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哭嫁习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哭嫁,曾是我国广为流行的婚仪习俗。土家族地区始终流传和保存了完整的哭嫁习俗。这是本地的县志记载的哭嫁的习俗中的一个重要仪式“陪十姊妹”下面我会介绍一下哭嫁的流程。新娘一般在婚前一个月开始哭嫁,也有在出嫁前二三天或前一天开始哭的。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在出嫁的前一天,新娘家要邀请新娘九位最好的未婚女伴,陪着新娘哭,叫“十姊妹会”。亲娘要替新娘梳头、开脸。把姑娘原来的辫子梳成“粑粑髻”。请人将脸上的汗毛拔去,眉毛扯成一勾新月的样子。这时要《哭上头》、《哭扯眉毛》。哭嫁的高潮是在新娘出嫁的日子。上轿的时辰一到,新娘要拜别祖宗了。新娘手中拿两把筷子出了房门,往前后各撒一把,表示分别。这时又要《哭别祖宗》。告别祖宗之后,灯笼火把都点亮。新娘上轿时,又要《哭上轿》。在前往新郎家的路上,新娘坐在轿子里仍然唱着哭嫁歌,一直唱到男方家能听到哭声才停止。

每一种婚俗,都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土家族的哭嫁习俗,也是历流传演变的结果。

那些古老的抢婚习俗,在今天的土家族婚俗中扔然保存着。有的地方新娘上轿后,请巫师杀只公鸡,用鸡血洒在轿子四周,同时将轿子四周打扫一遍。这是古老的抢婚习俗的一种模拟表演。鸡血表示抢婚时发生过流血事件。扫轿,表示毁去抢婚时留下的脚印。

在封建社会,土家族属土司管辖。在古老的婚姻制度下,土家族青年男女还是有一定的婚前社交自由。他们在每年一度的“摆手节”和跳摆手舞时,青年男女可以自主选择配偶。清代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在土家族地区强行推行封建包办婚姻。于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土家族青年男女的命运。在买办婚姻制度之下,妇女完全失去人生自自无法改变自己不幸的命运。于是土家族妇女便借助哭嫁和唱哭嫁歌的形式,来宣泄对封建买卖婚姻和家长制约不满。

意义

土家族哭嫁婚仪的成年礼仪形式主要有二种是“上头”、“开脸”仪式。两种仪式的举行,标志着女子的少女时代已经结束,成年妇女的生活已经开始。女子的哭唱使这样一种新旧交替的意义更加显赫,从而使女子自身更加强了成年意识。当女儿哭别爹娘之际,爹娘除给予适当的安慰外,更主要的是给予训诫。训诫也是以哭唱方式进行,主要内容是劝女儿尽妇道、行孝道,要吃苦耐劳,训诫女儿要举止得体,要克勤克俭,要敬奉祖宗.这些训诫,虽然散发着封建礼法说教的陈腐气息,但其中也还有一部分可取的人生经验,这些训诫对于出嫁女进入新家庭后的人生起着指导作用,与成年礼中的训诫作用相同。

结语

随着时代的前进,土家族的婚俗也有了许多变化。婚姻自主已成了青年男女普遍的要求。过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她们已失去约束力,哭嫁习俗因而渐渐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