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期中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期中论文
一、试论述莫里哀喜剧艺术的特点
莫里哀的喜剧不仅仅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撕裂了夜空并以一种无往不前的气势呼唤黎明的到来。
莫里哀生活在资产阶级初步兴起、封建统治日益衰败的文艺复兴时代。他出身商人家庭却喜爱戏剧创作和表演,身为贵族却更亲近平民。由于个人志向的缘故,莫里哀不仅负债累累更是居无定所,流浪多年。然而,正是这数年的流浪生涯使莫里哀更进一步的了解了人民的生活和艺术趣味,熟悉了法国社会,从而确立了他对贵族和教会的批判态度。
莫里哀的喜剧创作基本可以说是他本人生活感受和社会历程的表现,他以喜剧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悲惨让众人欢笑,直接的描绘现实,笔触间满是强烈的战斗精神。他同情劳动人民,笔锋所向,揭露的是昏庸腐朽的贵族,坑蒙拐骗的教士,附庸风雅的资产阶级和利欲熏心的高利贷者等等剥削阶级的丑恶形象。《伪君子》将矛头直指教会的欺骗与伪善行为;《堂璜》指出了贵族光鲜表象下的腐朽本质;《吝啬鬼》讽刺了资产阶级贪财如命的劣性;《乔治·唐丹》则揭露了资产阶级向上爬的虚荣心理。
综述莫里哀的喜剧,可以总结出莫里哀喜剧的艺术特点有四点:
一、成功的间接描写
在莫里哀喜剧的代表作《伪君子》中,中心人物达尔丢夫在前半部分并未出场,然而剧中奥尔恭家的种种矛盾都是围绕他发生的。作者通过不同的矛盾侧面勾勒了达尔丢夫的基本形象,刻画出了他的伪善面,有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使他的性格先一步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栩栩如生。
二、结构严谨,情节曲折,层次分明,戏剧矛盾冲突尖锐而又不失合理性
作者巧妙的以达尔丢夫这个人物为戏剧结构中心,通过他种种伪善行径将全剧贯穿为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侧面描画使剧情安排更合理,矛盾冲突更尖锐集中,结构也更加严谨精巧。通过剧中人物的愚昧行径所引发的的嘲笑,批判、讽刺并揶揄了封建宗教的精神统治和封建贵族的愚昧腐朽,揭露了一个个沉甸甸的残酷现实。
三、表现手法严谨而灵活,戏剧技巧及语言风格多样
莫里哀在基本遵循古典主义的创作法则时,又常常喜欢突破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表现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并以高超的技巧掌握“三一律”的法则,在有限的空间里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并表达主题。同时,莫里哀喜剧还吸收了民间闹剧的表现手法,在风趣、粗犷中表现严肃态度,使全剧妙趣横生而富有生活气息,甚至很多戏剧中的经典对话及用语现已成为了民间的俚语。
四、人物形象塑造夸张且具代表性,人物性格丰满并各有千秋
莫里哀充分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着重刻画了达尔丢夫的伪善形象,他狡猾善辩,厚颜无耻,心地歹毒又凶暴残忍,莫里哀通过这个令人发指的形象,鲜明的揭露了封建教会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正如达尔丢夫是伪善的化身,阿巴贡的吝啬也被夸张手法突出刻画成了他贪婪的性格。喜剧通过真假善恶的交替冲突,借鲜明的对比手法夸张的将“正”与“伪”对立了起来,体现出了一种空前的喜剧幽默感,同时也将主题烘托到了顶峰。
二、试论述启蒙文学在欧洲各国的发展状况
一、英国
英国启蒙文学经历了工业革命,产生于英国封建主义与资产阶级的革命之后,它以“理性”作为武器,反对着封建主义势力的参与。
十八世纪的英国启蒙文学以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成就最高。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主要继承了过去“流浪汉小说”的传统,主要反映了初期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矛盾并适应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读者的需求。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的发表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也奠定了这种新型文学形式的基础。
十八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启蒙文学更加注重对下层民众的形象好生活的描绘,作品题材也更接近与社会现实,文章语言也变得通俗化、平民化。其中英国家庭小说的开创者撒缪尔·理查生的代表作《帕米拉》正是这类文章的典型。同时,擅长刻画人物心理及感情细腻变化的他也是英国感伤文学的先驱。
十八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亨利·菲尔丁的创作使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到了巅峰,成为当时期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汤姆·琼斯》被赋予了对贵族社会伪善文明的批判,寓意了“德行高贵”的核心原则,肯定了“自然道德”的美好与高尚。最重要的是这部作品表现了对当时英国进行社会改造的要求和对新的道德规范的呼唤。
二、法国
十八世纪初期的法国文坛,凡尔赛宫廷古典主义文学已经开始倾颓。随着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酝酿,法国启蒙主义文学开始诞生与发展。
自十八世纪二十年代起,启蒙文学逐渐形成为当时法国文坛的主流。由于法国是启蒙思想的发源地及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因此很多法国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作家,他们的作品也因此极富批判力度、哲理性和民主斗争精神。
孟德斯鸠与伏尔泰是法国早期的启蒙文学作家,同时也是法国十八世纪上半叶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中,孟德斯鸠是法国第一位启蒙作家,他的思想还算是当时期同类作家中较保守的,带有改良和妥协色彩。代表作是著名的书信体启蒙哲理讽刺小说《波斯人的信札》。
而伏尔泰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一直活跃在启蒙文学的第一线上,并推动着启蒙文学思潮的不断前行。随着启蒙运动发展到十八世纪中叶,他的反封建战斗立场也愈发坚定。与此同时,新一辈作家狄德罗、卢梭等人以更为激进的姿态登上了法国文坛,将法国启蒙文学推向了顶峰。
德尼•狄德罗是法国启蒙文学的中坚,也是“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他的代表作《拉摩的侄儿》是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强烈控诉,被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法的杰作”。而卢梭作为十八世纪最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体现了启蒙运动激进民主的思想倾向。《爱弥儿》的出版则标志着卢梭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诞生和初步兴起。
三、德国
在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的影响下,德国分裂为了数以百计的小邦国,经济远远落后于英法。在法英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思想在德国开始散播,德国的知识界在其影响下率先觉醒,在文学、音乐、哲学等领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十八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起,德国启蒙文学开始起步。
德国的启蒙文学分为三个阶段:启蒙时期、狂飙突进运动时期和“古典文学”时期。在启蒙时期后期,德国启蒙运动的伟大代表莱辛的出现,完成了德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