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诗歌的现实与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纪诗歌的现实与未来
摘要:“新世纪诗歌”是以中国最近十年来诗歌发展整体现象的一种称谓,它不再以思潮写作为特点,呈现出多元化创作态势,观点林立,乱象纷呈,这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必然过程。文章在客观总结的基础上就其现状进行一些探讨分析,共同期待和探索中国诗歌的未来。
关键词:新世纪诗歌;现实;未来
新世纪诗歌这一概念是由“新世纪文学”的概念自然延伸出来的。“新世纪诗歌”的命名,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纯粹的时间概念,是指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一种整体现象。但是,新世纪诗歌并不是单纯地指从2000年1月1日为时间断代后的诗歌。实际上,“新世纪诗歌”的起源,应当前推到1999年的“盘峰诗会”。1999年4月16-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市作协、《诗探索》、《北京文学》在北京平谷县盘峰宾馆联合召开了“世纪之交:中国诗歌创作态势与理论建设研讨会”,引发了“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论争与交锋。“盘峰诗会”中的争论,使得这以后诗歌写作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为新世纪诗歌的“纷乱”现象开了一个头。“盘峰诗会”后,诗歌的思潮悄然退隐,诗歌的写作也不再以思潮为特点,基本上处于一种没有“焦点”的状态。
对新世纪诗歌的探讨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就没有停止过,2010年尤甚。2010年,国内诗界以新世纪头10年为断代,对新世纪诗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尤其是由许多网络论坛发起的研讨会和以10
年为选本的诗集的出版,都对新世纪诗歌作了各种范围的讨论。但这些讨论也正如新世纪诗歌的现状一样,是十分“纷乱”的。叶延滨认为,当代诗歌可分为主刊物、社团媒体、网络和学院四个大的板块。在我看来,新世纪诗歌的现实正是这四大板块间的矛盾冲突以及相互依存。
新世纪诗歌的第一个现实是神性写作与兽性写作所引起的强硬
对抗。
神性写作与兽性写作的最初提出者,是诗人刘诚。2004年他发起了第三极文学运动,并提出了神性写作的概念。刘诚所说的神性写作,指的是那些向上的写作,有道德感的写作和有承担的写作。神性写作认为,文学要成为参与时代精神重建的正面力量,以极端强硬的姿态,对当代文学商业化、解构化、痞子化、色情化、贱民化、垃圾化、空洞化、娱乐化的倾向说不。而兽性写作,则泛指那些向下的写作,如本能的写作,欲望的写作,醉生梦死的写作,肉体的写作,垃圾的写作,崇低的写作,自渎的写作,破坏的写作等等。新世纪诗歌神性写作与兽性写作的对立局面,对新世纪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新世纪诗歌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正是新世纪诗歌最富有创造力和发展潜力的所在。那些坚持神性写作或者坚持兽性写作的诗人,站在各自的美学立场反对对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只是坚持这种严格的二元对立却对整个诗歌的发展是不利的,它让诗人走向狭隘,让诗歌走向狭隘,任何艺术形式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包容性才能从容发展。
新世纪诗歌的第二个现实是诗歌的时代精神要求与普世价值之
间的论争远没有停止。
在2010年8月13日晚由大型民刊《第三极》、新浪第三极作家群落博客联合发起的中国诗歌微博论坛第一届在线诗歌讨论会上,与会的诗人就中国诗歌有没有可能赢得世界文学的尊重进行了长
时间的辩论。其中有两种观念值得关注:一种认为,只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才能为我们的诗歌提供广阔的视野和最大的历史文化景深,并认为普世价值是诗歌写作者要千方百计地搭上的最后的轮渡;而另一种观念则认为,最迫切的是要找到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所有文化都有相应的元素。这两种争论,其实是新世纪诗歌在创作过程中诗人的价值取向的争论,从文本的角度而言,是没有可能结束的。诗歌是应该有包容性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促进诗歌的发展,但如果执着于某一种观点而武断地扼杀其他观点,都是在走极端,将会对诗歌的发展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因此,要找到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是对的,但决不能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割裂开来。在这个地球上,人类就是一家人,没有什么完全独立的东西。
新世纪诗歌的第三个现实是体制内创作与体制外创作同场竞技。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诗歌民刊为阵地的体制外创作,坚持独立、自由与批判的意志,逐渐地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存在,引起了中国诗界格局的迅猛变化,迫使官办刊物也不得不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调整自身的办刊理念。诗歌民间刊物在新世纪的迅猛发展,客观上改变
了诗歌长期由学院把持的中国诗歌历史的书写,这应当说是新世纪诗歌发展最大的收获之一。诗歌民刊给新世纪诗歌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民刊相对于官方的存在,以独立的精神方式,彰显了民间话语的魅力,把诗歌的价值取向向多元化的方向推动,从而使新世纪初的中国诗歌构成了体制内和体制外相得益彰的局面;二是民刊打破了体制对于诗歌的垄断,让诗人们找到了更大的叙事空间。尤其是民刊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各种风格诗歌写作者对诗歌创作自由的追求,为诗歌的创作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三是民间资本的注入,为新世纪诗歌的繁荣客观上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诗歌民刊和官办刊物在世纪初的这十余年,虽然是同场竞技,但却不是完全对立的,许多强势的民刊还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官办刊物,而官办刊物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宽容、大度和与时俱进。这应当是新世纪诗歌值得庆贺的事情。
新世纪诗歌的第四个现实是网络诗歌来势凶猛。
新世纪诗歌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就是一开始就抓住了网络这一关键的传播利器,使先进的诗歌生产力与新技术胜利会师,从而使新世纪诗歌得以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网络诗歌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是把诗歌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写作与出版的距离、作品与评价的距离缩短了,诗歌创作的进程得到加速,诗人之间、诗人与读者之间、诗人与评论家之间的交流更加容易;二是突破了诗歌以往只能通过纸媒体发表的限制,使得因纸媒体编辑的意识形态、文学和美
学兴趣等因素而导致的诗歌流通障碍不复存在,网络的“宽容”,使诗歌写作更加多样性和丰富性,诗人的表达更加自由,使得诗歌更加回归到诗歌的本身;三是网络使诗人不再担心作品发表不了,诗歌作品在瞬间就可被阅读传播,让诗人渴望被认同的心理得到满足,创作者的创作激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从而使诗歌创作者队伍得到极大地壮大,诗歌创作呈现出风起云涌之势。但是,网络诗歌在来势凶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是诗歌门槛的降低,导致劣质诗歌盛行,网络就像是城市里一面疏于管理的墙壁,谁都可以在上面信手涂鸦,或向上吐唾沫,以往的神圣地位受到严重挑战,诗歌创作的严肃性和社会责任大幅度降低,造成诗歌在社会生活中边缘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二是由于计算机写作和网络查寻功能的强大,模仿与被模仿让初习写作诗歌的作者在美学上朝秦暮楚、无所适从。
实际上,新世纪诗歌的现实更加纷繁和复杂,比如民间诗歌运动已经成为当代诗歌的传统、对外国诗歌的翻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