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推光漆器商业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遥推光漆器商业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推光漆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深受古城游客的喜爱。
面对旅游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借助当前商业消费的最新趋势,提出体验性消费发展模式。
在开发旅游纪念品的同时,保护和传播了这项传统技艺。
关键词:推光漆器;游客;体验性消费
一、晋商与漆器
《汾州府志》记载:平遥自古是贯通陕京的交通要道,“东拱帝京、西连秦蜀,北如云中、雁门,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络绎辐辏。
”平遥地区土地贫瘠,加之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这样就出现了一大批从事买卖的商人,土地贫瘠导致人们无法依靠土地吃饭,这样就促成了手工业的兴起和繁荣。
在田野中,贾兴林口述,相传在唐代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时候,曾经从平遥召漆器工匠30余人入藏,当时的人数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早在唐时期就有数量可观的漆器艺人。
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平遥商人走南闯北,依靠精明的头脑获得财富。
北方人不同于南方人的保守,在有了一定的原始财富积累之后,就会在家中买房置地,房中的摆设自然也要显示出屋子主人的身份和地位,而家中的家具以及精美的工艺品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晋商中的一些人也
会带回一些外来的漆器工艺品,激烈的漆器市场竞争就会使得原本的粗糙的漆器制作手工艺品精益求精。
平遥在清代的乾隆盛世时期,出现了首家专营漆店的专业漆坊。
记载有个叫冀斗龙的商人,在卖豆腐发家之后,听了密友福州知府雷应畅的建议,从福建重金聘请了两位漆器艺人,和一位画工师傅,协同回到平遥一起经营漆器,也正是他开了平遥的第一家漆器店铺--鸿锦信。
值得一提的是,平遥当时候的漆器
髹饰技艺是不推光的擦色工艺,他通过研究福建漆器的光洁工艺,研制出了一个结合两者优势的推光髹饰技艺,这就使得平遥漆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至此之后,漆器店铺在平遥县城中就开了起来。
现如今的平遥已经发展成为一座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而漆器店铺也多供应外来游客。
调查中发现有一家可以算的上是老字号的“永隆号”漆器店铺,其前身“平遥县漆器艺术博物馆”,博物馆所在地
是清代光绪到同治年间的“永隆号漆器铺”旧址,创办人张锦及其家人在2003年注册了“永隆号”的公司。
这是存在
于平遥县城中时间最长的漆器店铺,张锦祖辈也是晋商世家,在鼎盛之时,票号商铺多达40处。
同时根据不完全统计,平遥古城中的漆器店铺有46家。
(其中有些牌匾上面标志的是推光漆器,但是调查之时铺子大门紧闭,故不确定是否存在。
此外,调查中不同的受访人多次强调,因为经济原因,淘汰了不少漆器店铺,有些铺子
中虽然有牌匾,但是有可能已经转换经营产品。
)平遥推光
漆器的店铺集中于平遥古城的南北大街(当地人称清明街),比较有规模的铺子分别是上面所介绍的“永隆号”和最近新的一个“唐都”漆器店铺。
笔者最近在初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回访,对于数据又经行了核实,确定其切实有。
根据不同传承人以及非传承人口述,这些店铺针对的是平遥的旅游业,在平遥古城九十年代申请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之后,陆续在古城中开张。
主要面向全国各地的游客,其规模也各自大小不一。
销售产品多以首饰盒和小型的屏风为主,个别的店铺也有大型的挂件。
这些店铺主要分布在古城南大街,依景点而建。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使用一些生产成
本不太高的原料制品;其卖点就是:价位低,试图以“工艺好”占据旅游市场。
二、漆器之美
漆器之美,首先表现在学艺之久。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漆器学艺之艰辛,需要极大的耐力,尤
其在画图之时,更是要静心。
在田野调查中,大师们在问到类似关于学艺时间的问题上时,都特别认真。
有的大师介绍,单单推光漆器的基本功学习就需要很长时间,都不是画工。
“刷漆三年,刮灰两年”;在画工上也是“七八年,要是三
四年的话,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也有人说,“光是学习打边线,所谓的‘武线’与‘文线’就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到了最后就是“三年学个会,六年学个不会”,造诣上需要的是永无止境的追求,就算是从事漆器五十年的大师,也需要在现在这个时代中不断得学习不断得探索,毕生所学,做出不同时代心目中的最佳作品。
在观赏艺术的同时,我们不单单看到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更多的是,艺术品背后的“人”的艰辛。
漆器之美,同样还表现在工艺之繁,要求之多。
平遥漆器髹饰技术来说,根据每个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推光工艺、平金开黑工艺、三金三彩工艺、彩绘工艺等,大致十二种工艺,在每件艺术的成品之上,不是简单的使用一种工艺,而是几种工艺叠加使用。
漆器之美不仅仅是美在每道工艺的复合使用,更多的,是每道工艺,都有其严格的要求。
“刷大漆的时候,手要平,不能有漏刷的地方,也注意不能有不平的地方”。
不仅仅工艺有要求,就连制作漆器所用的基础材料以及后续的保养工作都有讲究。
就拿木胎来说,推光漆器的制作选用的木料虽然是当地最普通的木头,但是需要“木头的纹理要顺,木料要干”,否则就会有变型或者是开裂的隐患。
刷好之后要放到温度为20到25度的专门荫房中去阴干。
同样在打理的时候也要格外注意,不能随便用抹布擦洗,应该注意防潮防水,最好用毛比较长的鸡毛掸子处理灰尘。
梁中秀口述自己之前做过一个标准的大漆描金工艺的产品,卖出去之后,客户不会打理,长期用抹布擦拭,最后把“金”
都擦拭没有了,就只剩下线条。
漆器的美更表现在工具之细,所谓的“工具之细”指的是制作漆器时候用的工具品种多、工具的制作方面程序繁多,急需耐心。
先不说上漆用的“栓”,都是用牛尾、马尾、人
发制作而成的,这些毛质、发质都要经过精挑细选。
因为如果毛发质地有弹性,用起来比较“利”,最关键的是方便清洗;再说画工们用的笔,也十分有讲究,制作笔的原料是野山猫的毛,但是不是整张皮上的毛都可以使用,一位制作工具数十载的米殿富师傅介绍说,只有脊梁上的毛才能用于制作画笔,因其质地坚硬,画起来格外顺手。
同时画笔种类繁多,有开山笔、开石笔、单尖笔、四尖笔、六尖笔等等,单尖笔开脸;四尖笔、六尖笔画叶;开山笔开山间缝隙;开石笔开石间缝隙各用作用。
这些笔的制作到现在为止,全部需要手工完成。
制作工序之繁,因其毛需要一根一根的挑选,并且需要把颜色一致的放置到一起,因为经验告诉他,颜色相近的柔韧性相近,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学艺之久、工艺之繁、工具之细共同构建成了漆器之美,它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我们可以看的到的,更多的,是匠人们十年磨一剑的功夫。
三、商业旅游市场中的保护与开发
商业旅游市场的兴起让更多的非专业人士关注到了平
遥推光漆器,它不仅仅作为一个旅游产品,更是作为国家级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民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作为旅游产品的推光漆器市场,在调查中呈现出了市场竞争的无序性。
旅游市场中的推光漆器产品也良莠不齐,原本需要画工经行手绘的部分,为了无限制的追求低成本,用丝网印刷品来代替手工绘制。
甚者,为了吸引消费者,世面上出现了一批以电脑经行绘图的玻璃类推光漆器制品。
而这些现象与传统推光漆器无论材料还是工艺方面都相去甚远。
针对这些现象,政府在制定一些切实有效政策的同时,还应当注意非物质文化产品的开发应当与保护相结合起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取多种措施,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保护、保存、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等等。
包括在旅游市场中增设一些关于传统推光漆器的宣传册与讲解设备。
调查中多人反应,游客大多以美观与否来决定是否购买,根本不懂得何为传统工艺,这些基础讲解设备的添置,在宣传这种传统工艺的同时,也能使游客更加理性合理的消费。
此外,应当结合一些消费方面的专业知识,国外的博物馆或者是旅游地区,曾把一些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安置到景点或者是露天博物馆中,让这些艺人现场制作,不仅仅可以增加现场关注度,而且也展示了传统文化,缩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加了消费几率。
推光漆器制品虽然程序繁多、工艺复杂,但是可以在相关的纪念馆中增加展示部分工
艺的环节,并且同时配备一些游客需要消费体验的制作项目。
这样不仅仅可以展示传统正宗的工艺,宣传推光漆器,并且可以使游客身临其境,在体验体验传统工艺的同时,体会背后的匠人精神。
这样游客拥有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旅游产品,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经历的独特体验。
这也就是新型的体验型消费,旅游本来就属于这种体验形式的消费,旅途就是游客体验的过程。
在这种过程中如果可以增加体验的项目,即以上所提到的工艺展示与工艺体验环节,难道不是在丰富了消费内容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体验回忆,同时游客也有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
作者简介:武原春,女,籍贯:山西吕梁,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