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水肿及脑疝:大的脑动脉闭塞常伴有占 位性脑水肿,导致脑疝形成。一周内死亡 原因中78%有天幕疝。
31
出血性转化(HT):包括小至瘀点样出 血到症状明显的大血肿。
癫痫发作:头2周内发生率为3.8-6.5%, 复发率为0-40%。 抑郁症:头2周内伴有抑郁症者多达50%, 其中一半以上为重度抑郁症,以老年人多 见。
8
淀粉样血管病 分离性主动脉瘤 动脉血管造影并发症 伴持久缺陷的神经性偏头痛 伴有天幕、枕骨大孔和大脑镰下疝
9
混杂型:纤维肌发育不良,伴有颈内动脉、大 脑中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的局部分离;X线、 闭合性脑外伤时不能解释的大脑动脉梗死、未 破裂的囊性动脉瘤压迫、口服避孕药并发症 儿童和成人未确定原因疾病;烟雾病和其他疾 病
10
(二)各年龄组的特征性脑血管病
产前循环疾病导致 脑穿通畸形 脑积水 低氧血症损伤 单侧脑梗死 围生期和产后循环障碍引起 早产儿心肺衰竭和缺血性病——大理石状态 脑室周围梗死 早产儿基质出血和缺血灶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
11
婴儿和儿童:与以下情况有关的血管性疾病
缺血性脑卒中 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异常栓塞 烟雾病 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红斑狼疮 镰形细胞贫血 线粒体疾病(MELAS) 同型半脱氨酸尿症和Fabry血管角化病
0
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的 几个问题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田时雨
邹小英
1
一、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二、脑血管病的病因
来自百度文库
三、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
四、急性脑卒中的并发症
五、“九五”攻关课题总结
六、神经保护剂的临床开发
2
一、脑血管疾病的分类(1995年)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颈动脉系统 (二)椎-基底动脉系统 二、脑卒中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动脉瘤破裂引起 1、高血压脑出血 2、继发于梗死的出血 3、肿瘤性出血 4、血液病引起 5、淀粉样脑血管病 6、动脉炎引起
36
结论
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治疗 急性脑梗死(6小时以内)效果满 意,相对比较安全,在严格掌握适 应证的情况下,值得推广应用。
37
六、神经保护剂的临床开发
38
脑保护药——最近的临床试验的结果 机 制 药 名 结 果 抑制谷氨酸 竞争性拮抗NMDA受体 CGS 19775 Ⅲ期无效 非竞争性拮抗NMDA受体 aptiganel Ⅲ期无效 dextrorphan Ⅱ期中止 magnesium Ⅲ期进行中 NPS 1506 Ⅱa期中止 remacemide Ⅲ期borderline 拮抗NMDA受体甘氨酸 ACEA 1021 Ⅰ期中止 结合部位 GV 150526 Ⅱ期无效 拮抗NMDA受体多胺 SL 82-0715 Ⅲ期中断 结合部位 拮抗AMPA受体 YM 872 Ⅱ期进行中 ZK -200775 Ⅱa期中止
26
脑肾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 脑内分泌综合征:急性缺血性卒中反应性高血 糖(生糖素↑,降糖素↓的结果)。发病头24 小时内40-50%的病人血糖升高,其中一半以上 为非糖尿病性,七天内可降至病前水平。此期 可发生高渗性昏迷。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可产 生尿崩症。
27
中枢性高热:发热,在缺血性卒中后数天
(1)先天性动脉瘤 (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3)感染性动脉瘤 2、血管畸形 3、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4、其他 5、原因未明 (二)脑出血
7、药物引起 8、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 9、其他 10、原因未明 (三)脑梗死 1、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2、脑栓塞 (1)心源性
3
(2)动脉源性 (3)其他 3、腔隙性梗死
4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续表2)
(十)其他 八、脑动脉炎 (一)感染性动脉炎 (二)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三)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 (四)淀粉样血管病
(二)大动脉炎(主动弓综合征) (五)动脉壁夹层病变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 (六)其他 十、颅内静脉病、静脉窦及脑部静脉 (四)结节性多动脉炎 血栓形成 (五)颞动脉炎 (一)海绵窦血栓形成 (六)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七)其他 (三)直窦血栓形成 九、其他动脉疾病 (四)横窦血栓形成 (一)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五)其他
12
青春期和成人早期:血管闭塞或出血 与下列情况有关
妊娠和产褥期 雌激素相关性脑卒中 偏头痛 血管畸形 过早的动脉硬化
13
动脉炎 瓣膜性心脏病 镰形细胞贫血 抗磷脂血管病,血浆C蛋白缺乏等 烟雾病,Takayasu病 动脉分离
14
中年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和栓塞 心源性栓塞 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 破裂性囊性动脉瘤 分割性动脉瘤 纤维瘤发育不良
7 ~14天
中心性坏死,周围血 管新生,血-脑屏障通 透性最大
水肿消退毛细血管增 生,侧支循环形成 逐渐恢复或形成囊性 脑软化
低密度区边缘渐清 T1、T2信号稳定或更 楚,占位效应消退。 延长 脑回状强化
可出现模糊效应 低密度边清或形成 中囊,脑回状强化 长T1、T2信号 长T1、T2信号
24
14~21天 21~
(续表)39
(续表) 抑制谷氨酸释放 刺激GABA受体 刺激阿片类受体 刺激5-羟色胺受体 其它 抑制Ca2+内流 抑制电位依赖性Ca2+通道 刺激电位依赖性K+通道 抑制Na+内流 抑制电位依赖性Na+通道
清除自由基 消除羟自由基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样作用
clomethiazole nalmefene Baye 3702 lubeluzole nimodipine flunarizine BMS-204352 fosphenytoin BW 619C89 Edaravone Ebselen
四、急性脑卒中的并发症
25
(一)脑内脏综合征
脑胃肠综合征:缺血性卒中头1个月内胃肠出血 率为0.1%-3%(有的人认为是4.9-13.7%)。 脑心综合征:缺血性卒中发病头5日内29%的 病人有ST段下降,35%有室性心律失常(亦有 在七日内,有5.8%可发生心肌梗塞)。
脑肺综合征:急性肺水肿,可占3-5%,混合型 和内侧型脑出血多见。
7
脑内血栓性静脉炎:继发于耳、鼻窦、面部感染 等;伴有脑膜炎和硬膜下积脓;衰竭状态;产后、 手术后、心衰、血液病(红细胞增多症、镰形细 胞病)和未确定病因的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抗凝剂和溶栓剂、凝血因子疾病、 红细胞增多症、镰形细胞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血栓性细胞增多症、静脉内淋巴瘤等 颈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外伤和解剖
Ⅲ期无效 Ⅲ期无效 Ⅲ期进行中 Ⅲ期无效 Ⅲ期无效 Ⅲ期无效 Ⅲ期无效 Ⅲ期无效 Ⅱ期中止 Ⅲ期有效 Ⅲ期部分有效
40
(续表) 细胞膜稳定 抑制脂质过氧化 磷脂酰胆碱前体 抑制白血球粘附 生长因子
内有22-43%的病人发热,多数为肺及泌尿 系感染,多见于大面积脑梗塞者。中枢性高 热是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损害所致,可高 达39-40℃以上,肢端发凉,多为1-2天内死 亡;亦要注意败血症。
28
(二)五大并发症
肺部感染:感染率12-31%。在第1个 月中肺炎几乎占死因的1/4。
泌尿系感染:常见,多为插尿管者。
溶栓治疗是国家“九五”攻关课题,自1996年 至2000年共收集1027例,由全国40余家医院共
同完成。1996年11月~1998年7月为开放试验,
共收集516例;第二阶段为多中心、随机、双盲、 安慰剂对照试验,从1998年6月~2000年12月 共收集病例511例。
34
第一阶段
516例中发病<6小时者占52.6%,6~12小 时占30.48%,用尿激酶治疗药量50 ~150万IU, 如肌力无恢复,追加25 ~50万IU。87.53%的病 例于治疗后24小时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欧洲卒中评 分(ESS)增加10分以上,ESS增加幅度与治疗时 间窗明显正相关。14.67%的病例于36小时内发生 不同程度再瘫痪,其发生率与治疗时间窗呈负相关, 根据Cox Risk Model计算,时间窗>6小时的复 发率为<6小时的1.95倍。发生非症状性出血 4.65%、症状性出血3.91%。死于症状性出血者占 1.95%。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续表1)
(三)感染性动脉瘤 (四)外伤性假动脉瘤 (五)其他
4、出血性梗死 5、无症状性梗死 6、其他 7、原因不明 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四、脑血管性痴呆 五、高血压脑病 六、颅内动脉瘤 (一)先天性动脉瘤 (二)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七、颅内血管畸形 (一)脑动静脉畸形 (二)海绵状血管瘤 (三)静脉性血管畸形 (四)Galen静脉瘤 (五)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六)毛细血管扩张症 (七)毛细血管瘤 (八)脑-面血管瘤病 (九)颅内-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
15
成年晚期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闭塞疾病 血栓闭塞性疾病 腔隙状态 脑出血(多种原因) 多发性梗死性痴呆 Binswanger病
16
(三)脑缺血和脑梗死的诸成因
17
18
三、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
(一)脑缺血
19
20
(二)脑缺血后的生化学的系列改变
21
生化学的系列改变
血流量减少
细胞能量储备耗竭 Na+/K+泵衰竭 细胞膜去极化 A= 电压控制钙通道开放 细胞内Ca2+浓度升高 脂酶 激活 NO合成酶 蛋白酶 核酸内切酶
ΔNMDA(N-甲基-D。天冬氨酸)
酸中毒 B 谷氨酸释放
=C
图例: A: 钙离子拮抗剂 B: 谷氨酸释放抑制剂 C :NMDA及非NMDA受体拮 抗剂 D: 自由基清除剂
35
第二阶段
511例中90.98%为发病6小时内接受治疗者,其中 19.13%为3小时内,6~12小时者占9%。UK150万 IU组170例,100万IU组177例,安慰剂组164例。 ESS评分,150万IU组明显优于100万IU组,100万 IU组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均<0.05。150万IU组中 <3小时者其ESS优于3~6小时组。无论是Barthel指 数、Rankin量表计算,3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死于脑 出血150万IU组5例(1.72%),100万IU组3例 (1.07%),安慰剂组为0。出血性梗死者150万IU 组14例,100万IU组9例,安慰剂组7例,无明显差 异。
再灌注
炎症
ΔNMDA,AMPA及代谢性受体激活
NO
自由基生成 =D 细胞死亡
AMPA(ą-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氧吡咯丙酸)
22
(三)脑梗死不同时期的病理、
CT、MRI改变
23
脑梗死不同时期的病理CT、MRI改变
梗死时间 0~6小时 6~24小时 1~7天 病理改变 细胞毒性脑水肿 脑水肿,脑细胞坏死 逐渐加重的脑水肿细 胞坏死,中性白细胞 增多 CT 一般无改变 少数出现低密度区 无强化 明显的低密度灶, 有占位效应,可疑 强化 MRI 30分钟后呈现T1、T2 延长 明显长T1、T2信号 明显长T1、T2信号占 位效应
5
二、脑血管病的病因
(一)动脉和静脉改变引起的脑部异常的 原因
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栓塞 高血压性出血 破裂或未破裂的囊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
6
动脉炎
脑膜血管梅毒,继发于化脓性和结核性脑膜炎 的血管炎,罕见的感染(斑疹伤寒、血吸虫病、 疟疾、毛霉菌病等) 结缔组织病(结节性动脉炎、红斑狼疮)坏死 性动脉炎、Wegener动脉炎、颞动脉炎、 Takaysu病、主动脉肉芽肿性或巨细胞动脉炎、 脑动脉巨细胞肉芽肿性动脉炎
32
脑梗死复发:发病14天内复发率2%,1 月内为7.9%,心源性栓塞为4.3%,腔隙性梗 死为2.2%。复发与高血压及高血糖有关。
缺血性卒中后几天至几周神经系统和内科 系统的并发症可使病残程度加重,甚至导 致死亡。对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早期预防是必要的。
33
五、“九五”攻关课题总结
低血钾症:发生率为52.5%,是丘脑下 部受损造成体内钾代谢异常的结果。
29
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深静脉血栓 (DVT)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并发 症,2-54%的病人可发生DVT,多
见于瘫痪肢体。DVT的主要危险是
肺栓塞,后者占死因的3-15%。
褥疮
30
(三)神经系统并发症
进展性神经功能缺损:发病1周内2643%的病人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包括意识 及局灶体征加重,多为48小时内停止发展。
31
出血性转化(HT):包括小至瘀点样出 血到症状明显的大血肿。
癫痫发作:头2周内发生率为3.8-6.5%, 复发率为0-40%。 抑郁症:头2周内伴有抑郁症者多达50%, 其中一半以上为重度抑郁症,以老年人多 见。
8
淀粉样血管病 分离性主动脉瘤 动脉血管造影并发症 伴持久缺陷的神经性偏头痛 伴有天幕、枕骨大孔和大脑镰下疝
9
混杂型:纤维肌发育不良,伴有颈内动脉、大 脑中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的局部分离;X线、 闭合性脑外伤时不能解释的大脑动脉梗死、未 破裂的囊性动脉瘤压迫、口服避孕药并发症 儿童和成人未确定原因疾病;烟雾病和其他疾 病
10
(二)各年龄组的特征性脑血管病
产前循环疾病导致 脑穿通畸形 脑积水 低氧血症损伤 单侧脑梗死 围生期和产后循环障碍引起 早产儿心肺衰竭和缺血性病——大理石状态 脑室周围梗死 早产儿基质出血和缺血灶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
11
婴儿和儿童:与以下情况有关的血管性疾病
缺血性脑卒中 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异常栓塞 烟雾病 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红斑狼疮 镰形细胞贫血 线粒体疾病(MELAS) 同型半脱氨酸尿症和Fabry血管角化病
0
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的 几个问题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田时雨
邹小英
1
一、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二、脑血管病的病因
来自百度文库
三、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
四、急性脑卒中的并发症
五、“九五”攻关课题总结
六、神经保护剂的临床开发
2
一、脑血管疾病的分类(1995年)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一)颈动脉系统 (二)椎-基底动脉系统 二、脑卒中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动脉瘤破裂引起 1、高血压脑出血 2、继发于梗死的出血 3、肿瘤性出血 4、血液病引起 5、淀粉样脑血管病 6、动脉炎引起
36
结论
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治疗 急性脑梗死(6小时以内)效果满 意,相对比较安全,在严格掌握适 应证的情况下,值得推广应用。
37
六、神经保护剂的临床开发
38
脑保护药——最近的临床试验的结果 机 制 药 名 结 果 抑制谷氨酸 竞争性拮抗NMDA受体 CGS 19775 Ⅲ期无效 非竞争性拮抗NMDA受体 aptiganel Ⅲ期无效 dextrorphan Ⅱ期中止 magnesium Ⅲ期进行中 NPS 1506 Ⅱa期中止 remacemide Ⅲ期borderline 拮抗NMDA受体甘氨酸 ACEA 1021 Ⅰ期中止 结合部位 GV 150526 Ⅱ期无效 拮抗NMDA受体多胺 SL 82-0715 Ⅲ期中断 结合部位 拮抗AMPA受体 YM 872 Ⅱ期进行中 ZK -200775 Ⅱa期中止
26
脑肾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 脑内分泌综合征:急性缺血性卒中反应性高血 糖(生糖素↑,降糖素↓的结果)。发病头24 小时内40-50%的病人血糖升高,其中一半以上 为非糖尿病性,七天内可降至病前水平。此期 可发生高渗性昏迷。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可产 生尿崩症。
27
中枢性高热:发热,在缺血性卒中后数天
(1)先天性动脉瘤 (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3)感染性动脉瘤 2、血管畸形 3、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4、其他 5、原因未明 (二)脑出血
7、药物引起 8、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 9、其他 10、原因未明 (三)脑梗死 1、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2、脑栓塞 (1)心源性
3
(2)动脉源性 (3)其他 3、腔隙性梗死
4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续表2)
(十)其他 八、脑动脉炎 (一)感染性动脉炎 (二)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三)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 (四)淀粉样血管病
(二)大动脉炎(主动弓综合征) (五)动脉壁夹层病变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 (六)其他 十、颅内静脉病、静脉窦及脑部静脉 (四)结节性多动脉炎 血栓形成 (五)颞动脉炎 (一)海绵窦血栓形成 (六)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二)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七)其他 (三)直窦血栓形成 九、其他动脉疾病 (四)横窦血栓形成 (一)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五)其他
12
青春期和成人早期:血管闭塞或出血 与下列情况有关
妊娠和产褥期 雌激素相关性脑卒中 偏头痛 血管畸形 过早的动脉硬化
13
动脉炎 瓣膜性心脏病 镰形细胞贫血 抗磷脂血管病,血浆C蛋白缺乏等 烟雾病,Takayasu病 动脉分离
14
中年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和栓塞 心源性栓塞 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 破裂性囊性动脉瘤 分割性动脉瘤 纤维瘤发育不良
7 ~14天
中心性坏死,周围血 管新生,血-脑屏障通 透性最大
水肿消退毛细血管增 生,侧支循环形成 逐渐恢复或形成囊性 脑软化
低密度区边缘渐清 T1、T2信号稳定或更 楚,占位效应消退。 延长 脑回状强化
可出现模糊效应 低密度边清或形成 中囊,脑回状强化 长T1、T2信号 长T1、T2信号
24
14~21天 21~
(续表)39
(续表) 抑制谷氨酸释放 刺激GABA受体 刺激阿片类受体 刺激5-羟色胺受体 其它 抑制Ca2+内流 抑制电位依赖性Ca2+通道 刺激电位依赖性K+通道 抑制Na+内流 抑制电位依赖性Na+通道
清除自由基 消除羟自由基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样作用
clomethiazole nalmefene Baye 3702 lubeluzole nimodipine flunarizine BMS-204352 fosphenytoin BW 619C89 Edaravone Ebselen
四、急性脑卒中的并发症
25
(一)脑内脏综合征
脑胃肠综合征:缺血性卒中头1个月内胃肠出血 率为0.1%-3%(有的人认为是4.9-13.7%)。 脑心综合征:缺血性卒中发病头5日内29%的 病人有ST段下降,35%有室性心律失常(亦有 在七日内,有5.8%可发生心肌梗塞)。
脑肺综合征:急性肺水肿,可占3-5%,混合型 和内侧型脑出血多见。
7
脑内血栓性静脉炎:继发于耳、鼻窦、面部感染 等;伴有脑膜炎和硬膜下积脓;衰竭状态;产后、 手术后、心衰、血液病(红细胞增多症、镰形细 胞病)和未确定病因的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抗凝剂和溶栓剂、凝血因子疾病、 红细胞增多症、镰形细胞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血栓性细胞增多症、静脉内淋巴瘤等 颈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外伤和解剖
Ⅲ期无效 Ⅲ期无效 Ⅲ期进行中 Ⅲ期无效 Ⅲ期无效 Ⅲ期无效 Ⅲ期无效 Ⅲ期无效 Ⅱ期中止 Ⅲ期有效 Ⅲ期部分有效
40
(续表) 细胞膜稳定 抑制脂质过氧化 磷脂酰胆碱前体 抑制白血球粘附 生长因子
内有22-43%的病人发热,多数为肺及泌尿 系感染,多见于大面积脑梗塞者。中枢性高 热是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损害所致,可高 达39-40℃以上,肢端发凉,多为1-2天内死 亡;亦要注意败血症。
28
(二)五大并发症
肺部感染:感染率12-31%。在第1个 月中肺炎几乎占死因的1/4。
泌尿系感染:常见,多为插尿管者。
溶栓治疗是国家“九五”攻关课题,自1996年 至2000年共收集1027例,由全国40余家医院共
同完成。1996年11月~1998年7月为开放试验,
共收集516例;第二阶段为多中心、随机、双盲、 安慰剂对照试验,从1998年6月~2000年12月 共收集病例511例。
34
第一阶段
516例中发病<6小时者占52.6%,6~12小 时占30.48%,用尿激酶治疗药量50 ~150万IU, 如肌力无恢复,追加25 ~50万IU。87.53%的病 例于治疗后24小时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欧洲卒中评 分(ESS)增加10分以上,ESS增加幅度与治疗时 间窗明显正相关。14.67%的病例于36小时内发生 不同程度再瘫痪,其发生率与治疗时间窗呈负相关, 根据Cox Risk Model计算,时间窗>6小时的复 发率为<6小时的1.95倍。发生非症状性出血 4.65%、症状性出血3.91%。死于症状性出血者占 1.95%。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续表1)
(三)感染性动脉瘤 (四)外伤性假动脉瘤 (五)其他
4、出血性梗死 5、无症状性梗死 6、其他 7、原因不明 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四、脑血管性痴呆 五、高血压脑病 六、颅内动脉瘤 (一)先天性动脉瘤 (二)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七、颅内血管畸形 (一)脑动静脉畸形 (二)海绵状血管瘤 (三)静脉性血管畸形 (四)Galen静脉瘤 (五)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六)毛细血管扩张症 (七)毛细血管瘤 (八)脑-面血管瘤病 (九)颅内-颅外血管交通性动静脉畸形
15
成年晚期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闭塞疾病 血栓闭塞性疾病 腔隙状态 脑出血(多种原因) 多发性梗死性痴呆 Binswanger病
16
(三)脑缺血和脑梗死的诸成因
17
18
三、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
(一)脑缺血
19
20
(二)脑缺血后的生化学的系列改变
21
生化学的系列改变
血流量减少
细胞能量储备耗竭 Na+/K+泵衰竭 细胞膜去极化 A= 电压控制钙通道开放 细胞内Ca2+浓度升高 脂酶 激活 NO合成酶 蛋白酶 核酸内切酶
ΔNMDA(N-甲基-D。天冬氨酸)
酸中毒 B 谷氨酸释放
=C
图例: A: 钙离子拮抗剂 B: 谷氨酸释放抑制剂 C :NMDA及非NMDA受体拮 抗剂 D: 自由基清除剂
35
第二阶段
511例中90.98%为发病6小时内接受治疗者,其中 19.13%为3小时内,6~12小时者占9%。UK150万 IU组170例,100万IU组177例,安慰剂组164例。 ESS评分,150万IU组明显优于100万IU组,100万 IU组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均<0.05。150万IU组中 <3小时者其ESS优于3~6小时组。无论是Barthel指 数、Rankin量表计算,3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死于脑 出血150万IU组5例(1.72%),100万IU组3例 (1.07%),安慰剂组为0。出血性梗死者150万IU 组14例,100万IU组9例,安慰剂组7例,无明显差 异。
再灌注
炎症
ΔNMDA,AMPA及代谢性受体激活
NO
自由基生成 =D 细胞死亡
AMPA(ą-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氧吡咯丙酸)
22
(三)脑梗死不同时期的病理、
CT、MRI改变
23
脑梗死不同时期的病理CT、MRI改变
梗死时间 0~6小时 6~24小时 1~7天 病理改变 细胞毒性脑水肿 脑水肿,脑细胞坏死 逐渐加重的脑水肿细 胞坏死,中性白细胞 增多 CT 一般无改变 少数出现低密度区 无强化 明显的低密度灶, 有占位效应,可疑 强化 MRI 30分钟后呈现T1、T2 延长 明显长T1、T2信号 明显长T1、T2信号占 位效应
5
二、脑血管病的病因
(一)动脉和静脉改变引起的脑部异常的 原因
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栓塞 高血压性出血 破裂或未破裂的囊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
6
动脉炎
脑膜血管梅毒,继发于化脓性和结核性脑膜炎 的血管炎,罕见的感染(斑疹伤寒、血吸虫病、 疟疾、毛霉菌病等) 结缔组织病(结节性动脉炎、红斑狼疮)坏死 性动脉炎、Wegener动脉炎、颞动脉炎、 Takaysu病、主动脉肉芽肿性或巨细胞动脉炎、 脑动脉巨细胞肉芽肿性动脉炎
32
脑梗死复发:发病14天内复发率2%,1 月内为7.9%,心源性栓塞为4.3%,腔隙性梗 死为2.2%。复发与高血压及高血糖有关。
缺血性卒中后几天至几周神经系统和内科 系统的并发症可使病残程度加重,甚至导 致死亡。对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早期预防是必要的。
33
五、“九五”攻关课题总结
低血钾症:发生率为52.5%,是丘脑下 部受损造成体内钾代谢异常的结果。
29
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深静脉血栓 (DVT)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并发 症,2-54%的病人可发生DVT,多
见于瘫痪肢体。DVT的主要危险是
肺栓塞,后者占死因的3-15%。
褥疮
30
(三)神经系统并发症
进展性神经功能缺损:发病1周内2643%的病人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包括意识 及局灶体征加重,多为48小时内停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