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化学教学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通过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而且还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在课堂上增加一些有趣的实验,这样既可以调节整堂课的气氛,也可以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探索世界的快乐。
在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补做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将95%的酒精和水以体积比2:1混合均匀,用一棉质手帕在该混合液中浸透,用坩埚钳夹住一角挑起点燃,边燃烧边摇动,燃烧片刻后火焰熄灭,会发现手帕仍完好如初。
这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大火熊熊”而手帕却安然无恙呢?其原理是,酒精燃烧时,由于水分的蒸发,带走大量的热,手帕温度不高,达不到着火点,所以手帕烧不坏。
学生在新奇的实验影响下,会怀着好奇心,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助于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改进实验教学呢?
一、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降低难度
在实验中,有些学生往往因对实验有畏惧和抵抗心理,躲避实验,提不起学习兴趣,只是简单地记结论,而不能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去。
对此,在教学中要改进实验方法,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时,燃烧条件的实验存在不安全因素:白磷表面的水不注意吸干,在燃烧时,其表面的水会沸腾;另外,向水下白磷通气时,气流不易控制,学生对实验热情不高。
因此,在教学中对此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取两个广口瓶,其中一瓶充满空气,另一瓶收集co2气体,分别在两个广口瓶中放一根火柴,用胶塞盖住瓶口。
让两名学生同时分别用两个同样规格的凸透镜同时聚光照射在火柴头上,盛有空气的广口瓶中的火柴很快燃烧起来,另一个不燃烧。
说明燃烧必备的一个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对于用凸透镜引燃火柴头,很多学生小时候都玩过,因此会怀着浓厚兴趣跃跃欲试。
实验经如此改动,不仅降低了实验难度,减小了空气污染,使实验更安全、更环保,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在玩中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改变实验方法,鼓励学生动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告诉我的事实,我忘记了,展示给我的事情,我记住了,把我溶入其中的事情,我理解了。
”这就是《课标》中所倡导的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增进对学科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实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鼓励学生积极动手。
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这一内容时,简单地向酸碱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液,观察颜色变化,学生往往不感兴趣,颜
色如何改变也容易记混。
在讲课时,我告诉学生石蕊是花瓣的提取液,它在酸碱溶液中不同的颜色,类似于石蕊试液的有牵牛花、紫甘蓝等。
由于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所致,学生会验证老师说的是否正确而动手实验。
实验中学生还会发现许多遇酸碱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如紫心萝卜等。
在此基础上我又及时引导,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实验结果互相交流,并将颜色变化进行对比,收到了良好效果。
学生由于亲身参与,获得成就感,也培养了动手能力,激发了创新的兴趣和激情。
在教学中,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使学生乐意做实验,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触发学生深入实验的主动性。
三、提倡科学探究,激发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材中有许多实验都有明确的实验目标,实验器材和步骤,学生按部就班地去做,省时又省力,长期这样教学,会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更缺乏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观察现象。
如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后,出示一瓶久置的naoh和一瓶ca(oh)2要求学生观察不同,找出原因。
通过对比,学生发现问题: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怎么知道naoh和co2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呢?这就为学生探究提供了思考的素材。
学生们针对naoh的溶液会提出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如何确定naoh是否变质,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等,并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
由于问题源于学生学习实际,
学生自然很感兴趣,每个学生都想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创作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家庭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
例如:在学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后,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家庭小实验:利用身边的材料,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五分之一,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回家后,大部分学生会用茶杯等代替钟罩,用水盆代替水槽,用短蜡烛代替红磷,反复进行实验。
实验成功,总结出操作要领;实验不成功,分析失败原因。
在这样的小实验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选择不同的器材,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其中必定蕴含着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长期坚持必然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无论是趣味实验,还是改进实验或是家庭实验,所有的出发点都应围绕学生的发展而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年5期、2006年9期(山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2.《中学教学参考》.2009年1期(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
3.《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