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氮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硬氮化:学名‘渗氮’,也有人称为常规氮化。渗入钢表面的是单一的‘氮’元素,在方法上有气体法和离子法等。

对于结构零件通常选用的钢种为含铬、钼、钛、铝等合金

元素的专用钢,也有在其它钢种上进行渗氮的,例如不锈

钢、模具钢等。渗氮处理的温度通常在480~540℃范围

(既要保持工件的心部的调质硬度又要使渗氮层的硬度达

到要求值),处理的时间按照要求深度不同,一般为

15~70小时,甚至更长。渗氮的着眼点是希望获得较深

厚度(0.1~0.65mm,也有要求更深一些的)具有高硬度

的呈弥散状的合金氮化物层(即扩散层),对于出现外表

层的化合物层(白亮层)则希望尽可能的浅簿,甚至希望

没有。

2,软氮化:学名‘氮碳共渗’,早期把苏联(俄罗斯)的液体法翻译为‘低温氰化’。现在国内流行的有气体法、

无(低)毒液体法和离子法。渗入钢表面的元素以‘氮’

为主,同时添加了‘碳’。碳的加入使表面化合物层(白

亮层)的形成和性能得到某些甚至是明显的改善。这里要

强调一下,和渗氮不同的地方是:氮碳共渗的着眼点是希

望获得一定厚度(一般为10~20µm,也有要求20µm以

上的,目前实验室里据称在碳素钢上曾经达到的厚度为

110µm)硬度高、脆性小、没有或很少疏松等性能优良的

白亮层,至于次表面的扩散层,按照钢种和使用要求不同

虽然有时需要作某些调整,但处于次要地位了。氮碳共渗

的适用广泛,几乎覆盖所有常用钢种和铸铁。以碳素钢为

例,按照氮碳共渗处理的温度分为铁索体氮碳共渗

(520~590℃)和奥氏体氮碳共渗(600~720℃),处

理的时间一般为2~6小时,前者获得的白亮层为铁氮化

合物,后者快冷后在铁氮化合物层的下面还有一层含氮奥

氏体+马氏体层(5~12µm)。为了增强和改善白亮层的

性能,我国的热处理工作者还采用了在渗氮的同时又单独

或组合添加硼、氧、硫、稀土等元素,做了大量的工作,

并且大都不同程度的取得看得出来的效果。这种探索,至

今方兴未艾,是热处理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热点之一。

3,‘软氮化’含义不是指获得的硬度比所谓的‘硬氮化’的

硬度低,而是含有简便、省事、费用低的意思。氮化包括气体氮化、辉光离子氮化和软氮化,软氮化是一种通俗的叫法,严

格的讲,软氮化是一种以渗氮为主的低温氮碳共渗,主要特点

是渗速快(2-4h),但渗层薄(一般在0.4以下),渗层梯度陡,硬度并不低,如果是液体氮化,硬度甚至略高于气体氮化。气体氮化可以做到深渗层,它的硬度梯度缓,比软氮化承受的载

荷高,外观漂亮,缺点是周期长,表面有脆性相,一般要有一

道精加工(加工余量很小,一般1丝到2丝)。辉光离子氮化有气体氮化的优点,在0.4㎜渗层以下,渗速比气体氮化快的多,而且表面不会有脆性相,可以局部氮化,缺点是成本略高,对形状复杂或带长孔的工件效果不好。变形方面应该是辉光离子氮化变形最小,实际中相差很小,很多时候几乎一样。软氮化实质上是以渗氮为主的低温氮碳共渗,钢的氮原子渗入的同时,还有少量的碳原子渗入,其处理结果与一般气体氮化相比,渗层硬度较氮化低,脆性较小,故称为软氮化。 1、软氮化

方法分为:气体软氮化、液体软氮化及固体软氮化三大类。目

前国内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气体软氮化。气体软氮化是在含

有活性氮、碳原子的气氛中进行低温氮、碳共渗,常用的共渗

介质有尿素、甲酰胺、氨气和三乙醇胺,它们在软氮化温度下

发生热分解反应,产生活性氮、碳原子。活性氮、碳原子被工件表面吸收,通过扩散渗入工件表层,从而获得以氮为主的氮

碳共渗层。气体软氮化温度常用560-570℃,因该温度下氮

化层硬度值最高。氮化时间常为2-3小时,因为超过2.5小时,随时间延长,氮化层深度增加很慢。 2、软氮化层组织和软

氮化特点:钢经软氮化后,表面最外层可获得几微米至几十微

米的白亮层,它是由ε相、γ`相和含氮的渗碳体Fe3(C,N)

所组成,次层为的扩散层,它主要是由γ`相和ε相组成。软氮

化具有以下特点: (1)、处理温度低,时间短,工件变形小。

(2)、不受钢种限制,碳钢、低合金钢、工模具钢、不锈钢、铸铁及铁基粉未冶金材料均可进行软氮化处理。工件经软氮化后

的表面硬度与氮化工艺及材料有关。 3、能显著地提高工件

的疲劳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干摩擦条件下还具有抗擦

伤和抗咬合等性能。 4、由于软氮化层不存在脆性ξ相,故氮

化层硬而具有一定的韧性,不容易剥落。因此,目前生产中

软氮化巳广泛应用于模具、量具、刀具(如:高速钢刀具)等、曲轴、齿轮、气缸套、机械结构件等耐磨工件的处理。与渗氮区别主要是: 1.在一定温度下向试件表面渗入氮、碳,以渗氮

为主,但非单纯渗氮。 2.处理时间比氮化短。 3.其表面白层相比渗氮白层而言脆性要小。 4.软氮化应用的材料比较广泛。 5

软氮化比普通氮化周期短,温度略低,因此变形更小,但硬度

和氮化层厚度略差,且气体软氮化无毒氮化处理又称为扩散

渗氮。气体渗氮在1923年左右,由德国人Fry首度研究发展并加以工业化。由於经本法处理的制品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疲

劳性、耐蚀性及耐高温,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例如钻头、螺

丝攻、挤压模、压铸模、鍜压机用鍜造模、螺杆、连杆、曲轴、

吸气及排气活门及齿轮凸轮等均有使用。一、氮化用钢简介

传统的合金钢料中之铝、铬、钒及钼元素对渗氮甚有帮助。这

些元素在渗氮温度中,与初生态的氮原子接触时,就生成安定

的氮化物。尤其是钼元素,不仅作为生成氮化物元素,亦作为

降低在渗氮温度时所发生的脆性。其他合金钢中的元素,如镍、铜、硅、锰等,对渗氮特性并无多大的帮助。一般而言,如果

钢料中含有一种或多种的氮化物生成元素,氮化后的效果比较

良好。其中铝是最强的氮化物元素,含有0.85~1.5%铝的渗氮结果最佳。在含铬的铬钢而言,如果有足够的含量,亦可得到

很好的效果。但没有含合金的碳钢,因其生成的渗氮层很脆,

容易剥落,不适合作为渗氮钢。一般常用的渗氮钢有六种

如下:(1)含铝元素的低合金钢(标准渗氮钢)(2)含铬元素的中碳低合金钢 SAE 4100,4300,5100,6100,8600,8700,9800系。(3)热作模具钢(含约5%之铬) SAE H11 (SKD – 61)H12,H13 (4)肥粒铁及麻田散铁系不锈钢

SAE 400系(5)奥斯田铁系不锈钢 SAE 300系(6)析出硬化型不锈钢 17 - 4PH,17 – 7PH,A – 286等含铝的标准渗氮钢,在氮化后虽可得到很高的硬度及高耐磨的表层,但

其硬化层亦很脆。相反的,含铬的低合金钢硬度较低,但硬化

层即比较有韧性,其表面亦有相当的耐磨性及耐束心性。因此

选用材料时,宜注意材料之特徵,充分利用其优点,俾符合零

件之功能。至于工具钢如H11(SKD61)D2(SKD – 11),即有高表面硬度及高心部强度。二、氮化处理技术:调质

后的零件,在渗氮处理前须彻底清洗干净,兹将包括清洗的渗

氮工作程序分述如下:(1)渗氮前的零件表面清洗大部分零件,可以使用气体去油法去油后立刻渗氮。但在渗氮前之最

后加工方法若采用抛光、研磨、磨光等,即可能产生阻碍渗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