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奶牛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奶牛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作者:徐娜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1期
摘要:奶牛饲养业是现代国家农业的核心行业。

大部分发达国家乳业产值一般都占畜牧业总产值的1/3以上,所以,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奶牛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借鉴美国奶牛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利用我国已经具备的加速奶牛业发展的条件,提出一些能促进我国奶牛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美国奶牛业;中国奶业; 发展经验
中图分类号:F11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40-03
一、美国奶牛业的发展概况
美国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土地面积大,畜牧业资源丰富,国土面积约937.2万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草地和林地各占1/3。

美国畜牧业产值在1 000亿美元左右,占农业总产值的60%,其中奶牛业产值占牧业产值的30%。

美国的牛乳总产量,1950年为5 289万吨,1960年5 584万吨,到1980年增至5 824万吨;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每年牛乳的总产量稳定地保持在6 800万吨左右;2002年全国牛乳总产量达到7 707万吨;到2005年稳定地保持在8 200万吨左右,并呈现出稳定上涨的趋势。

美国拥有的奶牛数,1950年为2 190万头,1970年为1 200万头,1980年为1 080万头。

从1960年开始,美国奶牛总头数开始逐年下降,到1990年降至不到1 000万头,这意味着每头奶牛的产乳水平一直在提高。

1950年美国奶牛平均每头年产乳量为2 410千克,1975年增至4 697千克,是1950年的1.95倍;随着奶牛头数的减少,奶牛的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1990年达到6 705千克,2004年全国奶牛年平均产乳量达到8 599千克,与1950年水平相比己经增加了3.57倍。

(见表1)
美国奶牛场按所有权划分可以分为独资、合资、合营公司和租佃四类,主要系家庭农场性质;牛群数量从30头到2 000头不等;每头牛年平均产乳量在4 000千克—8 000千克之间。

二、美国奶牛业的成功经验总结
1.美国充分利用了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发展奶牛生产。

养牛业大都在玉米带,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饲料和其他费用,也充分利用了大草原的牧草资源。

饲料作物与粮食作物进行轮换种植,
这种种植方式提高了土壤肥力,又确保了美国粮食作物连年高产,同时生产的干草促进了美国饲料工业的发展。

2.美国奶牛业走出了一条减少和稳定奶牛头数、提高头均单产、增加总产的道路,呈现出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同步协调发展的特点。

其突出的表现是行业内部分工明显,各行业内又细分为种畜农场、仔畜农场和肉畜农场。

3.奶牛业生产与市场的联系紧密,奶牛场与奶制品公司都有固定的合同关系,奶制品公司会根据农场奶的质量和数量给奶牛场付款。

4.在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奶业不断追求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科学技术在奶牛业发展中的作用占到60%以上,既抓技术的普及又抓高技术的推广运用。

5.具有完善的服務体系。

美国早在100多年前就组织了奶牛改良中心、奶业协会、兽医检验中心、种公牛站等等,解决奶农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同时技术网络建立的也比较早,服务项目不断深入扩大。

6.制定了促进奶业发展的政策,如:关税保护制度、农产品信贷制度、价格支持政策等,目的是促进生产,扩大销售,防止国外廉价的奶产品进入国内市场。

三、我国奶牛业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我国奶牛业发展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我国奶业快速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2007年,我国奶牛存栏1 218.9万头,比1978年的47.5万头增长了24.7倍,年递增率为11.8%。

奶类总产量持续上升,已跃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印度和美国。

2007年我国奶类总产量3 633.4万吨,比1978年的97.1万吨增长了36.4倍,年递增率为13.3%,分别比肉、蛋高5.3个百分点和4.0个百分点;其中,牛奶产量3525.2万吨,比1978年的88.3万吨增长了38.9倍,年递增率达到13.6%。

奶牛单产水平有所提升。

2007年我国泌乳母牛单产水平为4800千克,比1978年的3 000千克提高了60%。

奶类人均占有量迅速增加。

2007年我国奶类人均占有量为27.5千克,比1978年的10.1千克增长了1.7倍。

奶牛养殖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和农业产值的比重逐步提高。

2007年奶牛养殖业产值847亿元,已占畜牧业产值的5.25%,占农业产值的1.73%。

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使我国奶业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充分暴露出来,奶业遭受了重大挫折。

经过近一年的治理整顿,当前奶业生产有所恢复,由粗放增长型逐渐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但高质量奶源建设严重滞后等老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发展现代奶业任重道远。

(二)影响我国奶牛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我国奶牛业发展有着的巨大潜力,但也要认识到还有一些不利因素影响着我国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这些因素主要有:一是奶牛养殖规模小,单产水平低。

我国奶牛养殖的主流模式是农户散养,平均饲养规模为7头。

大型乳品加工企业主要通过合同方式收购,形成了所谓“公司+农户”模式。

但是由于企业与农户只有合同关系,一旦出现市场风险,就可能出现合同违约问题。

二是奶产品质量时好时坏。

我国目前80%是手工挤奶,且日益增多的个体户不注意疫病防治,原奶细菌超标、抗生素含量过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奶制品质量的提高。

即使在牛奶主产区采用机械挤奶设备,但仍然存在管理水平低、设备不能及时清洁等问题。

我国原料奶生产卫生条件差、细菌数量偏高、杂质较多。

国家颁布的质量卫生标准大多数是十几年前制定的。

三是奶制品加工技术仍然薄弱。

牛奶加工类型少,品种单一,工艺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鲜奶的一半用于生产奶粉,主要是加糖奶粉。

我国现有奶制品加工企业1 600多个,中小企业占九成以上,大部分技术装备水平低,产量质量不稳定。

四是产业化组织程度还需提高。

奶牛养殖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生产方式落后,技术与管理水平低下。

六成以上的鲜奶仍然由小型乳品企业加工处理。

导致奶业科技含量不高,科技贡献率仅有30%,发达国家则达到70%—80%。

虽然出现了一些注重奶源基地建设的大型乳品加工企业,但还处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阶段,而不是真正意义的依靠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四、借鉴美国经验发展我国奶牛业
借鉴美国奶牛业的发展经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我国的土地、人力和市场的多方优势,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奶牛业发展道路。

为此,根据美国成功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1.制定奶牛业长期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
现代奶牛业是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尽快修正我国现有的粮食政策,确立整体的粮食安全观,大力倡导在农村地区普遍采用“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乳/肉制品加工”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以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优化我国生态环境,全面加强我国粮食安全的能力。

2.利用地域优势建设奶源基地
今后的奶牛也发展政策中,应支持家庭奶牛场的首要地位,重点建好东北、华北、西北和南方等奶源基地。

在大幅度增加养殖数量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品种改良,提高整体奶牛业产奶水平和奶制品质量。

在不同区域上,奶源基地的选择应注意资源和市场相结合,采取有主有次,择优帮助的方针。

除继续抓好城郊奶牛圈的巩固提高外,要尽快实施战略转移,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在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奶牛养殖基地,避免奶业结构趋于一致。

要重点抓好农村奶牛带的开发,大力开发和建设农村奶源基地。

3.建立和完善奶牛业信息化服务系统
根据农业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奶牛业信息化,使之成为奶牛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后重点建设奶制品的市场经济信息体系、草地信息、饲料信息、疫病信息、兽药信息、技术推广信息、综合服务信息、奶产品质量信息、专业人才管理、国际奶业信息等十个信息服务系统,开展奶业信息服务。

完善销售网络,全力开拓乳品市场,加快乳品市场建设,在产地和销地分别建立奶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订单奶业”。

要把研究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放在奶牛业发展的首位。

在产品市场的开发上,突出东北市场,巩固三北市场,扩大南方市场,快速进入国际牛奶大市场。

4.积极发展奶牛业合作社
建立奶牛业合作组织,大力推进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协调的奶业一体化经营体制。

奶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一体化的带动,发展奶业一体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组建由奶农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家庭饲养组织起来,实现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即应充分利用和加强农村现有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组织奶农合作社,建立以奶、肉加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奶业一体化的健康发展,使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民能够安心养牛,真正作为平等一员参与大市场的竞争,并从其经营活动中获得收益,使我国奶牛业得到健康发展。

5.不断丰富奶制品的多样性
鉴于我国原料奶短缺的现状,以及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的国内化,产品结构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瞄准畅销产品,我们应把奶制品加工的重点放在液态奶上,如巴氏消毒奶、超高温灭菌奶、各式酸奶等,限制大众化奶粉的生产。

因此,除继续扩大液态奶的生产规模外,应抓紧引进新技术,增加花色品种,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

培育中高档、多品种、多营养、适合不同人群的奶制品。

6.加大奶业发展宣传力度
我国大多数居民的膳食营养失衡,缺钙、肥胖、心脏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病已经极为普遍,严重危及了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因此,中国应当比其他任何国家在历史上的任一阶段都更加重视和推行以乳品为主的膳食革命,重视对奶业生产和消费的宣传,把增加国民牛奶的摄入量作为我国切实改善国民营养、增强国民体质、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彻底治理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战略措施来抓。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张晴.我国奶业面临的问题及新发展观[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12).
[2] 钱贵霞.中国奶业发展的新问题和对策及未来趋势[J].农业展望,2008,(4).
[3] 韩高举.中国奶业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
[4] 田玉靜.国外奶牛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
[5] 周俊玲.中国奶业市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
[6] 刘成果.中国奶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of the U.S. dairy industry
XU Na
(Economy management college,North-ea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Abstract: Dairy industry is the core of the modern national agricultural industry. Dairy production is generally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accounted for animal husbandry output value of 1 / 3, so how good and fast development of China's dairy industry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reat significance. Learn from the U.S. dairy industry's success stories, use our country already has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dairy industry conditions, some can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dairy industry's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U.S. dairy industry;Chinese milk industry; development experie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