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浊病(高脂血症)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浊病(高脂血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高脂血症中医一般以“膏浊”、“血浊”、“痰浊”称之。本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以“血浊病”作为命名。

(1)临证特点常见眩晕、胸闷、头目昏蒙等。

(2)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浆中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2、西医诊断: 参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二)证候诊断

1、痰浊内阻证:形体肥胖,头重如裹,胸闷,呕恶痰涎,肢重,口淡,食少。舌胖,苔滑腻,脉滑。

2、气滞血瘀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或涩。

3、脾虚湿困证:乏力,头晕,胸闷,纳呆,恶心,身困,脘胀,舌淡,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或濡缓。

4、肝肾阴虚证:眩晕,耳鸣,腰酸,膝软,健忘,失眠,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痰浊内阻证

治法:化痰降浊,通经活络。

推荐方药:二陈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白术、泽泻、丹参、郁金、决明子、山楂等

中成药:荷丹片、脂必泰胶囊、丹篓片等。

2、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降浊。

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柴胡、香附、川芎、赤芍、牛膝、丹参、山楂等。

中成药:荷丹片、蒲参胶囊、脂必泰胶囊等。

3、脾虚湿困证

治法:益气健脾,化湿和胃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丹参、茯苓、泽泻、薏苡仁、葛根、陈皮、木香、山楂、甘草等。

中成药:脂必泰胶囊、丹篓片等。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益阴。

推荐方药:一贯煎加减。生地、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川楝子泽泻、丹参、决明子、何首乌、山楂等。

中成药:蒲参胶囊、荷丹片等。

此外,部分患者虽无临床症状但实验室诊断指标异常,亦可予中成药治疗。

(二)针灸治疗:

1、治疗原则:按照经络理论,可根据不同分期、不同证候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和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主要以耳针、体针、腹针为主。

2、针灸方法:

(1)耳针

取穴:取脾、胃、内分泌等穴,或取敏感点。

方法:用耳贴王不留行籽压穴。每次取4-6穴,两耳交替,3天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共1-4个疗程。

(2)体针

取穴:风池、曲池、内关、血海、丰隆、三阴交、太冲。

(3)腹针疗法

方法: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用引气归原取穴法。

(三)治疗设备:根据病情需要和临床症状,可选用光能生物治疗仪等。

(四)其他疗法:

1、山楂玫瑰花茶:用干山楂6g、玫瑰花3g泡茶饮用。

2、绞股蓝茶:用绞股蓝叶2~3g开水冲泡后饮用。

3、普洱菊花茶:用普洱茶、菊花各2~3g开水冲泡后饮用。

4、槐花莲子心茶:干槐花、莲心各2~3g泡茶饮用。

5、葛根茶:葛根2~3g泡茶饮用。

(五)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

血浊患者除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改变,是血脂防治的重要手段。由于高脂血症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所以无论什么原因造成血脂增高,都应选用TLC。

1、适当的运动及控制体重应选择中等强度,一般控制在50%-70%最大耗氧量,运动时间和频率保证每次运动时间在30- 40min。运动方式:对于无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浊者可采用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的有氧训练。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血清HDL-C过低者应以控制体重为主要目标。

2、膳食治疗膳食治疗的目标是对有关的营养成分规定一个限度,参考美国成人高胆固醇检出、评价与治疗方案(ATPII)的膳食治疗方案、根据我国人群90年代膳食情况略作修改。

膳食治疗原则与要求:

①能量:每餐7-8分饱,少进食肥肉、油炸食品、各类甜食及甜饮料。每日能量摄入20-25kca1/kg。

②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0%,每日主食6~8两。

③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5%~20%。

④脂肪:占总能量的20%~30%。S(短链脂肪酸)<10%(甚至6%~8%),P(磷脂)为10%, M(中链脂肪酸)≥10%。胆固醇每日摄入250~300mg(某些患者须限制在150~200mg ) 。

⑤降脂食物:多选食酸奶、大蒜、洋葱、苜蓿、香菇、木耳、山楂、绿豆、黄豆及其制品。多饮绿茶,或喝些含糖少的猕猴桃或山楂饮料。

⑥戒酒:过多饮酒使每日总能量摄入过高。酒精可促进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合成,升高血脂。

三、疗效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2002版》中医证侯疗效判定标准执行。

1、实验室检查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控制:实验室各项检查恢复正常(TC:<200mg/dl 5.18mmol/L .LDL-C:<130mg/dl <3.37 mmol/L HDL-C:<60mg/dl <1.55 mmol/L ,TG:<150mg/dl <1.70 mmol/L )

(2)显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L-C 上升≥0.26mmoI/L(10mg/dl),TC-HDL-C/HDL-C下降≥20%)。

(3)有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者(TC下降≥10%但﹤20%,TG下降≥20%但﹤40%。HDL-C上升≥0.104mmoI/L(4mg/dl)但﹤0.26mmoI/L(10mg/dl),TC-HDL-C/HDL-C下降≥10%但﹤20%)。

(4)无效:血脂检测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2、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中医证候改善率=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积分减少≥95%。

(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积分减少≥70%且<95%。

(3)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积分减少≥30%且<70%。

(4)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减少不足30%。

3、评价方法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价:①主症:形体肥胖,头重如裹,肢重;

②次症:乏力,头晕,胸闷。纳呆,恶心,身困,脘胀。

同时结合血脂、血糖、肝胆B超等检查结果综合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