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宋山水田园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名称:第十六章晋宋山水田园文学

授课时数:10

教学目的和任务:

了解晋宋山水田园诗歌的创作概况。了解晋宋山水田园文学兴起的原因。

掌握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风格,鲍照诗歌

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十六章晋宋山水田园文学

东晋文坛,玄言诗占了统治地位。直到东晋末的陶渊明,才给文坛带来了

富于现实内容,具有独特风格的创作。陶渊明的田园诗充满了对污浊社会的憎

恶和对纯洁田园的热爱。晋宋之际,文人诗歌的题材由游仙、玄言转向山水自然,到刘宋元嘉之际,“三大家”之一的谢灵运,首先突破东晋玄言诗的统治,开始山水诗创作,为我国古典诗歌开辟了新天地。

第一节山水田园文学的兴起

山水田园诗兴起的原因:

1.世族庄园经济,为士族文人提供舒适优裕的生活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山水田园之美,并影响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创作的题材。

2.永嘉南渡后,北方士人南迁,江南秀丽山川景色,让文人们登临山水,流连忘返。他们纵情山水,在自然山川中澄怀观道,体悟玄理。

3.朝隐之风的影响,士人在自然山水中寻找到精神慰藉。晋宋王室与士族,士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使一部分士人在世俗功利的追求、个人的全身远祸之间,寻求“朝隐”,不仅能缓冲出仕和入仕的矛盾,也能满足士人生活上溺于享受、思想上耽于玄理的需求。

4.玄学之风的影响。魏晋玄学在清淡中发挥老庄自然哲学观、体认人与自然的关系。玄言诗中己开始出现一些山水诗句作为玄学名词的印证或点缀。东

晋玄言诗人孙绰曾讽刺人说:“此子神情都不山水、而能作文?”(《世说新语·赏誉》)由此可见,玄言诗中本来就孕育着山水诗的成分。刘勰说:“宋初

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山水诗给文坛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活力,最终取代了“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

第二节田园诗人陶渊明

一、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出生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其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29岁以前家居读书,青少

年时代受道家思想和传统儒学的影响,既培养了“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乐道安贫的意趣,同时也树立了“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拯救世民、建功立业的报负。

(2)、29—41岁,为时官时隐时期。他在29岁初登仕途后的13年间,断

断续续做过祭酒、参军、县令一类低微的官。他的“大济苍生”的理想与污浊

残酷的现实发生了矛盾,他既无力革除时弊,又不愿同流合污而使“志意多所耻”,便在41岁时从彭泽令任毅然去官归田。

(3)、41—63岁为归隐时期,此后一直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经济窘迫,

生活困顿。但是田园生活中淳朴诚笃的环境与人际交往,使他心灵得到慰藉。

然而他毕竟受过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影响,只因为在当时形势下,济世志怀的

理想无法实现,才退而躬耕,“独善其身”,故而有时思想斗争激烈,时常在诗

中倾吐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慨叹。

二、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现存诗120多首,多为五言,内容很广,最主要是咏怀诗和田园诗。

咏怀诗:主要表现诗人不同时期的理想、志趣和人生感受。既有中年时亦

官亦隐的内心矛盾,又有归隐后复杂苦闷的思想情怀。《杂诗》第二首写道:“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

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从中可见诗人在光阴虚掷中极度矛盾不安的心境。在《饮酒》二十首里,他借着“醉人”的语言,或指责社会上是非颠倒(第六首)或鄙弃世俗的虚伪和欺诈(第十二、十九首),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此外,还有一部分诗歌是诗人表白自己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和郭主薄》诗说:“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菊花、青松正是诗人高洁品格的写照。还有一部分诗歌是对孤贫处境的哀叹。《咏贫士》第一

首:“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辉?”孤云,象征着

诗人的处境和命运。

田园诗在陶渊明诗歌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思想内容丰富,主要有:

(1)、描绘了田园风光的无限美好和对纯朴田园生活的热爱。如《归园田居》第一首:“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等句,把平

凡的农村景物写得富有诗意。“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诗人喜悦之情情

不自禁的流露。

(2)、描写躬耕生活及与劳动人民的关系。《归园田居》其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其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等句,表现作者对农作物生长的关心。

(3)、反映农村的凋敝景象和诗人自己的生活困顿。《归园田居》其四: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写战后农村生活的荒凉;“夏日长抱饥,寒夜无

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怨诗楚凋示庞主薄》),真实地反映了饥寒的苦辛。

(4)、表现诗人美好的社会理想。《桃花源诗》提出了一个人人参加劳动,

人人过着美好生活,“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乌托邦理想社会。这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一个新发展。

三、陶渊明诗的艺术成就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平淡与醇美统一的风格。因其贴近生活,

故平淡自然;因其富有真情实感和意境,故感觉亲切、醇美有味。这就是平淡

之中有醇美。具体说来:

1.善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把平淡无奇的田园生活写得充满诗情画意。《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平淡醇美,表现在诗人不动

声色的白描之中。农村常见的景物,构成一个朴素自然,恬静优美的艺术境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务农各自归,闲暇则

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平淡无奇的八句诗却写出一片生动的田园生活的声音和气氛。

2.浑融完整,意境高远,诗歌包含哲理,使情、景、理有机融合。《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写意传神、意与境适然相遇,“一片化机、天真自具”的艺术境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现出诗人任性自然的人生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