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及形象定位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作业
一、旅游规划编制包括哪些要项
旅游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表及附件。
旅游规划编制的要项主要有以下几项。
1、SWOT分析,包括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的分析。
2、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包括对自然旅游资源、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与评价。
3、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包括对旅游客源市场的调查、分析、定位与预测。
4、功能分区与项目创意,主要是旅游区划与旅游区空间布局的设计和旅游项目的创意设计。
5、旅游产品设计与市场营销,这两个方面都是概念性的设计。
6、旅游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交通体系、游览接待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及晚间娱乐生活的设计。
7、旅游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管理体制、政策保障与法规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旅游安全与救援、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妥善处理利益相关者关系等。
8、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是在旅游市场和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对规划地和受众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9、近期实施方案,
二、旅游目的地主题形象定位的主要依据及其方法
旅游目的地主题形象定位要依据:旅游地资源本底形象调查、旅游地的市场感知形象调查、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研究、受众调查、知名度分析、美誉度分析、形象替代性分析等。
旅游目的地主题形象定位的主要方法有:领先定位、比附定位、逆向定位、空隙定位、重新定位等。
三、客源市场定位与旅游目的地开发间的关系
客源市场定位,就是旅游地根据自身优势、竞争状况、旅游者偏好等主客观条件,确定自己的旅游产品在铝市场中的目标消费者群的过程。客源市场定位是
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基础,旅游地开发中客源市场定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旅游规划中通常会根据重要程度、稳定程度、地位不同等对目标市场进行划分,旅游地就以此为基础对市场进行针对性的开发。
四、简述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若干问题及对策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存问题:
1、乡村旅游层次较低,资源利用深度不够。我国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局限于低层次的“农家乐”,以吃农家饭为主,对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2、管理机构不健全,规划滞后。目前各地政府缺乏健全的管理机构协调农村社区发展、小城镇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旅游业发展、保护间的关系,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力度差。
3.乡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文化异化。不仅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形势严峻,乡村的社会文化环境也面临着衰变的危机。
4.乡村旅游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产品缺乏特色。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
5、乡村旅游经营的飞地化现象严重。旅游收益大部分被外来投资者拿走,打击了当地村民发展旅游的积极性。
6、业态单一,设施配套不足,实力不足。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建议:
1、政府主导,合理规划,控制总量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组织专家对乡村旅游景点实行区域化布局和差异化规划设计。同时要在发展中保护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在规划中,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避免程式化;贴近自然、保持乡土特色,避免城镇化;注重人文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传承传统民族民俗文化,避免过度现代化;统筹规划、配套设施到位,避免低档化。
2、加大对乡村旅游环境的保护
一方面,禁止在乡村内建立与社区环境不和谐的旅游项目、建筑设施;另一方面,组织适宜的社区乡俗风情艺术活动,培养对乡俗文化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开发与当地文化传统和生产方式相一致的旅游项目,共同促进乡村旅游环境的保
持与传承。
3、建立“大管理”机制,强化分类特色管理
建立“大管理”机制,组建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其宗旨重在促进发展,不局限管理,把以往的管理协调改变为发展协调。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的主任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下设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具体处理日常工作。现在旅游局仍然存在,主要侧重于对旅游行业管理。与其它管理部门相关的旅游方面的管理,则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进行协调,建立各部门联合管理的机制。对不同的乡村分类管理,突出其特色,防止标准化,商业化,城市化。应做好各个乡村的分类统计,古村落要注意文化的传承,山区的乡村要注意沟域旅游的开发。对于沟域的乡村,要建设既传承历史文化,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高端创意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带,打造资源保护上是生态绿谷,产业循环上是经济走廊,旅游脉络上是景观项链的旅游景观画廊。
4、坚持“两栖性”,开发体验型乡村旅游项目
坚持“两栖性”,实现农游合一,真正使旅游业造福当地村民;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开发体验型乡村旅游项目。如发展农业DIY。发展作物(比如葡萄)采集、加工、消费游客DIY的体验农业模式;可以开展“花农”赛、“菜农”赛、“果农”赛,让游客亲手采摘蔬果食用,还可亲自下厨烹调这些新鲜蔬菜。学习制作干花、香精、艺术插花等,到茶园采茶学习制茶。开发农耕深度体验活动项目,像农民一样耕田、种地,挖红薯、挖花生等;划船采莲垂钓体验。与村民一起乡村露天看电影;乡村露天看戏等。
5、导入产业意识,活化乡村文化
导入产业意识,激活乡村文化,用创意激活现存的资源,并适当引入现代文化元素和表现方式,形成适合乡村民众消费需要的文化产品。按市场需要,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开发具有一定市场效应的文化产品。例如可通过如下路径实现:开展乡村演艺竞赛活动。根据当地民风民俗,适当结合现代表演和竞技规则,组织乡村歌舞曲艺、婚俗礼仪、耕作编织、家禽饲养、体育游戏等表演和竞赛活动,将乡村日常习俗和生产活动提升为一种单纯的演艺和竞赛。如斗牛、斗鸡。不管何路径,关键在于创意,乡村文化,通常是与日常生活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的,而非独立的文化形态。要进行产业开发,需进行一系列整合、加工、改造,
而创意是核心。对于乡村文化的挖掘应立足于宽泛的文化形态,即生产生活生态这三生资源。导入产业意识,更应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