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古典文献的校勘..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全】大学古典文献学重点知识精整

【全】大学古典文献学重点知识精整

古典文献学基础第一章:总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第一节:文献与文献学1.文献释义(1)“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之不足征也;殷商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佂之矣。

”(2)《礼记:礼运》篇有类似的文字:“言便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

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

《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可见孔子所谓“文献”,实际是基于“礼”而言。

(3)儒家的“礼”是囊括国家典章制度、历史文化乃至个人伦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庞大概念。

如果细分,则号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

如此广泛的内容,代代相承延续,显然既需要有成文的记录,还要有熟悉相关掌故和具体操作规程的贤才。

故郑玄注《论语·八佾》篇:“献,犹贤也。

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就是以文章、贤才诠释“文献”。

最初郑玄、朱熹把文献分解成两部分,“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

后来概念发生了变化,从指“典籍和贤才”的并列结构转向专指“典籍的偏义结构”,单指历史上又价值的文字资料。

(3)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文谓典策,献谓秉礼之贤士大夫,子贡所谓‘贤者识大,不贤者识小’,皆谓献也。

”由此可见,文献的早期含义,包括历史典籍、档案等文字资料和博学多识、熟悉掌故的贤才两方面。

所谓贤才,主要是着眼于其文化记忆和口传议论,实际相当于活材料。

(4)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最早以“文献”题作书名。

该书自序阐释文献的意义云:“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文献的校勘2010

文献的校勘2010

(二)有助文献整理与研究。 校勘应是古籍整理诸方法中的先导,如果不先做 好校勘工作而以误本做文献整理工作,则这些工 作会相应地出现问题。 《魏书·卢玄传》“卿等欲言,便无相疑难。” (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检《北史·卢玄传》,作“卿等欲言便言,无相 疑难。”《册府元龟》卷156引亦同。 校点者对此未加校勘,以误本为底本,也造成了 标点错误。
(二)本校法。 《校法四例》云:“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 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至于字句之 间,则循览上下文义,近而数叶,远而数卷,属 词比事,抵牾自见,不必尽据异本也。 本校法是在对全书内容、体例包括作者情况深入 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本书前后互证进行校 勘,以发现矛盾之处。




阮元《礼记注疏校勘记·序》说 : 此《礼记》七十卷本,出于吴中吴泰来家。乾 隆间,惠栋用以校汲古阁本,识之云:讹字四千七 百有四,脱字一千一百四十有五,缺文二千二百一 十有七,文字异者二千六百二十有五。羡文九百七 十有一。 上述《礼记》七十卷本是宋刻本,汲古阁本是清初 刻本,两个本子相去四百多年,而汲古阁本的错误 竟有如此之多,其他不属于官家经典的书,错误更 甚,可想而知。 《抱朴子·遐览》“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欲读书必先精校书, 校之未精而速读,恐读亦多误矣。”


日本大阪杏雨书屋藏南宋绍兴十年邵武朱中奉宅刻 《史记》( 集解 ),脱去“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 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共十九字(日本水泽利 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而南宋庆元建安黄善夫 刻《史记》(集解、索隐、正义),脱去“伯、仲雍之 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共十八字。 从版本鉴赏来看,二本为南宋建本之精者,“铁画银 钩”,“棱角峭厉”,文字校勘则未足为善本。

5.文献学之五第四章校勘注译

5.文献学之五第四章校勘注译

倒——王弼本《老子》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清俞樾《古书疑义举 例》:上句当作无为, 下句当作无知,并校以 唐景龙二年刻石本,即 如此。

他校法



即以他书校本书。凡本书内容有被他书引用, 可用他书所引用的资料校对本书资料。 此法用力较劳,范围较广,非有较深阅历者, 难以运用。 在他校中尤需注意,古人引书不严谨,常有删 节和改动,又类书、古书皆经过转手,摘引亦 多不严谨。除非大误或有版本根据,一般不宜 以他书校改本错,可以备列异同写入校勘记以 供参考。
第四章
校勘與注譯
第七章 校勘

第一节 什么是校勘
校:指比校书面材料的文字异同。 勘:亦作“刊”,有削除错误,改正文本之意。 所谓校勘指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种种原因而形
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
面目。
校勘学

校勘学是研究和总结校勘规律的一门学科。
校勘对于读书治学的重要性

第三节

校勘的程序
广搜异本,对其异同优劣作出判断。
确定底本、主要校本,参考校本。


校勘。分析异文,解决疑误,审定正误。
成果处理:定本附校勘记、底本附校勘记、 单行的校勘记或与注释混合的校勘记。

1.广搜异本


利用目录书查找异本的分布情况。
如邵懿辰编《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利用索引书查找他书的引文和相关资料。

古典文献的校勘课件

古典文献的校勘课件
应用领域
校勘成果不仅在学术研究领域有广泛应用,还可以应用于历 史、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为相关学科提供可靠的资料和 依据。
校勘成果的数字化与网络化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为校勘成果的存储、检索和 传播提供了便利,通过数字化技术,可 以将校勘成果转化为电子格式,方便保 存和传播。
VS
网络化平台
网络化平台可以促进校勘成果的共享和交 流,通过建立学术网站、在线数据库等方 式,使得学者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和使 用校勘成果。
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校勘将更 加注重跨学科合作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 提高校勘的效率和准确性。
展望
未来校勘学将更加注重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研 究,不断拓展校勘领域的研究范围和应用价 值,为学术界和文化传承提供更全面、准确 的服务。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校勘学在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数字化时代的文献资源海量增长,需要更高效、 准确的校勘方法和工具来应对。
机遇
数字化技术为校勘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和便捷 的检索工具,提高了校勘的效率和准确性。
跨学科合作
数字化时代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如计算机科学、 数据分析等,以开发更先进的校勘工具和方法。
未来校勘学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古典文献的校勘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校勘学概述 • 古典文献的版本与校勘 • 校勘实践与技巧 • 校勘成果的呈现与利用 • 校勘学的未来发展
01
校勘学概述
校勘学的定义
校勘学是一门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 校勘、考据的学科,旨在恢复文献原 貌,为学术研究提供准确资料。
校勘学通过对文献的版本、源流、内 容等方面的研究,纠正文献中的错别 字、脱漏、衍文等错误,提高文献的 准确性和可信度。

文献学第四章校勘

文献学第四章校勘

造成讹文有以下几种原因: 字形致误 由于汉字形体几经演变,篆、隶、章草、 行、楷以及印刷字体,又由于便于抄写而产生 大量俗字、简字以及重文省略、缺字空围等符 号,造成各种字形致误的类型。
江南本《汉书· 田延年传》:“今县官出三 千万自之,何哉?” 王念孙认为‚自‛当为‚匃 (gà ‛ 。《广 i) 雅》:‚匃,与也。‛《汉纪》‚出三千万钱与 之‛,可为旁证。因隶书‚匃‛作‚匄‛,字形 与‚自‛相似,因此讹为‚自‛ 。
理校要留意语言 • 《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 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 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
注意体例 • 《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九月,晋惠 公卒,怀公命无从亡人。期期而不至, 无赦。”
注意史实 • 《文心雕龙· 时序》:“及明帝叠耀,崇 爱儒术”
• 古人云:“风虽无正色,然亦有 声。”[8] • [8]转引自《试论古代诗歌中的风意象》. 荣小措撰.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5月
(5)标点错误。 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 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 怎样发现文献的错误:有碍理解时注意 查证、通过不同版本的对照、熟悉古代 文献的一般特征等等。
(二)校勘学的功用
1、校勘为人们读书治学提供符合或接近 原稿的文献。 2、校勘是鉴定现存文献是否符合或接近 原稿的方法。 3、校勘有益于书籍的整理与出版。
• 序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 行诸舞咏 。 • ①“序曰”,《吟窗》、《格致》、《诗 法》、《词府》同,其它诸本均无。 • ②“性情”, 《吟窗》、《格致》、《诗 法》、《词府》诸本作“情性”。〇“舞 咏”,《龙威》本作“歌咏”。案,作“舞 咏”是,“歌咏”或联想而误。

中国古典文献学知识点 (1)

中国古典文献学知识点 (1)

导论两汉在儒家经典文献整理上出现过几次由官方主持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专门审定经义、校订经文。

第一次是西汉宣帝甘露三年,宣帝诏群儒在石渠阁论定五经同异,留下一部《石渠议奏》,后亡佚。

第二次是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在自虎观召开群儒大会,考论经义同异。

会议讨论的结果是产生一部《白虎议奏》,乂称《白虎通德论》,经班固撰集后,题作《白虎通义》。

第三次是东汉灵帝熹平四年,灵帝诏诸儒正定经书文字,校书宜和书法家蔡邕亲自书写于碑,使工锈刻,立于太学门外,供后儒晚学取正经文,史称“襄平石经”。

魏晋时期在古典文献的传播与发现上有两件大事值得关注。

一是魏正始三体石经的刊刻。

按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刊刻儒家经典,故称为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

二是汲冢竹书的发现。

流传至今的有《竹书纪年》《穆天子传》。

隋、唐两朝,唐太宗命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共同撰写了《五经正义》,即《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唐代的壁经和石经。

唐代的石经提议于大和元年,开雕于大和九年,雕成于开成二年,因此称为开成石经。

五代时在古典文献学史上最值得书写的大事是蜀石经与雕版印刷九经。

后唐长兴三年由国子监主持雕版印刷九经,是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的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

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袁枢还首创记事本纪事本末体,成《通鉴纪事本末》。

有一些史料价值很高的著述体裁都是在宋代兴盛起来的,像年谱。

南宋郑樵《通志》《艺文略》《校睡略》。

王应麟最能体现王氏古典文献学考据才能的著作是《汉书文志考证》、《困学纪闻》。

元胡三省《资治通鉴注》,马端临《文献通考》。

明《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

清代是继宋代之后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

清代的古典文献学长于考据,并坚持把考据建立在扎实的小学基础之上。

因此,这种考据学又被称为汉学,与长于义理之学的宋学相对立。

又因为清代考据学作风朴实而被称为“朴学”。

清人的考据学家层出不穷,在整理和研究古典文献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历史文献学之文献校勘历史文献学教学课件

历史文献学之文献校勘历史文献学教学课件

要点二
地方志的校勘
宋元明清时期,地方志大量涌现,同时也需要进行校勘工 作。
近现代的文献校勘发展
西方传教士的校勘工作
近现代,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对 古代文献进行了大量的校勘和翻译。
VS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献校勘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文献 整理和校勘工作,包括《二十四史》和《 清史稿》等。
04 文献校勘的实践与应用
THANKS FOR WATCHIN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感谢您的观看
注意版本的选择、重视校勘记、正确处理校勘成果、注意校勘的局限性。
03 文献校勘的历史与演变
先秦时期的文献校勘
甲骨文、金文的校勘
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整理和比较,纠正错别字和异体字, 恢复原始文字。
《诗经》的校勘
《诗经》作为先秦时期的经典文献,经过多次整理和校勘, 形成了多个版本。
汉唐时期的文献校勘
针对《中华民国史》中的一些史实错误和数据不准确问题,通过查阅档案、报刊等资料, 进行校勘和修正,提高了该书的学术价值。
《毛泽东选集》校勘
对《毛泽东选集》中的一些文字错误和遗漏内容进行校勘和补正,确保了文献的准确性 和完整性。
校勘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01
提供准确资料
通过校勘可以纠正文献中的错误 和遗漏,为学术研究提供更为准 确和完整的资料。
校勘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制定更加科学、规范的校勘标准,促进校勘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校勘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校勘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校勘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水平。
学科交叉与融合
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推动校勘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章古典文献的校勘海边老狗PPT教学课件

第四章古典文献的校勘海边老狗PPT教学课件
字倒之例,如《淮南子·人间训》:“家富良马。”王念孙云: “良马本作马良,与家富相对为文。”
句倒之例,如《老子》第十四章:“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 后。”周祖谟指出:“汉代帛书《老子》乙本作:‘随之而不见 பைடு நூலகம்后,迎之而不见其首。’”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2,“脱”及脱文的类型。 3,“衍”及衍文的类型。 4,“倒”及倒文的类型。 5,文献多重错误概况。 文献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错误类型即为多重错误。有既讹且脱、既讹且衍、既讹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原因及错
误类型,掌握校勘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校勘成果的不同处理形 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主要类型。 (2)古典文献校勘的主要方法与处理形式。 2,教学难点: 如何灵活掌握中国古典文献校勘的不同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为主,启发学生阅读思考与练习为辅。 四、教学课时: 3课时。
且倒、既脱且衍、既脱且倒、既衍且倒。既讹且脱又衍、既讹且脱又倒、既脱且衍又 倒等情况。 两重错误者,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开元天宝遗事·斗花》:“长安王士安,春时 斗花,戴插以奇花多者为胜。”“王士安”实为“士女”之误。是为既衍且讹。 三重错误者,如《淮南子·说林》:“屠者羹藿,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 庐。”王念孙曰:“‘羹藿’本作‘藿羹’,‘藿羹’与‘步行’相对为文。诸书多 言‘藿羹’,无言‘羹藿’者,此写者误倒也。‘为车者步行’本作‘车者步行’, 古者百工各以其事为名,故《考工记》曰:‘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此言车 者,犹《考工记》言车人也。后人误以车为车马之车,故又加‘为’字耳。‘陶者’ 本作‘陶人’,与‘匠人’相对为文,今本‘人’作‘者’,因上二句而误。‘庐’ 与‘卢’同。道藏本、刘本并作卢,庄改‘卢’为‘庐’,未达假借之义。《太平御 览·器物部三》引此正作‘屠者藿羹,车者步行,陶人用缺盆,匠人处狭庐’。”是为 既讹且衍又倒例。

文献学资料

文献学资料

第四章古典文献的校勘第一节: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校勘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恢复文献的原来面目。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主要有四种:讹——将原有的文字写错了;脱——将原有的文字弄丢了;衍——增加了原来没有的文字;倒——将原有的文字变换了位置。

此外,便是同时出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错误。

现分别举例述之如下:一、讹:讹也称误,是文献中最常见的错误现象。

二、脱:文献在传抄出版过程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

古代简书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称为脱简,后世因而也称脱文。

较多的现象为脱简。

还有脱页、脱篇、脱卷。

三、衍:原稿所元而传写与出版的过程中误增的文字称衍文,亦称衍字、羡文。

衍一字或数字较常见,也有衍一句或数句的。

四、倒:倒指原稿文字具存,并无讹误、缺脱或衍羡,但在流传过程中,文字的先后次序却被弄颠倒了的现象。

先后次序被弄颠倒了的文字称倒文,纠正之则称为乙正或乙转。

字数较多的倒文习惯上称“错简”。

这其中又有字倒、句倒、篇章倒等不同情况,甚至目录、表格也有错乱现象。

五、多重错误:有的文献同时出现两种错误或三种错误类型,我们称之为多重错误。

多重错误有既讹且脱、既讹且衍、既讹且倒、既脱且衍、既脱且倒、既衍且倒、既讹且脱又衍、既讹且脱又倒、既脱且衍又倒等情况。

第二节校勘的资料:校勘的目的既然是纠正文献中的各种错误,尽可能地恢复其本来面目,那就应当尽可能地掌握可以用来比勘与佐证的资料。

这些资料大致可以分为本书的异本、他书的引文、其他有关资料等三类,现分述如下:一、本书的异本:1.稿本:稿本一般指作者成书时的最初文字记录,亦即此书的本来面目,因此它是校勘最可靠的依据。

2.抄本:稿本为数甚少,留存无多。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是以抄写的方式流传的;即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特别是其初期,抄本仍不失为书籍的一种主要形式。

因此,抄本特别是旧抄本的校勘价值是相当高的。

就文献载体而言,抄本有简书、帛书、纸抄本之分。

历史文献学之文献校勘 历史文献学教学课件

历史文献学之文献校勘  历史文献学教学课件


▪ 有的错误是现代才出现的。
▪ 建国以来,推广简化字,又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 这些年来,不断有人指出。黄永年先生《古籍整 理概论》就举出繁体字排印本《道咸以来朝野杂 记》“皇上出至乾清宫门罩之下,居中而立,所谓 当寧也”,当寧是当宁之误,引用《礼记·曲礼》: “天子当宁而立。”《尔雅·释宫》:“门屏之间 谓之宁。”整理者不知本不是一字,当作简体字 改成寧。属于简繁字辨误方面及不懂古代名物制 度造成的错误。
隶书二字形相似,故陰讹陶。”并举出《水经注》有关记 载为证。(《读书杂志·史记第一·秦史皇本纪·陶山》条) 这虽是讲隶书字形相近的例子,实际各种古代使用的各种 字体,后代发生变化都会产生这类错误。
▪ 如《战国策·赵策》:“夫用百万之众,攻 战逾岁,未见一城也。”王念孙云:“见 当为見寸 。見寸,古得字,形与见相近,
▪ 当代电脑技术用于文字录入排版,又出现 一些新的致误因素。有简繁字转换的问题。 另外各种输入法,也会造成前代未见过的 错误。如国、男,在五笔字型输入法下分 别击键一次二次,大、磊,分别击键二次 三次,原、帮,五笔分别是dr、dt,是相邻 键,名、句分别是qk、qkd,句加了误别码, 都是五笔编码相近而误,以后的校记中可 能会有某某输入法编码近而误。
文献校勘
▪ 文献校勘主要还是古籍校勘,其他近代以 来新加入文献领域的内容,如出土简帛、 文书档案等,在校勘方面也仍要使用传统 的古籍校勘方法。
▪ 这种校勘,自二刘父子以来,经过二千多 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规范。
▪ 一、古籍的错误 ▪ 1、古籍的致误 ▪ 校勘的目的是恢复作者原稿的本来面貌。古籍与
▪ 三是古籍流传至今,一种书往往会有多种刻本或 抄本等不同版本,各种版本之间也往往会存在文 字歧异出入、甚至内容多少繁简都会不同。胡适 说:“校勘之学起于文件传写的不易避免错误。 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越多。校勘学的任务是要 改正这些传写的错误,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目, 或使他和原本相差最微。”(《校勘学方法论》) 这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传抄、刊刻、排印等复 制手段的采用造成的难以避免的错误,即前人概 括的所谓误、衍、脱、倒问题,是古籍中常见的 主要问题。

第四章校勘学课件

第四章校勘学课件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 zé ,咬)蛇犬。至八
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 jiāng ,拿、牵)
犬。先将数石米餈(今糍),用蜜麨(来自chǎo ,炒的米粉或面粉)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
囷( qūn ,圆形的谷仓),目如二尺镜,闻餈香
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
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
❖ 参、辰,二星宿名,此出彼没,不同时出现。参星 酉时(17-19点)出于西方,辰星卯时(7-9点)出 于东方。
❖ 三更: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23-1点) 为三更,丑为四更,寅为五更
❖ 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任二北《敦煌曲 校录》两书都收入,但“日头”二字都作 “月头”。
❖ “校勘学的任务是要改正这些传写的错误, 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目,或使他和原本 相差最微。校勘学的工作有三个主要的成 分,一是发现错误,二是改正,三是证明 所改不误。”胡适
由于历史上一直有孔子删定六经之说,被 后世学者奉为“校雠鼻祖”。
而真正涉及校勘,并且确实代表先秦时期校 勘情况的是《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
“晋师三豕( shǐ )涉河。”子夏曰:“非
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
‘豕’与‘亥’相似。
“己”字缺两“I”便误为“三”,古文“亥” 作“ ”,“豕”作“ ”,非常近似。
吴师道《战国策校注》、梅鷟( zhuó) 《尚书考异》
清代学者王念孙对误例的总结达到了崭新的 水平,其《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后序》列 举各种“误例”共六十二种。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五至卷七,在王念 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二十四种误例。
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认 为是在清代。

第四讲:文献的版本与校勘.

第四讲:文献的版本与校勘.

(四)理校法
推理的校勘,是校勘的补充方法。
《校勘学释例》
《释例》全面总结了校勘
一种古籍的理论、方法、原则
和通例,初步建立了校勘学体
系。 该书1931年由北京大学国
学研究所印行,1959年中华书
局重印。
陈垣(1880.—1971),历史学家﹑ 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对校法 本校法
以同书之祖本1或别本相校 以同书前后相校 以他书校本书 定其是非
雌黄,故称点校文字的丹砂和雌黄为丹黄。
校勘大师:陈垣
近人对校勘享有建树的应首推陈垣。他出于讲
授校勘学的需要,从《元典章校补》(10卷)所录的
1.2 万条谬误中择出十分之一作为典型校例,并归
纳出若干校勘的理论和方法, 1931年他的《元典
章校补释例》即《校勘学释例》问世,初步建立了
校勘学的理论体系。
现代出版编辑符号仍有相关符号叫“对调”
字倒:
《淮南子·人间训》:“家富良 马”。
王念孙指出:“良马” 为“马良”,与 “家富”成对文。
句倒:
《老子》第十四章:“迎之不见其首, 随之不见其后。”
周祖谟《古籍校勘述例》536页指出: “汉代帛书《老子》乙本作:‘随之而不见 其后,迎之而不见其首。’”
三、校勘的方法
清末叶德辉《藏书十约》第七《校勘》,曾
提出校勘之法有二:曰死校,曰活校。
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钩乙如 其书;一点一画,照录而不改;虽有误字,必存 原文。顾千里广圻qí,黄尧yáo圃丕烈所刻之书是 也。
顾千里广圻:顾千里(1766—1835)名广圻,以字 行,人称“万卷书生”,江苏元和人。清代著名藏书家。
张元济用南宋绍兴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校闻人诠本:

《古典文献学》名词解释

《古典文献学》名词解释

古典文献名词解释复习第二章古典文献的目录1、目录: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P71)2、目录学:目录学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探讨目录工作一般规律的专门学术,它是目录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P76)3、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略)4、叙录:叙录(或称书录解题、提要等)列于书名之后,是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

叙录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和指示读书治学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

(P80)5、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创始于《七略》。

《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其中辑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因此实际上只有“六略”六类。

六分法反映了当时学术和图书状况的实际。

(P84)6、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

7、官修目录:即所谓“朝廷官簿”,一称官修目录,是封建社会由朝廷主持对国家藏书进行校理后所编的国家图书目录。

自从西汉末年成、哀之时,刘向、刘歆父子等人编成的《七略》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由政府组织人力编修过这类目录,其中清乾隆时修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是这类目录书中最突出的代表作。

(P90)8、史志目录:即所谓“史家著录”,是指由史家编入史籍的目录。

它包括历代“正史”中的或有些正史中原来没有而由后人补修的“艺文志”(或称“经籍志”),有些朝代的“国史经籍志”,某些政书、专史中的目录书等。

(P92—97)9、补史志:正史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所缺甚多,后来学者尤其是清代学者纷纷补撰与补注,王重民先生在其《普通目录学》中称已“造成了一个小小的目录学的流派”。

第2-4章_古典文献的目录、版本和校勘

第2-4章_古典文献的目录、版本和校勘
2经过认真的校勘3刊印精美足为后世刻书模范3刊印精美足为后世刻书模范4具有历史文物价值?4辽金元刻本?元代刻书可与宋代媲美宋元本并称?刻书内容农书较多?刻书单位元代学校刻书比较发达?刻书单位元代学校刻书比较发达?5
• 韦宵爱:古典文献学的目录 • 韦馨:古典文献学的版本 • 覃小红:古典文献学的校勘
• 3. 折叠体式 • 折叠体式可分为梵夹装和经折装两种。
• 4. 册页体式
• (1)蝴蝶装
• 简称蝶装。装订方法是将每一页有字的一面向里对折,然 后把折缝粘连在一张大纸(底纸)的中央,最后将大纸过 来就成为前后封皮了。这种装订形式大约始于五代,盛行 于宋代,已非常接近现代书籍的装订形式了。
• (2)包背装
目录学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探讨目录 工作一般规律的专门学术,它是目录实践活动的 理论概括和总结。
• 目录学的兴起与发展:
先秦(萌芽)→西汉(正式兴起)→魏晋南 北朝时期(继续发展)→唐、宋两代(蓬勃发达) →元代(发展缓慢)→明、清两朝(繁盛时期)
第二节 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
• 书名:包括书的名称、篇卷数,作者姓名、 附录等内容,反映图书的外貌特征。
• 4、辽、金、元刻本 • 元代刻书可与宋代媲美,宋元本并称 • 刻书内容——农书较多 • 刻书单位——元代学校刻书比较发达
• 5.明刻本
• 明代有经厂刻书、国子监刻书、藩府刻书、家刻、 坊刻。
• 刻书单位——藩刻本、家刻本较精,经厂本、书 帕本、坊本名声不佳。
• 刻书时间——前期:嘉靖以前多善本,质量较高。 后期:嘉靖以后,特别是万历以后,私意删改书 籍的现象比较严重。
• 叶梦得也说: 五代时冯道始奏请官镂六经版印行。 国朝淳化中,复以《史记》、前后《汉》付有司 摹印。自是书籍刊镂者益多,士大夫不复以藏书 为意。学者易于得书,其诵读亦因灭裂。然版本 初不是正,不无讹误。世既一以版本为正,而藏 本日亡,其讹谬者遂不可正,甚可惜也。(《石 林燕语》卷8)

《古典文献学》名词解释

《古典文献学》名词解释

古典文献名词解释复习第二章古典文献的目录1、目录: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P71)2、目录学:目录学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探讨目录工作一般规律的专门学术,它是目录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P76)3、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略)4、叙录:叙录(或称书录解题、提要等)列于书名之后,是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

叙录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和指示读书治学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

(P80)5、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创始于《七略》。

《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其中辑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绪论,因此实际上只有“六略”六类。

六分法反映了当时学术和图书状况的实际。

(P84)6、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

7、官修目录:即所谓“朝廷官簿”,一称官修目录,是封建社会由朝廷主持对国家藏书进行校理后所编的国家图书目录。

自从西汉末年成、哀之时,刘向、刘歆父子等人编成的《七略》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由政府组织人力编修过这类目录,其中清乾隆时修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是这类目录书中最突出的代表作。

(P90)8、史志目录:即所谓“史家著录”,是指由史家编入史籍的目录。

它包括历代“正史”中的或有些正史中原来没有而由后人补修的“艺文志”(或称“经籍志”),有些朝代的“国史经籍志”,某些政书、专史中的目录书等。

(P92—97)9、补史志:正史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所缺甚多,后来学者尤其是清代学者纷纷补撰与补注,王重民先生在其《普通目录学》中称已“造成了一个小小的目录学的流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文献讹误的类型及识别
•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五至卷七,在王念孙的 基础上又增加了二十四种误例。
• 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认为是 在清代。正如梁启超先生说:
• “清儒之有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 古书传习愈希者,其传抄踵刻讹谬愈甚,驯致不 可读,而其书以废。清儒则博征善本以校勘之, 校勘遂成一专门。”(《清代学术概论》)
• 2.读书应求善本,善本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符合或 接近原稿,而校勘不但是使今本符合或接近原稿 的一种特定手段,而且也是鉴定其是否符合或接 近原稿的一种可靠方法。
• 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序》中说:“欲读书必先 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
• 3.校勘有益于书籍的整理与出版。
• 陈垣先生《校勘学释例·自序》也说:“以元本及 诸本校沈刻《元典章》,凡得谬误一万二千余 条。”
“此书乃校雠之楷模,岂独读《英华》者资其是 正哉!”(《思适斋集》卷15《书文苑英华辨证后》)
• 清代学者王念孙对误例的总结达到了崭新的水平, 其《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后序》列举各种“误例” 共六十二种。主要从书面材料发生错误类型的角
度来分类总结的,因此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标 志着对校勘条例的概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2.校勘与校对的区别
• 校对是出版的一个环节,它的唯一任务就是:保 障出版物和原稿绝对一致。因此,校对基本上是 一项机械性工作。校对虽然也是“对”,也是 “核查”,但它是单向的,必须忠实于原稿,因 此,与作为学术工作的校勘有明显的不同。
• 校勘古书的目的是恢复古书原貌,正本清源,以 便于古籍整理和古籍研究。不过,校勘并不是一 件轻而易举的事。在校勘时,往往有人喜欢妄改 古人文章,这是校勘中最忌讳的事情。
(三)校勘学的功用
• 1.其功用是为人们读书治学提供符合或接近原稿 的书面材料。
• 现代学者胡适先生认为:“校勘之学起于文件 传写的不易避免错误。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 越多,错误的机会也越多。校勘学的任务是要 改正这些传写的错误,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 目,或使他和原本相差最微。”(《胡适书评 序跋集·校勘学方法论》)
为主,这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校勘的重点所在。
• 需要澄清的两个概念
• 1.校勘与校雠的区别
• 校雠是简册时代校书的一个环节,所谓“校雠” 就是今天校勘中的对校,也即版本校。由于那时 简册笨重,这一工作通常由两个人来完成。而今 天的校勘含义较“校雠”宽泛了很多,除对校外, 还包括本校、它校和理校等方法。
第4章-古典文献的校勘..
• 一、校勘的含义和功用
• (一)“校勘”释义
• “校”,《说文解字》:“校( ),木囚也。 从木,交声。”指古代拘束犯人的刑具木枷。
• 如《周易·噬嗑》:“何校灭耳,凶。”
• 一副木枷由两片组成,而两片大小必须大体一致, 才便于上锁,因此事先要将它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因此,“校”字用作动词时,便有“比勘、核对”的 意思。
(二)校勘学的产生及定义
我国的校勘事业起源很早,周秦时代已有从事校 勘的事例。如《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 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 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 ‘晋师己亥涉河也’。”
“己”字缺两“I”便误为“三”,古文“亥”作 “ ”,“豕”作“ ”,非常近似,故子夏根据文 义及字形加以校勘,从而纠正其错误。这作为校勘学的 萌芽。
• 可见,古人整理图书先写在竹简上,这便于发现 错误时削除改正,待校订无误后,再写在缣帛上。 因此,“勘”有改正文字之义。
• “校”与“勘”合用,作“勘校”或“校勘”。 《魏书·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 助教韩神固、刘燮等勘校(拾遗补缺)石经, 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
李清照《金石录后 序》:“每获一书, 即共同勘校。”
• 如《国语·鲁语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 二篇,以《那》为首。”这里的“校”,就是指 校正文献的文字异同。
• “勘”,也作“刊”。《玉篇》:“刊,削也、 定也、除也。”可见,勘、刊有“削除覆定”之 义。这与中国早期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
• 如汉应劭《风俗通义·古制》:“刘向为孝成皇 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 缮写者,以上素也。”
• 随着校勘事业的发展,清代也出现了校勘学这一 专门术语。朱一新说:“国朝人于校勘之学最 精。”(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3)
校勘学,就是研究和总结校勘规律的一门 科学,除对文献材料发生错误的规律进行总结外, 人们还对校勘的作用、方法、据以校勘的资料、 校勘者应具备的条件、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等进 行探索,在校勘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校勘学。
• 与“校勘”一词意义相同的,还有“校雠”,应劭 《风俗通》:“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 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 也。”可见,校雠也有校勘文字错误的原始意义。
• 从上可见,校勘,就是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种种原 因而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 来面目,以及指出有关记载的疑似问题。
• 据考察,早在南北朝时,“校”和“勘”二字被连 用来表示核对文字的意义,不过那时不叫“校勘” 而叫“勘校”。至宋代的馆阁,已增设“校勘”一 职,可见此词至迟到宋代已被普遍使用。
• 校勘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文字方面的问题,而且 要注意史实问题,即著述本身记载的正确与否。 也就是说,校勘的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 字正误、衍脱、倒置、错简等的审核,以示版本 之真;一是对内容和有关记载是否真实可靠的审 核,以求史实之真。当然,这两个求真要以前者
• 从西汉刘向大规模校勘中秘书,人们对校勘规律 进行了不断探索。
•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首《条例》对经、注出 现文字错误的情况和原因作了比较系统的概括。
• 北宋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十卷,将他和周必 大等人共同校勘《文苑英华》过程中有关校勘方 面的成果归纳为十类四十五个子目。由于其条理
与清晰超过前人。清人顾广圻(yín)称赞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