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古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刘勇(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我想来说说中国古代的书怎么读,或者说有关中国传统的书怎么读。
首先,为什么要读古书,为什么要了解中国文化?我想,无论是学习西方还是学习中国,都不能仅限于学习知识,学习的更是一种理解世界,理解自身的方法,或者说是思想。那么我们学习西方,学的是他的理性,学的是他的逻辑、思辨,那么学习中国,特别是中国传统呢,我觉得是学一种情怀,是一种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情怀,是一种本来感同身受但却逐渐被世人淡忘的情怀。
(3)史学类:有两套大部头的书,一是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上海人民),一是剑桥中国史系列(中国社科),这两套书随便哪套啃下来都很了不起。至于小部头的书,则有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以及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北大)。翦伯赞是新中国成立后北大历史系的系主任,他的书观点虽然有些陈旧,但不失为历史教材中的经典着作。张帆是研究元明清历史的,曾经还给我上过课,他的书我没看过,应该也是继承了北大一系的传统。
(4)还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百题系列,包括《古典文学三百题》、《古代艺术三百题》、《古代汉语三百题》、《中国历史三百题》、《中国哲学三百题》。这套书简直是为考研预备的。里面用问答的方式将知识点串起来,也是相当有特色。
介绍完通史类的书,我想按历史朝代的顺序来说说古代那些很有意思的书。
(1)先秦:
(上海古籍)。我对《周易》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但是我觉得要比另外几部经重要,这是中国哲学的源头,可以大致了解一下,可选中华或上古的注本。
诸子百家中最漂亮的当然是《庄子》,有心人可以比较一下《老子》和它的关系,我觉得虽然同属道家,却完全不是一码事。这两部书可以读陈鼓应的注本(《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中华)。其他的诸子,我觉得有兴趣还可以读一下《孙子》,很薄,读起来很快(李零《兵以诈立》,中华)。《荀子》和《韩非子》是先秦学术的集大成之作,如果有时间可以涉猎一下。
这一时期还值得一看的书,比如屈原的诗(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山海经》(袁珂《山海经校注》,巴蜀书社),等等。
在史书方面,自然还有《左传》、《战国策》(上海古籍),如果没时间的话,可以通过读《史记》来弥补,如果选择明代冯梦龙的小说《东周列国志》(人民文学)来了解先秦历史,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汉书》
(3)三国两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史进入玄学和佛教时代,我不想推荐具体的阅读篇目,只举两部今人的着作作为代表——汤用彤的《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和《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大)。佛经可以读几部最有代表性的,如《坛经》、《法华经》、《金刚经》、《楞严经》、净土宗等,选一两部仔细读就可以了。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白话佛经系列可以参考。
文学是要首推诗歌的,这一阶段的诗如何读呢?我认为可以读清人沈德潜编辑的《古诗源》(中华),它收集了先秦到隋的重要诗人诗歌作品。如果对某些诗人感兴趣,还可以深入读下去,我觉得三曹(余冠英《三曹诗选》,人民文学)、陶渊明(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庾信(《庾子山集注》,中华)值得关注。而文章呢,可以参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六朝文絜译注》。如果还有余力,就可以读南朝梁萧统编撰的《文选》(中华)了。
籍),这是难得的简洁晓畅的注本。如果再深入,可以读清人沈德潜(就是编《古诗源》的那位)编辑的《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或者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萧涤非主编的《唐诗鉴赏辞典》。如果对某个诗人感兴趣,还可以选读他们的诗集。我曾经想给唐代诗人搞一个排名,但这项劳动必然是徒劳的,不过,如果将李白、杜甫、李商隐、王维放在前列,应该可以得到认同。希望你能关注这几个人。可以参考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几个人的诗选。
唐代还有一种特别的文学形式,就是“传奇”,也就是文言短篇小说。可以参考鲁迅辑校的《唐宋传奇集》(人民文学)。深入阅读的话,就是《太平广记》(中华)。说到鲁迅,我想多说一句,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可不读鲁迅,在文学研究上,他撰写的《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有时间的话建议读一下,文采、学识俱佳。
关于唐代的文章,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文选》。其中韩愈、柳宗元的作品值得一读。说到古代散文,我建议可以看两部书——一部是大名鼎鼎的《古文观止》(阴法鲁主编《古文观止译注》,
能和《通鉴纪事本末》(中华)配合来读,就更好了,它把通鉴的结构打乱,按照历史事件专题重新编排,方便读者就历史上某一问题能有一个连续的全面的认识。
文学,可以用华瞻来形容。我们先来介绍几个选本:钱钟书《宋诗选注》(三联)、胡云翼《宋词选》(上海古籍)、《宋文选》(人民文学)。钱钟书的学问在于通透,所以他的书,有时候注释比原文还要好看,真可谓学术也可以嬉笑怒骂。
宋代的文学我以为有三个人可以凌驾于诸家而不分轩轾,苏轼、辛弃疾、陆游。如果说欧阳修和苏轼都是全能型文学家,那苏轼比他的这位前辈更多了份人间气。苏轼几乎是历代文人热爱的对象,以至于关于他的八卦都可以编成一本书(颜中其《苏东坡轶事汇编》,岳麓),如果想要一个全面的介绍,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百花)是目前一个还不算完美的选择。辛弃疾的词号称“英雄词”,可参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邓曾经任过北大历史系的系主任。在这里我要讲个故事,我上大学的时候,看到历史系同学手头有一本《苏东坡轶事汇编》,这书在当年就很难买到了,于是用一本新买的《稼轩词编年笺注》和他作交换。今天在这里写下这两本书的名字,还有些亲切感呢。陆游
看一些,这些都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注本。
(7)明
明代的东西我是不熟悉的,所以不成体系,就凭我的感觉来推荐吧。
哲学上推荐王阳明(《传习录》,上海古籍)和李贽(《焚书、续焚书》、《藏书》,中华),大体是不错的。
史书上,虽然《明史》在历史上的评价相当高,但读下来是需要时间的,不如参考今人作品,如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和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中国友谊)。
我认为明代最值得研究的就是知识分子问题,因为在这一时期,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不
古人做学问的门径无非两条,一是小学(文字音韵之学),一是书目。而《四库总目》可谓集清代前期学术之大成,每一本书的介绍都渗透着古人的心血,而尤为难得的是,文字还十分耐读,便将其作为学术散文来读,也未为不可。
有两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是梁启超(东方),一是钱穆(商务),择其一即可。还有一部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