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整理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客流空间分布不均衡:高峰高断 平峰
高峰
面满载率大多超过100%,但全线
平均满载率基本处于30%左右。
上海地铁平峰时段满载率可视化 上海地铁高峰时段满载率可视化
1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
(3)客流特征
p 长途出行客流开始增多
• 上海地铁网络平均乘距逐年增长,截止2017年6月上海地铁网络平均乘距已达到 15.8公里/人次。
第二部分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
• 站点规划 • 建设标准
2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
(1)站点规划
p 站点与城市规划
l 站点未能与区域的地下空间统筹建设
在2号线陆家嘴站建设的时候,城市地下空间 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以此为契 机对区域内的地下空间进行整合。目前14号线 陆家嘴站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地 下空间的协调互通。
(1)站点规划
p 站点与城市规划
l 结合不充分
轨道交通与地下市政设施(道路、管线 、共同沟等)同步建设,集约化利用土 地。14号线6站6区间与东西通道共建是 一个典型案例。
东西通道
u 14号线车站与东西通道共建
2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
(1)站点规划
p 出入口规划
l 部分站点出入口数量偏低 l 出入口的位置与客流方向不匹配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 Shanghai Metro
1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 2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 3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
第一部分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
• 运营线网概况 • 在建线网概况 • 网络客流特征
1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
(1)运营线网概况
l 出入口可达性低 部分站点出入口,与大型居住 区和办公区之间,被城市主干 道隔离。由于缺乏过街设施, 一定程度上影响车站的可达性, 大量的路面过街人流也干扰了 城市正常的交通秩序。
u 肇家浜路站
中 山 西 路
大型居住及办公区
u 宜山路站
2
(1)站点规划
p 枢纽站换乘过于集中,大客流风险较大
上海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初期强化节点锚固,从 乘客换乘便捷的角度提出了“零换乘”理念,将两 线或多线间的换乘距离尽可能缩短,同时也节省了 空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公交枢纽站北面有一条中山南二路地下过街通道 ,由于规划建设不同步,地铁站与公交枢纽站之 间的换乘需:先从地铁站上到地面,再下过街通 道,再上到地面,再下到公交专用通道,再上到 地面公交站台。整个过程需“三上两下”,这显 然不符合人性化设计。
u 1号线上体馆站与漕溪路公交枢纽站的地下衔接
2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
(1)运营线网概况
l 目前上海整个轨道交通网 络形成的地下空间近500 万平方米
l 地下线网长度约400公里 ,约占总线网长度的2/3
l 地下车站共272座,约占 运营车站总数的3/4
1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
(2)在建线网概况
在建项目
ຫໍສະໝຸດ Baidu
5号线南延伸段 8号线三期 9号线三期东延伸 10号线二期 13号线二期
l 在建地下车站共119座,约 占在建车站总数的85%
1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
(3)客流特征
p 客流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 1993-2003年11年间,日
均客流量增长100万乘次, 2017.6
至111万乘次。
2015
2013
• 2004-2007年4年间,日均 2011
客流量增长100万乘次,至 222万乘次。
运营线路15条
运营长度617公里
上海排名第一,纽约(532公里)排名第二
运营车站367座
上海排名第三,仅次于纽约(469座)、巴黎 (386座)。
2016年客流量33.97亿乘次
上海排名第二。北京(36.59亿乘次)、纽约 (26.81亿乘次)。
工作日日均客流量1065万乘次
1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 Shanghai Metro
2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
(1)站点规划
p 站点与城市规划
l 站点与周边地下空间的连通建设不同步
漕溪路公交枢纽站是拥有“人车分流”典型意义 的公交枢纽站——建设了一条长约116米的地下 步行主通道,与主通道垂直方向,设有8个出入 口直接通向公交枢纽站地面的8个候车站台。
2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
(2)建设标准
p 垂直提升能力不足
站台、楼扶梯宽度不足,导致站台大客流风险
人民广场站楼扶梯升级改造项目: 1号线站台楼扶梯的通过能力提升约25% 8号线站台楼扶梯通过能力提升约50%
2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
(2)建设标准
p 水平通过能力不足
u 换乘通道宽度、进出站闸机宽度与目前的大客流不匹配
2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
(2)建设标准
p 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偏低
l 老线的部分站点未设垂直电梯,有的垂直电梯则设置在内部管理区域,无法实现“自助式”服 务,使用非常不方便。
l 老线建设中,自动扶梯的设置标准较低,提升高度较低时有的只设楼梯,有的只设上行扶梯。
未设置无障碍电梯
2009
2007
• 2007年之后,网络化形态 基本形成,日均客流量年
2003
均增长76万乘次,目前日
1993
均客流近1000万乘次。
1年半 2年 2年 2年
2年 4年 10年
1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
(3)客流特征
p 客流时空分布差异明显
• 客流时间分布不均衡:线路高峰 高断面客流量是平峰时段客流量 的3倍左右。
但在大型枢纽中,直接式的“零换乘”设计容易 造成瞬时集中客流,在应对紧急情况时缺乏缓冲 空间,在持续大客流的车站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四线换乘枢纽——世纪大道站
世纪大道站——日均换乘量达到42万人次/日
2 上海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问题与思考
(2)建设标准
p 车站容纳能力偏低
u 站台宽度、站厅面积与目前的大客流不匹配,导致站内拥堵
13号线三期 14号线 15号线 17号线 18号线
p 共10个项目,216公里,140座车站
p 其中8号线三期、17号线、9号线三期 将于2017年年底通车试运营
1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与运营
(1)在建线网概况
地下线
l 在建轨道交通地下空间总面 积约为200多万平方米
l 在建地下线路长度约174公 里,约占在建线路总长度约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