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分析
发表时间:2017-01-13T14:27:34.4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8期作者:刘志雄
[导读] 急性肠梗阻患者发病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入院后24~48h内进行手术治疗,这样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人民医院 730799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其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先采用保守治疗方式,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试验组患者入院后24~48h直接进行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和恢复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肠梗阻患者发病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入院后24~48h内进行手术治疗,这样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治疗效果
急性肠梗阻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小肠肠道出现机械性堵塞的情况,其会导致患者的肠腔内容物的正常运行和通过发生障碍[1]。

根据临床上对急性肠梗阻的研究,患者多在日常生活中因饮食不规律、蛔虫聚团、淤血滞留和劳累过度等而导致肠道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从而出现梗阻[2]。

由于急性肠梗阻的发病较急,并且患者发病后的病情发展较快,因此在患者发病后必须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让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处于21~64岁,平均年龄(41.255.42)岁,患者的病程在1~6d,平均病程(2.480.52)d。

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处于22~63岁,平均年龄(41.865.34)岁,患者的病程在1~5d,平均病程(2.160.61)d。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先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其中主要是基于患者胃肠减压处理,对患者的日常饮食结构进行合理安排,并为患者补充循环血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是使用温水肥皂水对患者进行灌肠治疗。

同时,在患者入院后给予其抗生素治疗以防止感染,并对患者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进行维持。

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控,在出现异常情况是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试验组患者入院后24h~48h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主要是采用肠粘连松解术、索状粘连带切断术等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控并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且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则判定为治疗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并且各项检查指标明显恢复,则判定为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各项检查指标均无明显改善,则判定为治疗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病情进展一般较快,因此在患者发病后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根据临床上对急性肠梗阻的研究,患者在发病初期会表现出明显的梗阻部位功能性改变,并且梗阻部位的解剖结构会有所改变[3]。

在患者病情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会逐渐出现电解质丢失的情况,导致肠壁循环系统不能正常运转,甚至会出现感染和坏死的情况,如仍未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将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毒血症甚至死亡。

根据临床上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观察,患者在发病后一般会出现明显的呕吐、腹痛和腹胀等症状,并
且患者的正常排便会受到影响[4]。

其中在患者出现腹胀情况是表明患者的急性肠梗阻已经发展到晚期,从而因回盲瓣的出现导致反流,引起患者的腹部不对称膨胀。

而患者的腹痛症状一般会间隔3~5min发作1次,一些患者的间隔时间会更长,并且处于间歇期时会明显缓解。

若患者为麻痹性肠梗阻,其很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腹痛症状,高位小肠梗阻患者一般会感觉到脐周疼痛或其它不确定位置的疼痛,中段或低位肠梗阻患者则会在发病后表现出明显的绞痛症状[5]。

急性肠梗阻的病情发展相对较快,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明显的生命体征变化,并且可能导致肠管坏死和较窄等,导致患者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主要是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式。

其中保守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其禁水、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和水平衡,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药物等,从而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6]。

在患者具备足够的手术指征时,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完成治疗,这样能够迅速完成对患者症状的改善,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在入院后24h~48h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先采用保守治疗后再食用手术治疗方式。

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急性肠梗阻患者发病后24h~48h 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袁甫军. 急性肠梗阻治疗中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疗效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03-2904.
[2]周文星,叶小勇,吕传新. 选择不同的时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6:270-271.
[3]何伦新,李喜凤,黄解申. 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疗分析与手术时机探讨[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9:494-495.
[4]吴俊,肖思. 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选择及治疗效果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1:63-64.
[5]梁国栋. 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5,05:132-133.
[6]李兴红,王小燕,王文强. 选择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效果评价[J]. 基层医学论坛,2015,23:3195-31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