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立克次体属和巴尔通体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血清学诊断 1.外斐反应 (非特异性) 诊断:立克次体和东方次体 效价在1:160以上,或病程中效价增长 2.补体结合(CF)反应 (特异性) 所用抗原:可溶性抗原(群特异抗原) 洗涤过的颗粒抗原(种特异抗原) 诊断:斑疹伤寒群、斑点热群、恙虫病、 Q热
(二)立克次体分离鉴定 动物: 小鼠(恙虫病) 雄性豚鼠(斑疹伤寒)
抗原构造:
群特异性抗原,种特异性外膜抗原
外斐反应(Weil-Felix reaction):斑疹伤寒等立 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X菌株有共同的耐热多 糖类抗原。利用这些变形杆菌菌株代替立克次 体抗原,进行定量非特异凝集反应(交叉凝集 反应),以检测人或动物血清中的相应抗体。 协助诊断斑疹伤寒,恙虫病,滴度超过1:160有 意义.
3.恙虫病(scrub typhus)
病原体:恙虫病东方次体 (O.tsutsuganushi)
传播:寄生于恙螨体内,可经卵传代。人 若进入恙螨的孳生地,可能受感染(亦 称“丛林热”)
症状:10~14d潜伏期->突然高热,被叮 咬处:发红,丘疹,水疱,溃疡,周围红 晕,上有黑色痂皮,称为焦痂(特征)。 附近的淋巴结肿大,皮疹。治疗拖延 肺炎、脑炎、DIC。
化学工业出版社
4立克次体属和巴尔通体属
立克次体属
立克次体特征: ① 比细菌小,能通过滤器,光镜可见 ② 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有储存宿主 ③ 专性细胞内寄生(胞浆内),原核细胞微生物 ④ 二分裂繁殖 ⑤ 有两种核酸(DNA和RNA),酶系统不完整 ⑥ 多数人畜共患 ⑦ 对抗生素敏感
所致疾病:发热出疹性疾病 对人致病的:立克次体属
排列: 散在于细胞浆中、核旁成堆 (斑点热立克次体在胞浆或核内)
培养: 专性细胞内(活细胞内)寄生 培养方法: 鸡胚卵黄囊内接种
组织细胞培养 动物接种
抵抗力:
热、消毒剂: 较弱(56℃,数分钟,0.5%石碳酸、
0.5%来苏,75%酒精中数分钟)
抗生素: 敏 感:氯霉素和四环素
不敏感:磺胺类
低温、干燥: 较强(-20℃或冷冻干燥半年以上)
东方次体属 埃立克体属 柯克斯体属
来自百度文库
立克次体分类及其致病情况见表26-1
生物学性状
大小: (0.3μm-0.6μm)×(0.8μm -2.0μm) 形态: 类似球杆菌,多形性
(球形、哑铃形、长杆状或丝状等) 染色: Giemsa染色法: 紫色或蓝色
马氏染色法(Macchiavello stain): 红色
防治原则
1. 灭虱、灭蚤、灭鼠 2. 改进环境、个人卫生 3. 死疫苗 4. 广谱抗生素有效
巴尔通体属(Bartonella)
特点: 1.形态结构与立克次体相似 2.可以人工培养而非严格细胞内寄生
模式种:杆状巴尔通体(B.bacilliformis)
生物学性状
形状:
1.血涂片:球形、椭圆形或弓形杆状;单个或 成群,偶见链状
所致疾病
1.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imic typhus)
不属于人畜共患病 病原体:普氏立克次体(R.prowazekii) 媒介:人虱 宿主:人 季节:冬春季 症状:5~21d潜伏期->高热、头痛、
肌肉痛等->4~5d:皮疹-> 神经、心血管和其他器官 病后免疫:持久,与地方性斑疹伤寒有 交叉免疫
(Oroya fever-verruca peruviana) 病原体:杆状巴尔通体 阶段:第1阶段:发热,贫血(奥罗亚热)
第2阶段:以血管损害为基础的 肉芽肿(秘鲁疣)
诊断方法: 1.血涂片 2.用半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
Thank you!
2.组织中:内皮细胞原浆中, 单体或圆形团块, G-,常用Giemsa或镀银染色法。
3.培养中:单鞭毛
培养条件:
1.需氧 2.常用10%兔血清和0.5%血红蛋白的半固体培
养基 3.可在无细胞培养基中生长 4.28℃-37℃,10d以上
致病性
自然宿主:人 媒 介:节肢动物(疣肿白蛉) 所致疾病:
1.奥罗亚热-秘鲁疣
2.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 (鼠型斑疹伤寒)
属于人畜共患病 病原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R.typhus) 宿主:鼠为天然贮存宿主 传播方式:鼠蚤或虱->鼠间
->人->人虱->人 疾病:较轻,缓慢,持续时间短,很少
侵害中枢神经系统 病后免疫:持久,并与流行性斑疹伤寒
有交叉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