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主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创作技法探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 江 静. 试论 巴托 克的和 声特 点 [ c ] . 武昌: 和 声学 学术 报告 论文 汇
编, 1 9 7 9 , 1 0 .
代 和声语 言,那么 ,我 们在拥有雄 厚的 民族音 乐和多声 因素 结构的
基 础上 ,学 习他们探索和 声语言 的有 宜经验 ,再开 掘我们和 声的 民 族 风格 的创 新思路必 定是行之有效 的,创造 出更新的符合 民族审美 特 点 ,表达 内容和艺 术表现 目的相 统一的和声 语言 。在探 求和声 民 族 化发展 的途径 中,选 择这三位音 乐大师 的和 声技法作为参 照系 , 虽不 是惟 一途 径和 方法 ,但从 宏观 和微观 上 看我 国和 声 民族化 发
- 嚣
青 主艺 术 歌 曲 大 江 东 去 创 作 技 法 探 析
童 雅 涵
(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北京 1 0 0 0 4 8 )
摘 要: 艺术歌 曲 《 大江东去》是音 乐理论家青主 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 以该作品为研 究对 象进 行具体 的鉴赏与分析 , 对其作曲家、题材 内涵作 了简要 阐述 ,并对其音乐创作与发展手法进行 了细致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炼其艺术特征, 了
住 长 江 头 》。
第 一乐句 由弱起开始 ,4 d , 节 。旋律开始在 “ f ”力度上 的四度
上行跳进 ,音响 高亢,营造 出宏伟 的气 势,之后旋律反 向进入级 进
的平稳进 行 ,构成 向上后 下的正波型旋律 线条 ,音 乐音响平衡 。之
后旋律在 “ P ”的力度上发展 ,呈连续下行 的态 势,使音 乐转 入一种
诚然 ,这 三位音 乐大 师都是在善 于学习和汲取 前辈或 同辈的和 声写作成功 经验 的基础 上,为表达 内容和艺术表 现 目的而创造 了现
编, 1 9 7 9 , 1 0 .
[ 参考 文 献 】
[ 1 ]杜鹤鸣. 试论德彪西 的和声手法 [ c ] . 武 昌: 和声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汇
的 中国古典文化积 淀及艺术 品位 。在其成长过 程 中,先 后学习过 国 学 、新 学 、军事 等领 域文 化 ,辛亥 革命 时期 ,还 参加 了反 清武 装 起义 。l 9 1 2 年 ,他 被 公派 到德 国留学 ,在 攻读 语言和 法 学方 向的
展 ,结构规整 ,为带有 间奏与尾声 的四乐句乐段结构 。
上 最 早 的古 诗 词 艺 术 歌 曲 。
一
意、功业无成 的感慨之情进 行抒发 。结尾处的 “ 人 生如梦 ”表 现 出
苏轼逐渐从惆怅失意 中解放 出来 ,体现 出其特有 的旷达洒脱情怀 。
三、音乐分析 整首作品在e 小调 的基调上进行音乐 的发展与调式变化 ,4 / 4 拍。 歌 曲旋律 配合歌词的发展,构成 了一个带尾声的二段体规模的乐曲。 ( 一)第一乐段 ( 2 2 d , 节) 歌 词主要描 写 了赤壁 的景 色,借景抒情 。歌 曲旋律 配合音乐 发
展:前两 小节主要是 以同音重 复和 上行级进 构成的旋律 乐句 ,音 乐 语言带有 宣叙特征 ;后两小节仿 照第一 乐句 的结尾 ,构 成连续 下行 的乐句 ,最后 以 自由延长结束 ,增加乐句 的结束感 ,并预示 间奏 的
进入 。
二 题材 内涵 歌词来 源于北宋 文学家 、书 画家 苏轼的代表词 作 《 念奴娇 ・ 赤 壁怀古》。 苏轼 将写景、怀古 、抒情融合为 一体 ,描绘古战场的宏伟 景色的 同时对 一代儒将周 瑜的丰功伟 绩发 出赞 叹,借此对其贬 谪失
叙事性 的情感抒发 。最后两小 节更像是对之 前音乐情绪 的延续 ,并
以连续 的、级进 下行 的发展态 势对乐句进 行收束 。旋律 中最后 的两
个 I I 级音的使用 ,增加 了音乐的感慨情绪 ,使音乐犹如一声深深 的
叹息 。
第 二乐句 由正拍 开始 ,4 小节 。整个 乐句 呈现 正波型 的旋律 发
解作曲家青主中西方相结合的音乐美学理念及其创新的音乐创作手法 ,以期对该作品有更深入 、全面的把握。
关键词 : 《 大江东去》 ; 青主; 艺术分析; 创作特征
青 主是我 国近现代音乐 史上一位重要 的音乐理论家 ,虽然他从 事音 乐活动 的时 间并不长 ,但其 中西方相 融合的创作手 法与音乐美 学理念 使其成为 我国音乐美 学现代化 的开 拓者 ,他创作 的艺术歌 曲 开辟 了 中国艺术 歌 曲创作 的发展道路 ,为 其在 中国的传 播起到 了不 可或缺 的作用 。《 大江东去》谱于 1 9 2 0 年,青主选用北宋时期苏轼 的 词作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为歌词进行谱 写,是 中国近 现代音乐史
、
作 曲家简介
展 ,采 用宣叙调 的表 现手法 ,在叙述性 的音气 势恢 宏的音 乐氛围 。乐句 对应歌词进 行发
青主 ( 1 8 9 3 — 1 9 5 9 ) , 原名廖 尚果 ,曾用笔 名黎青 、青 主等 ,广 东惠州 人,音乐理论 家 。从小接 受的书香 门第 的影响 ,赋予其深厚
1 . 主题旋律
音乐旋律大 多采 用两拍 一音、一拍 一音或一拍 两音的较稳定 的
节 奏 型 进 行 ,具 有 诉 说 与 抒 情 性 特 征 。
同时 ,学习 了钢琴 、小提琴等 乐器的演奏及作 曲理论等 音乐课程 ,
1 9 2 2 年 回国 。1 9 2 7 年广州起义 失败后遭到 当权 反动政府 的通 缉 ,改 名为青 主,开始从事 音乐活动 。其丰富 的人 生经历及生 活体 验 ,使 其在植根 于 中国传统 优秀文化 的基础上 ,创造 性地吸收 了西方新潮 艺术理念,逐渐 形成其独 特的音乐美学理念 。 在作 为一个音 乐家的短短数年 中,青主共创 作 了3 2 首歌 曲 ,出 版 了歌 曲集 《 清歌集 》 《 音境 》, 撰写 了音 乐论著 《 乐话》 《 音乐通 论 》及6 0 多篇音乐论 文 。代表作 品为艺术歌 曲 《 大江东去 》与 《 我
编, 1 9 7 9 , 1 0 .
代 和声语 言,那么 ,我 们在拥有雄 厚的 民族音 乐和多声 因素 结构的
基 础上 ,学 习他们探索和 声语言 的有 宜经验 ,再开 掘我们和 声的 民 族 风格 的创 新思路必 定是行之有效 的,创造 出更新的符合 民族审美 特 点 ,表达 内容和艺 术表现 目的相 统一的和声 语言 。在探 求和声 民 族 化发展 的途径 中,选 择这三位音 乐大师 的和 声技法作为参 照系 , 虽不 是惟 一途 径和 方法 ,但从 宏观 和微观 上 看我 国和 声 民族化 发
- 嚣
青 主艺 术 歌 曲 大 江 东 去 创 作 技 法 探 析
童 雅 涵
(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北京 1 0 0 0 4 8 )
摘 要: 艺术歌 曲 《 大江东去》是音 乐理论家青主 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 以该作品为研 究对 象进 行具体 的鉴赏与分析 , 对其作曲家、题材 内涵作 了简要 阐述 ,并对其音乐创作与发展手法进行 了细致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炼其艺术特征, 了
住 长 江 头 》。
第 一乐句 由弱起开始 ,4 d , 节 。旋律开始在 “ f ”力度上 的四度
上行跳进 ,音响 高亢,营造 出宏伟 的气 势,之后旋律反 向进入级 进
的平稳进 行 ,构成 向上后 下的正波型旋律 线条 ,音 乐音响平衡 。之
后旋律在 “ P ”的力度上发展 ,呈连续下行 的态 势,使音 乐转 入一种
诚然 ,这 三位音 乐大 师都是在善 于学习和汲取 前辈或 同辈的和 声写作成功 经验 的基础 上,为表达 内容和艺术表 现 目的而创造 了现
编, 1 9 7 9 , 1 0 .
[ 参考 文 献 】
[ 1 ]杜鹤鸣. 试论德彪西 的和声手法 [ c ] . 武 昌: 和声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汇
的 中国古典文化积 淀及艺术 品位 。在其成长过 程 中,先 后学习过 国 学 、新 学 、军事 等领 域文 化 ,辛亥 革命 时期 ,还 参加 了反 清武 装 起义 。l 9 1 2 年 ,他 被 公派 到德 国留学 ,在 攻读 语言和 法 学方 向的
展 ,结构规整 ,为带有 间奏与尾声 的四乐句乐段结构 。
上 最 早 的古 诗 词 艺 术 歌 曲 。
一
意、功业无成 的感慨之情进 行抒发 。结尾处的 “ 人 生如梦 ”表 现 出
苏轼逐渐从惆怅失意 中解放 出来 ,体现 出其特有 的旷达洒脱情怀 。
三、音乐分析 整首作品在e 小调 的基调上进行音乐 的发展与调式变化 ,4 / 4 拍。 歌 曲旋律 配合歌词的发展,构成 了一个带尾声的二段体规模的乐曲。 ( 一)第一乐段 ( 2 2 d , 节) 歌 词主要描 写 了赤壁 的景 色,借景抒情 。歌 曲旋律 配合音乐 发
展:前两 小节主要是 以同音重 复和 上行级进 构成的旋律 乐句 ,音 乐 语言带有 宣叙特征 ;后两小节仿 照第一 乐句 的结尾 ,构 成连续 下行 的乐句 ,最后 以 自由延长结束 ,增加乐句 的结束感 ,并预示 间奏 的
进入 。
二 题材 内涵 歌词来 源于北宋 文学家 、书 画家 苏轼的代表词 作 《 念奴娇 ・ 赤 壁怀古》。 苏轼 将写景、怀古 、抒情融合为 一体 ,描绘古战场的宏伟 景色的 同时对 一代儒将周 瑜的丰功伟 绩发 出赞 叹,借此对其贬 谪失
叙事性 的情感抒发 。最后两小 节更像是对之 前音乐情绪 的延续 ,并
以连续 的、级进 下行 的发展态 势对乐句进 行收束 。旋律 中最后 的两
个 I I 级音的使用 ,增加 了音乐的感慨情绪 ,使音乐犹如一声深深 的
叹息 。
第 二乐句 由正拍 开始 ,4 小节 。整个 乐句 呈现 正波型 的旋律 发
解作曲家青主中西方相结合的音乐美学理念及其创新的音乐创作手法 ,以期对该作品有更深入 、全面的把握。
关键词 : 《 大江东去》 ; 青主; 艺术分析; 创作特征
青 主是我 国近现代音乐 史上一位重要 的音乐理论家 ,虽然他从 事音 乐活动 的时 间并不长 ,但其 中西方相 融合的创作手 法与音乐美 学理念 使其成为 我国音乐美 学现代化 的开 拓者 ,他创作 的艺术歌 曲 开辟 了 中国艺术 歌 曲创作 的发展道路 ,为 其在 中国的传 播起到 了不 可或缺 的作用 。《 大江东去》谱于 1 9 2 0 年,青主选用北宋时期苏轼 的 词作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为歌词进行谱 写,是 中国近 现代音乐史
、
作 曲家简介
展 ,采 用宣叙调 的表 现手法 ,在叙述性 的音气 势恢 宏的音 乐氛围 。乐句 对应歌词进 行发
青主 ( 1 8 9 3 — 1 9 5 9 ) , 原名廖 尚果 ,曾用笔 名黎青 、青 主等 ,广 东惠州 人,音乐理论 家 。从小接 受的书香 门第 的影响 ,赋予其深厚
1 . 主题旋律
音乐旋律大 多采 用两拍 一音、一拍 一音或一拍 两音的较稳定 的
节 奏 型 进 行 ,具 有 诉 说 与 抒 情 性 特 征 。
同时 ,学习 了钢琴 、小提琴等 乐器的演奏及作 曲理论等 音乐课程 ,
1 9 2 2 年 回国 。1 9 2 7 年广州起义 失败后遭到 当权 反动政府 的通 缉 ,改 名为青 主,开始从事 音乐活动 。其丰富 的人 生经历及生 活体 验 ,使 其在植根 于 中国传统 优秀文化 的基础上 ,创造 性地吸收 了西方新潮 艺术理念,逐渐 形成其独 特的音乐美学理念 。 在作 为一个音 乐家的短短数年 中,青主共创 作 了3 2 首歌 曲 ,出 版 了歌 曲集 《 清歌集 》 《 音境 》, 撰写 了音 乐论著 《 乐话》 《 音乐通 论 》及6 0 多篇音乐论 文 。代表作 品为艺术歌 曲 《 大江东去 》与 《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