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百讲》全文详解

《论语三百讲》全文详解
《论语三百讲》全文详解

《论语三百讲》

第1讲崭新的开始

孔子,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这个年代称之为“轴心时代”,人类的理性、人文的思想整个得到展开,而在中国,老子的道家和孔子的儒家,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跟中国人心灵的塑造更是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孔子年轻的时候,家里面贫困卑微,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所以他是一个从平凡的人生走出伟大的结局。孔子的特色就是好学,他知道自己只能念书到15岁,那叫做乡村的教育。所以孔子到处请教各方面的专家,结果他能够集大成,把别人所学的加以精益求精,不断发展,成为当时有名的博学之人。

孔子了解了中国文化发展关键的原因何在,所以他五十而知天命,在“礼坏乐崩”的乱世,他希望重新建立价值观的基础,那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受教育,启发他内在真诚的心意。任何一种行为,一定要由内而发,它才有道德价值,否则只是外在应付别人而已,不管你做多少都改变不了自己,而人生最可贵的就是要改造自己,改善自己,把个人的成就跟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儒家的思想非常重视人的社会责任,因为没有人可以离开社会而成就自己。

孔子思想的特色:

●温和的理性主义;

●深刻的人道情怀;

●乐观的人生理想。

《论语三百讲》

第2讲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篇》【译】孔子说,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学习的内容:“五经”“六艺”

五经就是《诗经》、《书经》、《礼经》、《乐经》跟《易经》这五本经典,《六艺》是六种生活技能,包括礼跟乐、射箭、驾马车,还有书写跟计算。

●学习的方法:学思并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光学习不去思考,毫无效果。考完试就忘了,要不然就觉得说没有心得,你很难有什么特别的理解,要是光思考而不学习,那你所想的只有生活经验的范围,你没有系统的知识,那也没什么用,只会陷于迷惑。

●学习的目的:培养德行

人是有情绪的,有时候高兴、有时候难过,这是因为看到你的处境如何、心得如何,这种情绪是很自然的。儒家的思想,他不反对你有情绪,但是你要做情绪管理,提高你的情商,让自己在各种情绪出现的时候“发而皆中节”,恰到好处就没有问题了。《论语》的《学而第一》的第一章就出现了很多,有关你如何自己要求自己学习,它的内容、方法跟目的如何,一定要先掌握住。交朋友的时候可以让你带来快乐,因为大家志同道合。同时在社会上跟别人来往,如果暂时别人不了解你,受委屈了。因为社会上往往是需要各种表现,别人才会欣赏你。儒家所说的君子往往是先自我要求,他不急着表现,他认为说我如果有能力的话呢,时机到了,别人自然会欣赏我的才华,给我机会。

《论语三百讲》

第3讲君子务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论语·学而第一》【译】有子说:“如果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就很少会去犯上;一个人不喜欢犯上,反而去作乱的几乎没有。君子要善于抓住根本,根本抓住了许多问题就解决了,而孝顺和顺从就是仁的根本。”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里仁第四》

在《论语?先进篇》里面有一段资料,孔子的学生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德行科: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科:宰我以及子贡;

●政事科:冉有跟子路;

●文学科:子游、子夏。

《论语》内容分类:

●孔子自己说的话;

●孔子跟第一流学生的对话;

●孔子与第二流以下的学生对话;

●孔子学生说的话。

论语三百讲》

第4讲巧言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第一》【译】孔子说:“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的,这种人很少有真诚的心意。”

在“礼坏乐崩”的时代,当外界的礼乐不再能够成为行为规范的时候,不再能够分辨善恶是非让你照着去做的时候,你只有设法由真诚引发内在的力量。孔子说,巧言令色很少有真诚的心意,他说很少有,不是完全没有。我们就要在这个地方设法提醒自己不妨巧言令色,但是一定要有真诚的心意。表达我对别人的尊重,如果你到任何地方都板着脸,说话都是有一句没一句的,那别人看到你也就觉得很严肃,保持距离。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你每一次都选对的话,人生越来越充实圆满,你如果选错的话,恐怕就要用以后的正确选择来弥补前面做错的事情。在今天这个社会上,巧言令色有时候表示对别人的尊重,羞耻心怎么来的,把个人跟团体比较,如果你达不到团体的标准就觉得很丢脸,很可耻。儒家思想希望你能够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基本要求,绝不能低于社会的要求标准,你只有比它更高,而比它更高的话,能够带来内在的快乐。否则的话,你光说你不能够没有羞耻心,但你有羞耻心之后,别人不称赞你也没什么乐趣。

《论语三百讲》

第5讲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第一》【译】曾子说,我每天好几次这样省察自己,为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来往没有信守承诺吗?传授学生道理没有印证练习吗?

第一段是为人谋,代表替别人做事。譬如我做官,上面有领导;我做事,上面有老板。那么我就要问自己,有没有尽心尽力?“忠”这个字代表尽心尽力,我们称为尽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第二个,是跟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用呢?在儒家里面很强调守信,比如我今天跟你约一件事,将来时间到的时候我就要做到。但是由于从现在答应你到将来实现诺言的时候有一个时间上的落差,这中间可能发生任何事。发生一件事情之后,我以前答应你的事情隔了这段时间去实现的时候不见得恰当。

第三个,传不习乎。曾参后来是有名的老师,教出很多弟子,有些成就的,所以他的传不习乎是说,我当老师,我教给学生的,自己有没有去实践呢?

人活在世界上很容易主观,什么事情都认为我对的,而没有注意到跟别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别人的立场或是别人的肯定。儒家思想的特色就在于说我一个个人不能离开人群,在儒家里面没有关起门来的贤人。你要做贤人,你要做君子,就要打开门跟别人来往。在家里面,与父母兄弟姐妹;到外面,与朋友,与你工作的老板、同事们都要交往,与天下人都有来往的机会。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孟子?离娄上》你做任何事只要做不通,都要先问问我自己有没有问题,而不是说先问别人怎么搞的,别人怎么有什么故意阻拦或者其他的问题。

《论语三百讲》

第6讲余力学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第一》【译】孔子说:“青少年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书本知识。”

人在社会,要学会这些道德要求,你会感觉到说那我守规矩,修德行善不是比较吃亏吗?所以儒家的思想很强调,你修德行善会有内在的快乐,否则你只看外表的话,会觉得谁好像

比较照规矩来。在许多方面会比较不太顺利的样子,这其实是一种选择的问题,是长期的考虑。

君子之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孟子·尽心上》他自己都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论语·述而第七》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是全人教育,就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第一种是人格教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都是一种与人相处自我要求能替别人设想。人格教育必须自我要求,由内而发,绝不能说是只是被动而已,所以讲道德的问题关系就非常得明确了。

●第二种是人才教育

是用之于外,你在社会上是个人才,你可以服务社会,有所贡献,但是人才,它是特殊的一种条件,有某种专长就可以了。

●第三个是人文教育

就看你怎么样利用休闲的时间,如何调节自己的生命,让它感觉到生命,很有次序,然后也能够和谐,不断地成长发展。

《论语三百讲》

第7讲君子原则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多方学习就会流于固陋,以忠信为做人处事的原则,不与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有了过错不怕去改正。

学习儒家它的后果是在内不在外,就算你今天照孔子的说法去做,考试不一定会考得好点,不一定会顺利地升官发财。所以儒家一定要保证我这样做之后,合乎一个做人的要求,我应该有快乐由内而发。学习儒家一定要体验,问问自己内心是不是觉得更为坦荡,更为快乐。如果说你做的时候,内心也不觉得快乐,代表你是勉强去做的,你照孔子的方式来做的话,不一定有这些成就。

但是你一定要很清楚地知道,内心的快乐是来自于你做到了人性的要求,而这种要求是普遍的,自有人类以来不管东方、西方、古代、现代都是人,而只要是人的话,你只要做到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然后做到孔子说的要求犯了过错去改正。会不会快乐,这需要体验,我们可以从小地方做起,有小的毛病,改正之后就会发现,别人对我们也比较尊重了,我们对自己也比较肯定,慢慢地再往大的方向走,这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比较具体的方法。

《论语三百讲》

第8讲慎终追远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第一》【译】曾子说,丧礼能慎重,祭祀能虔诚,社会风气就会趋于淳厚了。

“终”:就是生命的终点。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孟子·离娄下》“远”是指远祖,“民德”就是指老百姓的社会风气。

中国人对于家的观念跟西方不同,西方比较重视个体,他把自己的生命当作一个主要的考虑焦点,父母生我只是偶然的机缘,我自己要负责自己的生命。而中国人会把这个家当作单位,像在《易经》里面,坤卦就提到一句话,他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他把一个家庭从开始到现在,如果经常做好事,后代子孙就会有喜庆,等于是说你就有很多福报,那如果说这个家族一路下来做很多坏事的话,他的子孙恐怕就倒霉了,会有遭殃的事情。当然这种观念是比较浮泛,因为我们知道真正行善避恶的主体还是个人,但是个人跟个人之间还是有他的特殊的关联,像一个家就是一个单位,在这一方面来说的话,西方跟中国各有特色,家庭是一个群体组成的,它有血缘关系,很多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家庭是好的,但是你不要忽略掉他的个性。如果做父母的都能了解这一点,他对孩子的个性就比较能尊重,做孩子的都能了解这一点,他就能够也尊重父母亲。一大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需要的是互相忍让。

第9讲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第一》【译】有子说,礼在应用的时候以形成和谐最为可贵,古代帝王的治国作风就以这一点最为完美。无论小事大事都要依循礼的规定,遇到有些地方行不通时,如果只知为了和谐而求和谐,没有以礼来节制的话,恐怕还是成不了事的。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学而第一》【译】有子说,与人约信要尽量合乎道义,说话才能实践;谦恭待人尽量合乎礼节,就会避开耻辱;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这样就值得尊敬了。

《论语三百讲》

第10讲敏于事慎于言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一个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办事勤快而说话谨慎,主动向志行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不要只看到别人眼中的小草,而忽略自己眼中的大梁”

——《圣经·新约》意思是我们自己的毛病,因为自己太过于主观看不清楚,而看到别人有毛病的时候就念念不忘。

儒家的“好学”含义非常丰富,它可以概括成为我们做人处事的原则,也就是要自我要求。好学不是为了显示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让自己长进的,所以我们好学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让自己生命趋于完美。

《论语三百讲》

第11讲切磋琢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请教说一个人,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这样的人表现如何?孔子说还可以,但是比不上贫穷而乐于行道,富有而崇尚礼仪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就像修整骨角与玉石,要不断地切磋、琢磨,精益求精。这就是您所说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做任何事,要记得从消极的、不要有负面的表现,还再进一步转成积极的、有正面的作为。儒家的思想对于在贫穷如何、在富贵如何,都有它的引导、都有它的观念,这些观念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子贡年轻的时候是贫穷的,他后来富裕了,所以他就可以思考,我应该在贫穷跟富裕的情况下,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言行表现呢?儒家的思想是强调他的一贯的原则,重心是在内不在外。否则的话,外面一旦出现各种变化,马上随之丧失内在的原则,这对儒家来说是教育的失败。

《论语三百讲》

第12讲知己知人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第一》【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我,只担心我不了解别人。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病就是生病的“病”,这边讲的患,“患”就是担心。病就是以此为病,就是认为说这个很糟糕。所以你不要特别去挂念别人不了解自己,你要担心的是自己能力不够、无能。

“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第四》【译】你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你要设法让别人值得来了解你,或者说让你值得被别人了解。

了解一个人要看他过去的表现如何,看他现在做什么事,还要看他将来要往哪里发展。所以了解一个人,他的才华、他的学识,需要时间。有时候需要场合让他表现,他如果还没有机会表现的话,那怎么办呢?所以在古代社会很多念书人都要主动地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本事在什么地方。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第二十》【译】你如果不懂得怎么听别人说话,你就不可能去了解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

你要了解一个人的话,就要懂得听别人怎么说话。他说的话是巧言令色这一类,还是他说的话很实在,可以代表他真正的见解。自古以来,儒家的思想是受到肯定的。很多时候你要等待机会,不要着急,你要尽量充实自己。学习是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要精益求精,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总有机会让别人了解我。我就可以为社会尽我的力量来服务。

《论语三百讲》

第13讲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布。

“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史记·五帝本纪》

孔子提到“无为而治”,特别就用舜来做例子,他说舜不用做什么事,他只要自己本身行为端正,面向南方一坐着就好了,就跟这边讲北极星本身不动一样的意思。但是在老子的思想里面是指你不要刻意做什么事,因为你刻意做任何事的话,你的考虑永远不可能周到,你顾了这一边就忘了那一边,到最后挂一漏万,甚至捉襟见肘,很难全面照顾反而不好。而在儒家里面讲“无为而治”是要有德作为基础的,有道德的领导可以让天下无为而治,是因为人性向善。以整个国家来说,政治领袖表现德行,老百姓就可以自己上轨道。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老百姓都是人性向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是人,我人性向善,那么领导者表现善的行为就是德行,我自然支持他,自然可以有向心力可以团结起来。

《论语三百讲》

第14讲思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于真情。

《诗经》是部文学的作品,一定要有真诚的情感,最怕无病呻吟或是矫揉造作,所以你如果了解《诗经》是古代的文学作品,它原来的出处是古代有采风之官到各地采集民间的各种歌谣,收集起来之后作为教化的参考。《诗经》跟思想基本上没有直接的关联,《诗经》里面很多地方都会提到抱怨、难过、担心的情绪,这都跟思想完全没有关系,它讲的都是真诚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读《诗经》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它是文学作品,以真诚的情感为主,只有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别人。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阳货第十七》儒家的教育包括文学、历史、艺术全部在内,而在文学这个领域,特别重视《诗经》,作为真诚情感的表现,所以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三个字概括叫做“思无邪”。思是语首词,无邪是代表从内到外直接出去,没有转弯,也不必绕什么圈子,所以一切都出于真诚的情感。

《论语三百讲》

第15讲刑与德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以政令来教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免于罪过,但是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知道羞耻,还能走上正途。

德治之后要配合礼治,如果礼治还不行的话,就要法治了,所以礼跟法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一般讲礼跟法有一个简单的分辨,法是从外在约束你的行为,礼是从正面引导你的行为,差别就在这里。如果说你遵守礼仪的话那就比较好了,所谓富而好礼,这个礼就是正面的引导,见到长辈要有礼貌,见到老师要尊敬,这些都是礼仪。这个礼仪建立的人际关系是普遍适用的,因为一个年轻人对长辈尊重代表他将来年纪大了变成长辈的时候,将来的年轻人也会尊重他。否则一个年轻人对长辈不尊重,不知道去遵守礼仪,那么他将来老的时候变成长辈,他凭什么要求年轻人对他尊重,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知道人的社会是普遍的。

一个社会一定要有延续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一方面孔子的思想对于政治,可以说是指出了它的重点。也就是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老百姓如果无耻的话,政府要怎么做都不容易有好的效果。

《论语三百讲》

第16讲三十而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有关立志的问题,在《论语》里有三个对象:

●第一个立志于学习;

●第二个立志于行仁;

●第三个立志于求道;

士心为“志”代表读书人的心意,就是他的志向,至于“学”只是一种外在的描述,你学什么、目的何在。那你就要志于仁,仁就是仁义的“仁”,就是你立志以后要走上个人生命的正路。

《论语三百讲》

第17讲从心所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天命”的两个重点:

第一,在孔子来说他当时的情况,他觉得要怎么做才能够实现这一次的目的,是他的使命所在,所以他出来做官;

第二个,我们一般人可以学的是把天命当做人性向善,应该追求择善固执,最后达到止于至善,当做我们每一个人的天命。

有关天命在孔子的思想里面很明显地说出来是:第一个要知天命、第二个要畏天命、接着就要顺天命、最后一步还要乐天命。

“从心所欲不逾矩”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孔子说这话代表他在七十岁以前如果从心所欲的话,偶尔难免有可能违背规矩,代表人的心的确是有问题,捉摸不定的,所以我们学儒家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儒家从来没有把人的心看做本善的。

第二点就是你要了解从心所欲代表你自然而然去做的,不逾矩代表你都符合规矩,也就是做到应该做的事情。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对孔子来说他的七十岁的境界是他自然去做的都是他该做的,他该做的事都做得很自然。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尽心下》

《论语三百讲》

第18讲无违之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孟懿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制。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对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礼制。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以礼的规定来侍奉他们,父母过世后,以礼的规定来安葬他们,以礼的规定来祭祀他们。

一个孩子他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尽力做到最好,让父母不要操心,只是偶尔生病是难免的,让父母为生病而操心,如果只有这件事的话,那算是非常孝顺的。等于是你做子女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父母从来都不操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不同的人,他要求因材施教。

《论语三百讲》

第19讲色难之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第二》【译】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但是像狗跟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样分辨这两者呢。

我们现在奉养父母亲一定要记得,孝顺来自于内在的情感,只有父母对子女这一伦,我们做子女的不能计较任何条件。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第二》【译】子夏也来了,子夏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有事要做时年轻人代劳,有酒菜食物时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我们现在奉养父母亲一定要记得,孝顺来自于内在的情感,因为一个人内心有真的情感,自然而然脸色就会开心。有一种安定的力量,因为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来源,孔子教学生的时候,他自己的学生是一般百姓,他特别着重在内心的情感要尊敬,同时要由内而发保持好的脸色。

《论语三百讲》

第20讲人无所藏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孔子说,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孟子说,你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看他的眼珠。对一个人,要看他的眼珠,他说眼珠如果说表现得很亮,代表你胸中正,那你胸中不正的话,眼珠就昏黄。这是孟子很特别的想法。因为孟子是主张身心配合的,我内心里面有什么样的想法,眼珠就表现出来。在西方也说眼睛是灵魂之窗。所以在孟子来说的话,他也强调“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跟这篇所说的一样。孔子说你要了解一个人,让他无法隐藏,对于他的过去、现在了解之外,要特别注意到察其所安,看他的心在什么情况下会安定下来。

我们平常跟别人接触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人浮躁不安,但是也有些人真的是人才,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所以他很难安定下来,这也是可能的。那你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如何才会安定,所以对于人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时间上三个向度都能掌握之后,就没有人可以隐瞒了。

《论语三百讲》

第21讲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熟读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从其中领悟新的道理,这样才可以担任老师。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一般的理解都是说孔子教学生的时候,他不会给学生随便去分出什么类别,不去区分国家、背景等,只要你愿意来学,我都很乐意地教你,没有任何保留。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第七》【译】我没有任何隐瞒的,我任何行为都在你们前面表现,代表身教重于言教。

儒家思想之可贵就在于孔子发现靠外面的规范、靠法律、靠各种政令来要求已经是没什么效果,老百姓避开这种惩罚,但是不一定有羞耻心。但是如果靠内在的引发你自觉,让你自己愿意去行善避恶的话,那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孔子本人就是温故而知新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第22讲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在古代君子本来是指贵族的子弟,后来慢慢转成一个特定的人格表率,德行方面比较完美的,所以君子成为每一个人都要追求的目标。

全人教育分三个层次:

●人格教育:在社会上只要念完大学,他就有一个特定的专长,得到一种社会地位;

●人才教育:等于还是需要学校、老师来教,不过它有时候会强调身教跟言教并重;

●人文教育:艺术的爱好或修养、个人的宗教信仰。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孩子他如果在人格方面有好的教育,他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他是否一个专业的人才,这个社会上不缺人才,但是人格方面却有普遍的要求。

学习儒家一定记住千万不要只看外表的规定,而要学会它的一种人性的理论,就是说你要问自己当我孝顺的时候,我快乐吗?如果我不快乐的话,我就要再进一步问自己,我是不是不了解为什么我应该孝顺。同样的做父母亲的爱护子女恐怕也很累,他就要想我照顾孩子的时候快乐吗?事实上人生的快乐跟痛苦,有时候很难分非常清楚,我们把这种带有负担的压力的这种快乐称为甜蜜的负担。

第23讲先行后从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子贡请教怎么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孔子学生分科:

●第一科当然是德行;

●第二科那就是言语;

●第三科是政事;

●第四科是文学。

言语科排第二是因为说话是一个人的内心的一种表达,叫做言为心声。我说话是表达的我的心意,还要看这话是不是恰到好处,所以在《易经》里面也提到要“修辞立其诚”。说话要修饰言辞,才能建立你的真诚。一个人真诚的时候不是说有话直说,还得看对象,对象

如果不能理解,你这个直说的话就没有效果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调整对不同的人说不一样的话。但是都是出于内心的真诚,只不过你在修辞的时候,用什么样的语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达,这一方面你要用心。要不然你对不一样的人都讲同一句,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理解,到最后恐怕产生很多误会。

不说话有两种:一种是完全不懂,无从发问;一种是完全了解,不必发问。

第24讲人我互动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君子开诚布公,而不偏爱同党;小人偏爱同党,而不开诚布公。

人生价值观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我中心;

●第二个阶段是人我互动;

●第三个阶段是超越自我。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当你在选择的时候,如果没有价值观作为参考,你会感到无所适从。反之你有一套价值观,就知道我现在做这个选择,在哪一个层次,行进的方向又在哪里。

儒家的理想如果实现的话,整个世界绝对是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我们在学习以及在介绍儒家的过程,要避免让它变成教条,那样别人是不会接受的。要了解它是一套完整的系统,也就是后来孔子很强调的“吾道一以贯之”。而这个系统说出来之后才能让人的生命从小到大,从生到老到结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第25讲好学深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

求知的阶段:

●第一个叫做你得到许多信息,叫做资讯;

●第二个叫做你获得的专业的知识;

●第三个你得到人生的智慧。

知识构成系统:

●《诗经》代表文学

●《书经》代表历史

●《礼经》代表生活规范

●《乐经》代表音乐、艺术

●《易经》代表哲学

这五本都是我们老祖先智慧的结晶,你认真学的话就可以把某一种专门的知识彻底了解,有个系统的认识。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很重要一段话。这是提醒我们学习的方法,跟你思考要配合起来,要以自己的心得为重。我们常常讲人生的发展,其实用三句话来说:好学、深思、以及力行实践。

第26讲批判与包容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批判其他不同立场的说法,难免带来后遗症。

“异端”这个字本来并没有特别的意思,是说我有一种立场,跟我不一样的立场称作另外一端,异端就是另外一端,所以讲异端的时候跟我这一端其实是平等平行的。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他是一种非常包容的心态。我们不能忘记孔子这个人基本上是,能够欣赏差异的,别人跟他不一样他也能够想说他恐怕有他的道理;别人跟他一样的话,他也觉得很开心,因为别人了解他的立场。我们在做人处事上,也可以向孔子学到很多,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自己对,也许你在这个角度上,今天看这个事情是对的,但是你怎么知道别人一定不对。孔子这段话跟他前面讲的“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泰而不骄”都是相通的,这样来解释的话就比较完整了。

第27讲求知的态度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第二》【译】孔子说,由,我来教你怎样求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求知的态度。

社会上所公认的最聪明的人,其实都并没有真的了解,而他们所知道的都是很有限的片段知识,对于不知道的你就要说不知道,这样你对于自己的学习才会有更大的要求、更大的

动力。至于知道的就要说知道,代表你对自己有很大的信心。所以人一方面要有信心,另一方面还要虚心。我们要设法从无知变成有知,要不断去探讨,人生的重要是在于说你在学习的过程,不断去知道更多东西。这样才能够把握住已经有的知识,再不断增加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求知的态度,这个道理不但对于像子路这样的人有效,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第28讲言行与成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为政第二》

【译】子张请教怎样获得官职与俸禄。孔子说,多听各种言论,有疑惑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说自己有信心的,这样就会减少别人的责怪;多看各种行为,有不妥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做自己有把握的,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后悔。说话很少被责怪,做事很少会后悔,官职与俸禄自然不是问题。

儒家讲人的问题不能离开社会,既然在社会上就要尊重社会的规范,一个社会能够发展到今天绝不是偶然的,它有它的各种规则,包括明的、暗的。那这个时候你多去了解,多看多听,然后去说一些自己有信心的话,做一些自己有把握的事,自然而然就不会抱怨或者责怪了,自己也不至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了。所以我们学到儒家的时候,就看到孔子他对于从政做官也好,对于在社会上求职安身、赚钱也好,他是非常理性的态度。

第29讲推己及人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论语·为政第二》

【译】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书经》上说,‘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再推广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与政治了。’不然如何才算参与政治呢?”

儒家的政治理想一定落实在道德的实践上,换句话说,要把国家当作学校,把政治当作道德方面的教化。儒家是希望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小的人群单位都能够改善自己,再让整个国家,整个天下都能够上轨道,这种想法是很值得珍惜的。虽然他做不到,但是也不妨碍他

值得我们去取法。“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那么相对于其他的宗教,儒家这种思想显然是更为积极,更为进取的。如果人间不理想,那你就要修炼自己,在生命结束以后进入一个更理想的情况。但是这样一来的话这个世界要交给谁来负责,如果大家都认为这个世界不够理想那我们追求个人生命的解脱,那这个世界怎么办呢?儒家是不怕这样的挑战,不畏这样的艰难,他就要面对这样的世界,我们还是要从事政治的活动,要让政治设法提升它的品质。随之让百姓的生活也得到更大的安顿,而他们的生命走上正确的道路,在德行修养上完成人性应该有的一种目标。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傅佩荣笔记一(1-30讲)

《论语三百讲》 傅佩荣 第1讲崭新的开始 孔子,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这个年代称之为“轴心时代”,人类的理性、人文的思想整个得到展开,而在中国,老子的道家和孔子的儒家,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跟中国人心灵的塑造更是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孔子年轻的时候,家里面贫困卑微,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所以他是一个从平凡的人生走出伟大的结局。孔子的特色就是好学,他知道自己只能念书到15岁,那叫做乡村的教育。所以孔子到处请教各方面的专家,结果他能够集大成,把别人所学的加以精益求精,不断发展,成为当时有名的博学之人。 孔子了解了中国文化发展关键的原因何在,所以他五十而知天命,在“礼坏乐崩”的乱世,他希望重新建立价值观的基础,那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受教育,启发他内在真诚的心意。任何一种行为,一定要由内而发,它才有道德价值,否则只是外在应付别人而已,不管你做多少都改变不了自己,而人生最可贵的就是要改造自己,改善自己,把个人的成就跟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儒家的思想非常重视人的社会责任,因为没有人可以离开社会而成就自己。 学论语,春天的时候开始,年轻的时候开始。

孔子思想的特色: 温和的理性主义; 深刻的人道情怀; 乐观的人生理想。 第2讲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篇》【译】孔子说,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学习的内容:“五经”“六艺” 五经就是《诗经》、《书经》、《礼经》、《乐经》跟《易经》这五本经典,《六艺》是六种生活技能,包括礼跟乐、射箭、驾马车,还有书写跟计算。 学会这些才能安身立命。 学习的方法:学思并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光学习不去思考,毫无效果。考完试就忘了,要不然就觉得说没有心得,你很难有什么特别的理解,要是光思考而不学习,那你所想的只有生活经验的范围,你没有系统的知识,那也没什么用,只会陷于迷惑。

周易六十四卦卦辞、推断及详解

周易六十四卦卦辞、推断及详解 一、乾为天卦OOOOOO 卦辞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推断词讼和吉病人痊愈功名有成求名大吉。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事业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自有天佑春风得意事业如日中天。但阳气已达顶点盛极必衰务须提高警惕小心谨慎。力戒骄傲冷静处世心境平和如是则能充分发挥才智保证事业成功。经商十分顺利有发展向上的大好机会。但切勿操之过急宜冷静分析形势把握时机坚持商业道德冷静对待中途出现的困难定会有满意的结果。求名潜在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只要进一步努力克服骄傲自满情绪进业修德以渊博学识和高尚品质成君子之名。外出利于出行结伴而行更佳。婚恋阳盛阴衰但刚柔可相济形成美满结果。女性温柔者更佳。决策可成就大的事业。坚持此卦的刚健、正直、公允的实质修养德行积累知识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必能克服困难消除灾难。 二、天风女后卦OOOOO× 卦辞他乡遇友喜气欢须知运气福重添。自今交了顺当运向后保管不相干。推断功名有成家宅平安失物得见占病无妨。上卦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乾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天下有风吹遍大地阴阳交合万

物茂盛。姤gǒu卦与夬卦相反互为“综卦”。姤即遘阴阳相遇。但五阳一阴不能长久相处。事业合时宜循时序。但潜在着危机阴阳不协调。务必依附于强者多方联系增强势力防止小人渔利争取形势好转。诸事宜及早准备等待时机一旦成熟立刻行动。经商市场正从红火的状态走向衰危及早脱身为妙强行发展有危险。无正直的人相助却有小人在暗中盘算。对此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寻求可靠的合作伙伴隐忍待时以图商业活动的再发展。求名性格不很合群内心自视过高不免处于困境而不得志。应投靠真诚正直的人在其支持下成功。外出有困难虽无大灾祸但无人相助。婚恋严格考察对方的道德品质避免陷入“三角”纠纷。夫妻以诚相待可转危为安。决策吉利。可在有利的环境中顺利发展但决不可冒险行事以免适得其反。其次在于随时提防身边小人的陷害。为此在邪恶未成势之前即应制止宁可孤立也不可与小人结伴。 三、天山走遁卦OOOO×× 卦辞浓云遮日不光明劝君切莫远出行。婚姻求财皆不吉须防口舌到门庭。推断占病不安讼下下卦象曰浓云蔽日不光明劝君且莫出远行婚姻求财皆不利提防口舌到门庭。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乾相叠。乾为天艮为山。天下有山山高天退。阴长阳消小人得势君子退隐明哲保身伺机救天下。事业时运不佳应考虑退隐勿与不正派的人同流合污。但不是消极逃避而是为保存实力总结经验把握时机待机而出。切忌贸然行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勿为眼前小利禄所诱惑。经商市场进入衰落的状况行情不佳。决不可执意追求盲目投入而应沉着冷

六十四卦详解:六十四卦断卦口诀

六十四卦详解:六十四卦断卦口诀 六十四卦是用以卜算事物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那么你知道六十四卦的各个卦象代表了什么意思吗?本期风水知识大全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六十四卦断卦口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第一卦乾为天(困龙得水)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往后时运渐渐高。蟠龙久困在渊中,一日升腾起半空。往来飞腾能变化,从今有祸不成凶。 第二卦天风垢(他乡遇友)漂泊他乡志不伸,忧愁寂寞到如今。时来忽逢知己友,对面言谈大放心。他乡遇友喜气欢,须知运气福重添。自今交了顺当运,向后保管不相干。 第三卦天山遁(浓云蔽日)太阳出没在天边,只宜明亮不宜暗。若遇浓云来遮蔽,定主恍惚事不全。浓云蔽日不光明,劝君切莫远出行。婚姻求财皆不吉,提防口舌到门庭。 第四卦水泽节(斩将封神)时来运转喜气生,登台封神姜太公。到此诸神皆退位,纵然有祸不成凶。太公封神事非凡,谋望求财稳如山。交易合伙大吉庆,疾病口舌消除完。 第五卦风地观(旱莲逢河)毕竟莲花出水中,旱时不与往时同。幸得河水来浇灌,枝叶重鲜花更红。卦遇莲花旱逢河,生意买卖利息多。婚姻自有人相助,出门永不受折磨。 第六卦山地剥(鹰鹊同林)鹊遇天晚宿林中,不知林内先有鹰。虽然同处心生恶,卦若逢之事非轻。鹰鹊同林不相合,占者逢之琐碎多。恩人无义反为怨,是非平地起风波。 第七卦火地晋(锄地得金)锄地锄去苗里草,谁想财帛将人找。一锄锄出金子来,这个运气也算好。锄地得金卦如何?占者逢之喜气多。谋望求事皆如意,运转时来处处合。 第八卦火天大有(砍树摸雀)砍树摸雀做事牢,是非口舌自然消。婚姻合伙不费力,若问走失未脱逃。此卦占之好处多,砍树摸雀最稳妥。稳稳当当得到手,别人干看摸不着。第九卦坎为水(水底捞月)一轮明月照水中,只见影子不见踪。愚夫当财下去取,摸来摸去一场空。水底明月不可捞,占者逢之运不高。交易出行难获利,走失行人无音耗。 第十卦天地否(虎落陷坑)猎人掘下一陷坑,欲擒猛虎虎不知。一不小心掉下去,纵然有

傅佩荣 论语心得

第1节:傅佩荣《论语》心得(1) 序一 由《论语》出发研究哲学的人喜欢定标签~像唯心论、唯物论、理性论、经验论~是西方所常用的~而理学、道学、心学、实学~则是我们自己的发明。定了标签之后~就可以品评一番~因为任何立场皆有所见~亦有所弊。其结果~好像除了受品评的当事人之外~天下人都知道他的立场有什么优点缺点~应该如何撷长补短。 但事情恐怕没有这么容易。以儒家为例~光是熟习经典~入乎其内~大概就需十年八年~等到融会贯通~可以出乎其外~就不是时间的问题~或许要看造化了。因此~笔者近年来探讨儒家思想~总是避免两件事:一是借用西方的概念及术语~二是凌空比较儒家与其他学派。就?借用?而言~我相信越是了解西方哲学的人会越谨慎~因为即使借用得尚称妥当~读者也未必能够分辨及受益。就?比较?而言~则易流于空泛~说些儒道互补或相互援引之类的话。 当然~我们一方面不应盲目崇拜儒家~好像孔子与孟子已经发现了宇宙与人生的一切真理,另一方面则须时时参考自己的经验~发挥理性的反省作用。然而~这两方面之间有一个重大的环节~必须先加辨明~那就是经典。由经典自然衍生?诠释?的问题。汉代以来的学者~甚至上推到孔子的及门弟子~就发生因为诠释不同而各立派别的情形~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如果配合后来的孟子~亦即由孔孟这两个定点~也许可以画出一条直线~作为后人诠释的依据。有了上述了解~我们不妨由孔子着手。 《论语》是一部格言录~其中记载四百九十九段文字~多为孔子所言或与弟子、时人相互问答的话。这些文字不可等量齐观~而至少应该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孔子个人的人生体悟~最富理趣~值得细加玩味。第二层是孔子与一流弟子的对话~智慧之光闪现~生动活泼~最具启发性。第三层是孔

《论语300讲》读后感

《论语300讲》读后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这三句话分为三段。孔子说,你学会了做人处世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这是《论语》的开始,似乎,夫子对学生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夫子把自己最基本的读书和做人的原则和标准暴露给学生:“每天学习并经常复习;知己不期而至,远道而来,高兴之情,无法形容;君子的标准之一即是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愠恼”。 的确,这三条于我有切身的体会。先说第一条,学习过的知识重温旧梦时,快乐之情确乎无法形容和控制。比如年少背诵的诗词歌赋,留存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渐渐被时光冲淡,一天因某种机缘又一次含英咀华,烂熟在心时,朗朗在口时,何止是快乐,简直是对逝去年华最美好的回忆和温存、无言的感动和感恩。 第二条,“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似乎是套话,但我们谁能否定,人生终究是走向愈来愈孤独和寂寞?个体生命无疑在社会和他人的碰撞中被无形地伤害。即便人生坦荡没有任何坎坷,也会被无可阻挡的时光无情地伤害。慢慢老去本来就是件残酷的事,更残酷的是,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这种趋势。既然人生就是如此,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互相取暖,而由于某些原因,这些朋友并不能时常见到,忽然有一天不请自到,你会做何感想?不手舞足蹈才怪。

第三条,自己被别人误会的时候经常有,人与人有时是很隔膜的,但只要机缘凑巧,依然会互相了解。

易经六十四卦全图案详解

易经六十四卦全图解 《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律演化。在阴阳的变化中,阐述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和指导。 六十四卦方图、方圆图 六十四卦方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六十四卦词义辨析

六十四卦: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各卦的含意可参见:周易上经三十卦一览及周易下经三十四卦一览。 《易》中的八经卦﹐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 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乾(天)坤(地)震(雷)艮(山)离(火)坎(水)兑(泽)巽(风) 乾(天)1乾 11泰 34大壮 26大畜 14大有 5需 43夬 9小畜

坤(地)12否 2坤 16豫 23剥 35晋 8比 45萃 20观 震(雷)25无妄 24复 51震 27颐 21噬嗑 3屯 17随 42益 艮(山)33遁 15谦 62小过 52艮 56旅 39蹇 31咸 53渐 离(火)13同人 36明夷 55丰 22贲 30离 63既济 49革 37家人坎(水)6讼 7师 40解 4蒙 64未济 29坎 47困 59涣 兑(泽)10履 19临 54归妹 41损 38睽 60节 58兑 61中孚 巽(风)44姤 46升 32恒 18蛊 50鼎 48井 28大过 57巽

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一.乾——(卦形:乾上乾下)此卦的本意是指日出时,光气舒展的形象,也有发音近似的“健”的含意。乾卦为天的极至,象征事情要进行到底,一往无前肯定可以成功。 二.坤——(卦形:坤上坤下)此卦象征大地,大地可以包容万物,好像君子宽阔的胸怀;大地依顺着天资生万物,向前永远奔腾不息。但大地包容既为应当收敛,此时就应该谨行慎言,才不会发生过失,即使不能得到赞赏,也可免除灾祸。 三.屯——(卦形:坎上震下)此卦象征创业的艰难;如同草木刚刚生长不久,不能利用。但生长不可逆转,只要坚定信念必然前程无量。 四.蒙——(卦形:艮上坎下)此卦象征幼稚就需要启蒙;启蒙的原则,必须动机纯正,坚持到底,如滴水穿石,积少成多,海流百川,汇成汪洋。 五.需——(卦形:坎下乾下)此卦象征需要,生物维持生命就需要各种营养,人们遇到事情就需要等待机会,不可莽撞。否则就要吃亏。六.讼——(卦形:乾上坎下)讼既是争讼;争讼就是打官司,官司对双方都不利,遇事恃强争胜,结果必然凶险。 七.师——(卦形:坤上坎下)此卦为师卦;此卦意味着在柔顺的外表之下,埋伏着凶险与机遇,看你如何选择。 八.比——(卦形:坎上坤下)此卦为比卦;象征大家相亲相爱,和睦吉祥。如果看到别人团结和睦,心里不安才过去团结的人,必然有凶险。 九.小畜——(卦形:巽上乾下)此卦为小畜卦;表示企图旺盛,但力量不足,需要休养生息。 十.履——(卦形:乾上兑下)此卦的卦辞为:履虎尾,不咥人,亨。表示踩了老虎尾巴,却没有受到伤害,可以亨通。 十一.泰——(卦形:坤上乾下)此卦象征万事如意。卜得此卦无论干

什么事必然亨通。 十二.否——(卦形:乾上坤下)此卦与泰卦相反。表示天地不通,万事隔绝的景象。不吉已然到了极点。 十三.同人——(卦形:乾上离下)表示要团结众人,才能夺取胜利。 十四.大有——(卦形:离上乾下)此卦象征君子高高在上,拥有天下。拥有天下就必须虚怀若谷,不可骄傲伤人,否则不吉。 十五.谦——(卦形:坤上艮下)谦就是谦逊;谦虚就可以亨通,即使开始困难,最终也会受到赏识,得以成功。 十六.豫——(卦形:震上坤下)豫卦是阴阳最和乐的景象;表示时机一到就不可失去应该立即行动。 十七.随——(卦形:兑上震下)此卦表示与人相处要虚心随和,才能得到众人的信赖,促成事业。同时要顺应自然规律,以保障身心的安乐。 十八.蛊——(卦形:艮上巽下)此卦表示开始衰败;享乐到极点也就会衰败,但衰败就表示有新力量正要诞生。诞生的结果就是混乱的秩序归于平静,反而会使有智之士建功立业。 十九.临——(卦形:坤上兑下)此卦表示如果有愿望就可以实现。二十.观——(卦形:巽上坤下)此卦表示在上者要体察下情,才能得到拥戴,才会受到敬仰。 二十一.噬嗑——(卦形:离上震下)噬嗑就是咀;咀嚼要破碎食物,表示要铲除障碍,才能亨通。 二十二.贲——(卦形:艮上离下)贲的意思是装饰;装饰可以美化事物,使人赏心悦目。但装饰不可过份,否则事得其反,反而有害。 二十三.剥——(卦形:艮上坤下)剥就是剥落;在不利的因素下,人

2021年傅佩荣论语三百讲(1-300讲)

《论语三百讲》 欧阳光明(2021.03.07) 傅佩荣 第1讲崭新的开始 孔子,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这个年代称之为“轴心时代”,人类的理性、人文的思想整个得到展开,而在中国,老子的道家和孔子的儒家,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跟中国人心灵的塑造更是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孔子年轻的时候,家里面贫困卑微,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所以他是一个从平凡的人生走出伟大的结局。孔子的特色就是好学,他知道自己只能念书到15岁,那叫做乡村的教育。所以孔子到处请教各方面的专家,结果他能够集大成,把别人所学的加以精益求精,不断发展,成为当时有名的博学之人。 孔子了解了中国文化发展关键的原因何在,所以他五十而知天命,在“礼坏乐崩”的乱世,他希望重新建立价值观的基础,那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受教育,启发他内在真诚的心意。任何一种行为,一定要由内而发,它才有道德价值,否则只是外在应付别人而已,不管你做多少都改变不了自己,而人生最可贵的就是要改造自己,改善自己,把个人的成就跟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儒家的思想非常重视人的社会责任,因为没有人可以离开社会而成就自己。 学论语,春天的时候开始,年轻的时候开始。 孔子思想的特色: 温和的理性主义; 深刻的人道情怀; 乐观的人生理想。 第2讲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篇》 【译】孔子说,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学习的内容:“五经”“六艺” 五经就是《诗经》、《书经》、《礼经》、《乐经》跟《易经》这五本经典,《六艺》是六种生活技能,包括礼跟乐、射箭、驾马车,还有书写跟计算。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00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00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003 敬鬼神而远之 004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005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006 未知生,焉知死 007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008 不患人之不己知 009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010 鸟兽不可与同群 011 无可无不可 012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013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014 吾日三省吾身 0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016 不迁怒,不贰过 01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018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019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02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021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022 小不忍则乱大谋 023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024 巧言令色,鲜矣仁 02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026 朽木不可雕也 027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028 子不语:怪、力、乱、神 029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030 仁者,其言也切 031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032 邦无道,危行言孙 033 知其不可而为之 034 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035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036 君子有三戒 037 乡原,德之贼也 038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039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040 不学诗,无以言 041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042 有事弟子服其劳

043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044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045 礼,与其奢也,宁俭 046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047 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048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049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050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05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052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053 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054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05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056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057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05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05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06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061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062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063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064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半部治天下傅佩荣讲孔子

` 《论语》半部治天下傅佩荣讲孔子.txt我爸说过的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孩子,好好学习吧,爸以前玩麻将都玩儿10块的,现在为了供你念书,改玩儿1块的了。”《论语》半部治天下傅佩荣讲孔子.txt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才能随时兑现一切。人总爱欺骗自己,因为那比欺骗别人更容易。本文由轻浅漾贡献《论语》半部治天下傅佩荣讲孔子 南方周末2007-05-17 160503 □本报记者石岩发自北京 孔子的《论语》在汉学典籍中翻译最早,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利玛窦就把《四书》翻成拉丁文。 西方人眼中的孔子,时好时坏,16-18世纪,狂热崇拜,19世纪坏话很多。 4月21日,北京大学第四届“华夏儒商论坛”。 早上8点30分,来自全国各地的总裁们在领诵者的带领下齐声朗读《中庸》。这是他们的晨课。半小时之后,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走上讲台,他要用3个小时串讲一遍《论语》。 … 这不是傅佩荣第一次带企业界人士读经。 从1998年起,受飞碟电台和几家民间基金会邀请,傅佩荣开始给大众讲孔孟、老庄和易经。在台湾傅佩荣也赢得了大批听众。父母开车送小孩上学,电台里傅佩荣讲《论语》,小孩到了校门口不肯下车。 傅佩荣认为自己的成功之道很简单。“老百姓希望能听懂,听懂之后他们对照原文,发现有根据,并且(所有的条目)连起来作为一个系统有道理,看完就可以实践。” 凭这些原则,傅佩荣把脑子里商机无限的儒商们拴在讲台下,极少有人中途退场,间或有笑声。傅佩荣深谙演讲之道,被演讲技巧装饰过的孔子似乎显得更加自然、亲切。他的演讲从孔子“没有人能了解我呀(莫我知也夫)”喟叹开始。 人们极容易把傅佩荣比附成“台湾的于丹”。 事实上,去年和今年,傅佩荣曾两度和《百家讲坛》讨论合作。线装书局、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等出版机构,已着手把傅佩荣讲古典文化的系列书籍在大陆翻新出版。这些书从书名到开本、装帧都和《于丹〈论语〉心得》有几分相像。《于丹〈论语〉心得》的封面上写“《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傅佩荣〈论语〉心得》的封面上写“古人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今人半篇〈论语〉可以护一生”。 在大陆,傅佩荣不时遭到媒体这样的追问:你觉得于丹做得怎么样(于丹)怎么能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小人说成小孩呢每次,傅佩荣都以台湾人特有的机智圆通把问题化解掉:“能引起这么大的注意,本来就是很大的贡献。至于她讲得好不好当然可以讨论。问题是如果让我讲《论语》恐怕照样也会有十个博士出来。学术和媒体不同,要两面兼顾,肯定两面不讨好。这点我同情于丹。至于说改善,谁不需要改善已经做成的事情,我学孔子,既往不咎。” 南方周末:读您书的时候,我有一个感觉,您企图在孔子的道德训诫和上天之间建立联系,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不是您觉得只有挖掘孔子思想里的宗教情怀,他的学说才更高级 [ 傅佩荣:孔子自己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很多人把天命讲成命运,这是不够的,因为命运只是你在现实世界的遭遇。孔子的生命在五十岁的时候起了重大的变化,他五十岁出来做官,做得很好,但是鲁国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内部斗争一塌糊涂,三家大夫把鲁君赶走,鲁国根本没有国君。

论语300讲 四

论语300讲(四): 第91讲智者与仁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第六》【译】孔子说,明智人欣赏流水,行仁的人欣赏高山;明智的人与物推移,行仁的人安稳厚重;明智的人常保喜乐,行仁的人得享天年。 智者与仁者的区别: 智者就是在任何状况下该怎么判断,该怎么做,他很快就可以做个选择,并且选择都正确。水是活泼流动、山是安稳厚重的,这跟智者保持一种开放,随时准备迎接挑战的心态是类似的。 仁者比智者要更为再进一步,儒家强调的是最后都要达到仁者。智者是透过学习懂得怎么判断,它强调的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就方法上、手段上、技巧上,去把什么事情做好的能力。仁者是代表目的,比如我生命的目的就是要成为仁者。 智者能够快乐,而仁者不但能够快乐,还可以安享天年。所以仁者是一个更开阔的领域,更高层次的境界,要比智者要高。 孟子把圣人分为四种:最清高的、最随和的、最负责的、合乎时宜的人。 第92讲仁的挑战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论语·雍也第六》【译】宰我请教说,行仁的人若是告诉他井里有“仁”可取,他是否跟着跳下去呢?孔子说,他怎么会这么做呢?对于一个君子来说,你可以让他过去,却不能让他跳井,你可以欺骗他井里有“仁”可取,却不能诬赖他分辨不了道理。 当人与人相处的时候,你要相信一个人,就要先了解这个人是谁,如果随便相信路边人的话,那是很冒险的事,恐怕让自己陷入困境。所以我们要懂得跟朋友来往是在什么情况下认识的,要判断他说的话是否都合理,否则的话我们好心人一再受骗之后,就对于人性向善这一面,失去了信心,这个损失的是自己。 从儒家的思想里面可以延伸想到其他不同民族,在不同情况下的遭遇,要记得别人有他的恶意,或者有他的想法,那是他的事情。我们还是要保持真诚的心,对人性有基本的信念,

八卦六十四卦万物类象详解(初学者应该牢记的基础)

八卦六十四卦万物类象详解(初学者应该牢记的基础) (1)八卦取象歌乾三连坤六断震仰孟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2)先天卦数与后天卦数(指经卦卦数)先天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后天卦数: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兑七,艮八,离九。说明:周易象数预测法起卦时用先天卦数,不用后天卦数。后天八卦是根据洛书九宫而来,因五为中宫,中宫无卦位,所以后天八卦数中没有五。3)先后天八卦方位先天八卦方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艮西北,震东北,巽西南。后天八卦方位: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说明:在预测中一律用后天八卦方位,而不用先天八卦方位。4)八卦与五行、方位、月份、人物的对应关系及读法。乾卦----五行属金,方位为西北,月份为农历九、十月,人物为老年男性或当官的。为46岁以上男性(读成“乾为天”)坤卦----五行属土,方位为西南,月份为农历六、七月,人物为老年妇女或女主人。为46岁以上的女性,(读成“坤为地”)震卦----五行属木,方位为东方,月份为农历二月,人物为大儿子、军警人员。为31-45岁男性(读成“震为雷”)巽卦----五行属木,方位东南,月份为农历三、四月,人物为大女儿或大儿媳妇。为31-45岁女性,在家中没有老年妇女的情况下也可以代表女主人。

(读成“巽为风”)坎卦----五行属水,方位北方,月份为农历十一月,人物为二儿子或中年男性。为16-30岁男性,也可以代表中层干部。(读成“坎为水”)离卦----五行属火,方位南方,月份为农历五月,人物为二女儿或中年女性。为16-30岁女性,也可以代表中层干部。(读成“离为火”)艮卦----五行属土,方位东北,月份为农历十二月、正月,人物为小儿子或少年男性。为1-15岁男性,也可以代表员工、小人。(读成“艮为山”)兑卦----五行属金,方位为西方,月份5)阳卦与阴卦乾、坎、艮、震为四阳卦,巽、离、坤、兑为四阴卦。(6)八卦的旺相休囚死(卦气旺衰,实际上就是五行的旺衰)寅、卯月(木)----震卦和巽卦旺,离卦相,坎卦休,乾卦和兑卦囚,坤卦和艮卦死。巳、午月(火)----离卦旺,坤卦和艮卦相,震卦和巽卦休,坎卦囚,乾卦和兑卦死。辰、戌、丑、未月(土)----坤卦和艮卦旺,乾卦和兑卦相,离卦休,震卦和巽卦囚,坎卦死。申、酉月(金)----乾卦和兑卦旺,坎卦相,坤卦和艮卦休,离卦囚,震卦和巽卦死亥、子月(水)----坎卦旺,震卦和巽卦相,乾卦和兑卦休,坤卦和艮卦囚,离卦死。(7)六十四卦八宫归属乾宫八卦----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坤宫八卦----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震宫八卦----雷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

《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摘录和读后感 常州市百草园小学严伟华 一、向王崧舟学读书 王崧舟说:教的是底蕴,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P62 王崧舟这样概括自己读书的状态:为己读书,天天读书,随性读书。 1、流行的书: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 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 2、不流行的书:王荣祖的《史学九章》,钱穆的《晚学 盲言》,杨成寅的《太极哲学》 3、入世的书:傅佩荣的《哲学人生》,卡耐基的《积极 的人生》,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4、出世的书:六祖慧能的《坛经》,南怀瑾的《如何修 正佛法》,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 5、教育类的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田正平《中国教育经典解读》,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 6、非教育类的书:范曾《吟赏风雅》,王小波《我的精 神家园》,刘小枫《沉重的肉身》。 7、语文课程类的书:王尚文《语感论》,潘新和《语文: 表现与存在》,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8、非语文专业的书:兰色姆《新批评》,韦勒克《文学 理论》,汪曾祺《人间草木》,史铁生《务虚笔记》。

9、学术类的书:朱光潜《诗论》,王元化《文心雕龙讲 疏》,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 10、国学经典类的书:王阳明《传习录》,熊十力《体用 论》,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 11、西方经典: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海德格尔《存 在与时间》,汉莫顿《思想的盛宴》。 12、儿童的书:《小王子》《爱的教育》《麦田里的守望者》。 13、显学的书:用于管理、用于治人的书:曾仕强《管 理思维》、余世维《赢在执行》,曼狄诺《羊皮卷》。 14、潜学的书:《了凡四训》讲命运的改造。胡兰成《禅 是一枝花》《今生今世》,邵伟华《四柱预测学》算命的。 王崧舟说:一个人的心灵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读的书的结构;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从根本上说就是他的读书境界。 反思:我的读书。 1、为己读书。有一点点,但大部分是功利的读书,为 文凭而读书,为教学而读书,为写论文而读书。 2、天天读书。根本做不到,能够偶尔翻翻书就不错了。 很多时候是叶公好龙,手边有书,床头有书,可就是静不下心 来看书。网络的诱惑太大了,逛逛淘宝,看看韩剧,新浪读书 上看看流行的快餐文化,忙碌的一天就结束了。 3、随性看书。从王崧舟的书单来看,他阅读的涉及面 是非常广阔的。他所列出的这些作者中,我听说过的人物大概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乾为天第一 【原文】乾①。元亨、利贞②。 【译文】乾卦: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 【注释】①乾,卦名。《周易》以卦为单位,全书共六十四卦。每卦有四个组成部分。即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易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小的单位是爻,基本单位是经卦,每卦由二个经卦,或者说由六爻组成。经卦有八个,即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它们分别代表八种类别的自然物质,如乾代表天文之事,坤代表地理之事,卦象是比较单纯的。八个经卦互相重迭构成六十四卦。经卦两两相重就产生了具有内部关系的复合卦象。根据八个经卦所代表事物的物理属性,从而形成了相制相克、相和相应的一系列矛盾,用以象征性地概括表示自然、社会的种种现象。卦辞、爻辞,以及《彖》、《象》,即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矛盾进行解说,从而判定物象人事的凶吉。组成各卦的两个经卦,又依其位置称为上卦与下卦。上卦又称为外卦,下卦又称为内卦。这种位置区分与卦象、爻位联系起来,也是分析卦、爻意义的重要的结构关系。本卦是同卦相叠(乾下乾上)。六画都是阳爻(阳爻,参见本卦初九爻题注),用以象天,喻龙,比喻有才德的君子。后人说《易》多附会,将其象征意义广泛推衍,用以代表纯阳刚健的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可详《说卦》各篇)·②元亨、利贞,是两个贞兆辞。《易卦》的卦、爻之辞可以从很多角度上进行分析。大概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贞事辞,它记录着占筮的具体事情;二是贞兆辞,它指占筮时神灵感应的兆示,如吉、凶之类;三是象占辞,它记录着日常生活中一些异常现象,比如说梦境中的现象,用以向神灵卜问其吉凶。元,大。亨,通。利贞,《说文》:“贞,卜问也。”利贞,犹言吉利的贞卜。 【原文】《彖》曰①:大哉乾元②,万物资始③,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⑤。态呀终笔⑥,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⑧。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⑨。 【译文】《彖辞》说:伟大啊,上天的开创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

周易六十四卦卦辞、推断及详解

周易六十四卦卦辞、推断及详解

周易六十四卦卦辞、推断及详解 一、乾为天卦OOOOOO 卦辞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推断词讼和吉病人痊愈功名有成求名大吉。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事业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自有天佑春风得意事业如日中天。但阳气已达顶点盛极必衰务须提高警惕小心谨慎。力戒骄傲冷静处世心境平和如是则能充分发挥才智保证事业成功。经商十分顺利有发展向上的大好机会。但切勿操之过急宜冷静分析形势把握时机坚持商业道德冷静对待中途出现的困难定会有满意的结果。求名潜在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只要进一步努力克服骄傲自满情绪进业修德以渊博学识和高尚品质成君子之名。外出利于出行结伴而行更佳。婚恋阳盛阴衰但刚柔可相济形成美满结果。女性温柔者更佳。决策可成就大的事业。坚持此卦的刚健、正直、公允的实质修养德行积累知识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必能克服困难消除灾难。 二、天风女后卦OOOOO× 卦辞他乡遇友喜气欢须知运气福重添。自今交了顺当运向后保管不相干。推断功名有成家宅平安失物得见占病无妨。上卦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乾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天下有风吹遍大地阴阳交合万

物茂盛。姤gǒu卦与夬卦相反互为“综卦”。姤即遘阴阳相遇。但五阳一阴不能长久相处。事业合时宜循时序。但潜在着危机阴阳不协调。务必依附于强者多方联系增强势力防止小人渔利争取形势好转。诸事宜及早准备等待时机一旦成熟立刻行动。经商市场正从红火的状态走向衰危及早脱身为妙强行发展有危险。无正直的人相助却有小人在暗中盘算。对此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寻求可靠的合作伙伴隐忍待时以图商业活动的再发展。求名性格不很合群内心自视过高不免处于困境而不得志。应投靠真诚正直的人在其支持下成功。外出有困难虽无大灾祸但无人相助。婚恋严格考察对方的道德品质避免陷入“三角”纠纷。夫妻以诚相待可转危为安。决策吉利。可在有利的环境中顺利发展但决不可冒险行事以免适得其反。其次在于随时提防身边小人的陷害。为此在邪恶未成势之前即应制止宁可孤立也不可与小人结伴。 三、天山走遁卦OOOO×× 卦辞浓云遮日不光明劝君切莫远出行。婚姻求财皆不吉须防口舌到门庭。推断占病不安讼下下卦象曰浓云蔽日不光明劝君且莫出远行婚姻求财皆不利提防口舌到门庭。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乾相叠。乾为天艮为山。天下有山山高天退。阴长阳消小人得势君子退隐明哲保身伺机救天下。事业时运不佳应考虑退隐勿与不正派的人同流合污。但不是消极逃避而是为保存实力总结经验把握时机待机而出。切忌贸然行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勿为眼前小利禄所诱惑。经商市场进入衰落的状况行情不佳。决不可执意追求盲目投入而应沉着冷

傅佩荣解读论语

傅佩荣解读论语 学而篇第一【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白话】孔子说:“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感到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解读】? 子:古代对老师、长者的一种尊称,也可以在对话时用来互相称呼。在《论语》中出现的“子曰”,专指孔子所说的话,译文直接写成“孔子说”,较为清楚。? 本章内容有三段话,先是自己努力学习,其次朋友互相呼应,然后在学习有成而未受重视时,可以坦然自处。? 学:所学的泛指做人处事的道理。就学的内容而言,包括当时的知识(五经: 诗、书、礼、乐、易)与技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由此成就为有用的人才。就学的方法而言,要配合思(主体的反省与理解),以求温故知新,活学活用。? 君子:在古代原指政治权贵(如:天子、诸侯、卿大夫)的子弟,或指有官位者;孔子保留这种用法,同时更强调以“君子”代表学行兼备的有德之人。因此之故,君子成为儒家的人格典型,指称有理想、有原则,不断进德修业,追求至圣境界的人。【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白话】有子说:“一个人能做到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那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作乱的,那是不曾有过的。君子要在根基上好好努力,根基稳固了,人生正途就会随之展现开来,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就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啊~”【解读】? 有子:有若,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三十三岁。《论语》中,孔子的学生只有四人得到“子”的尊称,就是有子、曾子、闵子、冉子;原因也许是《论语》的编辑群出自他们的门下。? 道:人所走的路,在此是指人生正途。可以引申为人生理想,事物法则,社会正

《论语》诵读活动解说词

《论语》诵读活动解说词(一) 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以前,从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生(齐): 泰山岩岩,华夏所瞻。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万世师表,至圣先师, 其文煌煌,其名煊煊。 主持(男):有一个名字,传颂了两千五百年; 主持(女):有一部著作,治国定邦安天下。 主持(男):有一个名字,与中华文化紧相连; 主持(女):有一部著作,浸润在炎黄子孙的血液。 主持(男):有一个名字,是师的楷模; 主持(女):有一部著作,是仁的诠释。 主持(男):有一个名字,我们为他骄傲, 主持(女):有一部著作,我们因它而自豪。

主持(齐):让我们共同走近孔子,走近《论语》;让我们共同亲近中华文化的源头,聆听历史的声音…… 片段一:论学 课堂。 孔子领学生读书(作摇头晃脑状)。生齐读《诗经》之《关关雎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孔子:宰予,你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吗? 宰予:先生,我已经懂了。 孔子:那你说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是什么意思。 宰予:(沉默片刻,吞吞吐吐地说)先生,其实,我还不太理解。 孔子:(语重心长地)宰予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宰予:(惭愧地)谢谢先生。请教先生,为什么我总是没有其他弟子学得好呢?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要一边学习,一边思考,这样才会学到更多知识啊。

宰予:是啊,可是有时我也很努力,却总觉得自己只是一知半解,没有颜回、子路他们学得好。 孔子:这是因为你的学习兴趣没有他们浓厚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宰予:谢谢先生。那么,我学过的课文常常会忘记,那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这就要多多温习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宰予:哦,原来是这样。 孔子:除了多思考,多温习以外,多向别人请教也是学习的好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宰予:先生,我明白了,我一定会遵照您的话去做的。 学生:(齐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乾为天第一 【原文】乾①。元亨、利贞②。 【译文】乾卦: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 【注释】①乾,卦名。《周易》以卦为单位,全书共六十四卦。每卦有四个组成部分。即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易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小的单位是爻,基本单位是经卦,每卦由二个经卦,或者说由六爻组成。经卦有八个,即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它们分别代表八种类别的自然物质,如乾代表天文之事,坤代表地理之事,卦象是比较单纯的。八个经卦互相重迭构成六十四卦。经卦两两相重就产生了具有内部关系的复合卦象。根据八个经卦所代表事物的物理属性,从而形成了相制相克、相和相应的一系列矛盾,用以象征性地概括表示自然、社会的种种现象。卦辞、爻辞,以及《彖》、《象》,即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矛盾进行解说,从而判定物象人事的凶吉。组成各卦的两个经卦,

又依其位置称为上卦与下卦。上卦又称为外卦,下卦又称为内卦。这种位置区分与卦象、爻位联系起来,也是分析卦、爻意义的重要的结构关系。本卦是同卦相叠(乾下乾上)。六画都是阳爻(阳爻,参见本卦初九爻题注),用以象天,喻龙,比喻有才德的君子。后人说《易》多附会,将其象征意义广泛推衍,用以代表纯阳刚健的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可详《说卦》各篇)·②元亨、利贞,是两个贞兆辞。《易卦》的卦、爻之辞可以从很多角度上进行分析。大概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贞事辞,它记录着占筮的具体事情;二是贞兆辞,它指占筮时神灵感应的兆示,如吉、凶之类;三是象占辞,它记录着日常生活中一些异常现象,比如说梦境中的现象,用以向神灵卜问其吉凶。元,大。亨,通。利贞,《说文》:“贞,卜问也。”利贞,犹言吉利的贞卜。 【原文】《彖》曰①:大哉乾元②,万物资始③,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⑤。态呀终笔⑥,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⑧。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⑨。 【译文】《彖辞》说:伟大啊,上天的开创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胚胎,它们统统属于上天。云在飘行,雨在降洒,繁殖万物,赋予形体。太阳运行,升上降下,出东没西,向南朝北,六方位置,依太阳的轨迹而得以确定。太阳驾驶着六条飞龙在空中有规律的运行。这种运行变化,形成季节气候,万物从而在大自然中找到适合生存的地位。天的运行,保持、调整着全面和谐的关系,于是达到普利万物,正常循环的境界。天的功德超出万种 物类,给万国带来普遍的康宁。 【注释】①彖(tuan团去声),《周易正义》:“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

论语三百讲10

论语三百讲10(总2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论语三百讲》10 第271讲向往古人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孔子说,古代百姓有三点为人诟病的,现在的百姓连这些都比不上。古代狂妄的人不拘小节,现在狂妄的人放荡言行;古代矜持的人不屑造作,现在矜持的人愤世嫉俗;古代愚昧的人还算直率,现在愚昧的人却只知耍弄心机罢了。 这段话很明显是孔子的感叹,孔子所说的“古代的人”是指商朝、周朝初年这些人,而所谓的“现在的人”是指孔子当时的情况。你从这些地方就知道孔子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稳定的时代,他有什么样的理解。他认为说那个时候人也会有毛病,人性本来就不是什么完美的,这些毛病可能来自于性格,可能来自于自己个人的遭遇,但是相对地有这个毛病它所带来的正面的一种表现。到孔子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毛病,但是表现又完全不一样,变成了狂妄的放荡言行,矜持的愤世嫉俗,愚昧的耍弄心机,对于这种人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所以孔子常常会觉得很遗憾,就是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去帮这个时代,帮别人的忙,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 第272讲顺其自然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孔子说,我想不再说话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学生要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呀?四季照样在运行,万物照样在生长。天说了什么呀? 一个人他如果真诚从内而发,确实可以找到人性应该怎么走的一些引导,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如果说你们非听我的话,非念《论语》不可,那孔子就太执着了,孔子之后有很多人也一样,由于真诚而找到人生的路。很多人他也不见得非要懂得什么样的宗教,什么样的哲学才能善度一生。你要善度一生,在孔子来说,你真诚就可以找到内在的力量,只不过真诚要坚持一生,很不容易就是了。如果有人教你造成社会的共识,大家一起来真诚,又有社会上的规范,外面的礼仪来配合,那就会容易多了。所以这段话有它特别的价值,在于孔子提到天是作为四时行,百物生的一个基础。 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 第273讲不做三种人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论语·阳货第十七》【译】孺悲来了要拜访孔子,孔子讬言有病拒绝见他,传命的人一走出房间,孔子就取出瑟来边弹边唱,让孺悲可以听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