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始末

合集下载

案例日本房地产泡沫

案例日本房地产泡沫

2019/12/23
26
1985年9月后日本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呈不断扩 张的趋势。1987年2月日本中央银行下调贴现 率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超过10%,已超过 了实际经济需求。从而有一部分货币供应量 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成为房地产和股票投 资的资金来源,间接导致了资产价格上涨。 地价的大起大落是房地产泡沫的主要表现形 式,而导致地价暴涨的直接原因就是长期低 贴现率。
2019/12/23
5
受房价骤涨的诱惑,许多日本人纷纷拿出积 蓄炒股票和房地产。到1989年,国土面积仅 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本,其地价市 值总额竟相当于整个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当 年日本的GDP为3万亿美元左右,而当年的全 国住宅价值为6.47万亿美元。
2019/12/23
6
也就是说日本房地产最疯狂的时候住宅价值 为GDP的200%以上。到1990年,仅东京都的 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薪 阶层即使花费毕生储蓄也无力在大城市买下 一套住宅,能买得起住宅的只有亿万富翁和 极少数大公司的高管。
2019/12/23
23
第二、 失误的低利率政策。
表现:日本政府连续多次降低利率放松银根,基础 利率跌至历史最低点,1986年开始,日本银行连续 降息,基准利率从1986年1月的4.5%下调至1987年2 月的2.5%,货币供应量连续几年超过10%。
原因:其一、为完成外向型向内需型经济过度而低 利率。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日元升值导 致日本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为了 降低成本,日本企业纷纷投资海外,特别是日本传 统的制造业向海外转移劳动密集型生产,日本出现 产业空心化趋势。
2019/12/23
7

日本泡沫经济

日本泡沫经济

一提起泡沫经济,我们就会想到日本经历的近十年的泡沫经济。

泡沫时期被日本人称为“失去的十年”,可见在日本人心中泡沫经济所占的地位。

在泡沫形成的初期,日本经济的发展速度是举世瞩目的,但泡沫破灭以后,日本经济便跌入低谷,直到现在还没完全恢复。

而其中的房地产泡沫对我国的房地产业的启示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泡沫经济: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

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泡沫之所以会长期存在,是有它的客观原因的,主要是由其作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一方面,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

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泡沫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又存在着消极成分。

日本大藏省实行了对不动产融资的总量控制措施。

所谓总量控制措施实际上是对不动产融资增长速度的一种直接管制,以此达到将不动产余额控制在一定水平上的目的,主要内容是要求有关金融机构,将其每季度不动产余额,控制在总贷款余额的增长率以下。

同时,日本银行通过"窗口指导",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将当年第四季度的新增贷款减少30%;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

日本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也于1989年的12%下降到1990年的7.4%,再跌至1991年的2.3%。

货币政策的突然收缩,挑破泡沫,这是日本银行货币政策的第三次失误。

从某种意义上讲,1991年后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与日本银行突然收紧银根造成日本经济的"硬着陆"有很大关系。

货币政策紧缩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股价上。

1989年末,日经指数达到高峰后,1990年开始下降,至U1990年4月便由38915日元降至28000日元。

1992年8月跌至14309日元,比1989年下降了63%。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
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宏观政策的失误。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日本货币政策曾经失去平衡,出现过三次重大失误。
1985年的日本,同时面临着三个重大的战略转变:由“管制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由“外需主导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变。如此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可能使宏观政策失去回旋的空间。当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国内政策协调与国际政策协调等问题等交织在一起时,宏观政策的权衡、选择和调整会变得非常困难,可能会因失去平衡而出现严重失误。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我们需要以更宽广的胸怀、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世界。
80年代在美美国人。日本从此陷入长达10多年的经济衰退,后来日本人将整个90年代称为失去的10年。
逼迫日元升值,这样才能彻底削弱日本出口工业品的竞争力。
广场协议的背后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此后,日元迅速升值。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帐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 金刚柱般的大楼是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物本国内市场。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
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 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日语中“平成景气”基本与此同义,但有时也包括此后的经济萧条阶段。

历史上的三次房地产大泡沫

历史上的三次房地产大泡沫
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端,地理位置优越,冬季气候温暖而湿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里迅速成为普通百姓的冬日度假胜地。由于佛罗里达的地价一直远低于美国其他州,因此该州成为了理想的投资地。许多美国人来到这里,迫不及待地购买房地产。随着需求的增加,佛罗里达的土地价格开始逐渐升值。尤其在1923年—1926年间,佛罗里达的地价出现了惊人的升幅。例如棕榈海滩上的一块土地,1923年值80万美元,1924年达150万美元,1925年则高达400万美元。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澎湃。据统计,到1925年,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当时该市仅有7.5万人口,其中竟有2.5万名地产经纪人,平均每三位居民就有一位专做地产买卖。当时,地价每上升10%,炒家的利润几乎就会翻一倍。在那几年,人们的口头禅就是“今天不买,明天就买不到了”!在这种狂潮的催动下,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
所有泡沫总有破灭的时候。1991年后,随着国际资本获利后撤离,由外来资本推动的日本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灭,房地产价格随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产业全面崩溃,企业纷纷倒闭,遗留下来的坏账高达6000亿美元。
从后果上看,20世纪90年代破灭的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历史上影响时间最长的一次。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击了房地产业,还直接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受此影响,日本迎来历史上最为漫长的经济衰退,陷入了长达15年的萧条和低迷。
20世纪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100年,房地产业的兴盛无疑是刺激这100年间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曾出现过可怕的房地产泡沫,结果使无数投资者转瞬间一贫如洗,从而留下一幕幕悲剧。
上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建筑业日渐兴盛。在这种背景下,拥有特殊理位置的佛罗里达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房地产泡沫。

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和影响

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和影响

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和影响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
1、宽松的货币政策
1982年到1989年,日本央行实行放水式货币政策,即大量投入资金投放,使资金供应充裕,利率迅速降低,一时见火起需求,导致投资膨
胀旺盛,同时产生了大量泡沫经济。

2、金融改革不彻底
1989年日本开始金融改革,但出台的法规和政策并不彻底,银行的放
贷管理措施松动,投资限制减予,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等行业,使得
房地产市场易涨疯涨,带动了其他行业暴涨,形成了股票和不动产市
场投机热,导致泡沫经济发生。

3、政府主导型经济
日本采取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即政府与银行、企业的高度金融合作,加上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投资风险大大减少。

因此,在政府的巨大支
持下,国家采取大规模投资,使大量资金投入工业界,比如电子行业,导致整个经济根深蒂固地形成泡沫经济。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影响
1、影响税收
由于日本泡沫经济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日本政府的财政赤字,从而
影响日本政府的税收筹集,带来了一定的财政拮据。

2、全国经济衰退
泡沫经济的影响使日本实现的经济增长寿命明显减短,对整个国家的
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并引发整个日本进入持续衰退的发展态势。

3、金融危机
泡沫经济的出现,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使金融机构和股市迅速上涨,直至经济全球化,才暴露日本股票市场的欺诈,带来了金融危机,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日本泡沫经济发展

日本泡沫经济发展

日本泡沫经济发展始末如下:
1986年1月19日,日本经济新闻社公布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漂亮1月”(Beautiful January)指数,该指数以1985年的股价为基期,以1月19日为基准日计算。

这一指数迅速上升,到1987年秋季达到顶点,此后开始下跌。

与此相似,1987年秋季以后,日本政府开始压缩贷款,实施金融紧缩政策。

1989年12月29日,日本股票市场崩溃。

日本政府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日元再次贬值,日本股票市场再次崩溃。

1990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实施大藏省提出的“一揽子计划”,但这个计划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1991年春季以后,日本泡沫经济崩溃。

泡沫经济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在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大量企业倒闭或陷入困境,失业率上升,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但总体上效果不佳。

虽然日本政府试图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放宽货币政策和减少税收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些措施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日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从以制造业为主导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导。

同时,日本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包括少子老龄化、人口下降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不稳定性增加,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下降。

综上所述,泡沫经济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日本政府采取了措施来应对泡沫经济的影响,但总体上效果不佳。

同时,日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一、引言日本泡沫经济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并达到高峰后,突然崩溃的经济现象。

这场泡沫经济崩溃对日本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带来了启示。

本文将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探讨对我国的启示。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2.1 经济快速增长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

2.2 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日本泡沫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资产价格的疯狂上涨。

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都出现了高度的投机活动,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不断上升。

很多人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形成了资产价格泡沫。

2.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宽松日本政府和央行采取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了资金供应的过度扩张。

低利率和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信贷流动性过剩,资金流向了投机性的资产市场,加剧了泡沫经济的形成。

三、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3.1 资产价格崩溃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最终崩溃。

1989年,日本股市崩盘,股票价格迅速下跌。

随后,房地产市场也崩溃,房价急剧下跌。

3.2 银行业危机由于大量借贷资金流入投机性资产市场,许多银行放贷不当,资产质量恶化。

泡沫破灭后,许多银行面临巨大的坏账风险,引发银行业危机。

3.3 经济长期低迷泡沫经济的崩溃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上升,消费萎缩,投资缩减,通缩现象严重。

这种经济状况持续了十余年,被称为“失落的二十年”。

四、对我国的启示4.1 谨防资产价格泡沫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告诉我们,过度投机和资产价格的疯狂上涨最终会导致泡沫的破灭。

我国需要加强监管,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

4.2 健全金融体系泡沫破灭后,日本银行业面临巨大的危机,给整个经济带来了冲击。

我国应当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防范金融风险。

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课件

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课件

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课件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是1980年代至1990年代时期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一种产物,指日本房地产价格长期持续上升,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破裂而引起的一系列经济危机。

本文将介绍日本房地产泡沫经济的主要原因、影响及其启示。

一、主要原因1.老龄化和城市化。

日本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程度领先于世界,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有限,使得土地建设和房地产需求急剧上升,房地产价格因此疯狂上涨。

2.政府干预和金融自由化。

政府对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过度干预,导致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从而刺激了房地产价格的短期上涨和泡沫的形成。

3.利率过低和贷款松散。

1980年代初期,日本央行放松了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大量低质量借款人得以获得低息贷款,房地产市场需求大增,致使房价急剧上涨。

4.投机心态和不良贷款规模扩大。

人们普遍认为房地产价格会一直上涨,投机心理迅速蔓延,大量使用杠杆投资房地产,使得不良贷款规模急剧扩大。

二、影响1.经济萎靡和失业率上升。

经济萎靡,GDP和企业盈利大幅下降,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快速上升。

2.银行破产和金融危机。

不良贷款规模愈来愈大,银行资本大幅缩水,银行破产、金融机构瘫痪,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3.资产泡沫破裂和房地产市场萎缩。

1989年12月,日本房地产市场价格达到高峰,随后价格迅速下跌,资产泡沫破裂,经过十多年的下跌,房地产市场仍然没有完全恢复,直到今天房价仍处于低谷。

三、启示1.权力、金融与房地产三者制约。

权力对于金融和房地产市场的干预,对经济影响极大,因此权力、金融与房地产三者之间需要建立稳定的互动机制。

2.发展房地产市场需谨慎,避免投机泡沫。

政府应充分考虑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控制房价上涨速度,避免房产泡沫。

3.建立良好的金融监管机制。

银行和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同时政府也需要积极监管金融市场,减轻经济泡沫的危害。

4.多元化投资,避免杠杆过大。

日本房地产泡沫

日本房地产泡沫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中央银行实行低贴现率等宽松的金融政策,居民住宅贷款额同比增长了1.3倍。

8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生产和需求十分旺盛,大量剩余资金涌动,一些房地产商、建筑公司甚至一些中小企业利用土地担保向银行贷款,再购买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致使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暴涨。

越来越多的日本城市居民把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储蓄。

日本金融机构也纷纷发放贷款.形成了房地产不断升值和信贷规模不断扩大的循环。

最初是东京地区的地价急剧上涨,随后蔓延到大阪、名古屋及其他大城市。

1985年一1989年间.日本土地评估额达到GDP的2.5倍;在银行贷款的128万亿日元增加额中,50%流向房地产业和非金融机构。

从1986年起,日本资产价格经历了5年的持续上涨时期。

短短5年,El本地价上涨了2倍多,其中1987年,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价格的年上升率甚至超过了76%的异常水平。

另据日本国土厅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1985年,东京都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为120.1(1980年为100)。

但到了1988年就暴涨到了334.2,在短短的3年间暴涨了近2倍,形成了世界经济史上空前的房地产泡沫。

在房地产泡沫初见端倪时,日本政府没有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反而一方面任凭大量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扩大对土地和股票担保的融资;另一方面,连续9次大幅度下调官方利率,从1985年的8.5%降低到1987年2月的2.5%,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日本房地产泡沫从1989年末开始,就已经出现“破裂”迹象。

同年12月.新一届日本银行总裁上任仅仅8天,就开始对日本经济实施所谓的“电击疗法”。

几个月内,多次提高政府贴现率,并对商业银行施加压力,要求其停止对房地产企业及股票投机者贷款。

这一系列举措一下子刺破了泡沫。

1990年初,以东京证券交易所股市迅速下滑为开端。

日本地价随之暴跌。

13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引起了连锁反应:首先,重创经济。

从泡沫破灭至今,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步人了战后历时最长的“平成萧条”时期。

日本经济泡沫的发展史

日本经济泡沫的发展史

日本经济泡沫的发展史由于日本是低欲望的鼻祖,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事情,大致都能在过去的日本找到原型。

所以搞清楚日本经历过的事,对了解我们正在经历什么,和未来将会发生什么,很有借鉴意义。

日本泡沫经济,指的是上世纪85-90年代,这样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得从二战后期美军扔下的两颗原子弹说起…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1945年底,开始非军事化的经济恢复;1947年出现第一波婴儿潮——“团块世代”;1950年韩战,“特殊景气”时代开启,军工生产恢复,美国的大量订单及投资,惠及了各个行业。

此后,日本走上了飞速发展的直通车,一发不可收拾。

标志事件有:1)东京塔从开建到完工,只用了1年半,是当时世界最高塔,也是日本战后信心恢复的重要标志。

2) 1959年,平民出身的美智子与当时的皇太子(后来的明仁天皇)大婚,美智子成为日本民众的精神偶像,开启“日本梦”的新时代。

3)1960年,日本国会通过“美日安保同盟条约”,城市化开启,大量年轻人从农村涌入城市,从各地涌入东京。

在大城市上班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通勤“高峰期”,甚至衍生出一种职业叫“推屋”,就是我们能在各种视频上看到的,专门负责把人给硬塞进地铁的工作。

再后来,又有了“剥屋”的工作,负责把挤上去的人给拉下来——“别上了,别上了”。

4)1964年,东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日本人真正找回了自信!5)1968年,日本成为了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生产的汽车、电器、电子消费品行销全球,并且在与美国的贸易中长期保持顺差。

6)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了世博会,向全世界展示日本的工业科技。

当时人气最高的是“自动洗人机”。

总结一下,日本战后经济快速腾飞的原因有:❶自上而下的管制经济体制,建立起出口导向型经济;❷友好的国际环境,承接了第一次产业转移;❸人口红利形成了比较优势;❹吃苦耐劳的国民精神。

看着是不是特眼熟?要不怎么说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崛起之路,都是一个模子刻的呢。

日本89年经济危机资料整合

日本89年经济危机资料整合

日本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历过五大经济危机: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1989年的泡沫经济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危机以及最近的全球经济危机。

创伤最深者,莫过于1989年末那场似乎祸起萧墙的泡沫经济大崩盘。

1989年底至2001年秋,日经平均指数由38915.87点直线下挫到10195.69点,缩水70%;而1991年至2002年,日本住宅用地价格累积下跌36%,商业用地价格下跌了62%,其中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跌幅高达52.1%和76.1%。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不仅刺痛了日本社会,也撩动着许多中国人的敏感神经。

因为今日中国与经济泡沫破碎前夜的日本有许多类似的表征: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已经开始向海外大规模输出资本、所谓的“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为许多国际学者所追捧……在种种“历史惊人的相似”中,人民币面临的巨大升值压力与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价格飙涨更让人们疑问:“中国会不会是下一个日本?”本文结合时代大背景来透视1989年的危机,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日本经济危机的启示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学者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周期性昭示着这样一个论断:发生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它什么时候发生、诱因又是什么。

对于1989年日本经济崩溃而言,通过事后的回顾,许多人得出了《广场协定》签署——日元大幅升值——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飙涨——经济泡沫破碎这样一个线性的因果链。

一、泡沫经济的有关背景(一)美国的“滞胀”与“里根经济学”。

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罗纳德·里根宣誓就任美国第49届总统时,美国经济正为严重的“滞胀”所困扰。

1980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3.5%,失业率为7%,经济增长率为-0.2%,财政赤字高达738亿美元。

里根指出:“我们正馅入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家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我们必须开辟一条改革和重振经济的道路。

”(里根,1991)为此,里根政府以供给经济学派、货币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派等作为理论基础,制定了美国“经济复兴计划”,史称“里根经济学“。

日本楼市崩盘始末

日本楼市崩盘始末

第一,利率太低,资金泛滥,引导失误监管失控。1985年9月美英德法日五国财长聚会纽约的广场饭店,就争执许久的日元升值达成协议。之后一年时间里日元对美元升值一倍以上,由此对出口造成巨大冲击。日本政府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完成外向型向内需型经济过度,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放松银根,基础利率跌至历史最低点,货币供应量连续每年超过10%,1998年超过15%,造成市场上资金极其充沛。但是由于当时日本上下对日元升值和经济转型的困难认识和准备不足,大量资金并不如政府所希望的那样流入制造业和服务业,而是流入容易吸纳和“见效”的股市楼市,造成股市楼市价格双双飙升。1985年以后的4年时间中,东京地区商业土地价格猛涨了2倍,大阪地区猛涨了8倍,两地住宅价格都上涨了2倍多。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引流资金和监管资金,而是听之任之。
由于日本泡沫扩张和破裂的直接原因是日元升值和基础货币过多,与中国目前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基础货币过多的情况相似,因此分析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的经验教训有着积极的意义
文/俞坚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爆发的房地产泡沫破裂,是世界各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也是最深的一次房地产危机,十几年过去了至今仍无完全恢复的迹象。最近有人认为上海将发生类似日本泡沫破裂的危机,由于目前中国经济以及上海房地产与泡沫破裂时日本所处的阶段和状况完全不一样,上海绝对不会发生类似情况,这样的判断是不现实和没有根据的。但是由于日本泡沫扩张和破裂的直接原因是日元升值和基础货币过多,与中国目前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基础货币过多的情况相似,因此分析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的经验教训有着积极。在资金泛滥的情况下,原本应该紧缩的信贷不仅没有紧缩,相反进一步扩张,推波助澜火上加油。为了追逐高额利润,日本各大银行将房地产作为最佳贷款项目,来者不拒有求必应。1990年危机已经一触即发,但是银行继续大规模贷款。这一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2家日本最大银行向房地产发放贷款总额达到50万亿日元,占贷款总额的四分之一,五年间猛增2.5倍。尤其错误的是为了扩大杠杆作用增加利润,日本银行违反国际清算银行的巴塞尔协议,将持股人未实现利润当作资本金向外出借,造成流通领域里的货币数量进一步扩张。1991年日本银行总贷款额达到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0%,而美国仅为37%。为了争夺利润和分享市场,日本上千家财务公司和投资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也不顾政策限制,跻身于房地产金融行业,直接或间接向房地产贷款,总额高达40万亿日元。可以说日本金融机构是房地产泡沫的最大鼓吹者和最后支撑者,为泡沫源源不断输送能量直到最后一刻。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始末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始末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始末刘学明市场上充溢的资金,加之“股价神话”和“土地神话”———什么都可以跌,只有股价和地价不会跌,成就了日经平均指数的最高点,也成就了日本战后最大的资产价格泡沫和随之而来的十年萧条目前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泡沫?官方的审慎定义是———已出现结构性泡沫。

但投资者似乎并不认同这一结论———上周五央行宣布加息后,股指不跌反升,对上涨的预期显然超过了对下跌的担忧。

各地的房市,同样是涨声一片。

5月8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瑞士出席G10央行行长会议时表示,中国资产价格的泡沫令人担忧。

当下中国的图景,与历史上的一些片断令人吃惊地相似。

1980年代末的日本,与美国贸易摩擦不断,日元面临强大的升值压力,国内居民存款居高不下,国内消费需求不旺(与目前中国的情形颇为相似)。

在这样的背景下,二战后最大的资产价格泡沫产生:日经平均指数从1985年年底的13000点暴涨为1989年年底的38915点;土地资产总额从1985年的1004万亿日元飙升为1990年的2389万亿日元(约为同期美国的4倍,尽管面积只有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日本的泡沫是如何发生的呢?任何泡沫的发生,都离不开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可自由支配的资金)的支持。

当时日本市场资金充溢。

日本政府从1975年开始放松对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管制,大量的上市公司将筹资手段转向成本更低的海内外资本市场,银行和大企业之间的贷款业务不断萎缩,银行业整体面临开拓新领域或寻找新的贷款客户的压力。

另一方面,关于金融领域分业经营的改革进程异常缓慢,致使银行一直无法进入证券业和保险业。

这使当时银行所面对的情况极为尴尬:居民存款不断增加的同时,银行的业务却面临减缩的威胁。

于是,银行将目光转向了无法从股市筹措资金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利润丰厚的大量房地产企业———银行认为,只要有相应的土地作担保,回收贷款就可以万无一失。

从事后统计看,企业、特别是没有上市的中小企业是日本资产泡沫时期的最终土地购入者,其主要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

日本泡沫始末及解决之道

日本泡沫始末及解决之道

日本泡沫始末及解决之道全球历经一战二战之后呈现衰退之景,只有美国基础设施没有遭到明显破坏、本土损失有限,二战后迅速崛起并与苏联对峙,形成世界两级格局。

越南战争后,美国国内通货膨胀严重,1979年通胀率高达13%。

为此,1979年上任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启动加息抑制通胀,导致大量外币涌入、美元升值,加剧了美国的贸易逆差。

据经合组织统计,从1980年到1985年,美元对日元、马克、法郎、英镑的总体升幅达到约50%。

美元走强给美国出口带来巨大压力,同时日本作为新崛起的经济大国,其出口导向型经济也进一步令美国逆差状况恶化。

1980年美国尚能实现经常账户顺差,到1985年经常账户逆差占GDP的比重达2.71%。

反观日本,自1945年二战结束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马歇尔计划的支持下,经济快速发展。

彼时美国大力支援日韩等所谓蓝色国家以遏制苏联,对日本全面开放市场、降低关税。

1968年,日本已超过英国和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向全世界出口电视、汽车等商品。

从长期看,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经济结构性问题,即投资率高于储蓄率。

但出于政治原因,美国国内产业和政治势力总要为贸易失衡寻找“替罪羊”。

为此,美国当时的里根政府开始对主要贸易伙伴施压,以解决美元被高估和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问题。

这最终促成美国在1985年和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签署《广场协议》。

在协议中,虽然法国、联邦德国、英国均有所让步,但日本做出的妥协最大,包括以下几方面:一、进一步对外国商品和服务开放本国市场;二、执行强有力的监管松绑措施以充分发挥私营部门活力;三、就日元汇率执行灵活的货币政策;四、大力实施金融市场和日元汇率自由化;五、在财政政策方面继续聚焦两大目标,即减少中央政府赤字和为私营部门提供有利增长环境;六、在刺激内需方面聚焦扩大消费和抵押信贷市场,以刺激私人消费和投资。

在这六条中,实现日元对美元升值是核心内容。

从1985年到1987年日元对美元升值超过50%。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记录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记录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记录1987年,日本的地产价格,经过50年代中期之后两个阶段的上涨,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1987年末,日本全国的土地价格总额为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房地产平均价格是美国的96倍,东京都市区的土地比美国整个加利福尼亚州的还要贵。

此时,日本已连续5次下调官定利率,中央银行贴现率和官定利率都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调低利率的结果是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而这时日本金融业从70年代开始尝试的金融自由化,特别是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加快,并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自由”了的银行业为追逐利润并获得竞争优势,毫无节制地向房地产投资者融资,房地产投资者可以从银行得到贷款,而用贷款购得的地产又可以作为抵押,从银行得到相当于地产价格70%以上的更多贷款。

如此反复贷款,新增加的巨量货币供给的很大一部分,通过银行业流入了房地产业。

不动产抵押贷款在全国银行的贷款总额中所占比例,1984为17%,1992年达到36%。

此外,7家不受银行法限制的住宅专业金融公司向个人购房者提供的大量贷款,使贷款额度进一步膨胀.同时,很多大型企业也为追逐房地产业的超额利润,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供需两旺,一片繁荣。

非理性预期和投机对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积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和整个社会的房地产存量相比,无论是新建房还是二手房,其每年在市场上交易的数量实际上十分有限。

但问题在于,整个房地产的价格是以这些有限的交易价格作为标价尺度的,如果交易中有大量地产投机的因素存在,加上信息的不对称,人们对炒房利润的非理性预期就会被引导出来,直至也参加到房地产的投机之中去。

土地和税收政策加快了泡沫的形成。

日本征收的土地保有税率很低,由于价格的上涨,实际有效税率仅为0.2%—0。

3%,而美国、加拿大为2%左右。

从需求角度,低的地产保有税刺激了人们拥有更多房地产的意愿,空置待售成为普遍现象;从供给角度,土地闲置、待机转手和低密度、低容积率利用成为常态,大片空置待建的土地成为城市的景观,这更加剧了房地产供给的短缺,价格迅速上涨成为必然。

日本房地产债务危机启示录

日本房地产债务危机启示录

日本房地产债务危机启示录日本房地产债务危机启示录引言:房地产是一个国家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国家的财政状况,还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稳定。

然而,房地产市场也存在着诸多潜在风险,其中之一就是债务危机。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曾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房地产债务危机,给日本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一事件给全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和启示。

本文将通过回顾日本房地产债务危机的经过、分析其原因以及探索其启示,以期为其他国家避免或应对类似情况提供参考。

一、日本房地产债务危机的经过1. 崩盘前景的迹象:20世纪80年代,日本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房价急剧上涨。

然而,1989年开始,这一泡沫开始破裂。

房屋需求减少,房地产价格下跌。

2. 银行业的受创:日本的金融体系与房地产市场紧密相连。

银行业是最大的受影响群体之一,它们因大量投资于房地产项目而亏损严重。

许多银行因贷款违约和不良资产而陷入困境。

3. 经济衰退的循环:房地产价格下跌直接导致了日本的经济衰退。

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消费减少,进一步打击了房地产市场。

这种恶性循环使得整个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低迷状态。

二、导致日本房地产债务危机的原因1. 过度投资和借贷: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公司和个人一窝蜂涌入房地产市场,导致投资和借贷过度。

这使得房地产价格人为上涨,最终引发了泡沫的破灭。

2. 不透明的金融体系:在危机爆发前,日本的金融体系缺乏透明度,银行对于自身的风险敞口估计不准确,无法准确评估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这使得金融体系无法合理应对危机。

3. 政府对策的不当:当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政府采取了错误的对策,过度注重经济刺激和维稳,而忽略了对金融市场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这进一步深化了危机。

三、日本房地产债务危机的启示1. 预防过度投资和借贷:政府和金融机构需要加强监管,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动和房地产市场的开发。

避免出现投资和借贷过度的情况,防止泡沫的产生。

2. 加强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要求金融机构提供准确、透明的财务和风险披露。

日本房地产泡沫始末和中国当前状况

日本房地产泡沫始末和中国当前状况

日本房地产泡沫(转)2007-01-09 15:32日本经济为什么会衰退?这个问题就如同日本为什么会成功一样是个吸引人的话题。

在七嘴八舌的争论后,人们几乎一致认为,从80年代中期开始越吹越大的房地产泡沫,是把日本经济推向深渊的罪魁祸首。

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房地产泡沫事件 20世纪50年代起的30多年是日本的黄金岁月,其高速的经济增长甚至连美国都感到羡慕或者说嫉妒。

全世界都在研究和学习日本,希望知道这个国土面积如此狭小、自然资源如此匮乏的二战战败国,如何能够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出一个“经济神话”。

然而,还没有等研究有结果、学习出成绩,日本的经济增长就在1991年戛然而止,并从此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衰退,至今仍无起色。

日本经济为什么会衰退?这个问题就如同日本为什么会成功一样是个吸引人的话题。

在七嘴八舌的争论后,人们几乎一致认为,从80年代中期开始越吹越大的房地产泡沫,是把日本经济推向深渊的罪魁祸首。

从日本奇迹到衰退陷阱 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在1953~1973年那样迅速实现经济的转型。

在短短20年里,日本从一个大型的农业经济国转型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和汽车出口国,东京成为全球最大、最充满活力的国际都会。

1969年,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在《即将出现的超级强国》一书中预测,日本将在2000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1973年末的石油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强烈冲击。

然而,日本人却借此机会大力开发节能技术,发展汽车、半导体、计算机等消耗石油较少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但缓解了石油价格暴涨带来的打击,而且恢复和强化了高速发展的基础。

此后十几年,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从前二十年的9.25%下降到4%左右,但还是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比起美国更是高了整整一倍。

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步入了令人眩目的鼎盛时期。

日本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日本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投资和收购。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原因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原因

一、低利率政策引发房地产泡沫日元的升值,对日本的工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

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乃至1986年经济出现了负增长。

为了降低成本,日本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向海外转移生产基地,本土出现产业空心化趋势。

产业的空心化使日本国内就业增长出现困难,引起国内购买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空心化的速度,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政希望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

从1986年开始,日本银行连续降息,基准利率从1986年1月的4.5%下调至1987年2月的2.5%。

当时的日本经济处于景气上升的过程中,超低的利率引诱大量的资金流入房地产、股票等非生产性行业,使得投资品价格短期内迅速上扬;投机者将价格上涨后的房产和股票抵押给银行以获取更多的贷款,进行新一轮的投机。

于是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呈现出非理性繁荣的特征,虚拟资产泡沫越吹越大。

到1990年,日本生产性行业的贷款比重下降到25%,非生产行业的贷款比重却上升为37%。

东瀛看似繁荣的经济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危机一触即发。

二、监管不当导致盲目贷款连续5年的房地产价格飙升为日本房地产业积累了严重的泡沫。

谁也没有料到,日本银行监管制度的变化改变了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贷款的偏好,竟成了此事件的始作俑者。

1985年前后,为了减少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过程中银行的经营风险,日本银行开始推行银行资本金管理改革。

当时日本商业银行资本金比率普遍较低,平均只有3%左右。

为了推动银行国际化,政决定实行双重标准:国内营业的可以按照本国4%的标准,有海外分支机构的银行则必须执行8%的国际标准。

在此要求下,日本银行除了必须不断补充资本金之外,还不得不调整银行资产结构。

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只有一般公司贷款风险的一半,这意味着银行发放相同数量的贷款,房地产抵押贷款只需一半的资本金。

于是日本商业银行纷纷将资金投放到这一领域,助长了房地产泡沫。

三、国际资本的投机加大了泡沫程度《广场协议》后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就等于给国际资本投资日本股市和楼市上了一份稳赚不赔的保险:即使投资资产的日元价格没有升值,也可以通过汇率变动获得5%以上的收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9年日本房地產泡沫始末让我们回过头来,冷眼相看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

银行盲目放贷热钱大炒地产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日本人把它称为“高度成长期”。

经过战后20多年的复兴,日本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索尼、松下、丰田等一批民营企业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和技术创造后,由内向型企业转变为外向型企业,并逐渐发展成跨国集团。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的出口大增,尤其是汽车、家电行业成了日本出口创汇的龙头企业,并因此带动了钢铁、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走私货如“808”双卡收录机也在中国市场泛滥,甚至中国的城市家庭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日本的TDK录音带。

为了遏制日本的贸易顺差,在美国的主导下,西方五国1985年制定了《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兑美元汇率在一年间从240:1飙升至120:1。

为减少出口损失,日本资本开始纷纷转入国内市场。

而日本政府为了支持企业维持高出口额,大幅降低利息,扩大对企业的贷款,结果造成国内市场流动性大量过剩。

已于2001年同住友银行合并(成为三井住友银行)的日本樱花银行前总裁横田昭义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回忆道,当时由于日本的产品大量出口,企业挣得的外汇源源不断地涌入日本的银行。

银行收到这么多存款后开始犯傻:该怎么办?于是,放贷成为日本各大银行的当务之急。

樱花银行从董事到各支店的员工,每人都有放贷指标。

最多时,一个普通员工每个月的放贷指标高达2亿日元。

结果,那些背负指标的银行职员如同做传销一般,先从自己的亲戚朋友下手。

只要你有工作(哪怕是临时工)、有住址,都可以轻易地获得贷款。

如果你有房子或土地作担保,那么贷款的金额都可以超过百亿日元。

于是,东京湾海底的无名地块,也被人当作了向银行贷款的担保。

更离奇的是,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区银座五丁目的警察岗亭,也被16人当作私产抵押,在银行申请到了共计630亿日元的贷款。

以一曲《北国之春》唱红日本列岛的千昌夫,当时正是红得发紫的歌手。

第一家银行找到他时,建议他投资夏威夷的五星级酒店:“日本人成群结队地跑到夏威夷去举行婚礼,在那里建一座五星级酒店绝对有必要,而且一定能够赚钱。

”千昌夫困惑地说:“我没有东西可以担保。

”银行说:“你的名字就是最好的担保。

”结果,先后共有五家银行向千昌夫放贷。

他在夏威夷不仅投资了酒店,还投资了高尔夫球场,五家银行贷给他的总金额达到2700亿日元。

“那时候的日本人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

有人对日本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三菱地所的社长开玩笑说:什么时候把纽约的洛克菲勒大楼买下来吧,那可是美国最高的大楼呀。

一年后,三菱地所果然宣布花2000亿日元收购了洛克菲勒大楼,并在大楼的最高处插上了日本国旗。

”采访过这一收购案的日本《每日新闻》记者中村芳平想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感觉到困惑,“日本人真的发疯了。

”来自银行的大量贷款很快流入房地产市场,最有代表性的是银座的地价,在1987年一年中涨了40%。

同一年,东京的房价也涨了53%。

那些埋头上班的公司职员们生怕房价不断涨上去,忙着向银行贷款买房子。

而房地产开发商更是组织一帮无业人员扮成购房者深夜排队,由此煽起了浩浩荡荡的全民购房之势。

4年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

银座地价暴跌六成,原先1亿日元的房子跌至4500万日元。

高高兴兴搬入新家没多少日子的白领们,一夜之间变成了“房奴”。

美国人也最终从三菱地所手中买回了洛克菲勒大楼,并让“日本小子”(美国人如此称呼三菱地所)净亏了近1000亿日元。

圈地开店八佰伴破产在泡沫没有破裂时,几乎所有人都坚信,东京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中心,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和国际机构前来建立分支机构,因此其商业地产会越来越吃香。

而在土地资源奇缺的东京,拥有土地就意味着拥有未来。

和田一夫当时就是这样认为的。

八佰伴集团创始于1928年,刚开始是伊豆半岛热海的一家蔬菜店。

和田一夫从父亲手中接过这家蔬菜店后,引进了美国的超市模式,从上世纪70年代起把八佰伴发展成为一家连锁超市公司。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八佰伴已经把超市开到了南美和新加坡。

在泡沫经济的漩涡中,八佰伴做了一件一般人眼中的“正常事”:圈地开店。

当时,八佰伴的经营业态已经从一般的超市,发展到了大型购物中心。

在地价天天上涨的情况下,“圈地开店”不仅可以保证地价与房价的同步升值,而且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公司的业绩。

八佰伴的雄心得到了银行的大力支持,多家银行跟着八佰伴一路投钱。

和田一夫更是在1990年把八佰伴的总部从日本迁到香港,让这家以蔬菜摊起家的日本公司一下子拥有了“国际巨头”的良好感觉。

在其最兴旺的时期,八佰伴的海内外店铺总数达到400家,在上海浦东也开出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百货公司“上海第一八佰伴”。

当时头脑发热的不仅是八佰伴,还有“大荣”等超市集团。

日本的商业企业,几乎在这一时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大力发展商业地产。

结果,泡沫经济崩溃后,银行顿时变脸逼债,八佰伴和大荣则陷入困境。

1998年,八佰伴在融资无门的情况下,把一部分店铺卖给了大荣,好不容易筹集到了320亿日元的资金,又给银行盯上。

当时,八佰伴的最大借贷银行是东海银行。

东海银行得知八佰伴筹集到这笔救命款后,立即赶到八佰伴总部,对和田一夫说:“你先把欠我们的钱还上,这样消息一发布,公司的股票就会涨。

过一段时间,我们再贷给你,你不就一举两得了吗?”后来,和田一夫用“昏了头”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思维与情绪??他居然相信了银行的话,结果这笔救命钱一去不返。

八佰伴在无钱偿还货款和支付员工工资的情况下,最后不得不宣布倒闭。

当然,坑了八佰伴一把的东海银行,几年后也因为大量不良贷款而跟着破产,演绎出一出你死我活又同归于尽的泡沫悲剧。

租房经营洋华堂成功就在各大商业集团纷纷买地开店的同时,有一家商业企业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租房开店。

这家公司就是“伊藤洋华堂”。

当时,许多人对于伊藤洋华堂的做法大为不解:地价天天涨,房价日日高,伊藤洋华堂只要圈一块地造一家百货公司,几年后投资成本就收回来了。

银行也是如此劝说伊藤洋华堂。

但是,公司总裁伊藤雅俊就是坚持租房开店,“有钱时我开店,没钱时我退租,这样公司经营自由自在,没有还贷的压力。

”在这场历史性的泡沫惨剧中,日本这么多商业企业,唯有伊藤洋华堂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好,不仅在中国成功地开了6家百货公司,还收购了美国的“7-11”连锁便利店,成为世界最大的便利店集团。

伊藤洋华堂现任总裁铃木敏文是公司创始人伊藤最得意的助手,也是把“7-11”便利店引进日本并最终实现“小鱼吃大鱼”的成功经营者。

他在接受日本《财界》杂志访问时这样总结自己面对经济泡沫的经验:任何经济发展模式都如波浪一般,有起有落。

作为经营者,如果只看到波浪高起时,而不知道波浪也有下落时,那么红极一时最后失败是十分必然的事。

企业发展中如何抓住商机居然重要,但如果一味地追求暴利、急功近利,而忽视了企业经营最基本的东西??量力而行、稳步发展,那么,企业的经营风险就会变大,要造就一家百年企业会难上加难。

伊藤洋华堂于1997年进入中国内陆地区重镇??成都开店,取得经验后移师北京,如今成为外资商业企业在中国的成功典范。

迄今,伊藤洋华堂在中国依然是租房开店,把企业经营的风险和投资成本降到最低。

银根收紧泡沫破裂对于日本泡沫经济为何会崩溃,说法众多。

但有一个直接的因素不可否认,那就是日本银行(日本央行)的政策干预。

日本银行前总裁三重野康有一个恶名,叫“平成恶鬼”(平成是当时日本的年号)。

1989年,三重野出任日本银行总裁。

在这之前,他就警告日本社会:“日本经济就像是一堆搁在火上的干柴。

”为了给日本火热的经济浇一盆冷水,在短短的4个月时间里,三重野把央行向商业银行放贷的利率(称为“公定步合”)三次提升,一直提高到4.25%,一年后再次提高至6%。

这一严格的金融紧缩政策迫使商业银行采取了一个极端的做法:命令银行全体职员收回贷款。

由此,日本经济就像一只膨胀的气球突然被扎了一针,蔫了。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原油价格暴涨,日本企业的经营利益受到巨大打击,股市随即暴落。

日经平均指数从1989年12月的38915点跌至1990年10月的19980点。

糟糕的是,日本经济倒退导致日元贬值,国债遭到抛售。

股市暴落、日元贬值、国债抛售,三重打击使日本泡沫经济全面崩溃。

这一崩溃,导致日本经济停滞了整整15年。

但也有人说,如果当时三重野不采取急刹车的措施,日本列岛可能已经“沉没”。

如果没有中国经济的拉动,日本经济到现在还可能没有从泡沫崩溃的低谷中完全走出来。

也正因为经历过如此沉痛的教训,日本人也一直在为中国经济的现状担忧,因为他们在中国经济繁荣的背后,依稀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

日本地产泡沫带给中国的警示日本经济曾经以令人惊讶的年增长率保持了数十年的增长,同时还保持了在工业国家内最低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80年代被许多分析人士和学者预言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体。

然而从1991年起,日本经济突然陷入崩溃,房地产价格狂跌,多家日本大银行宣布破产,日经指数迅速跌至1990年的不足一半。

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日本经济的崩溃?它带给中国的教训有哪些?低效的政府投资计划日元升值以后,出于对国际贸易形势恶化、产品需求减少和GDP 增幅降低的担忧,日本当局各部门通力配合,采取了包括低利率、金融缓和政策以及一些结构性改革和放松管制等措施来刺激国内需求。

从1987年春季,日本中央政府摆脱从紧的财政政策,采取了规模庞大的紧急支出政策,通过了一笔用于公共投资的总值达6 万亿日元的附加预算。

公共支出项目给相关行业,特别是建设行业、原材料和重工行业,首先带来了繁荣增长。

政府宏伟的开发计划将土地价格推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在公共投资的示范下,公众相信地价一定会持续增长,国内需求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地价在公共工程和低利率政策的刺激下急速上升,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大量资金。

这种投资驱动的经济造成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扭曲。

投资驱动所引起的过度投资爆炸式增长,并最终使得信用与生产循环破裂。

宽松的金融、货币政策宽松的金融政策,是泡沫生成的必要条件。

为应对“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日本央行在1986年分四次把基准利率从5%下调到3%,并且在1987年2月再次下调0.5%,达到当时的历史低点2.5%。

这种超低利率维持了两年零3个月,直到1989年5月31日才上调到3.25%。

低利率的长期持续使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出现了所谓的“流动性过剩”。

在日本政府扩大内需政策的鼓励下,全国掀起了国土开发热潮。

大量资金流向了股票及房地产行业,使得资产价格出现暴涨。

由于迟迟没有出现通货膨胀,日本央行将汇率及物价稳定作为首要目标,忽视资产价格的上升,结果导致了资产的通货膨胀。

而在“流动性过剩”传递到CPI时,日本央行的紧缩政策终于成为日本资产泡沫破灭的导火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