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浙江高考复习专题十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 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 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 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 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 也是很高的。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 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 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 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准确 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 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 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 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 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 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 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 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6类比论证 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 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将自己受到不切实际的 赞美即受蒙蔽这一事实类推到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 “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2.勾画论据句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可行性的依据。 议论文中的论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选用有代表性的 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充当,称为事实论据;一类 是人们公认为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原理、定律等,称为 道理论据。因此,在阅读时,圈注“如”“例”等句可迅速把 握事实论据;圈注“如果„„那么„„”表比较、对比、引述 等的句子可迅速把握事理论据。这样可迅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及其观点。
(4)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中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 “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 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来 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 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各个比喻都十分贴 切,丝丝入扣。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 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 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 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 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 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 变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 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 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 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3)表已然未然的词(如“迄今为止”“到目前为 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或然必然的词(如“如 果”“可能”“一定”“或许”“已经”“将来”“正 在”“目前”“如果”“必然”“预计”等); (4)代词(如“这”“那”“它”“其”“此”等); (5)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人名的词。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词语,这些关键词语往往就是高考命题点。思考就是思考 文中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思考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句 间关系也是高考的命题点),思考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 三个阅读习惯不是分开的,而是三位一体的,是边读边勾 画,边标边思考。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三位一体”阅读法——勾画、标注加思考 (一)读文时,应勾画论点与论据 1.勾画论点句 论点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发表的观点。一般是一文一个中心论 点,在整个过程中,紧紧围绕着这个论点来展开议论。论点通常用 判断句表达;也有短论找不到论点句的,这是潜在论点的写法。 一般来说,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的开 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就是所谓的归纳全 文、篇末点题、揭示论述中心的写法。不过,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 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 底”等表总结性的词语。有时候在文章的中间 ( 这种情况比较少 见),有时候文章标题就是全文论点。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参考答案:①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②丰富了现 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1.从命题形式看,浙江高考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命 题有什么规律? 考点一般采用两种命题形式,以两道客观题、一道主观 题形式出现,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模式,并且题号顺 序也很稳定,但题干要求会有所变化。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论述类文本常用的6大论证方法 要想准确勾画论点句和论据句,并明晓它们之间的关系,就 必须熟知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如罗迦· 费· 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列举了约 翰· 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以及罗兰· 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 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 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 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一观点。
(二)读文时,应善于标注关键词 文中需要标注的关键词主要有下面三种类型: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的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 括词(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 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如“基本”“根本”“重要” “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词);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找准了信息点就找到了破题点
高考对实用类、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 主要考查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 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 相关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因此,我们 只要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可答题。为此,要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勾画——标注——思考。勾画就是在阅 读过程中勾画出能彰显文本内容的论点和论据,因为部分选项 就是从论点与论据的角度命题的。标注就是标注文本中的关键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 (1)表因果关系的词(如“因为”“因此”“„„的原 因”“因而”“由于”“从而”等); (2)表转折关系的词(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 上”等); (3)表并列或递进的词(如“也”“又”“不是„„而 是„„”“不仅„„还„„”等); (4)表分类分层的词(如“首先„„,其次„„”等); (5)举例子的词(“例如”“如”); (6)表解说性的词语(如“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 谓”“即”等)。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3)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中,先从反面以普列汉诺夫为 例,说明“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接着又从正面以诸 葛亮和徐庶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为例,通过对 比,证明会意的重要性。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5因果论证 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分析, 来证明论点的正确合理的论 证方法。如: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让勇者绽放光彩。贝多芬双 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 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 顽强抗拒厄运; 司马迁遭受腐刑, 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 ,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 定如山的信念, 刚毅如铁的意志, 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 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 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就是另一片蓝天。 以上文段针对每个事例分别作了原因探究, 揭示了人物在磨 难中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很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 从而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来自百度文库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 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 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 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 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 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支持彻底抛 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 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言对文学形式的重大 价值。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3.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 发展中的两点作用。
解析: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作用,在文章的第 二段中可以体现。“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 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 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 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可以看出,文言有 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文章最后一句:“事实上,文 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说 明文言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专题十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字斟句酌,细加揣摩
——高考真题感悟
(2016· 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 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 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 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 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 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2)引用论证 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 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 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 ,在论述“有业”“敬业”“乐 业”时,作者引用了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 的名句以及孔子、百丈禅师、朱熹、曾文正等人的名言,增强 了文章的说服力。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2.从考查趋向上看,浙江高考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 考点有什么规律? 2017年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该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分 析、鉴赏评价中外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它虽然包括10条 测试要求,但在实际测试中对以下考点有所侧重:理解文 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 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 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特别是“筛选信息,概括文意”几乎每年都能考查到。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解析:A项,一是原文限定为“初期”,选项范围扩大;二是 原文为“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原则的确立, 孕育了中国„„美学风格”,选项逻辑不当。C项,“学衡” 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形式的合理成分持肯定态度,并非 选项中的“否定态度”。D项,原文是“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 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并且选项中“最重要的意义在 于„„重大价值”也是无中生有。 答案:B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结 束
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历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
)
解析:本文第一段重在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为例,说 明“语言变革”的作用;第二段以对白话文和文言文的看 法为例,说明“语言变革”的影响。综上分析,全文强调 的是“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