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中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缺失及其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贷危机中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缺失及其启示
2009-8-13
摘要: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 说明了国际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失效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际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并对我
国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警示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机构影响广泛且深远, 一些国际大型银行经营艰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截至 2008年末,全球主要金融机构信贷和市场风险损失共计 1万亿美元,其中银行业风险损失达 7400亿美元。本次金融危机不仅吞没了许多曾经长期风光无限的大型金融机构, 也颠覆了华尔街的经营和风险管理模式, 这些建立在先进风险管理工具基础之上的国际大型金融机构不仅未能成为抵御危机的中流砥柱, 还蒙受了巨额经济损失, 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值得人们思考。我国金融体系对外开放程度有限, 金融危机对我国整个银行体系的冲击并不明显, 但是针对风险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的我国商业银行而言, 深入剖析众
多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暴露出的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 对我国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次贷危机背后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漏洞
从次级债券的资产证券化结构可以看出, 尽管次级债券信用衍生链条长, 结构复杂, 潜在风险掩盖其中, 但如果把握好次级贷款的信用风险特征和次级债券的结构
特征, 其风险并非不可识别。实际上, 国际金融机构未能有效识别次级债券的潜在风险, 大量投资次级债券, 其更为深层的原因是国际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存在漏洞, 导致内部风险控制失效。具体而言,其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公司治理存在缺陷,激励机制扭曲,注重短期收益而忽略长期风险。
良好的公司治理要求股东和董事会能够有效了解、指挥和控制整个公司, 由于股东、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 股东和董事会对公司的影响力受到限制, 并且薪酬结构、年度分红等激励机制扭曲和内部问责制度缺乏, 直接鼓励了管理层过于短视的决策行为, 金融机构过度注重短期收益而忽略基础资产的长期风险。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本身存在结构设计和流动性方面的风险漏洞, 如果金融机构保持应有的审慎态度, 是能够发现次级贷款和次级债券的潜在风险, 但是追求短期高额收益的诱惑, 促使金融机构忽略了次级债券的长期风险,甚至不惜高杠杆融资投资这些产品。
2、“重”业务发展“轻”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跟不上新业务的发展。
随着固定收益产品、信用衍生产品的流行和交易的飞速发展, 金融机构均面临很大的赚钱压力, 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均大力拓展高收益的次级债券业务, 相对应的是,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跟不上新业务的发展, 对新业务风险难以有效监控, 金融机构普遍存在“重”业务发展“轻”风险管理的倾向。一般而言, 金融机构业务部门收益越高, 部门影响力越大和配置的资源也越多, 业务部门出于考核收益的目标激励, 往往具有低估风险的动力。风险管理部门投入则相对不足, 对新业务的信息获取常滞后于业务部门, 有时候对业务部门新业务的专
业运作也不是十分清楚, 往往对风险难以做出及时合理评估, 即便是风险管理人员认为某项新业务可能具有大的风险, 业务部门、管理层甚至整个系统都很有可能不接受这样的风险评估。
3、规避审慎资本监管制度约束,忽视表外风险的合并管理。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表外实体没有规定计提相应风险资本, 许多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规避资本监管约束, 在表外设立实体参与次级债券交易, 通过表外实体发行短期资产支持型票据 (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ABCP或短期次级债券、资本票据等短期融资方式为长期资产融资, 以获取短期负债和长期资产之间的高额利差, 银行金融机构则为这些表外实体提供流动性便利。从法律层面上看, 大多数表外实体都是单独实体, 银行金融机构没有法定义务承担表外实体的投
资损失, 但为避免表外实体破产给自身带来的声誉损失,银行金融机构不得不将这些表外风险暴露重新收回表内。在表外实体次级债券投资中, 银行金融机构普遍忽视了其表外实体所形成风险暴露的合并管理。
4、新业务风险计量能力薄弱,压力测试不充分。
作为信用衍生产品的次级债券经过多次分拆、打包、分层, 其基础资产的风险特征越来越模糊和不透明, 次级贷款借款人信用信息完全掩盖在各种结构性安排之中, 尽管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传统信贷业务的风险识别和计量方式较为成熟, 但对新
业务的风险计量能力则相对薄弱。风险计量涉及很多复杂问题,如模型假设前提,资产价格波动的分布假定,利率、波动性、相关性、信用基差等输入变量选择等问题, 这些因素都给新业务的风险计量带来很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并且风险价值 VAR
模型不能很好地计量包括流动性风险在内的“尾部风险”。“尾部风险”往往通过压
力测试等方式来计量, 金融机构显然未进行充分的压力测试, 未考虑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未充分考虑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之间的传染性。
5、缺乏独立的风险判断,过度依赖外部评级。
由于次级债券信用衍生链条过长, 金融机构投资者不愿花费太多的资源对次级债券进行全面调查和独立的判断, 过度依赖国际评级机构对次级债券的风险评估。与此同时, 国际评级机构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次级债券, 没有采取足够审慎态度, 并且发行人付费的评级机构经营模式使评级过程存在利益冲突, 也影响评级行为的“公正性”。目前, 标普、穆迪和惠誉等几家国际大型信用评级机构几乎提供了全
部重要的评级服务, 全球金融机构的投资决策越来越依赖外部评级报告, 从某个方
面来说, 金融危机发生是评级机构评级误导的结果, 众多金融机构出于对国际大型
信用评级机构的信赖, 大量投资次级债券, 结果遭受了巨额亏损, 其中不乏拥有先进风险管理工具的花旗银行集团、瑞士银行等国际大型金融机构。
6、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存在缺陷,监管资本未充分反映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