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和亚病毒因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朊病毒(prion,virino)
♠ 又称“普列昂”或蛋白质侵染因子 ♠ 朊病毒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 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的疏水蛋白质
病毒与实践
• 有害的方面:
γ 噬菌体与发酵工业
γ 动物病毒病
γ 植物病毒病
• 有益的方面:
γ 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
γ 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爱滋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ificidncy Virus,HIV).HIV主要型别为HIV-1和HIV-2,爱 滋病大多由HIV-1引起。 爱滋病人(Aids)的病原体,系引起细胞病变 的灵长类逆转录病毒之一,属逆转录病毒
的HIV激活大量增殖而致病,多数患者于13年内为死亡。
溶菌酶水解细胞壁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一 病毒的复制过程 分为吸附、侵入与脱壳、大分子合成、 装配、与释放五个阶段;
(一)吸附: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接触后,尾丝
散开附着在受体上,刺突、基板固着于细胞表面。 (二)侵入:尾丝收缩,基板获得构象刺激,促使尾鞘收缩,尾管 出并插入细胞壁和膜中,溶菌酶水解细胞壁上的肽聚糖,头部核酸 进入宿主细胞中。
能力的低分子RNA
• 亚病毒(subvirus)
• 凡在核酸核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 其中
之一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
类病毒(viroid)
• 目前所知道的最小、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细
胞内寄生的分子生物 。
• 只在植物体中发现。
• 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是1922年在美国发现的,
它可使马铃薯减产20~70%
• 一类在昆虫细胞质内增殖的、具有蛋白质包涵体 的一种球状病毒
研究得最多的是家蚕的CPV
• CPV的感染途径是:
先通过昆虫的口腔进入其消化道,以后由于胃
液呈碱性,把多角体蛋白溶解并释放出病毒粒子, 然后侵入中肠上皮细胞,在细胞内进行复制
昆虫病毒--颗粒体病毒(GV, Granulosis Virus)
二十面体对称——腺病毒 (Adenovirus)
这是一种动物病毒 外形呈典型的二十面体
有12个角、20个面和30条棱
核心是线状双链DNA(dsDNA) 只能培养在人的组织细胞上 能使宿主细胞形成包涵体
复合对称的代表——T偶数噬菌体 核心由线状双链DNA组成
尾丝吸附在受体上
基板发生构象变化 尾鞘收缩,尾管插入宿主细胞膜中
• 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类病毒 :它是一条长50nm 的棒状dsRNA分子
拟病毒(virusoids)
@ 又称类类病毒(viroid-like),可认为是一 类包裹在植物病毒粒子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 一般仅由裸露的RNA 或DNA组成
@“寄生”于真病毒内——辅助病毒 (helper virus) @ 其复制必须依赖辅助病毒
HIV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 HIV感染者是传染源,曾从血液、精液、阴 道分泌液、眼泪、乳汁等分离得HIV 途径 1. 性传播:通过男性同性恋之间及异性间的性 接触感染 2. 血液传播:通过输血、血液制品或没有消毒 好的注射器传播 3. 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产道和哺乳方式
HIV 致病机制
@ HIV选择性地侵犯带有CD4分子的细胞,主 要有T4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
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
• 多数病毒粒子的直径在100nm上下
• 最大的病毒: 牛痘苗病毒——直径超过250nm • 最小的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28nm • 直径 病毒:细菌:真菌 = 1:10:100
病毒粒子的模式构造
病毒的对称体制
螺旋对称——烟草花叶病毒 (TMV)
ssRNA病毒 属于植物病毒—烟 草、西红柿等 ssRNA螺旋盘绕于 蛋白质外壳内 证明RNA也可作为 遗传物质
检查溶源菌的方法:
效价的测定(双层平板法)
双层平板法
优点: ①弥补玻璃皿底面不平的缺陷
②所形成全部噬菌体斑都接近处于同 一平面上
③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更有利于计数
噬菌斑(plaque)分析
植物病毒
大部分属于ssRNA病毒 少数种类才有包膜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物 专化性并不强,往往一种病毒可寄生在 不同种、属甚至不同科的植物上
脊椎动物病毒
@ 大多数无吸附结构的分化
@ 吸附后可通过胞饮、包膜融入或特异受 体转移等作用侵入细胞
@ 再进行复制、装配和释放
昆虫病毒
♠ 大多数昆虫病毒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包 涵体 ♠ 包涵体在显微镜下一般均呈多角状,称 为多角体(polyhedron)
昆虫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NPV,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三)大分子合成:包括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病毒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病毒复制事件
存在着强烈的时序性。病毒基因组的转录是分期进行
早期转录:发生在病毒核酸复制以前的转录为早期转
录,所转录的基因称作早期基因,早期基因编码的早 期蛋白主要是参与病毒核酸的复制、调节病毒基因 组表达,以及改变宿主细胞大分子合成的蛋白质。 晚期转录:在病毒核酸复制开始或复制后所进行的转
HIV
• 病毒呈球形 • 内含病毒RNA分子 和酶(逆转录酶、 整合酶、蛋白酶) • 病毒外层囊膜系双 层脂质蛋白膜
HIV培养特性
γ HIV动物感染范围窄,仅黑猩猩和长劈猿
γ 将HIV滤液或感染HIV黑猩猩血液输给正常黑 猩猩都感染成功
γ 但无论黑猩猩或长臂猿感染后都不发生疾病
HIV的抵抗力
@ HIV对热敏感。56℃30min灭活,但在室 温保存7天,仍保持活性。 @ 对紫外线、γ 射线有较强抵抗力
@ 此外,感染单核巨噬细胞中HIV呈低度增殖,
不引起病变,但损害其免疫功能,可将病毒
传播全身,引起间质肺炎和亚急性脑炎。
@ HIV感染人体后,往往经历很长潜伏期 (3~5年或更长至8年)才发病 ,表明HIV 在感染机体中,以潜伏或低水平的慢性感
染方式持续存在。
@ 当HIV潜伏细胞受到某些因素刺激,使潜伏
植物病毒的增殖
♠ 其侵入方式都是被动的 :昆虫刺吸式口 器、带病汁液与植物伤口相接触 ♠ 在细胞间的扩散和传播:借助植物的胞 间连丝就可以实现病毒粒子扩散和传播. ♠ 必须在侵入宿主细胞后才脱去蛋白质衣 壳,TMV的脱壳作用约需4小时
脊椎动物病毒
@常见的如流行性感冒、麻疹、腮腺炎、 脊髓灰质炎、肝炎、疱疹、流行性乙型 脑炎、爱滋病以及狂犬病等 @其他哺乳动物中的病毒病也极为普遍, 如猪瘟、牛瘟、口蹄疫、马传染性病毒 病和兔的乳头状瘤等
录为晚期转录,所转录的基因称作晚期基因,晚期基
因所编码的晚期蛋白主要是构成子代毒粒的结构蛋白
(四)成熟(装配)
(五)裂解(释放) 多数噬菌体以裂解方式释放
丝状噬菌体不杀死细胞
左:疱疹病毒
右:流感病毒

烈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是指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在
宿主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引
起细菌的裂解.
温和噬菌体:是指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将
DNA整合到宿主菌的基因组上,并随着宿主
菌基因组的复制而复制.

溶源性
温和噬菌体以三种形式存在:游离态、整合态、营养态
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的噬菌体的核酸。
溶原性细菌:指在核染色体上整合有原噬菌体的细菌。可进行
正常生长繁殖,而不被裂解。 溶源菌具有以下特性: 1. 自发裂解:在其分裂过程中,会有10-2-10-5细胞发生自发裂解 2. 诱导裂解:在外界理化因子的作用下,会增大其裂解量;
3. 免疫性:任何溶源菌对已感染的噬菌体以外的其他噬菌体具
有抵制能力; 4. 复愈:在溶源性细菌增殖过程中,一般有10 前噬菌体; 5. 溶源转变:指少数噬菌体由于整合了温和噬菌体的前噬菌体 而使自己产生了除免疫性以外的新表型现象。
-5个体丧失其
4、一步生长曲线
一步生长曲线、潜伏期、裂 解期、平稳期
• 一类在昆虫细胞核内增殖的、具有蛋白质包 涵体的杆状病毒
• 杀虫过程一般经过这样几个过程:
• 病毒粒子→进入宿主的中肠上皮细胞→进入 体腔→吸附各种细胞→大量增殖、重复感染 →宿主生理机能紊乱→组织破坏→死亡
昆虫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CPV,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 一类具有蛋白质包涵体、每个包涵体内一 般仅含一个病毒粒子的昆虫杆状病毒
• 核酸类型是dsDNA
• 被GV感染后,一般表现出食欲减退、体弱 无力、行动迟缓、腹部肿胀变色,虫体表 皮易破,流出液呈腥臭、混浊、乳白色脓 状等症状
亚病毒
• 1971年T.O.Diener阐明马铃薯纺锤形块 茎病的病原是一种具有感染性和自主复制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第一节
病毒
一类超显微的非细胞生物 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DNA或RNA 只能在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 靠其宿主代谢系统的协助来复 制核酸、合成蛋白质等组分 离体条件下,它们能以无生命 的化学大分子状态长期存在并保 持其侵染活性
非细胞生物的种类
“真”病毒的特点
1. 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可通过细菌滤器,必须 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2. 没有细胞构造; 3. 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4. 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合成系统; 5. 通过核酸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 6. 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 存在,并长期保持侵染活力; 7. 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8. 一些病毒的核酸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 诱发潜伏性感染
细胞等。
@ 细胞表面CD4分子是HIV受体,通过HIV囊膜
蛋白gp120与细胞膜上CD4结合后由gp41介
导使毒穿入易感细胞内,造成细胞破坏
@ 爱滋病人由于免疫功能严重缺损,常合并严
重的机会感染,常见的有细胞、原虫、真菌、
病毒,最后导致无法控制而死亡,另一些病
例可发生Kaposis肉瘤或恶性淋巴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