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第四课时 探讨信息技术社会的挑战及其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一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信息社会第四课时探讨信息技术社会的挑战及其应对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信息技术社会的挑战及其应对。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面对新社会、新机遇、新挑战,做为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素养,自我如何应对。
让学生的学习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认识,理解信息社会的到来对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及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新一代信息社会的基本内涵;
②面对新社会、新机遇、新挑战,做为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素养,自我如何应对。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新一代信息社会的基本内涵;
②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信息技术带来新社会、新机遇、新挑战及如何面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于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认识,理解信息社会的到来对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及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②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新一代信息社会的基本内涵;
2.理解信息社会的到来对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及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素养,自我如何应对。
❑教学方法
体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示例法
❑教学准备
计算机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四川日报报道,2020年10月14日,为了镶牙,李大爷和妻子转了几趟车到达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却被告知无法现场挂号。
因为解决不了挂号问题,李大爷最终无法就医,他在门诊窗口情绪激动地大喊:“你们不能把我们拒之门外啊!”。
二、探讨信息社会的挑战及其应对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新型社交媒体等在交通、金融、商务、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互联网+”已成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兴力量,将对国家治理、企业竞争、社会互动关系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带来各种新的挑战。
信息社会如何以人为本、开放包容、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图1、图2)。
例如,网约车平台从投入使用到普及推广,在交通安全、社会治理、平等公正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上下班高峰期扬招出租车困难,司机在行车途中频繁使用手机易形成行车安全隐患,不善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市民打车困难等。
针对这些问题,各地政府已研究出台了一些规定,如早晚高峰限制部分出租车提供网约车服务,以缓解路边扬招出租车困难的局面。
作为信息社会的参与者、未来建设者的我们要与时俱进,关注新技术变革带来的环境改变与人文挑战,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如学会获取、鉴别和利用信息,能注重信息发布的准确和安全等,善于维护人、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辩证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三、数字公民
数字公民,是指公民的互联网身份,数字公民要求网民具备公民的素养和准则,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成为一个全面的、有能力,而且社会的好成员。
如何在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间跨界生存和发展,这是摆在信息社会中每个公民面前的任务和挑战。
由此,数字公民教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提出数字公民是指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能够遵循相应规范而表现出适当的、负责任行为的人,还专门研究并提出了数字公民教育九大要素(如图)。
1.数字接入
指完全电子化的社会参与活动。
主要内容包括:使全体学生能够平等地获得数字接入的机会;为有特殊需要的群体而设计的特殊设备;提供校外容易获得的数字资源。
2.数字商务
指商品的电子化买卖。
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商业网站、拍卖网站或其他网店在线购物;
通过拍卖网站或其他网店销售商品;通过媒体软件(如itunes)的媒体订阅与购买;在线游戏“虚拟商品”的买卖。
3.数字交流
指电子化的信息交流。
主要内容包括电子邮件、手机、个人视频交流、短信、即时信息、博客、维基、社交网站等。
4.数字素养
指技术与技术应用的教与学的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数字基础―浏览器、搜索引擎、下载引擎和电子邮件;评估在线资源―判断网站内容的准确性,评估网上销售的可靠性,能识别网络钓鱼等;探索发展在线学习模式和远程教育。
5.数字礼仪
指网络行为的电子化规范。
主要内容包括:应用技术时使消极影响最小化;在合适的情境中应用技术;尊重他人,不进行网络欺侮,说煽动的语言等。
6.数字法律
指行为的电子化责任。
主要内容包括资源分享网站的使用、盗版软件、破坏数字版权加密保护技术(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入侵系统或网络、身份盗窃、性短信与违法照片。
7.数字权利与责任
指延伸到一个数字世界中的对人的要求与自由。
主要内容包括:遵循可接受使用策略,在校内与校外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符合伦理地使用在线资源,包括注明出处和询问是否能得到许可;作业与考试中使用技术进行作弊;网络欺侮、威胁和其他不恰当使用技术的报告。
8.数字健康
指数字技术世界的生理与心理健康。
主要内容包括: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使用技术,避免重复性运动伤害;网络上瘾、游戏上瘾或孤僻症。
9.数字安全
指保证安全的电子化预防措施。
主要内容包括:硬件网络的安全保护;个人安全,即身份盗窃、钓鱼软件、在线活动;保护学校安全,如黑客、病毒;保护社区安全,如恐怖威胁。
四、信息社会的基本内涵
2003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正式提出:“信息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全面发展的社会。
在此信息社会中,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与知识,个人社会和各国人民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1.以人为本、包容性和全面发展是信息社会的基本原则
信息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离开了人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无法实现。
信息社会发展强调包容性。
信息社会的好处必须惠及每一个人,确保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识。
包容性还要求承认多样性以及对个性化的包容。
信息社会强调全面发展。
信息社会的全面发展包三个方面:一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即每个人的潜力均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社会的面发展,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均衡发展,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各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实现信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2.信息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在信息社会里,经济发展方式将从自然资源依赖型、实物资本驱动型方式向创新驱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全面转。
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不仅能满足当代人充分共享信息和知识、发挥各自潜的需要,而且也不会对后代人的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信息和知识成为信息社会最重要的资源
在信息社会,信息成为最为重要的资源。
信息资源不仅极其丰富,还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共享。
信息可以多次使用,在使用中不仅不会损耗,而且可以增值,使用的人越多价值越高,并且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新的信息,即信息具有共享性、再生性和倍增性。
五、课后作业
1.网约车服务本身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基本要求?
2.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哪些法律和法规来监管网:约车经营服务行为?这些法律和法规是如何保障运营安全和乘客合法权益,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出行需求的?
3.网约车服务应如何改进以促进信息社会的开放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