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恒隆广场地上部分高支模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
1.1编制依据 (1)
1.2工程概况 (1)
第二章模板体系的选择 (3)
第三章施工准备 (4)
3.1 技术准备 (4)
3.2 物资准备 (4)
3.3 劳动力准备 (5)
3.4 机具准备 (5)
第四章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 (5)
4.1 模板搭设 (5)
4.2 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9)
第五章施工安全 (10)
第六章组织机构和应急措施 (11)
附件一:计算书
附件二:附图1:高支模区域平面分布图
附图2:梁支撑示意图
附图3:10.85m高度处高支模区域立杆分布及与混凝土柱连接分布图
附图4:15.85m高度处高支模区域立杆分布及与混凝土柱连接分布图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济南恒隆广场发展项目地处济南市泉城路、榜棚街、黑虎泉西路与天地坛街所围地块内,是一大型综合商业设施,地理位置极其优越。
本工程建筑面积255800㎡,地下建筑面积85855㎡,地上建筑面积169915㎡,地下2层,地上8层。
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部分柱子为钢结构劲性柱。
根据山东省建设工程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建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与专家论证暂行办法》的通知:高度超过8m的现浇混凝土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的现浇混凝土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现浇混凝土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属于高大模板支撑架工程。
本工程的高支模位置为:首层各入口处(详见附图1:高支模区域平面分布图)。
本工程的高支模支撑体系直接支设在首层混凝土面上,该区域的柱网间距主要为9000×9000mm,柱子主要为直径800~1200mm的劲性钢结构混凝土柱。
在高支模支撑体系施工之前,墙柱竖向构件混凝土浇注完成,可以作为支撑体系的水平支撑连接点。
高支模区域模板支撑系统高度为:42.225-31.225-0.15=10.85m(二层顶板厚度150mm),47.225-31.225-0.15=15.85m(三层顶板厚度150mm),梁截面尺寸主要有600×600 mm、850×700 mm、850×950mm、850×1000mm、1000×1000mm、1200×1200mm、1400×1200mm、1500×2500mm等。
最大截面尺寸为:1500×2500mm,该尺寸的梁P3-P6/PD-PG轴线处,具体位置详见(详见附图1:高支模区域平面分布图)。
根据高支模区域梁截面尺寸类型,将梁按照梁宽进行分类,梁宽<1000mm 、1000mm ≤梁宽≤1200mm 、1200mm<梁宽≤1500mm:
梁宽<1000mm 的梁:
梁底沿梁宽方向设置三根立杆,立杆间距沿梁方向450mm,垂直梁方向360mm,高支模区域该梁宽范围最大的梁截面850×950;
1000mm≤梁宽≤1200mm 的梁:
梁底沿梁宽方向设置四根立杆,立杆间距沿梁方向450mm,垂直梁方向360mm,高支模区域该梁宽范围最大的梁截面1200×1200;
1200mm<梁宽≤1500mm 的梁:
梁底沿梁宽方向设置五根立杆,立杆间距沿梁方向450mm,垂直梁方向360mm,高支模区域该梁宽范围最大的梁截面1500×2500;
见附图2:梁支撑示意图
第二章模板体系的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先施工竖向结构的混凝土,然后搭设支撑体系,再施工水平结构;混凝土梁的施工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斜面浇筑。
2、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3、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4、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5、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便于检查验收;
6、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CJ162-2008检查标准要求,要符合山东省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7、结合以上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以下模板体系方案:
第三章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编制施工方案,经过专家论证以后方可施工。
施工前人应向搭设人员进行书面和口头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对钢管扣件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
施工时,所有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2 物资准备
3.2.1 材料要求
按普通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
模板采用15厚的木胶板,50×100木方,φ48×3.5钢管,φ14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1、模板材料要求:
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木胶板的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
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
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规格尺寸标准: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 处,长短边分别测3 点、1 点,取8 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
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 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
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
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2、钢管材料要求:
φ48mm×3.5mm,钢管上严禁打孔,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偏差,表面锈蚀深度允许偏差△≤0.50mm,当锈蚀深度超过偏差时,不得使用。
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规范:①各种杆件端部弯曲L≤1.5m,△≤5。
②立杆钢管弯曲3m<L≤4m,△≤12;4m≤L≤6m,△≤20。
③水平杆斜杆的弯曲L≤6m,△≤30。
3、扣件材料要求
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材质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中的相关规定。
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2.2 材料配备
3.3 劳动力准备
本工程高支模计划从09年12月25日开始搭设,10年1月25日完成。
拟投入劳动
3.4 机具准备
第四章 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
4.1 模板搭设
4.1.1 施工流程
底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检查、加固地下一层、地下二层脚手架→铺设50厚木跳板→放线定位→安装底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独立框架柱钢筋→独立柱模板→独立柱砼浇筑→框架梁板模板→框架梁板钢筋绑扎→梁板砼浇筑→上部结构施工。
4.1.2 施工注意事项
1、模板支撑钢管必须在楼面弹线,上垫通长4000×250×50木跳板,每根立杆底部加设底座;
2、钢管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高支模的大横杆均应与周围普通楼层的脚手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同时每步与框架柱有可靠连接,连接分布图见附图3: 10.85m 高度处高支模区域立杆分布及与混凝土柱连接分布图;
附图4: 10.85m 高度处高支模区域立杆分布及与混凝土柱连接分布图。
3、水平杆考虑底层人员通行和施工需要,第一道和第二道水平横杆间距1600mm。
4、立杆接长严禁使用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相邻立杆接头不得在同一断面内,
相互错开应大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的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5、上部可调支撑螺杆外径与钢管内径间隙不大于3mm 。
最上一步水平横杆距立杆顶100mm 。
本工程高支模处水平拉杆步距1400,顶部水平拉杆距模板底为350mm 。
6、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 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置扫地杆。
7、剪刀撑搭设:在外侧周围加设由下至上的连续剪刀撑;中间纵横向每隔10米左右搭设一道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剪刀撑,其宽度为4~6米,剪刀撑的底部应与地面顶紧,夹角易为45~60度。
同时在两纵横向相邻的竖向剪刀撑之间搭设之字斜撑,在有竖向剪刀撑的位置在竖向剪刀撑的底部、中部、顶部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
8、在立杆周围外侧或中间有结构柱的位置,竖向每3M 间距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拉结点。
9、梁侧设置斜向支撑,采用钢管+可调支撑,对称斜向加固(尽量取45°);梁混凝土的浇筑应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 。
竖直剪刀撑
立杆
横杆
扫地杆
10.85m 剪刀撑立面示意图
42.225
31.225
47.225
15.85m剪刀撑立面示意图
支撑与结构柱连接示意图,平面图位置见附图3、附图4
四周连续式垂直剪刀撑
剪刀撑布置图
梁支撑示意图(见附图2)
10、本工程1000×1200 mm、1100×800 mm、1100×2200 mm、1500×2200mm等梁截面较大,为加强类似梁的混凝土保温效果,我们采用梁的底模和侧模均采用双层模板支设,混凝土表面采用一道塑料薄膜和一道毛毡覆盖保温养护, 以保证混凝土不不受冻,并按照冬期施工要求在梁上、中、下分别布置测温点进行测温,并随时加强保温措施,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度,留置同条件临界强度试块以保证混凝土最终强度、留置拆模试块以保证混凝土在达到100%强度后方可拆除底部模板。
4.2 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100%,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
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按指定地点堆放。
拆模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应有效可靠,扳手等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或系挂在身上,并应检查拆模场所范围内的安全措施。
模板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
作业区应设围栏,其内不得有其它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
拆下的模板、零配件严禁抛掷。
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信号或行动,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人员应站于安全处。
高处拆除模板时,应遵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
严禁使用大锤和撬棍,操作层上临时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过3层。
在提前拆除互相搭连并涉及其它后拆模板的支撑时,应补设临时支撑。
拆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
拆模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拆松动、悬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进行临时支撑牢固或相互连接稳固。
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
楼板模板拆除时,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
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
支模前刷
脱模剂。
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
第五章施工安全
1、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
2、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见本工程脚手架方案及相关方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等)。
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堆放。
不准存在探头板及未固定的杆。
3、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
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4、高支模区域模板混凝土均在冬期施工,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防滑、防冻、防煤气中毒工作。
脚手架要采取防滑措施。
霜雪天后要及时清扫。
大风雪后及时检查脚手架,防止空坠落事故发生。
5、木工机械必须严禁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
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
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 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6、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模板安装就位前需有缆绳牵拉,防止模板旋转不善撞伤人。
7、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爬支架上下。
8、环保与文明施工
做到工完场清。
整个模板堆放场地与施工现场要达到整齐有序、干净无污染、低噪声、低扬尘、低能耗的整体效果。
第六章组织机构和应急措施
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张英志
副组长:焦小兵、李宝峰、汪黄东
组员:张坤、张志、朱广地、时建、裴兴峰、王涛、王怀银
2、建立应急流程
3、应急救援信号、标识、标示
配置统一的标记、标识。
一旦事故发生,指挥人员、救援分队人员、各种车辆以及事故边界,区域的标记、标识立即使用,并按使用规定置于明显位置。
1)应急救援信号
应急救援信号识别见下表
2)应急救援标志、标识
应急救援标志标识见下表
4、应急救援物资准备
序号装备作用或图片
1 对讲机若干保证各救援分队与指挥机构短程内的信息畅通
2 个体防护器材6
套
保应急救援人员个体安全
3 警戒线紧急情况下设置警戒区域,禁止人员进入
灭火器材若干小型火情自救
应急照明若干紧急情况照明
信号发布器
信号发布
序号原则或状态具体内容
1 救人重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
2 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备了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
3 先重点、后一般1)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
2)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有这些危险的方面是重点;
3)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域是保护重点;
4)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
5)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蔓延的方面是重点;6)火场上的下风方向与上风、侧风方向相比,下风方向是重点;
7)要害部位和其他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
4 局部失火
1)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立即进行扑灭。
2)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
一方面立即通知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一方面向现场管理
者汇报。
5 火势蔓延1)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指定安全疏散地点,由安全员负责清点疏散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立即通知项目经理或消防队
管理保证体系
技术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
安全保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