布情况的说明,正确的是( B )
A.a、b、c曲线均符合对流层的气温变化规律
B.a曲线表示1200~2000米以内有逆温
C.b曲线表示对流层底部有逆温存在
D.c曲线表示对流层中的气温分布规律
38
6.逆温是大气环境发生变化的表现, 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是( C ) A.逆温时空气稳定,给人类提供一个稳定 的环境,有利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B.逆温时空气对流强烈,不利于飞机飞行 C.逆温时近地面会出现烟雾,影响人们的 出行和健康 D.逆温时空气水汽凝结较多,空气比较湿 润,有利于人们生活
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
地面有保温作用
水汽 杂质
组成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使生物免遭
伤害, 少量紫外线有杀菌治病作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雨后的空气是清新的 3
地球变暖的原因:
①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排放大量的CO2,使大气中的CO2增加; ②植被的破坏,光合作用吸收的CO2 减少。
43
解析 第8题,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 判断a<b<c,因此,甲、乙、丙三处气 温为甲>乙>丙。第9题,由等温线原理 判定,乙处气温为b,丁处气温为a,依 据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则 b值为a+5001000×6,当a为10℃时,b 为13℃,故C选项正确。
44
下图为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 布图,读图回答10~12题。
第三单元
大 气
1
考点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布
考 点 透 析
一、大气的组成
1.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 岩石圈、生物圈。 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使水循环;雕 塑地表形态;对生物界和人类影响更为深刻。
2
2.大气的组成
氮:含量最多(78%),是生物体的基
本成分
干洁 空气
氧: 含量第二(21%),是人类和一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