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照有机的标准打造农业生产基地(规划、模式、选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按照有机的标准打造农业生产基地(规

划、模式、选址)

本文从现状评估、园区规划、种植模式一直到园区的选址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有机农业区域的现状评估是有机农业基地建设的基础。在区域现状评估过程中,要对生态系统、社会发展要素、经济基础做出系统的调查、分析和研究。生态系统内生物与非生物因素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个有机的整体,若内部关系处理不好,就无法实现生态系统内部的良性循环;社会发展要素主要是人的要素,人是决定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因素,有机农业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要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推动有机农业事业向前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经济基础是建设有机农业基地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一个好的规划和思想是否能够实施。因此,在现状评估时,要从整体出发,明确现有的优势、不足和发展的潜力,抓住主要矛盾,为制定有机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提供科学的背景材料。

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是有机农业发展的基础,应将其放在核心的地位。制定有机农业发展规划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保证规划具有指导性、适应性、先进性和科学性。良好的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应具备以下特征:

具有整体性:根据生态经济发展原理,将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考虑,注重协调发展;

具有系统性:利用系统学的原理,将经济、生物、技术和人口素质等进行系统的有机结合,建立自然、社会、物质、技术等多元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具有配套性:有机农业既要生产足够高品质的有机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建立长、中、短期相结合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和与之相适应的综合配套技术方案。

种植模式的选定应建立在基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基础上。种植经营模式的产生、完善和发展,既要有稳定性,又要有相对可变性。所谓稳定性是指主导产业是不变的,所谓可变性,是指某一商品的数量、种植规模受市场的需求而调节。

种植经营模式的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系统组配原则:如发展有机蔬菜,必须以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城镇近郊及购买能力较强为前提;发展有机畜牧业,必须抓好饲料粮基地和配套的加工厂,使种畜生产、防疫技术、产品加工等系统相组配,才能形成集约生产、规模效益、持续发展。

量比合理的原则:综合考虑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能力,根据市场供需变化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有机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单位时间的产出量,避免原料不足或生产过剩而导致生产率下降。有机农业提倡

种养结合,养殖的规模与饲料供给量、供给时间成正比,否则,就会出现饲料不足而导致效益下降。

互利的原则:系统的整体效益产生于系统各组分之间的交互作用。例如,在种植区域发展养殖业,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足够数量的有机肥。

土地是有机产品生产和认证的基本单元。基地是有机农业生产的基础,选择并建立一个良好的生产基地是保证有机产品质量的关键。

有机产品生产以生产基地为核心,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生产基地保持环境优良,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

染和生态破坏影响最小,并建立良好的生态平衡(环境-作物-土壤-害虫-天敌)。

2)对各地块上每种作物生产全过程的控制是有机产品的标准和全程

质量控制的核心。

3)有机产品出自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有机原料必须是出自已经建立

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4)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以土地为源头的完善的质量控制和

跟踪审查体系,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生产操作记录,外来物质输入记录,生产资料使用和来源记录)

5)经过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对生产基地的实地检查和认证。

因此,在选择和建立基地前,必须完成以下的工作:

1、了解种植历史

1)种植作物的种类和种植模式;

2)种植业的主要构成和经济地位;

3)经济作物种植的种类、比例和效益;

4)当地主要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的程度;

5)作物的产量;

6)肥料的种类、来源和土壤肥力增加的情况;

7)病虫害防治方法。

2、选择适宜的条件

■ 环境条件

有机生产基地是有机产品的初级产品、加工产品、畜禽饲料的生长地,产地的生态环境条件直接影响有机产品的质量。因此,开发有机产品,必须合理选择有机产品产地。通过产地的选择,可以全面地、深入地了解产地及产地周围的环境质量状况,为建立有机产品生产基地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有机产品的质量提供最基础的保障条件。

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因子,虽然有机农业不象绿色食品那样有一整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环境因子的质量评价指标,但作为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应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或污染程度较轻,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地区;生产基地应避开繁华的都市、工业区和交通主干线,并且周围不得有污染源,特别是上游或上风口不得有有害物质或有害气体排放;农田灌溉水、渔业水、畜禽饮用水和加工用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在水源或水源

周围不得有污染源或潜在的污染源;土壤重金属的背景值位于正常值区域,周围没有矿山,没有严重的农药残留、化肥、重金属的污染,同时要求土壤具有较高的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肥力的有机肥源;有充足的劳动力从事有机农业的生产。

■ 生态条件

有机农业生产基地除了具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外,基地的生态条件也是保证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基地的土壤肥力及土壤检测结果分析:分析土壤的营养水平和制定有机农业的土壤培肥措施。

基地周围的生态环境:包括植被的种类、分布、面积、生物群落的组成;建立与基地一体化的生态调控系统,增加天敌等自然因子对病虫害的控制和预防作用,减轻病虫害的危害,减少生产投入。

基地内的生态环境:包括地势、镶嵌植被、水土流失情况和保持措施。若存在水土流失,在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时,应选择对天敌有利,对害虫不利的植物,这样既能保持水土,又能提高基地的生物多样性。

隔离带和农田林网建立:应充分明确隔离带的作用,建立隔离带并不是为了应付检查的需要。隔离带能够起到与常规农业隔离的作用,避免常规农田种植管理中施用的化肥和喷洒的农药渗入或漂移至有机

田块,所以,隔离带的宽度与周围作物的种类和作物生长季节的风向有关;隔离带的树种和类型(多年生还是一年生,乔木还是灌木,诱虫植物还是驱虫植物等)依具体情况而定。另一方面隔离带是有机田块的标识,起到示范、宣传和教育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