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形势,研究生]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的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的反思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日益凸显。
同时,对我国高校的研究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从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入手,分析了扩招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困难和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对研究生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教育管理,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扩招研究生研究生教育管理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特点
1、高质量的培养目标
从培养目标看,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各个学科领域高级的专门人才,作为具备硕士或博士学术水平的研究生,将来必须逐渐能够独立担负起教学、科研或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责任。
因此,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立足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在政治素质、学术水平、科研实践能力上都有不同于本科教育的高质量要求[1]。
2、兼顾学习和研究的培养过程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做到课程与论文并重,学习和研究合二为一。
与本科教育提倡培养“通才”相比,研究生教育是按专业以至于按研究领域培养,所学习的知识都是较为层次的专门化科学理论知识。
研究生自身担当学生和研究者双重角色,特别是在进入课题研究阶段后,学习与研究结合更为紧密,往往是通过导师指导下的自学与科学研究来向知识、理论的深处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挺进[1]。
因此,揭示知识的未完性,大量涉及跨学科专业
知识和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知识等等是研究生培养的显著特征。
3、特殊年龄阶段的教育管理
从培养对象身心发展特点看,研究生一般都在21岁至33岁左右,相对本科生而言,年龄较大,心理发展更成熟稳定,则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也更为复杂。
由于研究生一般是由应届本科毕业生或是经过几年实践锻炼的在职人员构成,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相对较为丰富,独立工作能力较强,其知识的积累、智能的发展、适应能力等也均优于一般本科学生。
因此他们无论是在道德能力方面还是在心理素质、业务能力方面一般都已具备了更进一步深造学习,攻某个科学领域的必备条件。
基于上述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点,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1、教学资源紧张
随着研究生选课人数的增加,传统的小规模研讨班授课方式已不能满足现有的模式,因教师、教室资源的限制而努力开设大班课,这种趋同本科式的教育模式必将影响授课质量,精英教育的模式有退化为普通教育的趋势。
再者,由于研究生教学对专业知识的深度要求较高,对研究生任课教师的遴选相对严格,一些选课人数较多的研究生学位课、基础课教师梯队需要尽快从数量和质量上培养起来。
一些对实验要求较高的学科,一方面缺乏实验空间,有限的实验室不能容纳众多的研究生同时做实验;相对那些文科的研究生,更是缺乏必要的多媒体实验室,加大了他们查找资料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实验仪器设备,让部分学生只能停留于理论认识层面,缺乏对实践的认知。
2、导师科研经费和科研课题相对不足
近年来,高校的科研经费和课题数量虽然在迅速增长,但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研究生规模的扩张速度,生均科研经费不升反降。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文、工、理科等学科在这些科研经费上的两极分化现象,许多学科研究生生均科研经费明显不足,甚至难以支撑该学科研究生从事科研课题的研究。
在科研经费不足,课题数量短缺的情况下,许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迅速下降,毕业论文的质量不高,有的甚至还没有达不到优秀本科生的水平,无形之中降低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反思
1、增加研究生教学资源的投入
增加对研究生教学资源的投入,以适应不断增加的研究生规模扩大的速度,解决因扩招后所带来的科研条件、仪器设备匮乏等问题。
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基础建设,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合理配置现有设备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实验条件,使研究生教育具有良好的培养环境。
研究生教学资源的投入主要是从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
硬件投入即在改善学校研究生教育的硬件环境,包括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实验环境的建设等。
而软件投入主要体现在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即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创新能力培养建设等等,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
2、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较高水平的研究生,就必须有较高的科研水平。
因此,研究生教育要把研究生的科研活动纳入学校统一的科研管理中,使研究生尽可能摆脱对导师的依附状况,能够独立从事科研活动。
多渠道设立研究生科研专项基金,解决研究生科研过程中的经费问题;设立更多的科研奖项,以荣誉和其他物资形式来促进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
3、提高院系及导师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自主权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心应逐步下移,应合理地确定管理的层次和任务分工,提高院系及导师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自主权。
建立更加宽松、开放和灵活的培养机制,研究生院(部、处)也将管理职能和目标从过程事物型管理转到过程评估型管理上来,将管理重心从具体措施制订转到宏观政策控制上来。
高校应逐步推进学院的实体化,
使其组织制定和实施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负责从研究生招生、培养到学位,甚至到毕业整个教育过程中各项培养方案计划的实施和考核,以及对院系的学术管理进行必要的协调。
4、完善研究生教育考核评估机制
通过不断完善,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健全一整套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考核评估机制,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对涉及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课程设置、教育水平、学位授予以及管理效率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吸纳改进的建议,为学校制订规划、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及时调整和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