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肝脏健康宣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潜伏期为6-9周。百度文库
丙型肝炎传播
传播途径: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输血、应用血制品途径传播,还可以通过 破损的皮肤黏膜密切接触传播、静脉内吸毒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
播与乙型肝炎比较不够明显,因此,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高危人群包
括经常受血者、静脉内吸毒者、性乱着、职业献血者、经常接触血液 和血制品的工作人员以及医务工作者。多次受血和静脉内吸毒者是HCV 感染最危险的因素。
血液传播。
研究显示:在静脉吸毒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28.68%.
丙型肝炎传播
性接触传播:从丙型肝炎感染者的精液、阴道液中 极易检测到HCV-RNA,其配偶HCV感染率高于家庭其
他成员和一般人群,说明 HCV 存在性接触传播的危
险。
研究显示:在卖淫女中抗 -HCV阳性率为 9.83%(正常 人群为2.28%)。
1、接种乙肝疫苗 2、不要和乙肝携带者或病人交往
阻断乙肝传播途径的方法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避免使用消毒不彻底的工具纹身、纹 眉、穿耳洞、针灸、修脚等 避免和他人共用容易被血液污染的卫 生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 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丙型肝炎传播
传染源: HCV 感染者,即急、慢性丙型肝炎病人 和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
母婴传播
接触传播
易感者 受到感 染
易感者出现皮肤、粘膜破损
医 源 性 传播
乙肝的传播途径
体液交换
垂直传播
母婴传播(围产期传播)
水平传播
医源性传播
生活接触传播
以下情况会感染乙肝吗?
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 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 室工作 (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 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 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 传染HBV。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亦未发现 HBV能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等) 传播。
水平传播
中流行区
20% -60% 感染发生在各年 龄组,以儿童为 主
水平传播 性传播
低流行区
<2%, 占全球人口 的12%
<20%
感染发生在成人 中的高危人群, 以青壮年为主
性传播
母婴传播
乙肝传播途径
传染源出 现: 皮肤、粘 膜破损 腺体分泌 含有乙型肝炎 病毒的血液、 血清、伤口渗 出液、精液及 阴道分泌液等 排出体外
如何预防乙肝?
一、中国预防及控制乙肝的策略及方法:乙肝疫苗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 明确指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 的最有效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乙肝疫苗是唯一可 预防原发性肝癌的疫苗,并认为接种乙肝疫苗 是预防乙肝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您知道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措施是吗?
肝脏位于右上腹部,是人体内最大的 消化腺和化工厂具有以下一些功能:
制造胆汁
解毒
合成凝血因子
储存糖分
合成蛋白质
维持生命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肝炎的原因可能不同,最常 见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还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 酒也可以导致肝炎。
病毒性肝炎
HAV 甲肝病毒
HBV 乙肝病毒
HCV 丙肝病毒
HDV 丁肝病毒
正确认识肝炎
第一,树立信心,肝炎患者也好、携带者也好,大 家都是正常的人,首先自己内心要充满自信。 第二,有问题要找正常的渠道,采取正确的措施, 到专科的医院进行专科的治疗、专科的指导。 第三,家属、同事、朋友,以及整个社会,对这样 的病人不要歧视。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乙肝本身不了解, 其实乙肝没那么可怕,我刚刚讲了传播途径主要是血 液传播和性传播,即便这样我们可以预防,预防以后 90%以上的人都可以不被传染,因此要乐观向上
甲型肝炎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食用了被 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都可被污染甲型肝炎。
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饭前饭后要洗手 食物须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尤其是海鲜类须清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不要购买来路不明或路边摊点的食物
乙型肝炎—严重的进展性疾病,致死率高
25%-40%的慢性乙肝感染者最终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4
2、 丙肝防治的关键是?
①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
①可以 2不可以
②接种丙肝疫苗
3、慢性丙肝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吗? 4、下面哪些途径可以传播丙肝?(多选)
①血液传播 2性接触传播 3母婴传播 ④与丙肝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 ⑤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
预防肝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丙型肝炎传播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方式确实存在,但一般认为传播
机率远比乙肝为低,转归相对较好。
HBV、HCV病毒感染的转归
HBV、HCV
急性肝炎
产生抵抗力 慢性肝炎 肝硬化
病毒携带者
肝癌
1、如何预防丙肝感染?(多选)
1杜绝毒品 2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 3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4杜绝非法采、供血 5注射丙肝疫苗6感染丙肝病毒的女性在治愈前,应避免生育
5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
甲肝 病人 无症状感染者
病人 HBV携带者 病人 HCV携带者 病人 HDV携带者 病人 无症状感染者
主要传播途径
粪 -口 经食物 经水 接触 经体液 母婴 医源性 接触 经血液 同乙肝
同甲肝
易感人群
未感染HAV,也 未接种甲肝疫苗
未感染HBV,也 未接种乙肝疫苗 普遍易感
1、下列哪项不是乙肝的主要传染途径 ? 1不洁饮食 2无防护性行为 3输血或血制品 4母婴 传播 5拔牙补牙 2、下列哪个人群不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 1医务人员 2感染乙肝病毒的妇女所产新生儿 3多个性伴侣者 4感染乙肝病毒者的家庭密切接 触 5同性恋者 6与HBV携带者共餐者 3、乙肝是否经蚊虫叮咬传播 ? 1是 2不是 3不知道 4、多人使用同一注射器能传播乙肝吗? 5、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同桌吃饭等) 能否感染乙肝病毒 ?
肝 癌 病 人
病毒性肝炎
由病毒造成的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 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病毒性肝 炎。 能引起肝脏细胞肿胀,是世界上流传广 泛,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之一。我国在2006年 全国乙肝调查结果,我国国民携带乙肝病毒 率达到7.68%,而尤其是20-25岁年龄组乙 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到12%。
目前,乙肝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等,但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
乙型肝炎, 传播危险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每14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传染性非常强,是艾滋病病毒传染 性的100倍
HBV携带者
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标准
地区 高流行区 HBV标志物 流行率 7%, 占全球人口 的45% 2%-7%, 占全球人口 的43% 终身 携带率 >60% 感染人群 出生时和儿童早 期 感染为主 传播方式 母婴传播
HEV 戊肝病毒
病毒性肝炎的分类
名称 甲型肝炎 (HAV) 乙型肝炎 (HBV) 丙型肝炎 (HCV) 丁型肝炎 (HDV) 戊型肝炎 (HEV) 发现 年限 1973 1965 1989 1977 1989 核酸 型 +RNA DNA +RNA -RNA +RNA 科 微小RNA 病毒科 嗜肝DNA 病毒科 黄病毒 科 ? ? 属 肝炎病毒 属 正嗜肝DNA 病毒属 丙型肝炎 病毒属 δ病毒属 戊型肝炎 病毒属 代表株 甲型肝炎 病毒 乙型肝炎 病毒 丙型肝炎 病毒 丁型肝炎 病毒 戊型肝炎 病毒
防治肝炎
你我同行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
据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显示,15—59岁人群的携带率水平仍为 8.75%,处于高流行水平,尤其以20-25岁年 龄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12%。另据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对全国60所高校大学生 人群乙型肝炎预防状况调查和西北大学生乙 肝防控项目的实践提示,不仅在校大学生肝 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而且其乙肝疫苗接 种率大约在50%左右,大学生群体成为乙肝感 染高风险的重点群体。针对这一庞大的特殊 人群,有必要加强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加大对高校肝炎防治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指导 力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大学生群体免受肝 炎病毒的侵害。
丙型肝炎可以通过献血(特别是单献血浆)造成一定范围的暴发。 在河北的固安县就曾发生过由于献血或献血浆引起的较为严重的丙 型肝炎暴发。
丙型肝炎传播
传播途径:
经血传播:通过输入污染HCV的血液或血制品,献血 或反复透析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均可造成HCV传播。
输入含HCV的血液最易感染,也可通过反复接触微量
谢谢!
乙肝 丙肝
丁肝
戊肝
HBV感染者
普遍易感
肝炎早期症状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 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 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 疲倦。 1.出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胃口不好; 2.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 等; 3.巩膜或皮肤黄染,或出现“三黄”症状; 4.出现肝区隐痛、肝区肿大; 5.出现蜘蛛痣和肝掌症状。
1.保证在平常生活中的人不是乙肝患者。 2.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 品,使用安全自毁型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3.身体又不为破损时要注意卫生,及时包扎治疗(去正 规医院)。 4.不吸烟不喝酒。 5.不吃太油腻的食物和不好消化的食物。 6.多吃蔬菜水果(清洗好农药)。 7.远离毒害品,尽量少吃药。 8.经常锻炼身体,增加免疫力。 9.不要过于劳累,保证睡眠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