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一、血、尿、粪常规

1.血常规

(1)红细胞(RBC)

(参考值)成年男性:(4.0~5.5)X1012/L、成年女性:(3.5-5.0)X1012/L、新生儿:(6.0-7.0)X1012/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增加:新生儿、高原居民。减少:生理性贫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

(2)病理性变化增加:相对增加: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绝对增加:先天性发绀性心脏病和肺心病代偿性红细胞增加;真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减少:病理性贫血,如造血不良(再障),过度破坏(溶贫)和各种原因的失血。

2,血红蛋白(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临床意义:见红细胞计数。

3.血细胞比容(HCT)

参考值:男性:0.428-0.506L/L、女性:0.367-0.475L/L(医院正常值:0.350-0.510L/L)

临床意义:增加:见于大面积烧伤和脱水患者。减少:见于贫血患者。

4.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参考值:82-92fl(1L=1015fl);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参考值:27-3lpg(1克=1012pg)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参考值:320—360g/L

(参考值)

(1)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

(2)白细胞分类(DC)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粒性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

(1)实际反应中性粒细胞的增高或降低。生理性变化:一般为增多,见于新生儿和妊娠晚期。病理性变化:

增加: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临床上大多数白细胞的总数变化急性感染、急性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和白血病。减少:某些感染(如伤寒或某些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理化因素的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

(2)淋巴细胞增多: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肾移植术后、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主要见于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除猩红热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减

少:伤寒和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较少,可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5)单核细胞增多:某些感染(结核、伤寒、疟疾、心内膜炎)、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

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9、血小板(PLT) (参考值) (100-300)×109/L

临床意义: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出血和术后、脾切除术后(一时性)。

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消耗过多。如DIC。

10、血小板比积(PCT)参考值:0.1%-0.28%(医院正常值:0-9.98ml/L)

临床意义:增多:骨髓纤维化、慢粒、脾切除。减少:再障、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1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参考值) 7-11fl

12.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参考值) 15%-17%

临床意义:PDW反应性血小板体积异质性(即大小不等性)的参数,增大时有临床意义,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

二、尿常规.·

1、酸碱度(pH) (参考值) 4.5-8.0

临床意义:pH增高:呼吸性碱中毒、胃酸丢失、服用重碳酸、尿路感染。pH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2.比重(SG) (参考值) 1.015-1.025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热和脱水等血浆浓缩情况、尿中含造影剂或葡萄糖。降低:临床意义明显,见于由于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造成的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尿崩症。

三、血清钾

(参考值) 3.5-5.5mmol/L。需要注意的是如血清标本溶血可造成血钾假性升高。

(临床意义)

1.低钾血症(血清钾<3.5mmol/L) ,①摄人不足,如营养不良、食物中钾含量不足;②丢失过多,如长期频繁的呕吐、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利尿剂使用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③胰岛素和葡萄糖同时使用造成血清钾进入细胞内。

2.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 ①摄人过多,如补钾时过多过快;②排泄困难,如肾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长期大量使用潴留钾的利尿剂、长期低钠饮食;③细胞内钾大量释放,如溶血、大面积烧伤和组织挤压损伤.

四、血清钠

(参考值) 目前广泛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参考值为135-145mmol/L。

(临床意义)

1.低钠血症(血清钠<135mmol/L)

(1)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物中钠含量不足。

(2)丢失过多①消化道失钠,如长期频繁的呕吐、腹泻或因手术消化液的丢失;②肾性失钠,如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利尿剂使用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③体表失钠,烧伤、大量

出汗后仅补水未补钠。

2.高钠血症(血清钠>145mmol/L)

(1)摄入水分不足造成血液浓缩。

(2)肾性失水如渗透性利尿(甘露醇和山梨醇脱水)、肾小管尿液浓缩功能障碍。

(3)体表失水如大量出汗。

(4)肾小管钠重吸收增加如长期使用ACTH和糖皮质激素。

五、血清氯

(参考值) 目前广泛采用电极法,参考值为96-108mmol/L。

(临床意义)

1.低氯血症(血清氯<96mmol/L)

(1)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物中

(2)丢失过多①消化道丢失,长期频繁的呕吐、腹泻或因手术消化液的丢失;②肾性失氯,如利尿剂使用抑制肾小管对氯的吸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肾小管对氯的重吸收不良。

(3)摄入水分过多,如尿崩症。

(4)呼吸性酸中毒。

2.高氯血症(血清氯>108mmol/L) 临床意义较小,除高钠血症原因外,还见于低蛋白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

六、血清钙

(参考值) 2.25-2.58mmol/L(9-11mg/dl)。

(临床意义)

1.低钙血症(血清钙<2.25mmol/L或<9 mg/dl) ①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②需要增加,如孕妇;

③肾脏疾病;④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2.高钙血症(血清钙>2.58mmol/L或>11 mg/dl) ①摄入过多;②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③服用维生素D过多;④骨病及某些肿瘤。

七、血清无机磷

(参考值) 0.97-1.61mmol/L(3-5mg/dl)。血清无机磷与血清钙含量乘积为一常数(40,当两者单位均为mg/dl时)。

(临床意义)

1.低磷血症(血清磷<0.97mmol/L或<3 mg/dl) ①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②磷转移至细胞内,如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③磷丢失过多,如血透、肾小管酸中毒、利尿剂使用;④其他,如甲旁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酒精中毒等。

2.高磷血症(血清磷>1.61mmol/L或>5 mg/dl) ①甲旁减;②肾衰酸中毒;③维生素D过多;④多发性骨髓瘤和骨折愈合期。

八、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

(一)血清铁测定

(参考值) 亚铁嗪显色法:男性11-30umol/L,女性9—27umol/L

(临床意义)

1、血清铁增高①肝细胞损害;②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③血液病,包括非缺铁性贫血、再

障及白血病。

2、血清铁降低:主要为缺铁性贫血。

(二)血清总铁结合力

(参考值)

亚铁嗪显色法:男性50—77umol/L,女性54—77umol/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新生儿降低,女青年和孕妇增高。

2.病理性变化①降低:转铁蛋白合成减少,如肝硬化、转铁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肿瘤及

非缺铁性贫血等;②增高:转铁蛋白合成增加,如缺铁性贫血和妊娠后期;转铁蛋白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炎和肝细胞坏死。

九、血清总胆固醇(TC)

(参考值) <5.20mmol/L为合适水平.( 医院正常值:3.35-6.45mmol/L),5.23-5.69mmol/L为轻度升高(边缘水平),>5.72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