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文献的校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自文库
校勘学,就是研究和总结校勘规律的一门 科学。 除对文献材料发生错误的规律进行总结外, 人们还对校勘的作用、方法、据以校勘的资料、 校勘者应具备的条件、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等 进行探索,在校勘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校勘学。
(三)校勘学的功用 1.其功用是为人们读书治学提供符合或接近原 稿的书面材料。 现代学者胡适先生认为:“校勘之学起于文件 传写的不易避免错误。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 越多,错误的机会也越多。校勘学的任务是要 改正这些传写的错误,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 目,或使他和原本相差最微。”(《胡适书评 序跋集· 校勘学方法论》)
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认为
是在清代。正如梁启超先生说: ‚清儒之有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 古书传习愈希者,其传抄踵刻讹谬愈甚,驯致 (逐渐达到 )不可读,而其书以废。清儒则 博征善本以校勘之,校勘遂成一专门学。‛ (《清代学术概论》) 随着校勘事业的发展,清代也出现了校勘学这 一专门术语。朱一新说:“国朝人于校勘之学 最精。”(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三)
从西汉刘向大规模校勘中秘书(宫廷藏书
),
人们对校勘规律进行了不断探索。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首《条例》对经、 注出现文字错误的情况和原因作了比较系统 的概括。 北宋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十卷,将他和 周必大等人共同校勘《文苑英华》过程中有 关校勘方面的成果归纳为十类四十五个子目。 由于其条理与清晰超过前人。清人顾广圻 (yí n)称赞说:“此书乃校雠之楷模,岂独 读《英华》者资其是正哉!”(《思适斋集》卷 十五《书文苑英华辨证后》)
字形相近而误 字音相近而误 因上下文而误
臆改而致误
不识古字而误改
不懂古音而误改 不知古义而误改 不懂语法而误改 不知专业术语而误改
(1)字形致误
由于汉字形体几经演变,篆、隶、章草、行、
楷以及印刷字体,又由于便于抄写而产生大量 俗字、简字以及重文省略、缺字空围等符号, 造成各种字形致误的类型。 如,江南本《汉书· 田延年传》:“今县官出 三千万自之,何哉?” 王念孙认为“自”当为“匃” (gài)。《广 雅》:“匃,与也。”《汉纪》“出三千万钱 与之”,可为旁证。因隶书“匃”作“匄” (gài ),字形与“自”相似,因此讹为 “自” 。
3.衍
原稿本无而传写、刻印、排印误增的文字称衍
文,又称羡文、衍字。 如《后汉书· 郑玄传》所载《戒子书》:“吾 家旧贫,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 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yǎn)、豫 之域。” 阮元在郑玄墓地看到金代刻《后汉大司农郑公 碑》,碑文无“不”字,后来陈鳣(zhān ) 见到元大德本《后汉书》,“不为父母昆弟所 容”句中也无“不”字,说明“不”字为衍文。
文献错讹的类型:
1.讹 又称“误文”,就是文献原有文字写错了。 晋代葛洪说:“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
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 也。”(葛洪《抱朴子· 内篇》卷十九《遐览》) 因此,古人将文字错讹的现象成为“鲁鱼亥 豕”。造成讹文有以下几种原因:
抄刻中无意而误
从上可见,校勘,就是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种
种原因而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恢复 或接近本来面目,以及指出有关记载的疑似问 题。 据考察,早在南北朝时,“校”和“勘”二字 被连用来表示核对文字的意义,不过那时不叫 “校勘”而叫“勘校”。 至宋代的馆阁,已增设“校勘”一职,可见此 词至迟到宋代已被普遍使用。
需要澄清的两个概念 1.校勘与校雠的区别
校雠是简册时代校书的一个环节。所谓“校
雠”就是今天校勘中的对校,也即版本校。 由于那时简册笨重,这一工作通常由两个人 来完成。而今天的校勘含义较“校雠”宽泛 了很多,除对校外,还包括本校、它校和理 校等方法。
2.校勘与校对的区别
校对是出版的一个环节,它的唯一任务就是:
2.脱
文献文字在传写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
也称夺文或阙文。从脱文的多少看,有脱字、 脱句、脱简、脱行、脱页等多种。 孔子说:“吾犹及史之阙文也。”(《论 语· 卫灵公》)可见脱文现象出现甚早。古代 简书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 称为“脱简”,后世因而也称脱文为“脱 简”。
音而异形异义,其表现就是因字形的不同而 造成误字。 如《荀子· 儒效》:“若夫謪德而定次。” 王念孙认为,“謪”(shāng )为“譎” ( jué)之讹误。因“譎”、“决”古音通, 则意同,为“决其德之大小而定位次”。 另如,《长编》卷六三真宗景德三年五月庚 申,“但令遣长子、亲第宿卫京师。” “亲 第”当作“亲弟”。
保障出版物和原稿绝对一致。因此,校对基 本上是一项机械性工作。校对虽然也是 “对”,也是“核查”,但它是单向的,必 须忠实于原稿,因此,与作为学术工作的校 勘有明显的不同。 校勘古书的目的是恢复古书原貌,正本清源, 以便于古籍整理和古籍研究。不过,校勘并 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校勘时,往往有 人喜欢妄改古人文章,这是校勘中最忌讳的 事情。
“校”与“勘”合用,作“勘校”或“校勘”。 《魏书· 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 神固、刘燮等勘校(拾遗补缺)石经,其残缺者, 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
与“校勘”一词意义相同的,还有“校雠”: 应劭《风俗通》:“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 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 也。”可见,校雠也有校勘文字错误的原始意义。
衍文也有衍出一句以至数句的,
如《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杨雄以为靡丽
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 雅,不已亏乎?”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 考史》 指出其为后人取《汉书· 司马相如传》赞语, 正是。
4.倒
倒文,指原稿文字具存,并无讹误、缺脱或衍
羡,但在流传过程中,文字的先后次序被颠倒。 古时钩改文字称“乙”,所以倒文又称“乙文” 或“倒乙”。倒文被纠正称为乙正或乙转。其 中有字倒、句倒、篇章倒等情况,甚至目录、 表格也有错乱的现象。 字倒之例,如《淮南子· 人间训》:“家富良 马”。 王念孙指出:“良马”本为“马良”,与“家 富”相对为文。
二、文献讹误的类型及识别 (一)校勘的对象 文献材料经过传抄、刻印、排印等,出现错误 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如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 自序说: “盖是书(《广雅》)之讹脱久矣,今据耳目 所及,旁考诸书以校此本,凡字之讹者五百八 十,脱者四百九十,衍者三十九,先后错乱者 百二十三,正文误入音内者十九,音内字误入 正文者五十七。” 这说明古籍的各类错误之多。
如《国语· 鲁语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
十二篇,以《那》为首。”这里的“校”, 就是指校正文献的文字异同。
“勘”,也作“刊”。《玉篇》:“刊,削也、
定也、除也。”可见,勘、刊有“削除覆定” 之义。这与中国早期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 如汉应劭《风俗通义· 古制》:“刘向为孝成皇 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 可见,古人整理图书先写在竹简上,这便于发 现错误时削除改正,待校订无误后,再写在缣 帛上。因此,“勘”有改正文字之义。
清代学者王念孙对误例的总结达到了崭新的
水平,其《读书杂志· 淮南内篇· 后序》列举各 种“误例”共六十二种。主要从书面材料发 生错误类型的角度来分类总结的,因此具有 更加普遍的意义,标志着对校勘条例的概况 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五至卷七,在王念 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二十四种误例。
(二)校勘学的产生及定义 我国的校勘事业起源很早,周秦时代已有从 事校勘的事例。如《吕氏春秋· 慎行论· 察传》: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 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 ‘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 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己”字缺两“I”便误为“三”,古文“亥” 作“ ”,“豕”作“ ”,非常近似,故子 夏根据文义及字形加以校勘,从而纠正其错误。 这是校勘学的萌芽。
三、校勘的原则与方法
1.征引本书的相关记载进行校勘——本校法 2.征引他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校勘——他校法
——不校校之 4.“为文不辞,改之不疑” ——出校不改
3.运用考辨,明辨是非
清人叶德辉《藏书十约》将前人的校书方法归
纳为“死校”和“活校”两种:“死校者,据 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勾乙如其书,一点 一画,照录而不改。”“活校者,以群书所引, 改其误字,补其阙文。” 近人朱希祖《郦亭藏书题跋记· 校本意林跋》 中也提出了两种校勘方法: 一则罗列各本, 择善而从;其不善者,弃而不信。类似“活 校”。 一则择一本为主,而又罗列各本之异 同。类似“死校”。
5.错乱
错乱,又称错简,既指雕版刻印以前的简帛书
籍,因简、帛次序错乱而造成的错误,也指后 世刊印书籍的错页。 如《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元狩三年“御史大 夫”栏:“三月壬辰,廷尉张汤为御史大夫。 六年,有罪自杀。” 《史记·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作“元狩二 年”。《汉纪》载:“二年三月壬辰,御史大 夫李蔡为丞相,张汤为御史大夫。”可见, 《汉书》将“元狩二年”史事错乱为“三年”。
又如,《诗经· 硕鼠》:“誓将去女,适彼乐
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韩诗外传》 引作:“誓将去女,适彼乐土。适彼乐土, 爰得我所。” 俞樾认为,当以《韩诗》为正。因古代抄写 重叠句时,写作“适二彼二乐二土二”,就 逐渐讹误为“适彼乐土,乐土乐土”。
(2)语音致误
语音致误的原因是汉字形音义的矛盾,即同
如今本《墨子· 鲁问》:“公输子削竹木以为
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在唐代《初学记· 果木部》、《白氏六帖》九 十五引此作“公输子削竹木因为鹊,鹊成而 飞之,三日不下”,则今本脱一“鹊”字。
如《文心雕龙· 隐秀》一篇脱去一页,后人予以
增补,已非原貌。黄侃称:“此纸亡于元时, 则宋时尚得见之。惜少征引者。唯张戒《岁寒 堂诗话》引刘勰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 前曰秀。’此真《隐秀》篇之文,今本既云出 于宋椠(qiàn),何以遗此二言?然则赝 (yàn )迹至斯愈显,不待考索文理而亦知之 矣。” 古代脱文甚至有脱卷的情况,如《汉志》著录 《太史公百三十篇》,注曰:“十篇有录无 书。”可见东汉之时《史记》已有十篇(亦即 十卷)亡佚。
又如,《荀子· 议兵》:“明道而分钧之。”
清卢文弨说,《史记》、《韩诗外传》引该文
作“均分”,“钧”、“均”相通,当依《史 记》、《韩诗外传》乙转。 句倒之例,如《老子》第十四章:“迎之不见 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周祖谟指出:“汉代 帛书《老子》乙本作:‘随之而不见其后,迎 之而不见其首。’”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一、校勘的含义和功用 (一)“校勘”释义 “校”,《说文解字》:“校( ),木 囚也。从木,交声。”指古代拘束犯人的刑具木 枷。 一副木枷由两片组成,而两片大小必须大体 一致,才便于上锁,因此事先要将它们放在一起 加以比较。因此,“校”字用作动词时,便有 “比勘、核对”的意思。
2.读书应求善本,善本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符合
或接近原稿,而校勘不但是使今本符合或接近 原稿的一种特定手段,而且也是鉴定其是否符 合或接近原稿的一种可靠方法。 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序中说:“欲读书必 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 3.校勘有益于书籍的整理与出版。 陈垣先生《校勘学释例》自序也说:“以元本 及诸本校沈刻《元典章》,凡得谬误一万二千 余条。”
校勘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文字方面的问题,
而且要注意史实问题,即著述本身记载的正 确与否。 也就是说,校勘的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文字正误、衍脱、倒置、错简等的审核, 以示版本之真; 一是对内容和有关记载是否真实可靠的审核, 以求史实之真。当然,这两个求真要以前者 为主,这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校勘的重点 所在。
校勘学,就是研究和总结校勘规律的一门 科学。 除对文献材料发生错误的规律进行总结外, 人们还对校勘的作用、方法、据以校勘的资料、 校勘者应具备的条件、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等 进行探索,在校勘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校勘学。
(三)校勘学的功用 1.其功用是为人们读书治学提供符合或接近原 稿的书面材料。 现代学者胡适先生认为:“校勘之学起于文件 传写的不易避免错误。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 越多,错误的机会也越多。校勘学的任务是要 改正这些传写的错误,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 目,或使他和原本相差最微。”(《胡适书评 序跋集· 校勘学方法论》)
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认为
是在清代。正如梁启超先生说: ‚清儒之有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 古书传习愈希者,其传抄踵刻讹谬愈甚,驯致 (逐渐达到 )不可读,而其书以废。清儒则 博征善本以校勘之,校勘遂成一专门学。‛ (《清代学术概论》) 随着校勘事业的发展,清代也出现了校勘学这 一专门术语。朱一新说:“国朝人于校勘之学 最精。”(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三)
从西汉刘向大规模校勘中秘书(宫廷藏书
),
人们对校勘规律进行了不断探索。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首《条例》对经、 注出现文字错误的情况和原因作了比较系统 的概括。 北宋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十卷,将他和 周必大等人共同校勘《文苑英华》过程中有 关校勘方面的成果归纳为十类四十五个子目。 由于其条理与清晰超过前人。清人顾广圻 (yí n)称赞说:“此书乃校雠之楷模,岂独 读《英华》者资其是正哉!”(《思适斋集》卷 十五《书文苑英华辨证后》)
字形相近而误 字音相近而误 因上下文而误
臆改而致误
不识古字而误改
不懂古音而误改 不知古义而误改 不懂语法而误改 不知专业术语而误改
(1)字形致误
由于汉字形体几经演变,篆、隶、章草、行、
楷以及印刷字体,又由于便于抄写而产生大量 俗字、简字以及重文省略、缺字空围等符号, 造成各种字形致误的类型。 如,江南本《汉书· 田延年传》:“今县官出 三千万自之,何哉?” 王念孙认为“自”当为“匃” (gài)。《广 雅》:“匃,与也。”《汉纪》“出三千万钱 与之”,可为旁证。因隶书“匃”作“匄” (gài ),字形与“自”相似,因此讹为 “自” 。
3.衍
原稿本无而传写、刻印、排印误增的文字称衍
文,又称羡文、衍字。 如《后汉书· 郑玄传》所载《戒子书》:“吾 家旧贫,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 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yǎn)、豫 之域。” 阮元在郑玄墓地看到金代刻《后汉大司农郑公 碑》,碑文无“不”字,后来陈鳣(zhān ) 见到元大德本《后汉书》,“不为父母昆弟所 容”句中也无“不”字,说明“不”字为衍文。
文献错讹的类型:
1.讹 又称“误文”,就是文献原有文字写错了。 晋代葛洪说:“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
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 也。”(葛洪《抱朴子· 内篇》卷十九《遐览》) 因此,古人将文字错讹的现象成为“鲁鱼亥 豕”。造成讹文有以下几种原因:
抄刻中无意而误
从上可见,校勘,就是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种
种原因而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恢复 或接近本来面目,以及指出有关记载的疑似问 题。 据考察,早在南北朝时,“校”和“勘”二字 被连用来表示核对文字的意义,不过那时不叫 “校勘”而叫“勘校”。 至宋代的馆阁,已增设“校勘”一职,可见此 词至迟到宋代已被普遍使用。
需要澄清的两个概念 1.校勘与校雠的区别
校雠是简册时代校书的一个环节。所谓“校
雠”就是今天校勘中的对校,也即版本校。 由于那时简册笨重,这一工作通常由两个人 来完成。而今天的校勘含义较“校雠”宽泛 了很多,除对校外,还包括本校、它校和理 校等方法。
2.校勘与校对的区别
校对是出版的一个环节,它的唯一任务就是:
2.脱
文献文字在传写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
也称夺文或阙文。从脱文的多少看,有脱字、 脱句、脱简、脱行、脱页等多种。 孔子说:“吾犹及史之阙文也。”(《论 语· 卫灵公》)可见脱文现象出现甚早。古代 简书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 称为“脱简”,后世因而也称脱文为“脱 简”。
音而异形异义,其表现就是因字形的不同而 造成误字。 如《荀子· 儒效》:“若夫謪德而定次。” 王念孙认为,“謪”(shāng )为“譎” ( jué)之讹误。因“譎”、“决”古音通, 则意同,为“决其德之大小而定位次”。 另如,《长编》卷六三真宗景德三年五月庚 申,“但令遣长子、亲第宿卫京师。” “亲 第”当作“亲弟”。
保障出版物和原稿绝对一致。因此,校对基 本上是一项机械性工作。校对虽然也是 “对”,也是“核查”,但它是单向的,必 须忠实于原稿,因此,与作为学术工作的校 勘有明显的不同。 校勘古书的目的是恢复古书原貌,正本清源, 以便于古籍整理和古籍研究。不过,校勘并 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校勘时,往往有 人喜欢妄改古人文章,这是校勘中最忌讳的 事情。
“校”与“勘”合用,作“勘校”或“校勘”。 《魏书· 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 神固、刘燮等勘校(拾遗补缺)石经,其残缺者, 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
与“校勘”一词意义相同的,还有“校雠”: 应劭《风俗通》:“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 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 也。”可见,校雠也有校勘文字错误的原始意义。
衍文也有衍出一句以至数句的,
如《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杨雄以为靡丽
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 雅,不已亏乎?”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 考史》 指出其为后人取《汉书· 司马相如传》赞语, 正是。
4.倒
倒文,指原稿文字具存,并无讹误、缺脱或衍
羡,但在流传过程中,文字的先后次序被颠倒。 古时钩改文字称“乙”,所以倒文又称“乙文” 或“倒乙”。倒文被纠正称为乙正或乙转。其 中有字倒、句倒、篇章倒等情况,甚至目录、 表格也有错乱的现象。 字倒之例,如《淮南子· 人间训》:“家富良 马”。 王念孙指出:“良马”本为“马良”,与“家 富”相对为文。
二、文献讹误的类型及识别 (一)校勘的对象 文献材料经过传抄、刻印、排印等,出现错误 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如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 自序说: “盖是书(《广雅》)之讹脱久矣,今据耳目 所及,旁考诸书以校此本,凡字之讹者五百八 十,脱者四百九十,衍者三十九,先后错乱者 百二十三,正文误入音内者十九,音内字误入 正文者五十七。” 这说明古籍的各类错误之多。
如《国语· 鲁语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
十二篇,以《那》为首。”这里的“校”, 就是指校正文献的文字异同。
“勘”,也作“刊”。《玉篇》:“刊,削也、
定也、除也。”可见,勘、刊有“削除覆定” 之义。这与中国早期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 如汉应劭《风俗通义· 古制》:“刘向为孝成皇 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 可见,古人整理图书先写在竹简上,这便于发 现错误时削除改正,待校订无误后,再写在缣 帛上。因此,“勘”有改正文字之义。
清代学者王念孙对误例的总结达到了崭新的
水平,其《读书杂志· 淮南内篇· 后序》列举各 种“误例”共六十二种。主要从书面材料发 生错误类型的角度来分类总结的,因此具有 更加普遍的意义,标志着对校勘条例的概况 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五至卷七,在王念 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二十四种误例。
(二)校勘学的产生及定义 我国的校勘事业起源很早,周秦时代已有从 事校勘的事例。如《吕氏春秋· 慎行论· 察传》: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 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 ‘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 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己”字缺两“I”便误为“三”,古文“亥” 作“ ”,“豕”作“ ”,非常近似,故子 夏根据文义及字形加以校勘,从而纠正其错误。 这是校勘学的萌芽。
三、校勘的原则与方法
1.征引本书的相关记载进行校勘——本校法 2.征引他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校勘——他校法
——不校校之 4.“为文不辞,改之不疑” ——出校不改
3.运用考辨,明辨是非
清人叶德辉《藏书十约》将前人的校书方法归
纳为“死校”和“活校”两种:“死校者,据 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勾乙如其书,一点 一画,照录而不改。”“活校者,以群书所引, 改其误字,补其阙文。” 近人朱希祖《郦亭藏书题跋记· 校本意林跋》 中也提出了两种校勘方法: 一则罗列各本, 择善而从;其不善者,弃而不信。类似“活 校”。 一则择一本为主,而又罗列各本之异 同。类似“死校”。
5.错乱
错乱,又称错简,既指雕版刻印以前的简帛书
籍,因简、帛次序错乱而造成的错误,也指后 世刊印书籍的错页。 如《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元狩三年“御史大 夫”栏:“三月壬辰,廷尉张汤为御史大夫。 六年,有罪自杀。” 《史记·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作“元狩二 年”。《汉纪》载:“二年三月壬辰,御史大 夫李蔡为丞相,张汤为御史大夫。”可见, 《汉书》将“元狩二年”史事错乱为“三年”。
又如,《诗经· 硕鼠》:“誓将去女,适彼乐
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韩诗外传》 引作:“誓将去女,适彼乐土。适彼乐土, 爰得我所。” 俞樾认为,当以《韩诗》为正。因古代抄写 重叠句时,写作“适二彼二乐二土二”,就 逐渐讹误为“适彼乐土,乐土乐土”。
(2)语音致误
语音致误的原因是汉字形音义的矛盾,即同
如今本《墨子· 鲁问》:“公输子削竹木以为
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在唐代《初学记· 果木部》、《白氏六帖》九 十五引此作“公输子削竹木因为鹊,鹊成而 飞之,三日不下”,则今本脱一“鹊”字。
如《文心雕龙· 隐秀》一篇脱去一页,后人予以
增补,已非原貌。黄侃称:“此纸亡于元时, 则宋时尚得见之。惜少征引者。唯张戒《岁寒 堂诗话》引刘勰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 前曰秀。’此真《隐秀》篇之文,今本既云出 于宋椠(qiàn),何以遗此二言?然则赝 (yàn )迹至斯愈显,不待考索文理而亦知之 矣。” 古代脱文甚至有脱卷的情况,如《汉志》著录 《太史公百三十篇》,注曰:“十篇有录无 书。”可见东汉之时《史记》已有十篇(亦即 十卷)亡佚。
又如,《荀子· 议兵》:“明道而分钧之。”
清卢文弨说,《史记》、《韩诗外传》引该文
作“均分”,“钧”、“均”相通,当依《史 记》、《韩诗外传》乙转。 句倒之例,如《老子》第十四章:“迎之不见 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周祖谟指出:“汉代 帛书《老子》乙本作:‘随之而不见其后,迎 之而不见其首。’”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一、校勘的含义和功用 (一)“校勘”释义 “校”,《说文解字》:“校( ),木 囚也。从木,交声。”指古代拘束犯人的刑具木 枷。 一副木枷由两片组成,而两片大小必须大体 一致,才便于上锁,因此事先要将它们放在一起 加以比较。因此,“校”字用作动词时,便有 “比勘、核对”的意思。
2.读书应求善本,善本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符合
或接近原稿,而校勘不但是使今本符合或接近 原稿的一种特定手段,而且也是鉴定其是否符 合或接近原稿的一种可靠方法。 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序中说:“欲读书必 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 3.校勘有益于书籍的整理与出版。 陈垣先生《校勘学释例》自序也说:“以元本 及诸本校沈刻《元典章》,凡得谬误一万二千 余条。”
校勘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文字方面的问题,
而且要注意史实问题,即著述本身记载的正 确与否。 也就是说,校勘的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文字正误、衍脱、倒置、错简等的审核, 以示版本之真; 一是对内容和有关记载是否真实可靠的审核, 以求史实之真。当然,这两个求真要以前者 为主,这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校勘的重点 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