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与老子》教案

知识与技能

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

(2)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

(3)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现实社会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的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

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张卿华的《孔子问礼图》

同学们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画吗?图中的两位人物都是什么人?画的内容又是是什么呢?

新课学习

一、孔子的学说

(一)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展示图片孔子周游列国、孔府、孔林、祭孔活动、美国普莱斯比大学孔子学院。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出身鲁国没落的贵

族家庭。55岁时他率领一群弟子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人理睬他。直到68岁才回到鲁国,然后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同时整理了《诗》《书》等古代典籍,为文化传承做了很大贡献。

孔子死后倍享殊荣,被追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其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要思想。

下面让我们根据《论语》的摘录来了解孔子的思想。

(二)孔子的思想

1.“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

樊迟问仁。子日:“爱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日:“……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刚才的对话,可以看出“仁”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

仁,指仁爱,关爱别人。

孔子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应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考想他人的需求,帮助别人实现其需求。

孔子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仁”的学说的?

春秋之际,战争不断,孔子寄希望于仁爱挽救社会。

统治者心存“仁”的话会怎么做?

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仁者爱人的思想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为政以德”,解读材料:

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对执政者的要求是什么?

以德来治理国家,用德教化人民,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有什么积极作用?

政府有很强的凝聚力,社会稳定、和谐。

2.“礼”的学说:等级与秩序

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予,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礼”是什么意思?

礼是指周礼,指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礼仪规范和良性化的社会秩序。

“仁”和“礼”有什么内在关系?

“礼”是实现“仁”的手段。

孔子关于“礼”的主张值得肯定吗?

孔子希望回到西周时的社会等级秩序,维持贵贱有序,有保守之处;但是,这一主张也有很大的积极性,因为它非常重视每个人的责任,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身份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这样,天下便会仁爱和睦。孔子关于个人责任的主张,后人把它阐发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鬼神观:重人事,远鬼神

季路问事鬼神。子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从材料可知,在鬼神观上,孔子主张敬天地远鬼神,其关注点放在人事和现实社会上。

4.孔子的教育思想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当仁不让于师。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探究:2500多年过去了,孔子的教育主张是否还有指导意义?

现在,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以下四种政府,你们认为哪一个是最好的?

A.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但不知道它做了什么事情

B.政府的执政得到广大人民的赞扬

C.政府充满威严,人民因为对它畏惧而安分

D.被人民轻视、打心眼里瞧不起的政府

如果是孔子,他会选择第二种,但在老子的眼中,最好的政府是第一种,这出乎一般人的意料,老子的思想真是非同寻常。

二、老聃与《道德经》

(一)老子其人

展示图片老子、道德经、清源山老子像、老子出关图

老子,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约生活在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曾经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籍的史官,负责征集和收藏典籍。后来隐居不仕,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莫知其所终”。

(二)老子的思想

道可道,非常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治大国若烹小鲜。

1.“道”的哲学概念

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是凌驾于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还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

2.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主张“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

3.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出发,倡导“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古为今用】如果说孔子的学说对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指导意义,那么老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