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美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美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一个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的社会,而数学作为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已经广泛地深入到科研、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之一。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育意义重大。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且使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使数学课堂更加美丽,是摆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和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设的过程。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为学生探索知识创造条件,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探讨的空间和创造必要的情境,挖掘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圆心到圆上(指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怎样?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直径跟半径的关系怎样?圆的位置跟
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教师加入小组讨论。

在学生畅所欲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结论,这样,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
合作、探究式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采取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笔者组织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一个长方形的纸上摆上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通过多种摆法,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在动手实践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交流讨论,从不同的途径去发现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与长和宽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
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必须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编体系、知识结构,准确把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

小学数学认知领域的目标主要有: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

通常,只要求达到知道、了解层次的,可选用讲授、介绍、阅读等教学方法;要求达到理解、领会层次的可选用尝试、探究等教教学方法。

要求达到应用层次的可以选用练习、讲评、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的单元及课
题的编排都是按知识规律划分的,与学生的认识规律可能不一致,如对数学规律的认识,按学生的认识过程应该是先有数学活动,通过数学活动产生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经验,经过经验积累上升为数学理论。

但按教材的呈现方式是先理论学习,返回来再解决数学问题。

因此,在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特点时,一定要将其与学生的心理基础结合起来,使学习的新材料的关键内容能够同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建立实质和非随意的联系,这种联系即为知识的逻辑意义向心理意义转化的条件,其转化程度取决于新材料与认知结构的联系程度。

四、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数学教学要从所熟悉的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教师精心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求知欲与好奇心,让学生能够积极的亲近数学,参与数学活动。

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情境的创设,教师应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

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有故事情境、竞争情境、问题情境等等,但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要符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

对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

用我们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激情,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我们致力于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使教师的劳动里呈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情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