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误用现象剖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误用现象剖析
时间:2012-09-26 09:48:00 作者:赵丕杰来源:青年记者
●赵丕杰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直沿用下来的意义完整、形式简洁、结构定型、表现力强的固定词组。在语言表达中适度地、正确地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简练,形象生动,甚至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作用。正如吕叔湘先生在为一本成语词典的题词中所说,“成语之妙,在于运用”。而正确运用成语的前提是全面正确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南辕北辙。
目前误用成语的现象相当严重,误用的例子在媒体中屡见不鲜,令人忧虑。为了纯洁祖国的语言,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有必要对成语误用的情况作一番考察和辨析。
一
成语误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全面、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不能全面、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是成语误用的最主要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以今释古
绝大多数成语都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其中保留了不少古代汉语的词义,是我们理解这些成语的难点,稍不注意就会产生误解。例如“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加一句话,现多指一言不发。“赞”是参与、加入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赞”的常用义是称赞,因此这条成语很容易被误解为没有一句称赞的话。2008年2月14日《南方都市报》有一句话:“对于甘地在民族解放运动中提倡的手纺手织,泰戈尔不仅不赞一词,而且苛评有加。”既然“苛评有加”,肯定不是一言不发,怎么能说“不赞一词”呢?再如“不足为训”的意思是不值得作为典范或准则。“训”是典范、准则的意思。这个意义现在已不常见,很容易把这条成语误解为不足以成为教训。又如“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chā)”是大体、稍微的意思。这个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只保留在“差强人意”、“差可告慰”等少数词语中,很多人把它同当欠缺、不好讲的“差(chà)”混为一谈,从而把这条成语误解为不能令人满意。对于诸如此类的成语,切不可以今释古,否则必然造成误用。
2.没有抓住关键词的含义
许多成语中往往只有一个词不容易理解,弄不清这个关键词的含义,就会把整个成语的意思搞错。例如“罪不容诛”是说即使处死也不足以原谅他,也不能抵偿他的罪过。“容”是宽容、原谅的意思。有人误解为“容许”,从而把这条成语误解为所犯罪行还不容许处死,即还没到非死不可的地步,与原意大相径庭。再如“不名一钱”的意思是连一文钱都没有,形容穷到极点。“名”是“占有”的意思。有人没有弄懂这个关键词,把它同“不值一钱”混为一谈。又如有人不懂得“充耳不闻”的“充”是“塞”的意思,“充耳”就是堵住耳朵,误解为充满耳朵。声音充满耳朵却听不见,那就不是故意不听,而是耳朵有毛病了。此外,像把“蹉跎岁月”中的“蹉跎”(虚度光阴)误解为“苦难”,把“灯火阑珊”中的“阑珊”(暗淡、零落)误解为“辉煌”……都会造成误用。
还有一些成语本不难理解,但是其中有一个词具有关键作用,抓不住这个关键词,也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这条成语。例如理解“感同身受”的关键在“同”。既然说“同”身受,显然就是没有“身受”,因此凡属亲身感受,都不能说“感同身受”。再如理解“身临其境”
的关键在“身”。只有亲身到了那个境地,才能说“身临其境”,说看看电视、图片之类,足不出户就可以身临其境,显然是错误的。又如理解“栩栩如生”的关键在“如生”,没有生命的东西只能说塑造得像真的一样,绝不能说像活的一样。
3.断章取义
成语是由几个词构成的固定词组,它是通过整体来表示一定意义的,因此必须全面掌握成语的含义,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能造成误解和误用。例如“风雨如晦”是说风雨交加,天色昏暗,如同黑夜,比喻社会黑暗,环境险恶。有人只见“风雨”,不见“如晦”,把它同比喻经历了重重困难和曲折,适用于任何时代的“风风雨雨”混为一谈。再如“人满为患”是说人多得超过容纳的限度以致造成麻烦、困难,甚至灾难。有人只见“人满”,不见“为患”,只要人多(例如剧场座无虚席、商店顾客盈门)就说“人满为患”。又如“义无反顾”只能用于为正义事业而勇往直前、百折不回,有人只见“无反顾”,丢掉了“义”,把死心塌地干坏事也说成“义无反顾”。“不寒而栗”是说不寒冷却发抖,形容非常恐惧。有人只见“寒而栗”,丢掉了“不”,把因为寒冷而发抖也说成“不寒而栗”。此外,像“首当其冲”只取一个“首”,“过犹不及”只取一个“过”,“投鼠忌器”只取一个“忌”,“炙手可热”只取一个“热”,“洛阳纸贵”只取一个“贵”,而置其余于不顾,如此断章取义必然造成误用。
4.望文生义
许多成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的,有些来源于历史故事、神话寓言或古代诗文,有些具有深层的含义,如果仅从字面上去附会,就要犯望文生义的错误。例如“目无全牛”源于庖丁解牛的故事,形容技艺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有人从字面上附会为只见局部不见整体,把它同“支离破碎”、“以偏概全”等相提并论。再如“火中取栗”出自外国寓言《猴子与猫》,比喻受人利用去干冒险的事,自己吃了苦头却一无所得。有些人附会成冒着危险(“火中”)为自己谋取利益(“取栗”)。又如“如坐春风”比喻与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相处,受到亲切的教诲。有人附会为温暖如春。在“外面风吹雨打寒气逼人,屋里宾主谈欢如坐春风”(见《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6月13日)这句话中,“如坐春风”与“寒气逼人”对举,显系望文生义。“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很多人附会为守在一个什么地方去等待一个什么对象,诸如警察守在车站等待抓捕犯罪嫌疑人之类,错误更加明显。“休养生息”指国家大动荡之后,采取措施安定社会秩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繁殖人口,以恢复元气。有些人既不了解这条成语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特定含义,也没有弄懂“休养”(休息调养)和“生息”(滋生繁衍)的字面义,想当然地把它当成“休息”的同义语,更是近于荒谬了。
(二)没有弄清使用对象、范围或条件
有些成语具有特定的使用对象、范围或条件,这是由成语的出处、意义和长期使用的习惯决定的,只能严格遵守而不能随意改变,否则必然造成误用。
1.用错了对象
例如“豆蔻年华”语出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比喻十三四岁的少女。作为成语固然不必拘泥于这个年龄段,但绝不能相差太大。有人把它用于二十多岁的青年妇女,甚至用于男性,显然是用错了对象。再如“人老珠黄”比喻女子人到中年,青春不在,遭人嫌弃。有人却用来比喻男子,甚至老年男子,显然不妥。又如“严阵以待”的对象只能是来犯之敌,而不是自己希望见到的什么人;“反戈一击”的对象必须是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而不是攻击过自己的敌对的一方。此外,像“比翼双飞”只能比喻夫妻,“耳提面命”只能用于尊长,“雀屏中选”的只能是女婿……随意改变这些约定俗成的使用对象,只能造成误用。
2.扩大了范围
例如“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优点、成绩等全部否定,也可比喻把成绩和问题全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